在艺术边缘游走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xp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商家为经济利益无不在其宣传上大做文章,广告可谓是无孔不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甚至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厕所的冲水马桶、更衣间的柜子、遍布于大街小巷的垃圾箱……也因多了些广告的外包装而与人“亲和”了许多。然而,扩大宣传规模只是促销手段之一,现在,更多的商家开始侧重关注广告的本身,加大对广告设计及制作的投入,让广告与艺术魅力结缘。这种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将以商业为目的的广告包装成一枚精美的“炸弹”,其爆炸力不仅波及到个人的心理层面,而且影响与改变着整个社会文化。本文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广告实例出发,剖析其艺术魅力,并简要说明广告设计所呈现的艺术化追求,如何对大众心理发生影响并最终影响到产品的销量。
  关键词:广告 艺术 语言 音乐 绘画
  “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这段让人读起来有些纠结的文字,是百度在2006年推出的系列网络广告中的一句广告语。它以“病毒式”蔓延的形势在网络中迅速被点击、转载、分享,成为一句非常经典的广告语。说它经典,并不是因为它像电影《天下无贼》里的那句“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那样,可以被人随意变换主语后放置各种场合供人消遣使用。它的走红是因为充分体现了我们汉语言的一种艺术魅力,即断句不同引起的意义改变。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我们还记得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稍加改变它的断句,便会成为一首意境雅致的词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让我们体会到断句变化的美妙,感叹汉语言艺术的深广。作别辉煌的唐诗宋词时代,让我们回归当下,在飞速发展的高科技社会,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在对自身的广告宣传中,巧妙地利用汉语言的断句艺术,让人们再一次慨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百度在它的广告里共设计了四种断句组合方式,在此不多赘言,只以其中两句为例,便可见汉语言令人称奇的艺术魅力:“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而整则广告把时间定位在古代,借“唐伯虎”巧妙的断句,毫无遮拦地讽刺了那位只会说“我知道”的外国人,百度此举更增添了挑战业界巨头——外企谷歌——的市场策略意味。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其宣传核心为“最理解中文”,即理解汉语言的表达习惯、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它的目标受众显然是汉语言的使用者及学习者。适合目标受众使用的百度中文搜索引擎,利用汉语言特有的语言艺术魅力,巧妙地玩转广告创意,通过一则简简单单的广告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古朴的风韵和智慧的表达,充分地向人们显示其品牌的力量。
  语言代表了广告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仅从语言角度来解读广告的艺术魅力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当我们提及艺术这个概念时,更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大概是还是音乐、绘画吧?
  谈及音乐,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说,代表着时尚的潮流音乐,是这个时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说到流行音乐,作为流行乐界的天皇巨星周杰伦可以说已经被各个年龄层次的大众所熟知,而“周杰伦”这个名字则更多的带有着时尚、流行、个性等符号意义被年轻的80后、90后所顶礼膜拜。奶茶饮料市场最大的消费群体当属年轻人,优乐美奶茶的广告为了讨好、贴近年轻一代,在广告中选取周杰伦的音乐作品《蒲公英的约定》之钢琴演奏版。伴随着浓浓的奶香,萦绕于耳际的是淡淡的优雅。奶茶的丝滑香甜邂逅音乐的恬淡轻柔,“优乐美”奶茶的名字随着舒缓的广告音乐流动直达记忆深处。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广告中那几句近乎缭乱的对白,反而使广告原本努力营造的情感氛围和广告的艺术效果打了折扣。看来,广告语言在讲究创意带来的艺术魅力的同时,还要考虑广告情景的配合和受众心理接受程度。巧妙利用音乐带来良好广告艺术表现的例子很多,比如,同样是以年轻群体为主要目标受众的“雪碧”广告。艳阳高照,一群富有活力与激情的年轻人,奔跑嬉戏在美丽的夏日沙滩上。满头大汗之时,从冰桶中拿出一瓶雪碧,畅饮而下,顿感冰爽。配合这清凉的视觉感受,耳边响起陶喆的歌曲《找自己》:“哗啦啦啦啦啦,心情舒畅……”此时音乐本身的穿透力加之广告场景的巧妙结合,让我们觉得不仅是广告中的人物,就连坐在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也感受到了雪碧带来的清凉一夏。广告通过恰当地运用音乐,向炎炎夏日中的人们发出让人无法抗拒的清凉邀请,成功地抓住了受众的内心渴望,对于受众来说这种产品的吸引力正是源于广告音乐氛围营造的感染力。将音乐作为主要元素来表现品牌魅力的广告也不乏少数,比如,招商银行的品牌形象广告中,主要体现了广告对音乐的运用。著名钢琴演奏家朗朗,静坐于钢琴前,动情而投入的演绎,场景不停地变换,而唯一不变的是朗朗、钢琴、动人的演奏和美妙的音乐。广告的结尾随磅礴的音乐出现“招商银行”四个楷体大字和红色的Logo,此刻,大气、厚重、优雅……众多美妙的心理感受止于“招商银行”。招商银行的品牌形象广告,借助音乐来展示自我的力量及在商业市场的雄起之心,借助音乐的震撼力来 刺激消费者的投资信心。借助音乐,广告以足以具备打动受众的吸引力与说服力。
  佳能相机,可谓是照相机行业的老品牌了,它一直以上乘的质量,卓越的功能,适宜的价格赢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不仅如此,创意缤纷的佳能广告,也为品牌注入了永葆青春的神秘力量。佳能相机的广告结合了产品本身的属性和品牌自身的调性,充分运用色彩、画面的美轮美奂,突出了相机的优越性能。其中一则广告,为了突出佳能相机色彩功能,在每一帧广告画面中都会出现一名身着艳丽色彩服装的演员,而在下一帧画面中,演员的服装、造型及所处背景都会在色彩处理上发生巨大的变化,借以达到瞬间刺激受众眼球的作用,使受众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最终达到突出相机色彩功能的宣传效果。可以说,佳能的这则广告,充分利用了动态美术的流动感,色彩变化的差异感,以及巧妙运用图像在人脑的短暂停留把平面美术与立体美术充分结合达到一种合理的视觉冲击力,使人们彻底信服于佳能相机的色彩功能,进而产生购买欲望。而在佳能的另一则广告之中,为了突出相机其动态目标捕捉技术的强大功能,品牌代言人莫文蔚手拿相机,只是轻松地按过几次快门,便将一个奔跑中的孩子的笑脸轻松地捕捉下来,于是展现在电视广告中的场景便被几张定格着男孩笑脸的照片分割开来,看似随意,却与上世纪曾经流行于美国的结构美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其美术理念的核心亦是分割。不用过多的色彩与场景的描绘,大量的运用线条,甚至在某些画作上面我们只会看到黑色的粗线条。而佳能运用照片的白框充当分割的界线,将孩子的笑脸载入其中,成为最终被定格的中心。当人们看到那天真无邪的笑脸,怎能不打动那些具有爱心的消费者呢?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美术自身所具有的艺术美感,佳能所做的,只是将这种艺术魅力融入于自己的广告宣传,剩下的就只有期待市场的反应了。   广告的艺术魅力除了外在的表现为我们常见的一些艺术形式以外,在某种程度上说,打动人的内心,触摸人的灵魂的,是广告所形成的文化力量。很多时候,这股文化力量无需借助过多的艺术形式,而是凭借着一个民族在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形成的心理情感认同,推动我们对于人文素养的回归,引领我们对于悠久历史文化的探寻。记得中国移动有一则电视广告,并没有进行过多的产品功能和品牌形象的直接诉求,而是合理的运用了广告文化的震撼力。母女二人在屋子里聊天,母亲对女儿频繁使用手机颇有微辞,直到不耐烦地抛出一句“没有手机就不行啊?”此刻母亲的愤怒之情溢于言表。而当整则广告将尽之时,女儿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不是离不开手机,是离不开您。”霎时,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从内心升腾,这种中国式的情感方式的含蓄表达,留给人们更多的关于情感的深刻体验与思考。可以说,在这则广告中,创作者没有运用当下流行的中国风元素来表明它的民族情感,也没有运用动感的音乐和华丽的美术拼接手法去彰显它的视觉效果,有的只是语言上简简单单的独白和画面上略带起伏的明暗交替,却达到震撼并收获人心的效果,其中的奥妙便在于一个“情”字,这里确切的说是亲情。一份亲情,让人们外出工作时,会惦念家中年事已高的父母,即使中国人含蓄的特质使得我们很少用言语来表达牵挂,但是内心却无法放下这份真挚的情感。广告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诉求直达受众内心,引发共鸣,产生思乡恋家之情,让忙碌的人们停下脚步,思考那些比金钱、荣誉、身份、地位更重要的东西,于是打个电话跟家人聊上几句就成了很自然的事,“中国移动”的良好品牌形象得到强化。
  各种艺术形式之所以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说到底,都是一种情感的真实流露,所以,当我们的广告创作者,将那些被残酷的现实所剥夺的情感,被各种利益纷争所冲淡了的人情,重新唤起,将那些深埋于心的最单纯、最美好的情愫在电视荧幕上真实的演绎时,那种深深的共鸣便会瞬间达成。在某种程度上讲,这类广告将消费者引导到了关注广告本身而非直接关注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消费者更多的是对广告作品的欣赏。当然,广告并没有忘记自身的使命,在美好情感氛围的营造中,让消费者放下戒备的负累,在无形之中对广告产品产生良好的认同。此时,这些饱含情愫的广告如同艺术品一般散发出夺目的艺术魅力。当下社会,人们处在一个纷繁复杂的关系体中,无时无刻不与周围世界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需要与家人、朋友进行情感的交流外,对于自身的塑造和愉悦也是生存的要求,广告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更在于如何创造需求,很多时候,广告的魅力达到可以影响并定义一种生活。比如,“七匹狼”男装的广告,从男性的视角出发,通过展示变换的服装,来揭示男人多面的内心世界,而对于那句“男人的心不只一面,今天你要秀那一面”的广告语,更是引发众多男性受众去反思自我,乃至思考身为男人其存在的价值。广告达到改变人们生活态度的程度就不能不堪之为伟大了。这类让人们去思考、去审视、去回顾自我的广告,本身就与艺术相契合,其中的文化力量则是不言而喻的。
  抛开关于广告是艺术还是科学的概念讨论,从当今广告自身的发展现状来看,似乎是更多去思考让诉求方式和宣传内容更加的艺术化、审美化,而飞速发展的高新科技,不断被推广的人文情怀也在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和展现在广告之中。广告的艺术魅在其不断发展中,也日渐扩大。伴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和广告制作技术的日渐提高,未来广告会更加动人,其内涵会越来越丰富,社会价值也会越来越多的体现出来。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广告不仅仅承载着产品宣传的功能,也将成为一种审美而存在,广告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艺术篇章。
  参考文献
  (1)黄小平:《广告语言:语言艺术的狂欢》[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美]路易斯:《广告的艺术:乔治·路易斯论大众传播》[M],徐智明等译,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3)陈培爱:《中国元素与广告营销》[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陈培爱:《广告传播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邱月,吉林大学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舞蹈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通过人体的肢体语言来达到情感表达的目的,具有良好的艺术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欢迎。舞蹈作为人类最早的语言形式,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对于现代人类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本文通过对舞蹈的语言形式和艺术功能的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舞蹈艺术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舞蹈 语言 艺术 功能  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声语言,也是人类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舞
期刊
摘要 美国色域画派的代表画家马克·罗斯科是近十年再次被西方艺术届广泛关注的独特画家之一,其作品凭借单纯的绘画语言承载着深邃的宗教感和永恒性。本文通过剖析马克·罗斯科绘画独特的形式语言,认为光是画家作品的真正主题,在分析其作品光色系统的同时,揭示出画家个人化的以物载道的创作方法。  关键词:马克·罗斯科 光 色域  一直以来,美术史学家和艺术理论家都将美国画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
期刊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多元化和个性化是服饰设计的发展方向,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融,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缩小,服饰的装饰作用越来越重要,服饰设计表现了各地区的地域特色,手绘技艺渗透到服饰设计中,表现了服饰的形式美。装饰艺术需要不断创新,在融合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基础上,运用最合适的装饰手法,进行服饰设计,表现服饰的图案美和文化内涵,提高服饰设计的艺术水平。  关
期刊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并着重对其内涵进行了研究,笔者的观点使民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服饰进行了表现,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多元审美价值观通过其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了体现,而且还对其民族多样化的道德价值观进行了折射。  关键词:少数民族 服饰 多元审美价值观  一 少数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中国服饰文化的形成主要归功于辛勤劳动的各民族大众,是他们凭借着勇气、意念和智慧一代一代的繁衍、生存和发
期刊
摘要 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辽西地秧歌的沿袭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传递出深邃而复杂的民俗内涵,承载着修护乡村道德秩序、重建人类精神世界的人文功能。辽西地秧歌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要积极申报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将辽西地秧歌纳入到人类共有的文化体系之中,还要依托高等学校平台,努力扩展艺术传承的文化生存空间,结合信息时代全新的审美质素,提升辽西地秧歌的审美价值、扩大辽西地秧歌的接受群体。  关
期刊
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1959-),是英国当代文坛最出色也最具争议的女作家。评论家多视她为与传统和惯常针锋相对的文学叛逆者。其处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1985)曾获惠特布莱德(Whitbread Prize)最佳处女作奖,1990年由她本人改编为电视剧,在英国广播公司播出,又获得了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
期刊
摘要 虚假语用预设是预设的一种超常操作形式,是变异的预设。本文以《围城》为例,用心理空间理论和理想化认知模式来阐释虚假语用预设的认知心理,揭示预设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生成的实质。  关键词:虚假语用预设 心理空间 理想化模式 《围城》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长期以来,语用预设在常规操作下的基本特征,使用规则以及交际价值都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学
期刊
摘要 在1949至1999年这五十年的文学发展道路中,当代文学由建国初三十年以反映工农兵为主题的“单一性”向“新时期文学”的“多元化”发展,这既是由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又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当代文学 单一 多元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目前有多种划分方法,但最具代表性的划分则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到4
期刊
摘要 《浮躁》是贾平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贾平凹一生创作了多部小说,在每一部作品中,都存在现实主义情愫,这种现实主义情愫归根结底就是贾平凹的纠结。他纠结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之中,纠结于乡村向城市的转变之中,更纠结于人性的堕落与回归之中。这种现实主义的纠结,构成了贾平凹整个创作核心,也成为他在作品中致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浮躁》 现实主义 贾平凹小说 现实主义创作情愫
期刊
摘要 庐隐是“五四”时期著名的浪漫抒情小说家,她在创作方法上擅用日记体、书信体以及诗词来表达情绪,而这两者在篇幅上的长与短恰好呼应了庐隐的浪漫情绪,而这种浪漫抒情的方式也恰是庐隐情绪型抒情的一种特质。  关键词:浪漫抒情 “五四” 庐隐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浪漫主义文学重视主观情感的抒写,强调文学的表现力,它常常展露内心世界,并通过对自我的反复叩问和想象的推移,连接到更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