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顶金冠饰:迄今发现的唯一胡冠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78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鹰顶金冠饰是匈奴单于的王冠


  1972年,鄂尔多斯草原一名叫王美子的76岁老人,在杭锦旗阿鲁柴登挖龙骨,卖给中药铺换钱。挖龙骨的同时发现不少的棱形铁棍,上面有金片,之后陆陆续续又发现了一堆各种材质的器物。
  王美子老人当下就回村和大家说了这件事,便有很多人参与进来。大家把挖到的东西上的绿松石和宝石都抠下来扔了,只为了银行验收时金片好称重。后来银行里有工作人员将此事向上反映,相关部门派人来查看,才发现这是珍贵文物。再后来,文物部门调查发现,这是一个匈奴的墓葬群。



  鄂爾多斯地区是匈奴人过去活动的中心,匈奴的墓葬埋得很浅,经风沙移动,逐渐风蚀就暴露出地表,环境和人为让它破坏得很严重。在后来的补救式挖掘中,还是找到了一批重要文物,其中金器有218件,银器5件,其中有一件就是鹰顶金冠饰。
  “鹰顶金冠饰由鹰形冠饰和黄金冠带两部分组成。”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介绍说。鹰形冠饰构成了雄鹰鸟瞰狼咬羊的生动画面。全高7.3厘米,重192克。黄金冠带由3条半圆形金条组合而成。每件长30厘米,共重1 202克。
  鹰顶金冠饰工艺精湛,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鹰形冠饰下部为厚金片锤打成的半球面体。半球面体上面有浮雕动物咬斗图案。其中四只狼,两两对卧,狼的四肢屈曲前伸,分布于半球体的左右两侧;另外四只为盘角羊,也是两两成对,羊角后卷,卷曲处镂空,前肢前屈,后半身被狼紧紧咬住,形成了反转的姿态,使后肢朝上,搭在两对狼的颈部,分布于半球体的前后。在半球体之上,傲立着一只展翅雄鹰。鹰的头部、颈部镶嵌两块绿松石,在头颈之间装一带花边的金饰,好似项链。
  “鹰顶金冠饰是匈奴单于的王冠。”陈永志说道。这件文物用非常奢华的黄金来锻造。纹饰与阿尔泰地区斯基泰文化风格比较接近。通过与周围地区发现的战国时期匈奴文物比较可以看出,它们风格一致,但是金冠饰的规格无疑是其中最高的。即便从整个北蒙古草原的发现来看,这件金冠饰也是目前发现规格最高的,因此它应该是匈奴最高统治者单于的王冠。

鹰顶金冠饰背后的汉匈文化交流


  这件战国时期的鹰顶金冠饰是匈奴文物最有代表性的稀世珍品,是迄今所见唯一的胡冠。它造型奇特,制作精湛,不仅是艺术的结晶,而且是权力的象征,堪称匈奴文化艺术的瑰宝,对中原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赵武灵王在胡服骑射以后,将胡冠也引入了中原。值得注意的是,胡冠被引入中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于是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最终使得赵国的军事力量大增。
  “所以,胡冠被引入中原的背后,其实是中原对匈奴文化的部分认同。”北方游牧民族崇尚武力、权威,从匈奴文化中常见的虎噬羊、虎噬鹿、鹰等以大自然动物为母体的纹饰就可以看出来。虎、鹰等都是他们生活中武力、权力的象征,所以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直接取材于自然界中的动物,而这些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与一部分中原人的价值观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匈奴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是互相吸收、互相影响的关系。
  “胡服骑射就是很典型的一个汉匈文化交流融合的案例,特别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形成一个更强大的文化。赵国在这一阶段的表现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不只是中原文化学习匈奴文化、北方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化对匈奴文化、北方游牧文化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比如说中原的种植技术、手工业生产技术,也在这个历史时期传向漠北蒙古草原地区。”陈永志总结道。
  鹰顶金冠饰这一草原瑰宝如今静静地陈列在内蒙古博物院展厅内,诉说着千年前的历史。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仿生机器人  这是一款利用仿真人外观工艺、机械工艺、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还原历史名人的外观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仿生机器人。“爱因斯坦”不仅可以做挑眉、噘嘴等动作,就连蓬松的头发、皮肤上的老年斑和凸起的血管都非常逼真。机器人的皮肤用仿生硅胶制成,能拉动皮肤内部的执行器和传感器,保持机器人有真人的质感。为了能和观众进行语音交流,除了提前录音输入,设计人员还为它采集了多个人的人声数据,分析音频波
期刊
“可爱”还是“可怕”  领鸺鹠是一种小型猫头鹰,隶属于鸟纲鸮形目鸱鸮科鸺鹠属鸟类。体圆,面盘不显著,无耳簇羽,头如毛球,配上一双猫头鹰特有的圆圆的大眼睛,非常可爱。上体灰褐色,具浅橙黄色的横斑,下体为白色,喉部有一个栗色的斑,两胁则有宽阔的棕褐色纵纹和横斑。  值得注意的是,领鸺鹠的头部背面有两个明显的黑斑,黑斑周围是黄色的领斑。这种黄黑搭配的羽色让领鸺鹠的后脑勺形成一副以黑斑为眼、黄纹为面的神奇
期刊
所谓“食源植物”,就是能给动物们提供花蜜、果实、种子等“口粮”的植物。银杏、刺槐、香椿、国槐、杜梨、柿树、板栗、紫叶李、枣树、桑树、丝棉木、蒙椴均属于此。四季轮转,食源植物不断生息繁衍,它们是野生鸟儿的饕餮盛宴。春有甜花蜜粉,夏有多汁浆果,秋有累累果实,冬有坚果遍地。“花蜜树”——米团花  鸟儿用来吸取花蜜的角质喙很光滑,它们只能将位于花内或花外组织中的蜜腺吸食到嘴里,因此以花蜜为主食的鸟儿更倾向
期刊
天香桂子——桂花  古人称农历八月为“桂月”,称月亮为“桂轮”。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  桂花又叫木犀,人们习惯根据花朵的不同颜色将它们分为金桂(黄色)、银桂(白色)和丹桂(橙红色),或以叶子形状划分,则有柳叶桂、金扇桂、滴水黄、葵花叶、柴柄黄等,若以花期划分,有四季桂、八月桂、月月桂之分。不管是何种桂花,其花瓣很小,呈簇生状,桂香浓郁,素有“九里香”的美誉。有
期刊
拉萨是每个人的诗和远方,天空湛蓝、日光倾城;寺庙林立、经幡飞扬;雪山直刺蓝天、湖泊倒映云朵,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这是一个丰富的、多姿多彩的城市。  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对它“上瘾”的人会想一去再去,甚至称之为“回”到拉萨,而没去过的人则心生向往,相信早晚有一天会踏足这里。  拉萨,别称逻些、日光城,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具有雪域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作为西藏的首府,拉薩是西藏衣食住行条件最
期刊
1  我站在第谷环形山顶部的圆顶观测台“第谷号”,通过超矩望远镜观测着邻近的蓝色星球,那颗星球——地球,依然还是那么得迷人,哪怕是夜色阑珊也是那么动人,如果地球上还存在更多的水源,可能会更令人向往。  “云潮已经退去。”我喃喃自语,旁边没有可以回应我的生命体,有的只是那些冰冷的机械,还有外面投射进来的长长黑影。  第谷环形山自人类航空时代就已经存在,而第谷环形山深处的撞击坑却是在1 235年前才形
期刊
周末时光陪伴更重要  之前的每个周末,太原市民赵女士都带着孩子在几个培训机构之间赶场。“双减”政策之后,没有了学科培训,她陪孩子逛书店、到体育馆运动健身、在家监督孩子自习……她突然发现,有效的亲子陪伴比整天围着孩子的成绩转更重要。“以前都不知道孩子有这么多爱好,这段时间我发现原来孩子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羽毛球打得也不错。”赵女士说。  “太原环保小卫士组织怎么加入啊?”2021年秋季开学后,刘女士就
期刊
网络诈骗花样翻新  北京市民陈女士遭遇过网络诈骗,网上一名陌生人突然添加陈女士为好友,声称只需关注公众号刷流量就能赚点零花钱。陈女士觉得方法简单,便按对方要求尝试了一下,果真赚到佣金,前后有几百元。  后来,对方又联系陈女士做投注任务。“对方给了个软件的链接,在软件上投注金额,不到一定金额不能提现。”陈女士说,她在对方的忽悠下坚信做完任务就能拿钱,直到被家人制止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  “刷单、
期刊
自带全画幅风景的厕所  这个自带全画幅风景的厕所位于离北京约85千米的一个野餐露营公园里。公园过去走的是“假风车+花田”的路线,在一线城市周边很快落伍,而自带全画幅风景的厕所就成为公园转型的节点。  两座石头厕所和一个四面皆空的洗手台组合成“带风景的厕所”,建造厕所的石材都来自附近,当地的工人将它们垒成厕所墙壁。蹲在厕所里抬头仰望天空里的云,成为非常特别的体验。由于被改造成露营公园,夜晚抬头仰望星
期刊
流水的美白针、铁打的成分  “无论美白针的名字如何变换,无外乎都是3种核心成分在发挥作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氨甲环酸、维生素C。”专家介绍,把这3种药物混合在一起,以输液的方式通过静脉注入人体,一个疗程大约输10次,3天1次。  在这3种成分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常见的保肝药物。它之所以能够起到美白效果,是因为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分子上有一个巯基。人体内有很多氧自由基,这些物质会使延缓皮肤衰老的细胞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