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幼儿阅读心理特点及父母指导建议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3岁是幼儿语言能力急速发展的时期,而阅读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力和运用力。除此以外,父母还可以通过阅读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建立孩子和父母亲密沟通的桥梁。
  一、2~3岁幼儿阅读心理发展特点
  (一)认知发展方面的特点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划分了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其中前运算阶段又分为两个阶段: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和直觉思维阶段(4~7岁)。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产生的标志是儿童开始运用象征符号。例如在做游戏时,儿童用板凳当汽车开,这里的板凳就是符号,而汽车则是符号象征的东西,即儿童已能够将这二者联系起来,凭着符号对客观事物加以象征化。象征符号的创造及语言符号的掌握,使儿童的象征思维得到发展。幼儿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内化获得经验,而获得经验的途径则来自阅读内容。
  从学习与记忆的发展来看,2~3岁的幼儿可以很快地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一种特殊方式,也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2岁以下的幼儿更喜欢模仿情感反应,比如笑或欢呼,而2岁以上的幼儿则已经完全具备模仿工具性行为的能力,还会利用观察来进行学习,从模仿中获得基本的个人和社会技能。因此,在阅读中模仿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经验,对2~3岁的幼儿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可能。
  从幼儿的语言发展来看,2岁以后,幼儿开始用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准确地表达思想。研究表明,2~3岁是初学说话的关键期,如果这一阶段语言环境良好,那么将是幼儿言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二)社会性和人格发展方面的特点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经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解决的任务,假如此阶段的任务不能得到解决,将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18个月到3岁的幼儿处于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阶段。大多数儿童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自主性”的意识,他们感到有能力,是独立的,他们有了强烈的个人操控感。就此阶段的阅读行为而言,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很大的自我探索的空间,同时积极运用正面教育的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父母在幼儿依恋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幼儿依恋的发展不仅仅代表对其周围人们行为的反应,还存在一个交互式社会化的过程,即幼儿的行为使得父母做出进一步的反应,反过来,父母的行为又会引发孩子的反应,然后不断循环。因此,此阶段的阅读应该充分考虑到亲子之间的交流。
  此外,2~3岁是幼儿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心理的独立性逐步形成,兴趣倾向、道德倾向、性格倾向等一些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开始发展。在阅读过程中,幼儿可以接触到一些平时生活中不容易接触到的社会关系情境,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
  二、父母指导幼儿阅读的相关建议
  针对2~3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幼儿阅读方面,父母的指引也是非常有讲究的。
  (一)正视书籍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书籍是一个刺激源,可以帮助孩子获取经验和智慧,因此,在孩子的生活中,书籍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在书籍中能够认识周围的世界,感受快乐,书籍能激发幼儿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恰当的书籍,作为丰富幼儿内心世界的环境资源和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推动力。同时父母也应该合理利用这些书籍,发挥书籍的桥梁作用,沟通亲子之间的感情。
  (二)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年龄的读物
  在为这个年龄阶段幼儿挑选读物时,父母毫无疑问应占据着主导作用。在挑选读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读物主题的选择上,从促进认知发展的角度看,可以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如好好吃饭,与人打招呼等主题的读本,例如《婴儿画报》、《幼儿画报》等低幼儿童期刊,经常就有类似的主题可供选择。从培养幼儿的社会性角度来看,可以选择爱的主题,如家人的爱,朋友的爱,大自然中的爱等,例如《因为我爱你(全三册,蒲公英图画书系列)》就是通过十分浅显易懂的语言诠释了多种多样的表达爱的方式。还可以选择数学类或者科学类书籍,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例如《阶梯数学(2~3岁,上、下两册)》就是非常不错的读物。
  读物的表现形式选择上,图画书(绘本)是2~3岁幼儿的最佳选择。因为幼儿可能还无法完全理解文字,但只要图画精美且富有内涵,幼儿就能发挥想象力编出各种故事,因此在挑选书籍时一定要注意图画的内容是否细致精美,且图书中不能有太多的文字内容。
  读物的具体内容选择上,书中的语言一定要丰富有趣,可以以简短的对话为主,富有节奏感,故事情节承接自然。这样一来,精彩的文字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流畅的情节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其爱上阅读。例如由中国金波撰文、江键文配图的《中国童谣》,由日本佐佐木洋子编绘的“噼里啪啦”系列图书(包括《我要拉巴巴》、《我去刷牙》等7册图书)等就很容易实现这方面的目的。
  (三)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2~3岁是规则建立的良好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父母运用一定的方法,一般都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读书环境的营造为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提供了基础。幼儿家中可营造出专门的读书空间,将书籍分类整齐摆放在幼儿够得着的地方,附近放置专门的小沙发或椅子供父母给幼儿阅读或者幼儿独自翻阅图书。环境的设计暗示着幼儿拥有阅读自主权,而阅读自主权又能充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这样对于幼儿读书习惯的培养非常有利。
  其次,固定时间为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提供了保障。父母可将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确定为阅读时间,也可根据自身安排及幼儿的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时间,时间选择以幼儿精神状态较好为宜。时间的固定能够帮助幼儿形成一种定势,培养定时阅读的习惯。固定时间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幼儿的需要随时满足幼儿阅读的需求。
  (四)提供宽松且充满鼓励的阅读氛围
  2~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因此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要提供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在每次阅读之前,父母可以询问幼儿需要选择什么书籍进行阅读,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阅读活动。在阅读过程中,父母对待幼儿的问题要充满耐心,如果是因为好奇而提问,一定要认真回答。面对幼儿发挥想象力的问题或表述时,父母需要及时给予鼓励,培养幼儿阅读的积极性,例如奖励贴纸对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就能起到很大作用。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视电脑里也有了生动直观的图画故事,点读笔、点读机里也有了丰富多彩的语音故事,但是这些都无法替代父母为(与)孩子阅读。实际上,孩子只有和父母一起阅读,才有爱的存在,才有真实的关注、鼓励、支持和爱的给予。因此,父母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与孩子一起阅读的点点时光,因为,它会带给幼儿巨大的成长动力。在陪伴幼儿阅读的过程中,父母应该记得这样一句话:“我的目标不应该是创造一个天才,而是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能发挥他的潜能!”
  参考文献:
  [1]李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美)罗伯特·费尔德曼著,苏彦捷等译.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4)
  [3]丁祖荫.幼儿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音乐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传统的幼儿音乐游戏教学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其价值取向是:教师通过教让幼儿学会某个音乐游戏,幼儿本身的需求往往被忽视,近年来人们对音乐游戏的探究越来越多,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对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音乐游戏的价值取向应该更加多元  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幼儿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幼儿在音乐游戏中通过听听、唱唱、动动,增强节奏感、提高辨别音乐的能力。在一线教学中,
期刊
幼儿天真浪漫,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熠熠生辉的火光总感到好奇,总喜欢睁大眼睛盯着看。他们有着惊人的模仿能力,总喜欢在大人面前显示自己,大人们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能在短时间内模仿得惟妙惟肖。然而由于年龄的限制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了解防火知识,不懂得安全用火,常常因为好奇和贪玩,致使小火成大灾,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维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和义务,但只单方面地在于成人的重视
期刊
设计依据:  我发现班级不少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乐意发言,但不能安静地倾听同伴或老师说的话;看电视,听故事的时候不能安静地看或听,常常会说一些与当前无关的话题,他们往往只重视说,而忽略了倾听别人的发言,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是人类接触世界、表达自身的第一步;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好习惯。《听》是一个很好的散文诗读本,读本把大自然存在的各种声音以诗化的语言营造出一种静谧、祥
期刊
有人说,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课堂。的确,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如果离开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何谈教育。正如一位专家所言:“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反思、积累,才能成长到一定的高度,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优秀教师。”是呀,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只有经历“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实践,再尝试,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这样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园是
期刊
唱歌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发声,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运用适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理解、掌握并不断提高。目前,在幼师唱歌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练唱。因为习惯上都认为只有通过练声,才能把声音唱出来,才能提高歌唱水平。而我们的学生由于音乐基础有限,对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一时不能领悟,在练唱中往往不得要领,这样,学生在声音上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声音上的抖、挤、弱、
期刊
早期阅读的教育策略是指教师在阅读活动中有意识地实施、调节教育活动,以求得最大教育效果的教育对策或是方法,它是以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依据的。  中班孩子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仍然比较短暂。同时,中班的孩子经过了小班一年的阅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独立阅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对刚进入中班的孩子来说,更是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帮助。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中班的阅读活动应该继续
期刊
当听到班里一名留守的孩子不愿接听外地工作的爸妈电话时,我的心情有些难过。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可由于各种原因,幼小的孩子无法体会父母的无奈和辛酸。我能做些什么呢?博客可以成为留守孩子与父母彼此理解的平台,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在博客中上传与孩子们学习生活相关的图片文字,期待留守的孩子与父母间的亲情能够超越时空的阻隔变得更近!  (一)别看我小  非常喜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的那首《小孩不小歌》,全文
期刊
一年一次的大班毕业典礼如期而至,今年也是最隆重的十周年园庆活动。领导、园长、家长和孩子们济济一堂。紫色的灯影像一道佛光,映衬着轻盈多姿的彩霞,把演出大厅装饰得富丽堂皇,一切都显得那么柔和而优雅。此时此刻,屏幕后方的舞台成了众多眼睛关注的中心。  歌舞《红红的日子》拉开了毕业典礼的帷幕,一群活泼可爱的女孩子欢天喜地地冲上舞台,她们腰间扎着红腰鼓,身着唐装,脚蹬红靴,在高密度地关注之下,她们有些激动,
期刊
儿童画,由表面看来是不讲什么技法的,它和农民画一样,不讲“画理”、“画法”,逾越了透视、解剖、构图等一般常规,是非“学院”派的画派。在造型上儿童画常常不按物体的实际比例进行描绘,在表现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也有其自己的特点。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经常会有孩子拿着自己的作品过来问我:“老师,我画的好不好?”我曾经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询问的目的可能想知道“老师,我画的像不像?”但是我不能轻易地回
期刊
一、随手可得的废旧物品都是可利用的材料  我们来看看身边的这些材料,可以从点、线、面、体等几个方面来归纳:  点状材料——扣子、果壳、米粒、沙子;  线状材料——吸管、毛线、铁丝、纸筒等;  面状材料——布、挂历、窗纱、席子、旧图书等;  体状材料——空的饮料瓶、废旧纸杯、酸奶盒、纸箱、皮球等。  这些点线面体材料一旦经过老师巧妙的构思,就能够变成孩子们所喜爱的操作用具。  当然,点线面体并不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