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开发开放为先导区》(以下简称《规划纲要》)。1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一时间,全国各大报纸、网站争相报道,在全国形成了一股“长吉图”的宣传热潮。《规划纲要》的出台,表明了国家非常重视东北亚国际区域合作在我国沿边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彰显了长吉图地区在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中的先导地位,也体现了国家对吉林省加快发展的重点支持,突出了长吉图先导区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的历史重任,同时标志着吉林省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为深入全面地了解《规划纲要》,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福春。
《经济视角》:李主任您好,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您能就《规划纲要》编制的背景向我们广大的读者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朋友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吗?
李主任:很高兴能跟大家有一个共同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关于《规划纲要》编制的背景,主要有两个:第一个背景是, 2007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曾经指出:“吉林省在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可以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得快一些,在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方面先行试验,带动全省发展。”为了落实总书记的指示,我省九次党代会做出了“积极向国家争取,打造一个具有特殊带动作用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科技创新先导区和经济快速增长区”的重要战略部署,并最终提出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构想。第二个背景是,图们江地区开发一直是我国提升沿边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的重点项目。早在1992年我国就编制了《图们江下游珲春地区综合开发规划大纲》,1999年又编制了《中国图们江地区开发规划》。2008年,为推进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图们江开发开放,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协调小组会议决定修编《中国图们江地区开发规划》,并确定由我省编制规划初稿。
依托这两大背景,我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努力争取,成功地使我们的长吉图先导区建设融入我国的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中,最终编制形成了带有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副标题的《规划纲要》。
《经济视角》:从图们江开发的历史进程看,此次编制的《规划纲要》与1992年和1999年的规划相比,有什么不同?
李主任:这三次规划在对外开放理念方面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但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和东北亚国际形势的变化,它们在参与国际合作的范围和内涵方面,在不断地拓展和创新。
1992年国家批准的规划大纲,国际合作的范围是图们江小三角,指的是中国的珲春、俄罗斯的扎鲁比诺和朝鲜的罗津3个市镇为顶点的三角形所涵盖的地区,面积大约为1000平方公里。我方参与合作的重点区域即规划范围是珲春市。规划的重点是珲春地区综合开发,打造一个面向日本海的开放窗口和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
1999年編制的开发规划,国际合作的范围是图们江大三角,指中国的延吉、俄罗斯的海参崴、朝鲜的清津3个城市为顶点的三角形所涵盖的地区,面积大约为1万平方公里。我方参与合作的重点区域即规划范围是延边州。规划的重点是增强开放的基础保障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
本次《规划纲要》,国际合作的范围是大图们江区域乃至东北亚。大图们江区域范围指,2005年9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倡导协调的,由东北亚五国共同参与的大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范围,具体包括:中国吉林省全境、辽宁省丹东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等部分区域,朝鲜罗先特别市、蒙古东方省、韩国东部港口城市、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部分地区。我方参与合作的重点区域即规划范围是长吉图地区,指长春、吉林市的部分地区和延边州。长春市部分区域包括长春市城区、德惠市、九台市和农安县;吉林市部分区域包括吉林市城区、蛟河市和永吉县。区域面积7.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9.1%,人口1097万人,共有长春、吉林两个特大城市、9个中小城市、179个乡镇。
《经济视角》:此次国家批复的《规划纲要》有一个副标题,即“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这个副标题的形式在以往批复的规划中是没有的,您能谈谈设置副标题的用意吗?
李主任:《规划纲要》的主要范围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即吉林省范围内的长春、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简称长吉图。规划的副标题是“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第一,是为了体现长吉图地区是中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先导区;第二,是为了体现创新开放前沿与内陆腹地的联动发展模式,增强我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的整体实力;第三,是为了突出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促进中央沿边开放战略与地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战略有机结合。
《经济视角》:《规划纲要》是一个集国家战略和地方战略为一体的、以开放合作为主题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既体现国家沿边开放,又体现地方加快发展。《规划纲要》获批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也成为我省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那么它与国家批复的其他规划相比,在政策方面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呢?
李主任:《规划纲要》与国家批复的其他规划相比,在政策方面特点显著,含金量较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拓展性。总体上,可分为宏观政策和具体政策两大类。
宏观政策,主要体现在15个“先行先试”探索政策点上,概括起来就是:1个战略、2个区、3个先行先试、4个重要、5个基地。其中:
1个战略,是指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长吉图成为国家推动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核心区域,《规划纲要》将加快长吉图先导区建设单设一章进行重点规划。这一战略可使长吉图地区优先享受到国家赋予图们江地区开发的相关政策。
2个区,即努力建设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这是国家赋予我省为全国沿边开放探索经验和率先发展的历史机遇。
3个先行先试,即鼓励长吉图在促进沿边地区与内陆腹地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开拓陆海联运国际运输新通道、探索沿边地区跨境经济合作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最大政策,我们可以据此大胆试、大胆闯,先行一步。
4个重要,指国家赋予长吉图的4个战略定位,即:我国沿边开放开发的重要区域、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
5个基地,即建成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东北亚国际商务服务基地。
具体政策方面,《规划纲要》明确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加快、着力推进”等针对性很强的扶持政策,具有鲜明的政策内涵,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梳理、细化和落实。
总的看,《规划纲要》是各方面政策的集成,在先行先试上,给了我们广阔的探索空间,可以进行充分挖掘;在落实政策上,给了我们争取国家支持的依据。
另外,在具体操作上,我们有很强的组织保证。与国家批复的其他经济区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在国家层面上有以国家发改委为组长单位的、有26个部委为成员的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可以帮助协调和推进我省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相关事宜,并极易得到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这是很多区域规划无法相比的。
《经济视角》:2008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424亿元,在全国的位次由“十五”末期的第22位上升到第21位。人均GDP近20年来更是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3000美元的新阶段,位次由第13位上升到第11位。可以说,吉林省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阶段,省委、省政府又及时提出了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这一重大战略,对此我们应如何理解?
李主任:近年来,我省牢牢把握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历史机遇,集中力量抓了投资拉动、国企改制、招商引资等一系列工作,吉林省经济确实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性轨道。2006-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7%,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连续3年居全国前三位,成为吉林省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尽管这几年我省从总量到结构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的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消费和出口还没有形成足够的拉动力。在这样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借助国家的政策导向,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加快打造一个载体,以此来扩大投资、消费和出口。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这一战略恰恰可以承担起这样的重任。
从长吉图自身建设来看,它是国家和省级双重战略的体现,在投资上必然获得国家的支持、省里的重点投入及国际、国内民间投资集聚;从长吉图的长远发展来看,必须通过大幅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增加我省发展的外向度;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省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都在谋划引领本省经济加快发展的区域平台,都在竞相争取国家的支持,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国家已批复的有广西北部湾、珠三角、辽宁沿海经济带等14个。应该说这是一个发展阶段的要求,是对加快发展的期望,我们希望通过长吉图战略这块国字号的品牌,把我省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
《经济视角》:《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加速推进长吉图地区一体化进程……形成窗口、前沿、腹地有机联结、功能协调、有效互动的空间布局”。在促进长吉图一体化方面,我们有哪些考虑和打算?
李主任: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而且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内广佛同城、长株潭城市群等在一体化方面做得都比较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加快长吉一体化和延龙图一体化进程,抓紧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多个一体化发展规划,以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为突破口,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协调联动机制,促进长吉图区域包括改革政策的制定、开放方略的统筹、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以及城镇建设、交通体系建设等全方位一体化进程,加快构建长吉图先导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经济视角》:今后在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方面,省里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工作考虑和安排?
李主任:《规划纲要》获批使我省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既得到了“国家战略”这个品牌,又得到了国家具体政策、项目、资金等实际的支持。今后落实《规划纲要》,我们要从“虚”、“实”两个方面加以推进。
“虚”的方面,我们要继续唱响“长吉图”这个“名”,要发挥出“眼球”经濟的作用。《规划纲要》的获批,使我省在我国沿海、内地、沿边开放大格局中,占据了沿边开放先行区的地位,同时增强了在国家沿边开放领域的影响力,将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开放滞后、分量较轻、名气不大的对外形象。下一步,重点从3个方面提升“长吉图”品牌。一是强化媒体宣传。目前,“长吉图”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今后一个时期,还要继续积极组织开展在省内外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上,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进行深度宣传报道,进一步提高国内外对长吉图先导区的认知度。二是加强展会宣传。在每届东博会期间,以长吉图概念为主基调,组织开展各类论坛,以及东北亚各国文化、教育、体育和科技交流活动,进一步强化长吉图的品牌效应。三是走出去推介宣传。以长吉图品牌,在国内外广泛深入开展推介和招商活动。
“实”的方面,我们还要认真领会、挖掘《规划纲要》的内涵,力争把项目做“实”,把政策用“活”,促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和创造性突破。一是编制落实《实施方案》。《规划纲要》获批后,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制定了《实施方案》。2008年11月16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实施方案》,11月25日,《实施方案》经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根据《实施方案》确定的10大任务、46个规划和方案、107个重大项目,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完成时限,逐项抓好落实,务求取得实效。二是成立组织推进机构。组织机构是做活“实”的有力保障。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议明确了成立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内设机构、职能和编制。长春、吉林、延边3市(州)作为《规划纲要》实施的主体,也应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专门人员。三是落实《规划纲要》中的具体项目,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在对外通道建设方面,集中精力加快推进中俄珲—马铁路、合作建设扎鲁比诺港、合作建设中朝圈河口岸跨境桥等对外通道建设项目,短期内取得进展;在航线建设方面,珲春—扎鲁比诺—束草—新泻国际陆海联运航线要进一步巩固,争取开辟新航线;在先行先试方面,加快推进长春综合保税区申报等前期工作,提升珲春出口加工区功能;在国际合作方面,积极推进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吸引国际投资项目落地;在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推进吉珲快速铁路、赤松核电、长春地铁等重大项目建设。四是落实具体扶持政策,并不断挖掘潜在政策。对《规划纲要》赋予的资金、土地、金融、对外经贸、资源型城市转型、跨境合作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我们要进行深入研究,制订和完善具体配套措施,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另外,还应充分认识到规划中的很多提法赋予了我们很大的探索空间,特别是先行先试,是推动我们新一轮发展的“尚方宝剑”,这样的政策“含金量”最高,可以不停地挖掘内涵,只要政策和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我们都可以大胆试、大胆闯,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今后长吉图的工作重点,全省要从“虚”、“实”两个方面加以推进,上下联动,抓好实施,力争达到“名”至“实”归。
《经济视角》:2010年正是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我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启动之时。请问李主任,如何才能将《规划纲要》与我省的“十二五”规划协调一致,统筹考虑呢?
李主任:即将编制的“十二五”规划与《规划纲要》并不矛盾。从意义上看,它们都是促进我省加快振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时间上来看,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一年有良好开局,三年有明显进展,五年取得实效,十年实现跨越”总体目标,长吉图先导区的建设在“十二五”期末也有着明确的目标要求,时间安排上具有一致性。在《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长吉图区域要与省内其他地区联动发展,表明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是全省的事,全省“十二五”规划要充分体现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内容。反过来,可以说《规划纲要》的实施也有助于我省 “十二五”目标的实现。
2010年是实施《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长吉图地区三市(州)、省内各部门要准确认识我省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政策机遇,全面启动实施《规划纲要》,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并有序推进,努力营造全面推进长吉图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在高起点和高层次上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夯实基础。
《经济视角》:十分感谢李主任能够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感谢您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希望长吉图先导区的开发开放能够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不断给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方涵)
《经济视角》:李主任您好,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您能就《规划纲要》编制的背景向我们广大的读者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朋友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吗?
李主任:很高兴能跟大家有一个共同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关于《规划纲要》编制的背景,主要有两个:第一个背景是, 2007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曾经指出:“吉林省在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可以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得快一些,在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方面先行试验,带动全省发展。”为了落实总书记的指示,我省九次党代会做出了“积极向国家争取,打造一个具有特殊带动作用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科技创新先导区和经济快速增长区”的重要战略部署,并最终提出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构想。第二个背景是,图们江地区开发一直是我国提升沿边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的重点项目。早在1992年我国就编制了《图们江下游珲春地区综合开发规划大纲》,1999年又编制了《中国图们江地区开发规划》。2008年,为推进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图们江开发开放,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协调小组会议决定修编《中国图们江地区开发规划》,并确定由我省编制规划初稿。
依托这两大背景,我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努力争取,成功地使我们的长吉图先导区建设融入我国的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中,最终编制形成了带有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副标题的《规划纲要》。
《经济视角》:从图们江开发的历史进程看,此次编制的《规划纲要》与1992年和1999年的规划相比,有什么不同?
李主任:这三次规划在对外开放理念方面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但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和东北亚国际形势的变化,它们在参与国际合作的范围和内涵方面,在不断地拓展和创新。
1992年国家批准的规划大纲,国际合作的范围是图们江小三角,指的是中国的珲春、俄罗斯的扎鲁比诺和朝鲜的罗津3个市镇为顶点的三角形所涵盖的地区,面积大约为1000平方公里。我方参与合作的重点区域即规划范围是珲春市。规划的重点是珲春地区综合开发,打造一个面向日本海的开放窗口和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
1999年編制的开发规划,国际合作的范围是图们江大三角,指中国的延吉、俄罗斯的海参崴、朝鲜的清津3个城市为顶点的三角形所涵盖的地区,面积大约为1万平方公里。我方参与合作的重点区域即规划范围是延边州。规划的重点是增强开放的基础保障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
本次《规划纲要》,国际合作的范围是大图们江区域乃至东北亚。大图们江区域范围指,2005年9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倡导协调的,由东北亚五国共同参与的大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范围,具体包括:中国吉林省全境、辽宁省丹东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等部分区域,朝鲜罗先特别市、蒙古东方省、韩国东部港口城市、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部分地区。我方参与合作的重点区域即规划范围是长吉图地区,指长春、吉林市的部分地区和延边州。长春市部分区域包括长春市城区、德惠市、九台市和农安县;吉林市部分区域包括吉林市城区、蛟河市和永吉县。区域面积7.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9.1%,人口1097万人,共有长春、吉林两个特大城市、9个中小城市、179个乡镇。
《经济视角》:此次国家批复的《规划纲要》有一个副标题,即“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这个副标题的形式在以往批复的规划中是没有的,您能谈谈设置副标题的用意吗?
李主任:《规划纲要》的主要范围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即吉林省范围内的长春、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简称长吉图。规划的副标题是“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第一,是为了体现长吉图地区是中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先导区;第二,是为了体现创新开放前沿与内陆腹地的联动发展模式,增强我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的整体实力;第三,是为了突出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促进中央沿边开放战略与地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战略有机结合。
《经济视角》:《规划纲要》是一个集国家战略和地方战略为一体的、以开放合作为主题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既体现国家沿边开放,又体现地方加快发展。《规划纲要》获批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也成为我省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那么它与国家批复的其他规划相比,在政策方面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呢?
李主任:《规划纲要》与国家批复的其他规划相比,在政策方面特点显著,含金量较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拓展性。总体上,可分为宏观政策和具体政策两大类。
宏观政策,主要体现在15个“先行先试”探索政策点上,概括起来就是:1个战略、2个区、3个先行先试、4个重要、5个基地。其中:
1个战略,是指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长吉图成为国家推动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核心区域,《规划纲要》将加快长吉图先导区建设单设一章进行重点规划。这一战略可使长吉图地区优先享受到国家赋予图们江地区开发的相关政策。
2个区,即努力建设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这是国家赋予我省为全国沿边开放探索经验和率先发展的历史机遇。
3个先行先试,即鼓励长吉图在促进沿边地区与内陆腹地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开拓陆海联运国际运输新通道、探索沿边地区跨境经济合作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最大政策,我们可以据此大胆试、大胆闯,先行一步。
4个重要,指国家赋予长吉图的4个战略定位,即:我国沿边开放开发的重要区域、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
5个基地,即建成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东北亚国际商务服务基地。
具体政策方面,《规划纲要》明确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加快、着力推进”等针对性很强的扶持政策,具有鲜明的政策内涵,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梳理、细化和落实。
总的看,《规划纲要》是各方面政策的集成,在先行先试上,给了我们广阔的探索空间,可以进行充分挖掘;在落实政策上,给了我们争取国家支持的依据。
另外,在具体操作上,我们有很强的组织保证。与国家批复的其他经济区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在国家层面上有以国家发改委为组长单位的、有26个部委为成员的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可以帮助协调和推进我省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相关事宜,并极易得到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这是很多区域规划无法相比的。
《经济视角》:2008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424亿元,在全国的位次由“十五”末期的第22位上升到第21位。人均GDP近20年来更是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3000美元的新阶段,位次由第13位上升到第11位。可以说,吉林省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阶段,省委、省政府又及时提出了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这一重大战略,对此我们应如何理解?
李主任:近年来,我省牢牢把握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历史机遇,集中力量抓了投资拉动、国企改制、招商引资等一系列工作,吉林省经济确实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性轨道。2006-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7%,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连续3年居全国前三位,成为吉林省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尽管这几年我省从总量到结构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的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消费和出口还没有形成足够的拉动力。在这样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借助国家的政策导向,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加快打造一个载体,以此来扩大投资、消费和出口。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这一战略恰恰可以承担起这样的重任。
从长吉图自身建设来看,它是国家和省级双重战略的体现,在投资上必然获得国家的支持、省里的重点投入及国际、国内民间投资集聚;从长吉图的长远发展来看,必须通过大幅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增加我省发展的外向度;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省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都在谋划引领本省经济加快发展的区域平台,都在竞相争取国家的支持,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国家已批复的有广西北部湾、珠三角、辽宁沿海经济带等14个。应该说这是一个发展阶段的要求,是对加快发展的期望,我们希望通过长吉图战略这块国字号的品牌,把我省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
《经济视角》:《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加速推进长吉图地区一体化进程……形成窗口、前沿、腹地有机联结、功能协调、有效互动的空间布局”。在促进长吉图一体化方面,我们有哪些考虑和打算?
李主任: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而且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内广佛同城、长株潭城市群等在一体化方面做得都比较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加快长吉一体化和延龙图一体化进程,抓紧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多个一体化发展规划,以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为突破口,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协调联动机制,促进长吉图区域包括改革政策的制定、开放方略的统筹、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以及城镇建设、交通体系建设等全方位一体化进程,加快构建长吉图先导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经济视角》:今后在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方面,省里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工作考虑和安排?
李主任:《规划纲要》获批使我省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既得到了“国家战略”这个品牌,又得到了国家具体政策、项目、资金等实际的支持。今后落实《规划纲要》,我们要从“虚”、“实”两个方面加以推进。
“虚”的方面,我们要继续唱响“长吉图”这个“名”,要发挥出“眼球”经濟的作用。《规划纲要》的获批,使我省在我国沿海、内地、沿边开放大格局中,占据了沿边开放先行区的地位,同时增强了在国家沿边开放领域的影响力,将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开放滞后、分量较轻、名气不大的对外形象。下一步,重点从3个方面提升“长吉图”品牌。一是强化媒体宣传。目前,“长吉图”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今后一个时期,还要继续积极组织开展在省内外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上,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进行深度宣传报道,进一步提高国内外对长吉图先导区的认知度。二是加强展会宣传。在每届东博会期间,以长吉图概念为主基调,组织开展各类论坛,以及东北亚各国文化、教育、体育和科技交流活动,进一步强化长吉图的品牌效应。三是走出去推介宣传。以长吉图品牌,在国内外广泛深入开展推介和招商活动。
“实”的方面,我们还要认真领会、挖掘《规划纲要》的内涵,力争把项目做“实”,把政策用“活”,促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和创造性突破。一是编制落实《实施方案》。《规划纲要》获批后,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制定了《实施方案》。2008年11月16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实施方案》,11月25日,《实施方案》经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根据《实施方案》确定的10大任务、46个规划和方案、107个重大项目,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完成时限,逐项抓好落实,务求取得实效。二是成立组织推进机构。组织机构是做活“实”的有力保障。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议明确了成立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内设机构、职能和编制。长春、吉林、延边3市(州)作为《规划纲要》实施的主体,也应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专门人员。三是落实《规划纲要》中的具体项目,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在对外通道建设方面,集中精力加快推进中俄珲—马铁路、合作建设扎鲁比诺港、合作建设中朝圈河口岸跨境桥等对外通道建设项目,短期内取得进展;在航线建设方面,珲春—扎鲁比诺—束草—新泻国际陆海联运航线要进一步巩固,争取开辟新航线;在先行先试方面,加快推进长春综合保税区申报等前期工作,提升珲春出口加工区功能;在国际合作方面,积极推进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吸引国际投资项目落地;在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推进吉珲快速铁路、赤松核电、长春地铁等重大项目建设。四是落实具体扶持政策,并不断挖掘潜在政策。对《规划纲要》赋予的资金、土地、金融、对外经贸、资源型城市转型、跨境合作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我们要进行深入研究,制订和完善具体配套措施,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另外,还应充分认识到规划中的很多提法赋予了我们很大的探索空间,特别是先行先试,是推动我们新一轮发展的“尚方宝剑”,这样的政策“含金量”最高,可以不停地挖掘内涵,只要政策和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我们都可以大胆试、大胆闯,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今后长吉图的工作重点,全省要从“虚”、“实”两个方面加以推进,上下联动,抓好实施,力争达到“名”至“实”归。
《经济视角》:2010年正是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我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启动之时。请问李主任,如何才能将《规划纲要》与我省的“十二五”规划协调一致,统筹考虑呢?
李主任:即将编制的“十二五”规划与《规划纲要》并不矛盾。从意义上看,它们都是促进我省加快振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时间上来看,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一年有良好开局,三年有明显进展,五年取得实效,十年实现跨越”总体目标,长吉图先导区的建设在“十二五”期末也有着明确的目标要求,时间安排上具有一致性。在《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长吉图区域要与省内其他地区联动发展,表明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是全省的事,全省“十二五”规划要充分体现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内容。反过来,可以说《规划纲要》的实施也有助于我省 “十二五”目标的实现。
2010年是实施《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长吉图地区三市(州)、省内各部门要准确认识我省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政策机遇,全面启动实施《规划纲要》,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并有序推进,努力营造全面推进长吉图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在高起点和高层次上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夯实基础。
《经济视角》:十分感谢李主任能够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感谢您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希望长吉图先导区的开发开放能够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不断给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