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ong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59-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语文教改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我认为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
  1 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1 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1.2 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1.3 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 进一步做好两个优化
  2.1 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2.2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3 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老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整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7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依照入院时间不同分组(n=36).A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B组在A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华能源公司、淮南煤电总公司发起设立的股份制公司,是以煤炭采选为主、煤电并举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是全国520家重点企业,
在中国上市公司中,高管变更事件时有发生,并带来了诸如人事变动、战略调整以及股价波动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作为高管决策的一部分,盈余管理行为是高层管理者权衡利弊后做出的
【摘 要】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如何在教育中,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精神,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最紧迫、最困难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2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50-01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
【摘 要】牛津初中英语推出了阅读欣赏课这一新的教学内容,这无疑是给了学生一碗美味的心灵鸡汤,可是它并不相同于传统的阅读课程,我们一定要在阅读中实现欣赏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欣赏;行之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52-01  在英语教学第一线工作了九年,我感
【中图分类号】G3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56-01  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几年时间。新课改革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以“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着眼于促进学生当前与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着眼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为思路,指导着各学科的变革。首先在思想上,要求教师以新的观念来教学
【摘 要】地理教学中的思维就是人们根据思维的共性,考察地理事物或现象,把握其本质,揭示其内部联系,从而达到全面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现象及蕴含于其中的规律,进而认识到这些事物,现象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教学:思维;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53-01  培养思维能力是发展各种能力的基础,它控制并制约着各种能力的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51-01  古代教育家重视“吟诵”,认为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体味出其中的妙处。而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课的作业要求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读好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朱教仁教授说过
【中图分类号】G6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54-01  放假了,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翻阅近期的《中国教师报》,“张孝纯”一个曾经多末熟悉的名字立即跃入眼帘,随即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浮现于脑海。1985年,张孝纯老师主持的“大语文教育”实验获得成功并在全国推广。  张孝纯老师在理论和实践上构建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体系。他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
【中图分类号】G6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57-01  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1 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