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实效性的策略浅谈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ydedao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领导总是说,教师应该锤炼基本功,课堂40分钟要质量。于是,提高课堂实效性成为老师们热烈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所谓仁者见仁,义者见义。对于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本人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仅当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实效性 教学策略
  
  “实效性”一词,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解释。吴正宪老师在《数学课堂实效研究(精简)》中指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主要指课堂教学整体的效果。它包括:教学内容和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是否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环节是否进行了有效地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是否通过有效地评价与调控,因材施教,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课堂教学是否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为学生的发展注入了后劲。具体说来,就是我们老师应该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授课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使每个上课的学生能在上课的四十分钟内最大限度的理解知识,并在情感和方法上有所收获,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1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一堂好课的开始
  有“备”而来,是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在以前的教学中,强调“备学生、备内容、备教法”的课前准备,放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兵法中强调“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学生作为我们教学的对象,我们首先应该对其有充分的了解,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生活经验以及个性特点等等,甚至包括兴趣爱好。我们对学生了解的越多,越能帮助我们设计好一个能被学生所接受甚至产生共鸣的课前预案。
  另外,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写呈现出新的特点,内容的编排也有较大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拿涅好教学难度。以数据的统计来说吧,旧教材是统计表(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统一编排,集中学习。而新教材则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把这些内容安排在不同年段里学习。在低年级段就让学生先接触一下,体验一下统计的思想,然后再逐步深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能对新教材有整体的了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吃不完”的学生,又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孩子。学生不同,教学内容在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就应该合理选择。几千年前,孔夫子就提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只有针对不同学习的内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结合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灵活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效率。
  2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 运用好传统的实物教具。实物教具具有操作简单、直观形象等特点,课堂教学中利用实物进行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善于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能将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具有较高的优越性。
  3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于渔”。想学好数学得掌握方法:在学习新知识前,先预习,把不懂的找出来,做到老师讲课时能有的放矢;上课时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老师讲了一遍后,觉得自己还没听懂,下了课主动去问老师;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认真完成,不能随便应付;晚上睡觉前,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把今天学的再想一下,并问自己:今天我学到了什么?而且,学习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才不会过久了就忘了。另外,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创新,甚至异想天开。正如牛顿所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对学生回答问题不要苛求过于严谨全面,让他们发现什么说什么,想到多少说多少,说出表象的理解或猜想也可以,不一定要说个所以然。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有些学生可能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影响,会猜特征是“个位数是3、6、9的数。”接着出示一组个位是3、6、9的数,如13、16、19、23、26、29……学生发现这些数都不能被3整除;而另一组数,如12、15、18、21、24、27……学生发现这些数反而能被3整除。这样,通过猜想揭示矛盾,造成学生认知上不平衡,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为什么后面这一组数都能被3整除呢?学生又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猜测探索,最后发现原来特征是: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参考文献
  1 张书侠.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才智,2011.20
  2 陆峰峰.也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小学版),2008.21
其他文献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育家赞可夫也讲过:“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探求知识、发展能力的必要前提。只有当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时,才能学得主动,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近几年来,我在化学教学中就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如下的探索和实践,效果很明显。 
期刊
教师在授课前,都会设计理想化的教学“蓝图”,但是,化学世界中物质的千变万化,复杂多样,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都可能增加化学教学课堂上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例如,课堂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学生突然提出教师事先没有准备或准备不足的问题等,这些都会让教师处于尴尬的境地,在教学中也会时常发生。这些情形一旦出现,将会使教师难以按事先的设计顺利进行,此时,就必须要求教师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必须
期刊
【摘 要】情感共鸣,产生教学合力,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尽量让学生独立表述,多角度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以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精神。  【关键词】 快乐
期刊
【摘 要】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要适度灵活,课堂提问要分出层次,练习设计要难易有别,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反馈评价等等。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
期刊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接受的阈限,使个体感官达到饱和而产生的一种厌恶体验。也即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差生中出现较为普遍,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随之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便油然而生,有时甚至产生严重对立情绪。中学阶段,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本来两极分化就严重,倘若差生再产生逆反心理
期刊
【摘 要】 大量的词语知识积累和句子知识积累,是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阅读;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注意挖掘教材有利于发展智力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因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能力培养 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又离不
期刊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智共生的课程,它由师生、教材、课堂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等诸多要素组成,并以此为依托言近旨远地讲授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及我国的国情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其根本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
期刊
【摘 要】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思维;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创新;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培养 创新思维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
期刊
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价值的重要标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在现代文苑中,写作基础理论堪称琳琅满目,但语文教师仍然对作文教学感到困惑、棘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方法论的引导,导致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失去了针对性或有序性。鉴于此,探讨作文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期刊
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1 选好内容,“活”“动”结合  1.1 实践性内容。语文实践活动课的生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