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探析

来源 :科教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il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校进行体育活动时,由于学生的体质、智力、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在身体上还存在着一些缺陷,而常规的学校体育又以“尖子生”为主要培养对象,或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因而忽视了对学校体育中这部分弱势学生的教学和指导,忽视了这部分学生自我价值的开拓与发展。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关建议。
  高校网页;弱势学生;锻炼;
  
  1 前言
  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大中专学校还是中小学校,各级各类学校都会有一些弱势学生。这些弱势学生指的是肢残、智残学生;生理上有某种疾患的学生;身体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包括发育不良、患矮小症等)的学生,以及部分体育差生等。在现阶段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指导思想的冲击下,学校体育是以体育特长生为主要培养对象的,而体育课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的,在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中,忽视了对这部分弱势学生的体育指导,忽视了这部分学生自我价值的开拓与发展。因而影响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
  2导致弱势学生不能正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以及心理分析
  2.1自身原因的影响
  他们身体的特殊性,如身材过于矮小、肥胖;生理疾患;肢残智残等先天的遗传因素缺陷,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低于正常的同龄人,在体育实践中总是落后于他人,在体育课中怕别人笑话,产生自卑、自弃的心理,在参加体育运动时表现不主动,甚至害怕上体育课。
  2.2周围环境的影响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大部分都是集体活动,而这类学生由于运动能力低下,在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往往会成为集体活动的“累赘”,遭到周围同学的“嫌弃”,很难体会到体育课带来的乐趣,加之自尊心的作用,使得他们越来越排斥体育活动,尤其排斥集体体育活动,他们即使是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也会避开同学,一个人单独锻炼。
  2.3家庭环境的影响
  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营养,但是不太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因此校园里出现了“肥胖型”、“豆芽型”的学生,导致了他们身体素质低于平均水平。有些家长自己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参与锻炼的心理。还有一些家长对体育锻炼的不了解,加上看到自己孩子身体的特殊性,认为体育锻炼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不敢让孩子过多的参加体育锻炼。
  2.4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的影响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围绕既定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果与程序”。在体育教学组织活动中,大多数都是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然而体育教学中教师上课形式呆板,教师对弱势学生没有区别对待,强制性要求他们练习难度大或者危险性动作,甚至用不良语言刺伤学生,对完不成动作的学生进行体罚、粗鲁责备。另外,场地器材的陈旧、缺乏安全感等等,也会导致弱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害怕的心理,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
  3 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体育锻炼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五十年代,毛泽东就发出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它对于身体处于发育期的学生来说更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1951年8月国务院就公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指出“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乃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有强健体魄的现代青年的重大任务之一。”除此之外,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也有其特殊的意义。
  3.1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我们现行的教育教学法规以及由上至下各学校体育管理部门都要求我们的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享有体育锻炼的权力,这是我国教育的性质和制度所规定的,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所决定的。弱势学生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对象,他们有权力像其他的学生一样获得正规和正常的教育。
  3.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学校体育课是引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是引导学生健康爱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手段。对这些弱势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多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学会如何锻炼,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自觉参与锻炼,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毫无疑问,对这些弱势学生有针对性地安排进行一定量的体育锻炼,以及体育保健、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改善体质状况,提高健康水平,塑造良好的体型。
  3.3克服自卑,恢复自信,健康心理
  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这些弱势学生忘掉自己的特殊性,主动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克服自卑、自弃和恐惧的心理;由于他们身体的特殊性,在这些学生以后的生活当中,会遇到比常人更多的挫折和困难,体育锻炼可以从心理上提高其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体育锻炼多是集体活动,多参加集体活动当然可以增进与他人的交流,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其社会化。
  4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育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体育课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全过程中体会到愉快、积极的心理体验,获得知、情、意、行的统一及全面发展。所以,学校体育教学应该采用多渠道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4.1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体育教学当中,弱势学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心理上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他们会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不想在大家面前现“丑”、“自取其辱”。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当中降低练习难度,多给予保护和帮助,多用积极语言鼓励学生,重塑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练习的热情,使其在学习中各尽所能,各有所得,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当中,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任务、要求,应该是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都能完成的,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完成一般要求的教学活动上,但是对于这部分弱势学生,教师应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制定课的任务的时候就适当降低对弱势学生的要求,但是也不宜过低,应积极引导,循序渐进。为了使他们也有信心和兴趣积极地参加锻炼,有时在安排某些项目练习时,可变换其所学动作的某些技术特征,如练习时间、数量、强度、器械的高度、重量等,以降低练习难度来适应他们的特殊性和需要。教师在照顾好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他们多一些指导,在分组教学时尽可能将他们分在同一组,这样既不影响其他学生水平的提高与发挥,又有利于这些弱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使他们课有所练,练有所得。
  4.2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为他们选择锻炼的项目和内容。
  由于弱势学生的特殊性各不相同,体育老师应建立他们的健康档案,并与医务室或医院联系,共同设计出因人而异的锻炼项目和内容。在锻炼过程中,体育老师应教会学生自我控制和调节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能力。体育运动是一把双刃剑,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太小,则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太大则不利于健康,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表现得更为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弱势学生在锻炼时却不能忘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一时兴起,超过了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这样就会“过犹不及”,损于健康。
  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很广泛,可以这样说,身体在动就是在锻炼,所以在实践中,锻炼的项目和内容不会由于他们身体的特殊性而受到太大的影响,只要肯参与,其选择的空间也很大的。如心肺功能不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慢跑、乒乓球、太极拳等强度和量都不大的项目;肥胖的学生可以选择有氧健身操、跳绳以及中等强度的球类项目等;瘦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中长跑、武术项目,或者做一些简单的体操和形体训练。
  4.3 多渠道消除其心理障碍和自卑感
  据调查,弱势学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多数是心理因素,其实他们也很想和别的同学一起锻炼,但他们自身的特殊性使他们形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害怕遭到同学的讥笑,而最终作壁上观。因此,学校、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应该经常性的做思想工作,倡导互帮互助,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帮助这些学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和自卑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营造一个没有歧视的环境。这样,他们才会从心理上真正忘掉自己的特殊性,继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的各项活动中去。
  学校、班集体应通过班会、团队活动等多种集体活动教导同学们应互帮互助,消除歧视;体育老师应向他们讲解体育锻炼的意义,鼓励他们多参加锻炼;同学之间更不应该以嘲笑、嫌弃的态度对待他们,而应以热情、欢迎的态度帮助他们一起参与体育锻炼。
  5 建议
  5.1 在各级各类学校都会有弱势学生的存在,体育教师应该正视他们的存在,关注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
  5.2 在体育教学当中应区别对待,为弱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和项目,并教会其锻炼的方法,促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5.3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联结起来为弱势学生建立一个没有歧视的正常的锻炼环境,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正常的参加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李燕强. 中小学体育“差生”群体的教学 [J]体育学刊,2003(6)
  [2]郑柏武. 浅谈体育差生的转化 [J]龙岩师专学报,2002(6)
其他文献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和兴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人对增强中职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及创设课堂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做了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谈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中职生大多在数学学习上遭遇过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 “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不强。这样教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在课堂教学中一发不可收拾,许多教师希望通过高中多媒体来改进课堂教学,这其实是符合现阶段的基本教学要求的。但是多媒体的发展也有不足之处和被错误引用之处,所以就造成了高中多媒体的弊端也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就高中多媒体引入课堂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对于不足之处加以建议和意见,提出了一些设想。  多媒体 课堂 利弊分析    高中学生的注意力相对来说已经可以进行自我控制
期刊
河南省全面推行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已经两年了,面对新课程改革中对地理教学的高要求和课时紧张的实际情况,如何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端正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  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只有明确学习动机才能明确学习的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在国家建设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运用实例分析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本文从德育教育环境,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培养学生鉴赏美的情操,注重教学过程和学生习惯的养成,课外延伸,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提高学生思想品质教育的目的。  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有效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给学生适当的德育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是教书育人、全面实施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数学
期刊
【摘 要】:职业教育教学担负着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双重教学任务,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解和尊重学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结合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等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学习 兴趣 培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
期刊
教师评价是当前我国各级学校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在理论上,通过评价要达到两方面目的:一是为管理者对教师做出聘任、提升、增薪等决策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明,即奖惩性的教师评价;二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即发展性教师评价。但在实践中,教师评价主要以奖惩为目的,由此使费时费力的评价活动在改进教学方面并未发挥多大的作用,评价很难得到教师的支持和认可,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80年代末以来,以英国
期刊
【摘 要】: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校本管理制度的建立,依照湖南工业大学整体课程目标,把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分为大学普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进行调研和文献研究。提出建立整体公共教育目标管理,且是课程教育与社会需要的对接,整体目标的建设、重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培养人才、激励师生共同发展管理情境,提升体育课程教育价值,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大学体育 普修课程 选修课程    中国高等教育明确:大学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等教学活动实践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
期刊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针灸课在中专卫校的中医课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由于中专卫校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西医工作,所以课程以西医为主,中医针灸课只作为考查课,课时少而往往不被学生重视。如何搞好针灸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好这门我国沿用几千年的治疗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做好课堂教学  1.课前认真备课
期刊
【摘 要】:体育理论教学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常常被忽视,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落实素质教育的角度,阐述加强体育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重点论述了搞好体育理论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体育理论 教学方法    体育理论,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奠定基础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进行体育理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