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实践内容的设计策略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teng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操作是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实践内容能否获得学生的认可,影响着学生上机实践的效果,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信息课实践内容可分为课堂实践内容和阶段实践内容。课堂实践内容是为每节课设置需要学生当堂完成的基本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常用工具、手段、技术的基本操作。阶段实践内容是为综合某单元或某模块的知识和技能而设计的,一般需要学生2~3节课完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应用过程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课堂实践内容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因此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
  ● 从学生兴趣出发,调动实践积极性
  教育心理实验中发现:学生情绪高昂,则思路敏捷;情绪低落,则反应迟缓。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在家庭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增多,知识和技能也越来越丰富,这迫使教师设计作业时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上,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身边找事例,找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以提高上机实践的有效性。例如,2014年春晚有一首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受歌词的启发,本学期我在教授《Excel图表的制作》一课的实践内容时,就试着以时间为线索来设计,旨在启发学生规划时间、有效利用时间的意识,引导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其中包括三个课堂实践内容和一个阶段实践内容。
  根据教材的编排,以及班级的学情,制定了《Excel图表的制作》一课的教学目标:①了解数据表述方式的多样性。②通过实践掌握制作图表的一般步骤。③了解不同的统计图表的使用方法。④能用表格清晰表达自己的结论,逐步建立用数据说话的习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以下实践内容。
  第一,由目标1设计课堂实践内容1:人生60年的时间分配统计图表。教师出示人生60年时间表(文字版),请学生们分组讨论,然后每组出示讨论方案,最后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数据的提取是设计统计图表的第一步,将数据整理成直观、清晰的形式,才能凸显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由目标2设计课堂实践内容2:数据的处理与制作图表。由上面的人生时间表获得启发,请学生们算一算三年初中生涯的时间分配。学生分小组(三人为一组),两人商量每天的时间安排,在《初中学生时间分配调查表》中录入数据,计算出总耗时、折算天数;一人看课本相应内容,考虑本表适合选用常用统计图(由七年级数学课学到的柱形图、拆线图、饼图等)中的哪一种去表达,学习如何制作统计图表。根据图表向导,学生先制作出三年的时间分配图表。然后每组互相商量、讨论,派出两位学生上讲台演示本组的时间调查图表。如下图和表1为一组学生制作的图表。
  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课学到的常用统计图表迁移到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在用计算机绘制图表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效、便捷,逐渐养成用信息技术帮助其学习的习惯,强化信息意识。
  第三,由目标3设计课堂实践内容3: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出示一组数据,如表2。
  学生派小组代表在教师机演示制作时间间隔与记忆量的图表,即制作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从任务2看出,学生每天花费很长时间学习,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通过制作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了解记忆的规律,引导学生采取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了解趋势线具有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优势。
  第四,由目标4设计阶段实践内容:学生以一周为单位,记录自己的时间活动过程,按著名的“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尝试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学生的人生道路很长,如果从现在就开始养成合理规划时间的习惯,将终身受益。记录一周的时间活动,可以将本节课的内容延伸进学生的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节课围绕着时间设计了四个实践内容,从对时间的分配入手,在制作并完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有效利用时间,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制作图表,而且能帮助其树立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 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期望学到的是能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具体方法。但当前课堂上通常出现的现象是:大部分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教师演示什么学生就做什么;一个学生做什么作品,周围的同学都开始做同一个内容。长此以往,会让学生觉得信息技术课枯燥无味,认为在课上学不到想学的技能、技巧,渐渐从心理上开始抵触信息技术课,失去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布置给学生操作的实践内容就不能只是让学生模仿教师做一些简单的操作,而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学到的技能做自己感兴趣、熟悉的事,实现自己的愿望。
  首先,为学生提供典型的范例和丰富的样例,通过欣赏各种题材内容、不同版面设计的作品,学生能开拓思路,获取灵感。例如,让学生欣赏全国中小学生计算机获奖作品、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等。
  其次,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欣赏素材,以保证学生在有限的30分钟里高质量地完成实践内容。例如,教师在讲授《Flash路径动画》一课时,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投篮、足球射门、蝴蝶飞舞、放风筝、蜜蜂采蜜、航母飞机发射等素材。
  再次,对实践内容的难度做处理,降低难度,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教师在讲授《Flash路径动画》的实践内容时,由于综合了前面所学的多个知识点,可将素材预处理,制成半成品,让学生把关注点放在绘制引导线及如何将目标吸附到路径上。一节课下来,许多学生都能完成两个以上的动画制作过程,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 评价学生作品,提升再创作能力
  学生辛苦制作出自己的作品,最渴望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因此及时的评价最能激励他们的创作欲望。但是课堂上受时间和班级人数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详细点评,因此课后对全体学生的作品逐一评价极为关键。肯定好的地方,并委婉地告诉学生有哪些不足之处。再把这些意见或建议在下次上课前及时反馈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浓厚了,课堂也显现出了应有的生机。
其他文献
特色与亮点  增强现实技术的展示与应用是本学习工具最大的特色。本学习工具中应用了大量图片、识别码、三维模型、三维动画等原创素材,结合微视频、说明书、任务表等生动地展现了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成为现实。无论是开课导入环节,还是学生作品展示环节,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都最大化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制作背景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
交往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由于当今人类社会正日益向信息化、国际化、学习化和多样化等特点的趋势发展,人们交往的形式趋向多样化,交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学生的交往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自身学科的特殊性,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交往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如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来
学科关键词:物理、数学、技术、艺术  在某杂志上看到一个有趣的案例,一位国外科学教师设计了以“找朋友机”为主题用来教学电路的相关课程。“找朋友机”的功能非常有趣,给九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行设计、测试和搭建复杂电路的机会,而这一电路又利于学生理解,十分适合学生进行创作。按照杂志的评价是“涉及重要的工程学主题和核心的科学内容”的案例。  有趣的是,就在看到这个案例的前几天,我们拿到了上海DFRobot
针对复杂环境下运载体观测信息不完全测量并且存在随机干扰不确定的传递对准问题,研究了不完全测量随机不确定系统的鲁棒稀疏网格求积分(H_∞-SGQKF)的高斯逼近滤波算法。基于
一、“途径—目标”模式涵义    “途径—目标”模式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伊万斯于1963年首先提出,“途径—目标”模式是权变理论的一个分支,它以期望激励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为基础,其研究的核心是围绕帮助建立明确的目标,并为努力达成目标而展开的。延伸到体育教学中,“途径—目标”模式则是指教师如何影响学生对他们建立目标和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的认识和理解。“途径—目标”模式关心的两大主要问题是:第一,
目的总结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临床与脑电图特点。方法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28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患儿,所有患者实施脑电图检
我院是中国北疆地区的一家集“医疗、科研及教学”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一所综合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医院负责该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临床教学,也负责国家的全科医师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语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而文化,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结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它制约着语言形式,它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当中,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
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需要扫描文件的情况,如复印身份证等,但如果旁边没有复印机,就只能直接用相机拍下来再打印了,虽然能暂时解决问题,但打印出的相片一般都是底色黑乎乎的,效果不好。另外,平时考完试后老师们想讲评一下学生书写的错题,此时也需要用相机把错题拍下来上课用,此时相片若不经过Photoshop等软件处理是不清晰的,特别是投影到班上的投影仪时效果更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很简单,只要通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当今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最显著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内外压力和忧患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以一种全新的观念和思维去思考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不断创新和拓展爱国主义内容,切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一经济全球化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