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控制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精神病患者共100例,其中实验组给予严格的护理管理干预,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对策对于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有着很好的控制作用,可以起到防止院内感染发生的效果,且对院内感染发生以及传播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故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 精神病 院内感染 控制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388-01
院内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对于其的控制为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而精神病患者因其兴奋躁动、反应迟钝、生活懒散、行动迟缓等精神活动异常,往往造成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显著降低,而且患者缺乏自知力、不能配合治疗等诸多因素均会导致院内感染机会的增加。因此,本文笔者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共100例,探讨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控制与护理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6.2±2.8)岁。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给予严格的护理管理干预,制定出严格消毒与隔离措施,不放过任何会引起感染的事件,让医务工作者职责分明、有章可循、层层落实。医院感染科管理科全面地给予管理、监督工作。护理人员进行院内感染控制和护理教育,使护士深刻地了解到护理工作在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并使其熟练地掌握好感染管理技术,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并增加工作人员与物品的投入,改建实验组病人的设备,给予其全自动清洗机、脉动真空灭菌器、超声波、干燥柜等一流设备,对于一次性的医疗用具、消毒药剂与器械建立好审批登记制度,产品均为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且经卫生防疫部门检测其消毒的效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应严格地由消毒供应室统一地进行回收、清洗、分类、检查、包装、灭菌与发放使用,护理人员为最直接管理者,质量的好坏护理人员最先可以发现,若护理人员不及时地发现不及格医疗用品,将会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于护理管理操作中需认真地检查使用物品,确保病人的安全,对病人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用量次数进行严格控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病人的病情观察,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反应迟纯,不可以客观地将继发感染症状反映出来,此时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地观察其病情的变化,多与病人进行交流,并听取病人的诉说,分析并判断潜在或者已发生护理间题,及时地向床位医师反馈,及时地给予处理,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从而防止病人病情的发展。若患者的食欲亢进或者生活自理能力差,护理人员应对其给予饮食监督护理,加强食品管理的检查工作,定时定量地发放。若病人存在吞咽的困难,护理人员应叮嘱病人进软食、细嚼慢咽,避免食用年糕等不容易消化食物。而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并做好基本预防管理。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的感染与死亡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患者感染与死亡情况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而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感染与死亡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院内感染在广义地意义上而言,为指在医院活动期间任何人员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导致的任何明确诊断的感染,狭义地而言指住院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且亦非处于潜伏期,但在住院期间而遭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任何明确诊断感染,不管是受感染者于医院期间或者出院后出现症状[2]。护理对策系以增加护理服务质量作为主要目的的工作,系为了提高病人健康水平、系统利用与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相关其他人员或者环境、设备与社会活动过程[3]。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而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护理对策对于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有着很好的控制作用,可以起到防止院内感染发生的效果,且对院内感染发生以及传播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而对发生的病人可以能够及时地进行治疗与控制,从而预防病情的恶化,故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煦, 杨丽. 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院内感染48例临床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 (16): 49.
[2] 杨风萍, 吴文.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9):4106-4107.
[3] 梁月连,关爱民. 加强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 ]. 当代医学,2011,18(16):32-33.
【关键词】 精神病 院内感染 控制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388-01
院内感染,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对于其的控制为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而精神病患者因其兴奋躁动、反应迟钝、生活懒散、行动迟缓等精神活动异常,往往造成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显著降低,而且患者缺乏自知力、不能配合治疗等诸多因素均会导致院内感染机会的增加。因此,本文笔者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共100例,探讨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控制与护理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43~69岁,平均年龄(56.2±2.8)岁。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给予严格的护理管理干预,制定出严格消毒与隔离措施,不放过任何会引起感染的事件,让医务工作者职责分明、有章可循、层层落实。医院感染科管理科全面地给予管理、监督工作。护理人员进行院内感染控制和护理教育,使护士深刻地了解到护理工作在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并使其熟练地掌握好感染管理技术,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并增加工作人员与物品的投入,改建实验组病人的设备,给予其全自动清洗机、脉动真空灭菌器、超声波、干燥柜等一流设备,对于一次性的医疗用具、消毒药剂与器械建立好审批登记制度,产品均为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且经卫生防疫部门检测其消毒的效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应严格地由消毒供应室统一地进行回收、清洗、分类、检查、包装、灭菌与发放使用,护理人员为最直接管理者,质量的好坏护理人员最先可以发现,若护理人员不及时地发现不及格医疗用品,将会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于护理管理操作中需认真地检查使用物品,确保病人的安全,对病人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用量次数进行严格控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病人的病情观察,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反应迟纯,不可以客观地将继发感染症状反映出来,此时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地观察其病情的变化,多与病人进行交流,并听取病人的诉说,分析并判断潜在或者已发生护理间题,及时地向床位医师反馈,及时地给予处理,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从而防止病人病情的发展。若患者的食欲亢进或者生活自理能力差,护理人员应对其给予饮食监督护理,加强食品管理的检查工作,定时定量地发放。若病人存在吞咽的困难,护理人员应叮嘱病人进软食、细嚼慢咽,避免食用年糕等不容易消化食物。而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并做好基本预防管理。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的感染与死亡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患者感染与死亡情况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而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感染与死亡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院内感染在广义地意义上而言,为指在医院活动期间任何人员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导致的任何明确诊断的感染,狭义地而言指住院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且亦非处于潜伏期,但在住院期间而遭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任何明确诊断感染,不管是受感染者于医院期间或者出院后出现症状[2]。护理对策系以增加护理服务质量作为主要目的的工作,系为了提高病人健康水平、系统利用与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相关其他人员或者环境、设备与社会活动过程[3]。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而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护理对策对于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有着很好的控制作用,可以起到防止院内感染发生的效果,且对院内感染发生以及传播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而对发生的病人可以能够及时地进行治疗与控制,从而预防病情的恶化,故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煦, 杨丽. 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院内感染48例临床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 (16): 49.
[2] 杨风萍, 吴文.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9):4106-4107.
[3] 梁月连,关爱民. 加强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 ]. 当代医学,2011,18(1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