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深处的故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b1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东北作家群中,萧红与其故乡呼兰小城的关系最为耐人寻味,她长期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身体与故乡渐行渐远。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却凝结着深厚的乡土情结,她对故乡的书写越来越多,其笔触走进历史深处,渗透了对故乡生命原始状态出自本能的爱,展现了生命最为真实也最为残酷的挣扎,给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一抹凄迷的色彩。
  关键词:萧红 故乡情结 生命原始状态 历史深处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一 述说永远无法忘怀的故乡情思
   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娜拉”,东北作家萧红无疑是幸运的女性,她发表于1935年的《生死场》,鲁迅先生亲自为之作序,还请胡风为之写了《读后记》。胡风在《读后记》中指出,这是一本“不但写出了愚夫愚妇的悲欢苦恼,而且写出了蓝空下的血迹模糊的大地和流在那模糊的血土上的铁一样重的战斗意志”。许广平把《生死场》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视作“东北人民向征服者抗议的里程碑的作品”。在抗战烽火燃起、民族激情高涨的时候,萧红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东北农民自然萌发的反抗意识和民族情结。在《失败的黄色药包》中,“爱国军”举着旗子从家门口走过,“人们有的跟着去了!他们不知道怎样爱国,爱国又有什么用处,只是他们没有饭吃啊”!这是当时东北农民抗日情形的真实反映,在日军铁蹄的践踏下,没有了安宁与平静,没有了生命最基本的保障,忍辱负重的农民站出来了。萧红之可贵,就在于她能够超越当时民族大义的道德高标,在作品中表现出东北农村真实的原生状态。作为女人,萧红是柔弱的,她曾历经生活的磨难、家庭的背弃、恋人的欺骗、生育的折磨、漂泊的病痛,但是作为女人,萧红却是坚强而杰出的,她将自身的苦难体验扩展到对人性的反思、对故乡的热爱。
   故乡对于萧红来说,具有着与20世纪30年代的东北流亡作家群不同的意义:“家乡这个概念,在我本不甚切的,但当别人说起的时候,我也就心慌了。虽然那块土地在没有成为日本的之前,‘家’在我就等于没有了。”(《失眠之夜》)在创作《生死场》的时候,她刚刚打完一场个人的战争,与深恶痛绝、势不两立的家族彻底断绝关系,“宁可流浪于哈尔滨街头,也不愿意接受和我站在两个极端的父亲的豢养”(《初冬》)。萧红积累写作素材的时期就是在她因出走逃婚、败诉被休回到呼兰老家被软禁在张氏家族大本营福昌号屯的近七个月,在那里,“人和动物在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刑罚的日子》)。故乡的农民就是那么苦,那么落后,那么愚昧。萧红逃离故乡,也是一次生死之逃。藏在送秋白菜的大车里逃离大伯父的毒打,冬天流浪于哈尔滨街头,被年老色衰的暗娼收留,睡在街车轰鸣震颤着的简陋屋子,困居东兴顺旅馆失去人身自由,初产的痛苦折磨,以及送掉刚出生孩子的钻心之痛……日本的侵略让多少人背井离乡、颠沛流离,那种对流亡者的心进行蚕食鲸吞的乡愁是无处不在的。在别人兴致勃勃地说起打回满洲、回到家乡时,萧红尤其地失落,因为在故乡,她早已没有了“家”。
   二 展示故乡生命原始状态的生活画卷
   萧红是一个“感情富于理智的女诗人”(矛盾语),她的全部创造力来自于生活的激情、心灵的感觉、自由的意志。她心灵深处的冲动所散发出的热力,比同时代许多作家的理论和主义要生动得多、丰富得多。她并不在意人物情节的整体连贯,而是要在一幅幅的生活画卷中自由而坦率地表现她对生活的感受和生活的真相,表现生命原始的惊心动魄的状态,这一状态消解掉了所有小说的模式,使她获得了一种精神的自由,也使她的小说获得了一种异样的魅力。
   冒着被冻死的危险,在寒冷的哈尔滨街头寻找住处的经历和后来被困窘生计挤压的遭遇,使得创作《生死场》时的萧红能够不以旁观者居高临下的悲悯态度去对她笔下人物的生存状态进行评判。她既是创作者,又是情感的亲历者,不断认同和强化她笔下人物的生存法则。在《呼兰河传》中,她以童年的“我”的口吻来叙述故事,其独特的视角、极具个性的书写方式,有效地控制了来自传统作者的评判,保持了乡村生活的原始状态。
   萧红有着超人的观察力,她能把生活中的细小问题、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而又视而不见的问题,捕捉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以简洁的笔法加以形象化描写,形成感人的力量。在她的笔下,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让人物呼之欲出:王婆送老马到屠场,与老马生离死别;二里半发疯一样找他的老山羊;赵三成立镰刀会抵抗地主加租,却因为受了东家的帮助而羞惭;王婆服毒而死,众人收尸、还魂,赵三用扁担去压,黑血喷出又活过来;小团圆媳妇因为“不合规矩”被婆婆管教成病至死;小团圆媳妇的婆婆肯花大把的钱为她治病,后来为那花在小团圆媳妇身上的让她倾家荡产的五千多吊钱哭瞎了眼睛;冯歪嘴子在到处透风的磨房里喝酒、打梆子、拉胡琴、唱唱本、摇风车、拉磨,有了老婆、孩子,又死了老婆,一人拖拉孩子……运用空间转跃式的叙事形式,萧红刻画了一个个活灵活现、自尊又自卑、怯懦又固执、勤劳质朴又吝啬可怜、处境可笑又可悲、有点类似于阿Q又与阿Q有着明显不同的北方贫苦农民的典型形象。萧红在小说中展现了生命最为真实也最为残酷的一面,也展现了生命最原始的本能与挣扎,她的作品透着东北农村特有的宁静,弥漫着生命的肃穆和热情,这种肃穆因其超越了当时社会世俗的空虚和表层的喧闹而愈发显得崇高和珍贵。
   三 展露诗化风格的故乡生活场景
   叶君在《萧红图传》中提到,对于鲁迅先生为《生死场》作序所评价的“叙事写景,胜于描写人物”,萧红理解为先生对自己的夸奖,特地表示感谢,鲁迅先生却并不以为然,明说那并不是好话,也可以解作描写人物不好。胡风在《读后记》里也提到,“在人物底描写里面,综合的想象的加工非常不够。个别地看来,她底人物都是活的,但每个人物底性格都不突出,不太普遍,不能够明确地跳跃在读者的面前。”茅盾在评论《呼兰河传》也谈到,“有人认为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都是片段的,不是整个的有机体。”从这些评定不难看出,写作大师们都觉得萧红的创作缺乏具体生动的个体化人物描写。萧红也许有可能误解鲁迅先生的褒贬,但我们明白,她绝对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她压根就没有在一个个具体的形象上下功夫,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她没有对他们提出的“不足”进行改进,这应该是一种有意的抵挡。萧红以其天纵才华和认真之气为读者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呼兰河,把呼兰河人的处境同人类普遍的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使其具有了普遍适性的价值情感,成为超越时代的一个独特存在。她赢得了自我,超越了她所处的那个时代。
   萧红要写的是与别人不同的散文和小说,她就是那“各式各样的作家”,写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小说”,她所追求的,可能正如茅盾所说的,“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的作品就是一种散文的小说,或者说诗化的小说,风景和场面在她的小说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萧红小说描写了东北特有的风光:榆树、山羊、大道、菜田、高粱地、冰封大地等。荒凉、沉寂、苦闷、酷寒的土地孕育了木讷的人物;看晚霞、跳大神、扭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展现了东北特有的民俗风情。这些风景和场面描写,为人物出场提供了特定的舞台,也给作品奠定了凄婉的基调。
   《生死场》中几次写到坟场,那种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地方,是当地人生命状态的一种形象的展示。第九章写瘟疫肆虐之时的坟场:“乱坟岗子,死尸狼藉在那里,无人掩埋,野狗活跃在尸堆里,太阳血一般昏红;从朝至暮蚊虫混同着朦雾充塞天空”,“野狗在远的地方安然地嚼着碎骨发响。狗感到满足,狗不再为着追求食物而疯狂,也不再猎取活人”。这是一幅生命的原始状态,自生自灭的图景,带着野蛮、血腥气和凶残,人的生命如同蚊虫一样低微。
   《呼兰河传》第一章用了大量篇幅细致描绘了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天晴时,“那大泥坑的质度更纯了,水分完全被蒸发走了,那里边的泥,又黏又黑,比粥锅 乎,比浆糊还黏。好像炼胶的大锅似的,黑糊糊的,油亮亮的,哪怕苍蝇蚊子从那里一飞也要粘住的”,“淹死过小猪,用泥浆闷死过狗,闷死过猫,鸡和鸭也常常死在这泥坑里边”,甚至淹死过孩子的。总共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的福利有两条:第一条:常常抬车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逍遣;第二条就是这猪肉的问题了……可以使瘟猪变成淹猪,居民买起肉来,第一经济,第二也不算什么不卫生。这大泥坑象征着呼兰河人的生存环境,不幸者被藏污纳垢的民间吞噬,窒息而死,他们的不幸成为人们欣赏的“热闹”,甚至被人们利用来牟利,人的生命价值就在这幸灾乐祸的、冷漠的、愚昧的“欣赏”中被消解,生命消失于荒漠之中。
   四 追求爱与自由的精神故乡
   九岁生母去世,父亲乖僻暴戾,继母对她更是非打即骂,祖父去世后,更使萧红的家庭生活毫无温情可言。漂泊流浪中被未婚夫诱骗抛弃,情爱欢愉后被萧军伤害,与端木的爱情又有始无终。国破家亡、四处漂泊、穷愁困顿、孤独寂寞,萧红的一生对痛苦、流浪、饥饿和穷困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即便如此,萧红依然保持着对故乡真挚深厚的感情,依然拥有着对祖国大地的热爱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依然勇敢地坚守着对世俗无畏的抗争,依然保持着细腻、敏感、善良的女性情怀,依然保持着一颗真诚追逐自由的心。萧红是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在精神层面上,她始终追求自由;在感情层面上,萧红一生都在追求爱。她以自己悲剧性的生命体验,以一个现代女性的眼光,冷静地观照自己熟悉的生存环境,把个人的悲剧命运纳入到对人类的命运反思之中,正视着人类自身的命运,其作品具有了普遍的意义,是真正超越自我、突破自身的创作。
   在萧红心中,《呼兰河传》中的后花园,不仅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飞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里来的,又飞到谁家里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童年的不幸、家庭的冷酷,迫使她只能到后花园里寻求安慰,后花园的自然景物、诗化的生活画面,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第一颗爱自然、爱美的种子,这也正是萧红后来在创作中追求诗情画意、擅长景物和环境描写的渊源。美丽的后花园充满勃勃生机,一切都是那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率性任真,如同美丽的书页展现在萧红面前,并深深地留存在她的记忆中,作为一种精神注入到她的血液和灵魂。在静观与谛听中,她获得了不同于其他人的视角,去观照她周围的人和事。多年以后,这个流浪异乡的呼兰河女儿,用优雅伤感的笔调触摸她记忆中的精神故乡,放眼更宽广的社会和未来,给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一抹凄迷的色彩。
   纵观萧红的一生和她的创作,可以这样说,她的创作浓缩了她的一生,她的人生又孕育了她的创作。有着怎样的经历就有着怎样的作品,看似柔弱的萧红,以她对文学的执著、对故乡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对历史的言说,谱写了许许多多动人的篇章,用她深刻的文字,树起了勇敢而不屈的丰碑。学者林贤治先生曾这样评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是独一无二的。”
  
   参考文献:
   [1] 刘思谦:《娜拉言说》,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 陈思和:《启蒙视角下的民间悲剧:〈生死场〉》,《中国现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4] E.M.福斯特,冯涛译:《小说面面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5] 叶君:《萧红图传》,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作者简介:高静,女,1970—,湖南浏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受历史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时代背景、民族自身的性格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中泰两国同一时期传统家具受绘画艺术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从象征性、流动性、平面性三方面特征入手探讨中泰两国同一时期传统家具的差异性。  关键词:中国明代 泰国阿瑜陀耶时期 家具 绘画  中图分类号:J525.3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同源同理,各艺相通”是中泰这一时期传
期刊
摘要 《金色笔记》别具匠心的小说形式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实验,丰富了小说的艺术性;而小说所包含的社会深度和广度也确定了其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本文试图从小说的分裂主题出发,分析小说中的解构主义思想和叙述方式策略。莱辛对小说中无处不在的二元对立体进行操纵、破坏、消解,并赋予二元对立体次要的一方新的价值来化解对立、消除界限,并寻求突破。  关键词:《金色笔记》 多丽丝·莱辛 解构主义
期刊
摘要 《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an)是199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一部出色作品。莫里森通过描写主人公麦肯·戴德第三从追求金钱到追寻家史,最后找到生活真正意义和自我价值的思想转变过程,展现了民族历史和文化对一个民族和个人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也展现了一个想象的社区。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 《所罗门之歌》 黑人 社区  中图分类号:I106.4
期刊
摘要 在《宠儿》中,莫里森用大量的碎片般的回忆,分析了黑人女性塞丝在奴隶制下以及在废除奴隶制以后所遭受的巨大精神创伤。本文试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解释黑人女性塞丝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进而说明,在记忆和忘记的艰难选择中,牢记过去和忘记过去是统一的。  关键词:回忆 忘记 心理分析 《宠儿》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宠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
期刊
摘要 在小说《巴西》中,厄普代克以自己的独特视角,重塑了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古典爱情神话,为它注入了最为新鲜的血液,阐释了当代美国社会现实版的“爱情神话”。  关键词:约翰·厄普代克 《巴西》 情爱 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和文体学家。他以自己的天
期刊
摘要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在其作品《绿房子》中展开了一幅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的北部秘鲁的广阔社会生活画卷,描绘了众多人物的生活、遭遇和命运。这些人物的命运虽然不同,但在强大的社会力量的摆布下都不免具有悲剧性。小说通过描写这些悲剧人物的混乱生活向我们展示了社会的黑暗与种种时弊,试图唤起人们对秘鲁乃至拉丁美洲许多国家中人们悲剧性的生活现实的认识与关注,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
期刊
摘要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20世纪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其独特的叙事技巧令人印象深刻。小说巧妙地运用环形叙事结构和零聚焦的叙事视角表现了作品的孤独主题,折射出美国南方社会变化时期人们精神世界的孤独和爱之无能。  关键词:孤独 叙事策略 环形结构 零聚焦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南方作家中重要的一员,她的小说以其
期刊
摘要 谭恩美的小说展示出几代华裔、尤其是华裔女性在美国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人生。她的故事里往往会出现在父权当道、种族歧视的环境里生活过的母亲和持有美国价值观的女儿。本文聚焦的是谭恩美2001年作品《接骨师的女儿》中的两代女性主体性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谭恩美 华裔女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一系列中国文化背景的小说在美国获得巨大成功,与美籍华裔生
期刊
摘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经典名著。女主人公黛西一直被认为是自私、空虚、拜金的世俗佳人。这种观点有些偏颇。黛西的蜕变与其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女性需要意识到自身是与男性平等的“人”,并且要以有效的努力去实现与证明自身价值,才能改变社会对自身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爵士时代 金钱社会 女性 蜕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本文结合美国地域女作家玛·金·罗琳斯本人在佛罗里达中北部荒野地区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对其短篇小说《敌人》做主题探析,指出对于生活在荒野中的人们来说,生存是他们的最大敌人,而爱是抵御这个敌人的坚固堡垒。  关键词:玛·金·罗琳斯 《敌人》 主题 生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玛·金·罗琳斯(1896-1953)由于创建了佛罗里达边远林区的地方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