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内镜诊疗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针对内镜诊疗部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内镜诊疗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环境因素、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设备仪器因素等,对此采取建立健全制度、合理分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结论:掌握内镜诊疗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提高防范风险意识,保证患者安全。
【关键词】内镜诊疗部;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诊疗患者就诊数量日趋增多,由于前来就诊的内镜诊疗患者在文化水平、经济状况、诊疗需求、个人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工作中有可能出现各种护理安全隐患、纠纷,甚至出现伤害事件的发生。正确认识内镜诊疗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患者安全,是内镜护理管理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1 内镜诊疗部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1 环境因素 内镜诊疗部设于门诊大环境中,等候区空间狭小,人员密集,流动性大,
私人物品存在有失窃现象,由于诊疗时间的不确定性,对于患者无法实行时间管理。且由于诊疗时常有家属陪伴,高峰期无法满足一人一椅,因此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1.2 患者因素 在经历前期排号、就诊、缴费等程序后,由于禁食造成身体不适
等原因,往往来到内镜诊疗部时就带有一些不满情绪,易发生护患或患者之间的纠纷,造成诊疗工作忙乱。另外由于求治心切,检查前签署各种同意书时未问清情况,盲目签字,有意隐瞒自身疾病等,都会成为后续纠纷隐患。患者同名现象,存在有发生错误患者的危险。
1.3 护理人员因素 护士工作经验不足,法律意识不强,专科性操作不熟练,配
合不到位,操作时违反护理常规,内镜清洗消毒记录不完善等,易发生纠纷及差错。
1.4 设备仪器因素 内镜诊疗设备使用频率高,日常定期、不定期的维护保养尤
为重要,如维护保养不到位易导致在诊疗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无法完成诊疗工作;消化道出血患者診疗时,吸引设备故障无法吸引造成患者误吸出现危险等。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2.1.1完善查对制度 虽然护理工作是高风险的,但护理查对制度是防风险的,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深入到护理人员的职业理念和实践中【1】。由于内镜诊疗患者数量较多,同名现象时有发生,为防范风险科室建立专科查对制度,患者身份核查流程,护士工作指引等规章制度。工作中严格执行反问式查对,患者家属参与等形式确认患者身份。对于有疑问的情况及时复核。内镜诊疗过程中采集病理标本时实行医护人员双人核对,送检标本时再次双人核对并签名确认,有效降低护理风险。
2.1.2 加强设备管理 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的设备检修和保养体系。日常维护由内镜诊疗护理人员完成,定期由厂家专业人员对设备和内镜进行检修和保养。并建立仪器设备维修保养档案,每次维修保养均有记录,内镜存放于专用储镜柜内,设备定点放置。
2.1.3 加强内镜清洗消毒细节管理 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认真做好内镜使用后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严把清洗消毒关,定期监测消毒液有效浓度及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做到一人一镜一用一消毒。
2.2 加强沟通,合理分流 建立预约诊疗服务,改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通过开展品管圈找出诊疗患者就诊等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动为有多项检查患者提供先后顺序指导,为患者提供诊疗医生信息,合理分流一部分患者。检查前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询问禁食禁饮情况,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强调知情同意书相关内容,为患者提供便民措施,建立互信和谐的医患关系。
2.3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2】。内镜诊疗部患者主要由门诊和住院患者组成,患者就诊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在保证护理人员充分休息的前提下,将有限的人力资源集中在患者诊疗的高峰期,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对易于发生护理纠纷的环节进行重点防范,加强质量环节控制。
2.4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法律意识 除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各项护理技术和理论培训外,科室建立专科护理常规、专科岗前培训计划和各层级护士培训考核制度,通过培训及考核使护士熟练掌握专科各项技术操作。安排业务学习,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将工作中的经验进行分享,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学习和考核,学会规避职业风险。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及服务流程。
3 小结
内镜诊疗护士不仅是管理者,也是执行者,参与到检查和治疗的每一个环节。要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加强沟通,合理分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法律意识等风险管理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一个高效、高质量、安全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坤荣,李凤芝.护理服务无小事[J].中国当代医学,2004,3(6):100.
[2] 李炜.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9):829-830.
【关键词】内镜诊疗部;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诊疗患者就诊数量日趋增多,由于前来就诊的内镜诊疗患者在文化水平、经济状况、诊疗需求、个人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工作中有可能出现各种护理安全隐患、纠纷,甚至出现伤害事件的发生。正确认识内镜诊疗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患者安全,是内镜护理管理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1 内镜诊疗部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1 环境因素 内镜诊疗部设于门诊大环境中,等候区空间狭小,人员密集,流动性大,
私人物品存在有失窃现象,由于诊疗时间的不确定性,对于患者无法实行时间管理。且由于诊疗时常有家属陪伴,高峰期无法满足一人一椅,因此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1.2 患者因素 在经历前期排号、就诊、缴费等程序后,由于禁食造成身体不适
等原因,往往来到内镜诊疗部时就带有一些不满情绪,易发生护患或患者之间的纠纷,造成诊疗工作忙乱。另外由于求治心切,检查前签署各种同意书时未问清情况,盲目签字,有意隐瞒自身疾病等,都会成为后续纠纷隐患。患者同名现象,存在有发生错误患者的危险。
1.3 护理人员因素 护士工作经验不足,法律意识不强,专科性操作不熟练,配
合不到位,操作时违反护理常规,内镜清洗消毒记录不完善等,易发生纠纷及差错。
1.4 设备仪器因素 内镜诊疗设备使用频率高,日常定期、不定期的维护保养尤
为重要,如维护保养不到位易导致在诊疗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无法完成诊疗工作;消化道出血患者診疗时,吸引设备故障无法吸引造成患者误吸出现危险等。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2.1.1完善查对制度 虽然护理工作是高风险的,但护理查对制度是防风险的,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深入到护理人员的职业理念和实践中【1】。由于内镜诊疗患者数量较多,同名现象时有发生,为防范风险科室建立专科查对制度,患者身份核查流程,护士工作指引等规章制度。工作中严格执行反问式查对,患者家属参与等形式确认患者身份。对于有疑问的情况及时复核。内镜诊疗过程中采集病理标本时实行医护人员双人核对,送检标本时再次双人核对并签名确认,有效降低护理风险。
2.1.2 加强设备管理 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的设备检修和保养体系。日常维护由内镜诊疗护理人员完成,定期由厂家专业人员对设备和内镜进行检修和保养。并建立仪器设备维修保养档案,每次维修保养均有记录,内镜存放于专用储镜柜内,设备定点放置。
2.1.3 加强内镜清洗消毒细节管理 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认真做好内镜使用后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严把清洗消毒关,定期监测消毒液有效浓度及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做到一人一镜一用一消毒。
2.2 加强沟通,合理分流 建立预约诊疗服务,改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通过开展品管圈找出诊疗患者就诊等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动为有多项检查患者提供先后顺序指导,为患者提供诊疗医生信息,合理分流一部分患者。检查前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询问禁食禁饮情况,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强调知情同意书相关内容,为患者提供便民措施,建立互信和谐的医患关系。
2.3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2】。内镜诊疗部患者主要由门诊和住院患者组成,患者就诊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在保证护理人员充分休息的前提下,将有限的人力资源集中在患者诊疗的高峰期,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对易于发生护理纠纷的环节进行重点防范,加强质量环节控制。
2.4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法律意识 除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各项护理技术和理论培训外,科室建立专科护理常规、专科岗前培训计划和各层级护士培训考核制度,通过培训及考核使护士熟练掌握专科各项技术操作。安排业务学习,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将工作中的经验进行分享,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学习和考核,学会规避职业风险。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及服务流程。
3 小结
内镜诊疗护士不仅是管理者,也是执行者,参与到检查和治疗的每一个环节。要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加强沟通,合理分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法律意识等风险管理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一个高效、高质量、安全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坤荣,李凤芝.护理服务无小事[J].中国当代医学,2004,3(6):100.
[2] 李炜.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9):82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