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长假即将到来,忙碌奔波了一年的身心,也终于可以得到片刻放松。为此,特别为读者朋友们送上健康过年全攻略,祝各位春节愉快,兔年大吉。
饮食篇
●年夜饭不妨肉少菜多掌握三大原则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向来是中国人最操心的一件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年夜饭“解馋过瘾”的需求已经逐渐被“营养健康”所取代,然而,仅有健康意识还远远不够,据调查显示,国人的年夜饭餐桌并不健康,最突出的问题是“营养收支失衡”和“营养比例失衡”。
针对已经暴露的“两大失衡”,专家建议,掌握三大原则,年夜饭美味又健康。
原则一:荤素1:2搭配
健康饮食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做到荤素搭配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王玉梅说,不管是自备年夜饭,还是外出就餐,都要做到荤素搭配合理,最好荤菜的量占1/3,素菜的量占2/3、,如果觉得不够丰盛的话,也可以增加一些半荤半素的菜,但是纯素菜最好能占到1/3。
原则二:油盐宜少不宜多
在家准备年夜饭时,如果炖的鸡鸭鱼肉已足够量,建议不再做红烧类的菜,以免食入过多的脂肪。可制作一些热拌和凉拌的素菜,减少用油的量。因为菜品较多,尤其是肉制品口味重,摄入的盐很容易过量,因此炒菜或拌菜要尽可能的清淡,以控制盐的摄入量。
原则三:外卖尽量少选择
为了方便,很多家庭在家自备年夜饭时,会选择一些半成品或是叫外卖。半成品虽然方便烹饪,但要注意选择,卫生要可靠,原材料要新鲜。配料如黄瓜、胡萝卜、香菜等要现切现配,防止营养素损失过多。至于外卖,王玉梅建议,尽量不叫外卖,因为不管是酒楼或餐馆,制作的菜品所用的油都不像家里使用的油讲究,使用量也大,因此经常在外就餐或经常吃外卖对健康不利。
●关爱肠胃做到“三少”“三不吃”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林漫鹏称,根据以往的经验,过年期间由于吃的机会太多,同时吃饭不定时,加上熬夜、休息不够,容易使胃肠功能发生紊乱。以至于节后急性胃炎、胃溃疡等病人特别多。
林漫鹏强调,为肠道健康,一定要少肉、少油和少酒,同时,“吃饭只要七八分饱”,吃海鲜注意饮食卫生。在酒楼用餐,一定要拒吃醉蟹、醉虾和鱼生,尽可能避免肠道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的风险。
北京军区总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孔筠提醒说,吃年夜饭还要注意四个事项。一是青菜一定要充足。一桌菜,最好有1/5~1/4的青菜,其中一半以上应该是深绿色蔬菜。二是不宜空腹大量吃肉,最好先用蔬菜打底,一口菜一口肉一口主食。三是吃饺子最好搭配炒青菜或大拌菜,才能营养均衡,四是尽量喝健康的饮料,比如茶水、果蔬汁,碳酸饮料要少喝,酒更要限量,老年人提倡喝自制现榨果蔬汁。
●几类常见人群的春节饮食禁忌
肝病患者忌“酒”肝病患者饮酒,会直接伤害肝细胞,甚至会使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胆病患者忌“油”节日期间食物油腻,胆病患者如果大量进食荤腻食品,会加重胆囊的负担,诱发急性胆囊炎。因此,有胆病的患者要忌食油腻食品。
感冒患者忌“聚”春节期间天气寒冷,人们容易伤风感冒,如走亲访友聚在一起,极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调养,这样既有利于病情恢复,又能避免将病传染给他人。
胰腺病患者忌“饱”节日期间,美味佳肴丰富,如过量进食会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压力增高,致使胰管破裂,诱发急性胰腺炎。
高血压患者忌“闹”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聚,人多热闹,可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而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
冠心病患者忌“累”节日期间操劳太多或玩乐无度,会使心跳加速、心脏负荷加重、血压升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或脑中风。
糖尿病患者忌“甜”糖尿病患者应忌“甜”食,否则会使人体内负担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烟酒篇
●小心烟酒伤身,过好健康春节
过年了,节日的餐桌菜肴丰盛,人们难免大鱼大肉,抽烟喝酒。然而,人们却常感觉疲劳倦怠胃肠胀气。肠胃最怕“烟酒”折腾不良饮食习惯,烟、酒等过量刺激,都会使人体的肠胃不堪重负,特别是以前患有胃肠疾病的人容易旧病复发。
酒桌上的聚会许多人都会喝酒,保护好肠胃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处理好喝酒问题,适量饮酒对健康是有益的,但过量的酒精伤胃又伤肝,肠胃病患者饮酒应限量或不喝,尤其不能空腹喝酒。冬天喝啤酒很容易造成腹泻,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别喝。
吸烟不利于胃炎、溃疡病的愈合,吸烟对肠胃非常有害,由于吸烟会刺激胃黏膜血管的收缩,造成胃营养代谢跟不上,导致胃粘膜糜烂,还会使胆汁易于返流入胃,使得胃排空能力减慢,破坏胃粘膜,这些均可损害胃粘膜,导致胃病。
●防醉酒宜与忌
宜慢忌快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120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不易喝醉,
宜勤喝水忌饮茶喝白酒的时候,要一杯白开水,一直不停的喝水,不容易醉;茶水会刺激胃酸分泌,使酒精更容易损伤到胃黏膜;同时,茶水中的茶碱和酒精一样会导致心跳加速,更加重了心脏负担。
饮酒后宜吃些水果忌用汽水白酒、汽水同饮或酒后立即喝汽水会很快使酒精在全身挥发,并生产大量的二氧化碳,对胃、肠、肝、肾等器官,对心脑血管有严重危害。
酒后头痛宜喝点蜂蜜水忌乱用止痛药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
旅途篇
作为春节的“固定搭配”,春运也是许多人过年的保留曲目,因此,保证旅途的顺利平安,也是健康过春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疾病防控是关键
春运期间,拥挤的候车厅、长途汽车、火车上人群密度大,密切接触频率增加;再加上出行途中条件所限,人们很难做到勤洗手,尤其大部分务工人员返乡多购买火车硬座票。再加上硬座车厢人员密集,通风和卫生条件较差等因素,都增加了疾病感染风险
因此,春运中,首先要注重个人卫生,尽量不要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长时间逗留,多开窗通风;增强预防意识,尽可能减少前往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抵抗力,同时,春运期间,出行最好携带清开灵、双黄连等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若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要迅速向司机、乘务员等报告,及时就近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饮食不能只能吃方便面
在长途车上,吃饭是个大问题,目 前大多数人都是携带方便面,凑合几顿专家认为,虽然方便面一向被认为不太健康,在旅途中偶尔食用也可以,但不要把它当作正餐,只能当作主食,同时尽量选非油炸的方便面或方便米饭。
专家建议,旅途中应尽可能地保证饮食的丰富性和平衡性,主食、肉类、蔬果都不应缺少。如果熟肉食不好携带,可用煮鸡蛋、牛肉干等替代,再搭配保质期较长的牛奶,帮助补充旅途中所需要的蛋白质、钙等矿物质。
同时,蔬菜是旅途中最缺乏且最不易补充的
可以带一些“干海苔”等副食品,作为蔬菜补充,再带些苹果、香蕉、橘子等水果,以保证足够的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避免出现旅途便秘。
专家特别指出,要少带火腿肠和罐头食品,因为。其中含有的防腐剂、化学物质、色素以及盐类、油脂等都不利于健康:
●自备药品最好配套
专家建议,旅途中要自备以下药品。
腹泻药:旅途中,很多人因为食用不洁饭菜或便携食品,造成肠胃不适,出现腹泻一如果腹泻不及时止住,很容易造成脱水等严重症状,在注意食品卫生的情况下,还应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黄连素”等止泻药
过敏药:虽然火车上的被单等都是经过清洗的,但对于过敏体质者来说,仍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出现红点、红疹、痛痒难耐等情况。
胃痛药:在旅途中往往饮食不规律,且多食用“硬冷”的食物,也不容易吃到新鲜的蔬菜,因此很多平时就有各种胃病的人容易出现胃部不适
随身携带“胃复安”等胃药,可有效减轻症状。
感冒药:这是最容易找上旅途人的疾病,加上目前“甲流”仍在纠缠,所以最好随身携带部分OTC感冒药,并主动戴上口罩避免传染。
晕车药:晕车晕机可谓旅途常事,但也是很难受的事由于交通工具的颠簸无法避免,因此提醒大家,除随身携带晕车药,如乘晕宁等外,还可以用伤湿止痛膏贴在肚脐位置,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晕效果
应急篇
在过节的喜庆氛围中,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突发意外、因此,平安过年,掌握必要的急救措施同样重要。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陈飞松在接受采访时,就介绍了一些常见意外的急救方法。
意外1:异物卡喉
发生异物卡喉,在第一时间进行急救非常关键被鱼刺、鸡骨卡住食管或喉管时,不要硬抠。咽和抠都会造成骨头、鱼刺刺向更深处,甚至刺破食管。异物卡在显眼处,可以用筷子或镊子取出,如卡入的位置较深,应立即到医院处置。
大口吞饭团、馒头或喝食醋甚至用手抠喉咙,这些错误的方法只会让异物越陷越深。
如果是孩子发生异物卡喉,家长应头朝下横抱,让上身低于臀部,再在背部用力拍击,帮助孩子把异物咳出:如果是老人,意识尚清醒时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在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腹部正中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昏迷倒地的病人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病人髋部,按上法推压冲击脐上部位,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可重复操作一次,造成人为的咳嗽,将堵塞的食物团块冲出气道。
意外2: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春节假期,老人玩得过度、过于激动或劳累过度,都会造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一旦疾病突发,患者往往表现为头疼加剧,流口水,吐字不清,有时可能没有明显头疼,只是说话别扭,半边脸发麻。心脏病发作的病人会觉得胸前憋闷,应尽快解开他们的衣扣,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拨打急救电话后,要尽快给他们口服或喷雾硝酸甘油,或服用速效救心丸,如已经不能吞服的话,可把药溶于水后服下。
对于心跳骤停的病人,家人在给予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时,一定要注意开放气道,否则会将空气吹到病人胃部,导致胃内容物流出,使得急救人员到场后无法给予进一步抢救。当病人出现昏迷时,要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正确的做法是让病人平卧,头侧向一边,
意外3:酒精中毒
聚餐时一定要限制酒量,不可贪杯,以啤酒、红酒代替白酒为宜。饮酒不要快,也不要空腹,饮酒前最好吃些温软食物,可先喝些牛奶或酸奶,既有营养又护胃。不要用手指刺激咽部来催吐,这样会使腹内压增高,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而引发疾病
应急措施: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立刻将其置于稳定性侧卧位,让呕吐物流出。注意保持患者温度,尤其是在潮湿和寒冷的南方。同时要检查呼吸、脉搏及反应程度,如有必要立即使用心肺复苏术。对于昏迷者,要确保气道通畅。
意外4:鞭炮炸伤
四种情况燃放鞭炮最易伤人
导致炸伤的原因大同小异,医生认为,在四种情况下燃放爆竹最容易出危险,
这四种情况是:将鞭炮和烟花放在手里燃放,来不及扔掉就在手中爆炸;有的鞭炮和烟花的燃芯太短,点燃后来不及躲闪就已经爆炸;有的人喜欢选择特别的燃放方法,比如把鞭炮放在瓶子里燃放,炸飞玻璃伤人;还有一部分人看别人放鞭炮和烟花离得太近受到伤害。
被鞭炮炸伤后该怎么办
一旦有人被烟花爆竹烧伤,要迅速脱掉着火的衣服,尽快冲冷水,防止烧伤面积扩大,然后用消毒纱布轻轻盖在伤口上,如果没有消毒纱布,马上用熨斗熨过几次或用电吹风吹过的干净手怕代替。如果头部烧伤,可取冰箱中冷冻室内的冰块,用浸湿的干净毛巾包住冷敷。千万不要涂酱油或油膏之类的,这样反而会引起细菌感染,到医院后医生还要花大力气清洗,既浪费时间、药物,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如果手部或足部等被鞭炮炸伤流血,则应用双手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撤上云南白药或三七粉止血。如果出血不止且量又大,则应用橡皮带或粗布带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急送医院做清创处理,但捆扎带每15分钟应松解一次,以免局部缺血坏死。
●意外5:扭伤摔伤
摔倒后,摔伤者和身边的亲友可以观察一下,如果摔伤部位没有特别强烈的疼痛感,一般就不是骨折,如果出现异常反应,例如走路畸形等,就很可能是出现骨折,此时,摔伤者不能再随意走动。请现场有急救经验的人立即用夹板对患处进行固定,无夹板时也可用书本等固定并及时拔打急救电话。
心理篇
春节长假,亲朋好友一相聚,难免要喝酒、搓麻将、打扑克、上网游戏等。医学研究显示,人的调节平衡点由自己的生物钟控制,偶尔晚睡不会破坏人体生物钟的和谐,但若持续地熬夜,人在应激状态下皮质激素就会大量分泌,这种激素可维持人的活动能力达到较高水平。一旦分泌状态被搅乱,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怎样调节假日综合症?
有计划地度过春节长假。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情况制定一个休闲的度假计划。有的人会休息,探亲访友、聚会娱乐一样没耽误,自己休息好了,上班时精神焕发,而有的人对春节休假没有安排,一放假随意而为把原来的生物钟全打乱了,喝酒、熬夜,假期结束了,人也精疲力竭了,身心便处于了亚健康状态。
恰当认识和利用春节的功能。许多人的心理压力是由于对春节功能的认识有关。春节原来是缓解一年的紧张工作,全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重要日子。人如果不是那么紧张、那么功利。别把春节变成为了工作进行“铺垫”、请客送礼、应酬吃饭的“突击阶段”,心理的负担就会减轻许多。
对自己和生活的期望值要恰当。在岁末年初辞旧迎新的日子,平时很少见面的亲朋好友要相聚,难免谈起过去的一年。得意不要沾沾自喜,失意不要懊悔沮丧,重要的是过好每一天、要看到过去的成就,确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避免一味地攀比,更不要轻浮地炫耀。
应酬比较多的人,最好尽可能减少饭局,多吃些粗粮、蔬菜和水果。尽可能注意休息和自身调节,生活节奏尽量与平常日子保持一致,请客要有计划,量力而行。无论是吃请还是请吃,追求贵族化的炫耀倾向,都可能成为今后的工作和心理负担。
小知识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有的是正月十九)结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个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兔年对联
丁年歌盛世:卯兔耀中华。
兔归皓月亮:花绽春光妍。
卯生紫气:兔岁报新春。
虎去威犹在:兔来运更昌。
兔岁添福气:龙人奋雄程。
虎去犹留猛劲:兔来更显捷才。山中虎啸昌新运:月里兔欢启宏图。虎奔千里留雄劲:兔进万家报吉祥。虎振雄风留浩气:兔迎盛世蔚新春。
饮食篇
●年夜饭不妨肉少菜多掌握三大原则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向来是中国人最操心的一件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年夜饭“解馋过瘾”的需求已经逐渐被“营养健康”所取代,然而,仅有健康意识还远远不够,据调查显示,国人的年夜饭餐桌并不健康,最突出的问题是“营养收支失衡”和“营养比例失衡”。
针对已经暴露的“两大失衡”,专家建议,掌握三大原则,年夜饭美味又健康。
原则一:荤素1:2搭配
健康饮食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做到荤素搭配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王玉梅说,不管是自备年夜饭,还是外出就餐,都要做到荤素搭配合理,最好荤菜的量占1/3,素菜的量占2/3、,如果觉得不够丰盛的话,也可以增加一些半荤半素的菜,但是纯素菜最好能占到1/3。
原则二:油盐宜少不宜多
在家准备年夜饭时,如果炖的鸡鸭鱼肉已足够量,建议不再做红烧类的菜,以免食入过多的脂肪。可制作一些热拌和凉拌的素菜,减少用油的量。因为菜品较多,尤其是肉制品口味重,摄入的盐很容易过量,因此炒菜或拌菜要尽可能的清淡,以控制盐的摄入量。
原则三:外卖尽量少选择
为了方便,很多家庭在家自备年夜饭时,会选择一些半成品或是叫外卖。半成品虽然方便烹饪,但要注意选择,卫生要可靠,原材料要新鲜。配料如黄瓜、胡萝卜、香菜等要现切现配,防止营养素损失过多。至于外卖,王玉梅建议,尽量不叫外卖,因为不管是酒楼或餐馆,制作的菜品所用的油都不像家里使用的油讲究,使用量也大,因此经常在外就餐或经常吃外卖对健康不利。
●关爱肠胃做到“三少”“三不吃”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林漫鹏称,根据以往的经验,过年期间由于吃的机会太多,同时吃饭不定时,加上熬夜、休息不够,容易使胃肠功能发生紊乱。以至于节后急性胃炎、胃溃疡等病人特别多。
林漫鹏强调,为肠道健康,一定要少肉、少油和少酒,同时,“吃饭只要七八分饱”,吃海鲜注意饮食卫生。在酒楼用餐,一定要拒吃醉蟹、醉虾和鱼生,尽可能避免肠道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的风险。
北京军区总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孔筠提醒说,吃年夜饭还要注意四个事项。一是青菜一定要充足。一桌菜,最好有1/5~1/4的青菜,其中一半以上应该是深绿色蔬菜。二是不宜空腹大量吃肉,最好先用蔬菜打底,一口菜一口肉一口主食。三是吃饺子最好搭配炒青菜或大拌菜,才能营养均衡,四是尽量喝健康的饮料,比如茶水、果蔬汁,碳酸饮料要少喝,酒更要限量,老年人提倡喝自制现榨果蔬汁。
●几类常见人群的春节饮食禁忌
肝病患者忌“酒”肝病患者饮酒,会直接伤害肝细胞,甚至会使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胆病患者忌“油”节日期间食物油腻,胆病患者如果大量进食荤腻食品,会加重胆囊的负担,诱发急性胆囊炎。因此,有胆病的患者要忌食油腻食品。
感冒患者忌“聚”春节期间天气寒冷,人们容易伤风感冒,如走亲访友聚在一起,极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调养,这样既有利于病情恢复,又能避免将病传染给他人。
胰腺病患者忌“饱”节日期间,美味佳肴丰富,如过量进食会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压力增高,致使胰管破裂,诱发急性胰腺炎。
高血压患者忌“闹”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聚,人多热闹,可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而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
冠心病患者忌“累”节日期间操劳太多或玩乐无度,会使心跳加速、心脏负荷加重、血压升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或脑中风。
糖尿病患者忌“甜”糖尿病患者应忌“甜”食,否则会使人体内负担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烟酒篇
●小心烟酒伤身,过好健康春节
过年了,节日的餐桌菜肴丰盛,人们难免大鱼大肉,抽烟喝酒。然而,人们却常感觉疲劳倦怠胃肠胀气。肠胃最怕“烟酒”折腾不良饮食习惯,烟、酒等过量刺激,都会使人体的肠胃不堪重负,特别是以前患有胃肠疾病的人容易旧病复发。
酒桌上的聚会许多人都会喝酒,保护好肠胃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处理好喝酒问题,适量饮酒对健康是有益的,但过量的酒精伤胃又伤肝,肠胃病患者饮酒应限量或不喝,尤其不能空腹喝酒。冬天喝啤酒很容易造成腹泻,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别喝。
吸烟不利于胃炎、溃疡病的愈合,吸烟对肠胃非常有害,由于吸烟会刺激胃黏膜血管的收缩,造成胃营养代谢跟不上,导致胃粘膜糜烂,还会使胆汁易于返流入胃,使得胃排空能力减慢,破坏胃粘膜,这些均可损害胃粘膜,导致胃病。
●防醉酒宜与忌
宜慢忌快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120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不易喝醉,
宜勤喝水忌饮茶喝白酒的时候,要一杯白开水,一直不停的喝水,不容易醉;茶水会刺激胃酸分泌,使酒精更容易损伤到胃黏膜;同时,茶水中的茶碱和酒精一样会导致心跳加速,更加重了心脏负担。
饮酒后宜吃些水果忌用汽水白酒、汽水同饮或酒后立即喝汽水会很快使酒精在全身挥发,并生产大量的二氧化碳,对胃、肠、肝、肾等器官,对心脑血管有严重危害。
酒后头痛宜喝点蜂蜜水忌乱用止痛药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
旅途篇
作为春节的“固定搭配”,春运也是许多人过年的保留曲目,因此,保证旅途的顺利平安,也是健康过春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疾病防控是关键
春运期间,拥挤的候车厅、长途汽车、火车上人群密度大,密切接触频率增加;再加上出行途中条件所限,人们很难做到勤洗手,尤其大部分务工人员返乡多购买火车硬座票。再加上硬座车厢人员密集,通风和卫生条件较差等因素,都增加了疾病感染风险
因此,春运中,首先要注重个人卫生,尽量不要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长时间逗留,多开窗通风;增强预防意识,尽可能减少前往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抵抗力,同时,春运期间,出行最好携带清开灵、双黄连等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若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要迅速向司机、乘务员等报告,及时就近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饮食不能只能吃方便面
在长途车上,吃饭是个大问题,目 前大多数人都是携带方便面,凑合几顿专家认为,虽然方便面一向被认为不太健康,在旅途中偶尔食用也可以,但不要把它当作正餐,只能当作主食,同时尽量选非油炸的方便面或方便米饭。
专家建议,旅途中应尽可能地保证饮食的丰富性和平衡性,主食、肉类、蔬果都不应缺少。如果熟肉食不好携带,可用煮鸡蛋、牛肉干等替代,再搭配保质期较长的牛奶,帮助补充旅途中所需要的蛋白质、钙等矿物质。
同时,蔬菜是旅途中最缺乏且最不易补充的
可以带一些“干海苔”等副食品,作为蔬菜补充,再带些苹果、香蕉、橘子等水果,以保证足够的纤维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避免出现旅途便秘。
专家特别指出,要少带火腿肠和罐头食品,因为。其中含有的防腐剂、化学物质、色素以及盐类、油脂等都不利于健康:
●自备药品最好配套
专家建议,旅途中要自备以下药品。
腹泻药:旅途中,很多人因为食用不洁饭菜或便携食品,造成肠胃不适,出现腹泻一如果腹泻不及时止住,很容易造成脱水等严重症状,在注意食品卫生的情况下,还应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黄连素”等止泻药
过敏药:虽然火车上的被单等都是经过清洗的,但对于过敏体质者来说,仍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出现红点、红疹、痛痒难耐等情况。
胃痛药:在旅途中往往饮食不规律,且多食用“硬冷”的食物,也不容易吃到新鲜的蔬菜,因此很多平时就有各种胃病的人容易出现胃部不适
随身携带“胃复安”等胃药,可有效减轻症状。
感冒药:这是最容易找上旅途人的疾病,加上目前“甲流”仍在纠缠,所以最好随身携带部分OTC感冒药,并主动戴上口罩避免传染。
晕车药:晕车晕机可谓旅途常事,但也是很难受的事由于交通工具的颠簸无法避免,因此提醒大家,除随身携带晕车药,如乘晕宁等外,还可以用伤湿止痛膏贴在肚脐位置,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晕效果
应急篇
在过节的喜庆氛围中,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突发意外、因此,平安过年,掌握必要的急救措施同样重要。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陈飞松在接受采访时,就介绍了一些常见意外的急救方法。
意外1:异物卡喉
发生异物卡喉,在第一时间进行急救非常关键被鱼刺、鸡骨卡住食管或喉管时,不要硬抠。咽和抠都会造成骨头、鱼刺刺向更深处,甚至刺破食管。异物卡在显眼处,可以用筷子或镊子取出,如卡入的位置较深,应立即到医院处置。
大口吞饭团、馒头或喝食醋甚至用手抠喉咙,这些错误的方法只会让异物越陷越深。
如果是孩子发生异物卡喉,家长应头朝下横抱,让上身低于臀部,再在背部用力拍击,帮助孩子把异物咳出:如果是老人,意识尚清醒时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在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腹部正中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昏迷倒地的病人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病人髋部,按上法推压冲击脐上部位,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可重复操作一次,造成人为的咳嗽,将堵塞的食物团块冲出气道。
意外2: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春节假期,老人玩得过度、过于激动或劳累过度,都会造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一旦疾病突发,患者往往表现为头疼加剧,流口水,吐字不清,有时可能没有明显头疼,只是说话别扭,半边脸发麻。心脏病发作的病人会觉得胸前憋闷,应尽快解开他们的衣扣,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拨打急救电话后,要尽快给他们口服或喷雾硝酸甘油,或服用速效救心丸,如已经不能吞服的话,可把药溶于水后服下。
对于心跳骤停的病人,家人在给予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时,一定要注意开放气道,否则会将空气吹到病人胃部,导致胃内容物流出,使得急救人员到场后无法给予进一步抢救。当病人出现昏迷时,要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正确的做法是让病人平卧,头侧向一边,
意外3:酒精中毒
聚餐时一定要限制酒量,不可贪杯,以啤酒、红酒代替白酒为宜。饮酒不要快,也不要空腹,饮酒前最好吃些温软食物,可先喝些牛奶或酸奶,既有营养又护胃。不要用手指刺激咽部来催吐,这样会使腹内压增高,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而引发疾病
应急措施: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立刻将其置于稳定性侧卧位,让呕吐物流出。注意保持患者温度,尤其是在潮湿和寒冷的南方。同时要检查呼吸、脉搏及反应程度,如有必要立即使用心肺复苏术。对于昏迷者,要确保气道通畅。
意外4:鞭炮炸伤
四种情况燃放鞭炮最易伤人
导致炸伤的原因大同小异,医生认为,在四种情况下燃放爆竹最容易出危险,
这四种情况是:将鞭炮和烟花放在手里燃放,来不及扔掉就在手中爆炸;有的鞭炮和烟花的燃芯太短,点燃后来不及躲闪就已经爆炸;有的人喜欢选择特别的燃放方法,比如把鞭炮放在瓶子里燃放,炸飞玻璃伤人;还有一部分人看别人放鞭炮和烟花离得太近受到伤害。
被鞭炮炸伤后该怎么办
一旦有人被烟花爆竹烧伤,要迅速脱掉着火的衣服,尽快冲冷水,防止烧伤面积扩大,然后用消毒纱布轻轻盖在伤口上,如果没有消毒纱布,马上用熨斗熨过几次或用电吹风吹过的干净手怕代替。如果头部烧伤,可取冰箱中冷冻室内的冰块,用浸湿的干净毛巾包住冷敷。千万不要涂酱油或油膏之类的,这样反而会引起细菌感染,到医院后医生还要花大力气清洗,既浪费时间、药物,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如果手部或足部等被鞭炮炸伤流血,则应用双手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撤上云南白药或三七粉止血。如果出血不止且量又大,则应用橡皮带或粗布带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急送医院做清创处理,但捆扎带每15分钟应松解一次,以免局部缺血坏死。
●意外5:扭伤摔伤
摔倒后,摔伤者和身边的亲友可以观察一下,如果摔伤部位没有特别强烈的疼痛感,一般就不是骨折,如果出现异常反应,例如走路畸形等,就很可能是出现骨折,此时,摔伤者不能再随意走动。请现场有急救经验的人立即用夹板对患处进行固定,无夹板时也可用书本等固定并及时拔打急救电话。
心理篇
春节长假,亲朋好友一相聚,难免要喝酒、搓麻将、打扑克、上网游戏等。医学研究显示,人的调节平衡点由自己的生物钟控制,偶尔晚睡不会破坏人体生物钟的和谐,但若持续地熬夜,人在应激状态下皮质激素就会大量分泌,这种激素可维持人的活动能力达到较高水平。一旦分泌状态被搅乱,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怎样调节假日综合症?
有计划地度过春节长假。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情况制定一个休闲的度假计划。有的人会休息,探亲访友、聚会娱乐一样没耽误,自己休息好了,上班时精神焕发,而有的人对春节休假没有安排,一放假随意而为把原来的生物钟全打乱了,喝酒、熬夜,假期结束了,人也精疲力竭了,身心便处于了亚健康状态。
恰当认识和利用春节的功能。许多人的心理压力是由于对春节功能的认识有关。春节原来是缓解一年的紧张工作,全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重要日子。人如果不是那么紧张、那么功利。别把春节变成为了工作进行“铺垫”、请客送礼、应酬吃饭的“突击阶段”,心理的负担就会减轻许多。
对自己和生活的期望值要恰当。在岁末年初辞旧迎新的日子,平时很少见面的亲朋好友要相聚,难免谈起过去的一年。得意不要沾沾自喜,失意不要懊悔沮丧,重要的是过好每一天、要看到过去的成就,确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避免一味地攀比,更不要轻浮地炫耀。
应酬比较多的人,最好尽可能减少饭局,多吃些粗粮、蔬菜和水果。尽可能注意休息和自身调节,生活节奏尽量与平常日子保持一致,请客要有计划,量力而行。无论是吃请还是请吃,追求贵族化的炫耀倾向,都可能成为今后的工作和心理负担。
小知识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有的是正月十九)结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个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兔年对联
丁年歌盛世:卯兔耀中华。
兔归皓月亮:花绽春光妍。
卯生紫气:兔岁报新春。
虎去威犹在:兔来运更昌。
兔岁添福气:龙人奋雄程。
虎去犹留猛劲:兔来更显捷才。山中虎啸昌新运:月里兔欢启宏图。虎奔千里留雄劲:兔进万家报吉祥。虎振雄风留浩气:兔迎盛世蔚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