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爱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1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爱”,当我们轻轻地含着这个词,将它的音节从嘴中吐出来时,我们是否能感受到激情的温度?18岁时的我们埋头在教室读书,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世界。步入社会以后的我们是否都在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
  是从哪一天开始,我们的眼神变得不再锐不可当?从哪一天开始,我们的心直口快转变为思虑再三,甚至是用沉默替代回答?从哪一天开始,理想的风筝线在手中越拉越长,曾经近在眼前的风筝越飞越高直到只看得见一个模糊的黑影?
  也许是从接受我们自己并不特殊的那一天开始。
  那一天也许下着大雨,你从餐厅跑出来,男友并没有来追你,你才知道,原来自己一心渴盼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那一天也许艳阳高照,你跑进跑出一家家公司,汗湿了衬衣,却没有人肯接受你的推销;那一天也许风和日丽,你坐在空调房里没空看窗外的风景,因为你的老板正一脸严肃地指出你的方案存在许多漏洞。当活泼天真从脸上褪去,披上沉默寡言或者恰到好处的调皮这两件外衣时,我们被一群早已成年的人评论,你终于成熟了。可是这种成熟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现在的就业形势多严峻,本科生、研究生就跟刚出炉的包子似的一批又一批,可是公司吃完一批就饱了,根本容不下另外一批。不然买回去放在冻柜里等着第二天再吃?当然是肚子空了的时候再买比较现实。于是乎很多刚从学校毕业的小包子们根本没排得上号,只能待业在家里等着新的招聘。刚开始也许会看看是不是专业相关,自己感不感兴趣,到了最后,迫于父母的威严和亲戚邻居们的闲言碎语,不得不勉强自己参加每一场招聘。逮着一个不限制专业的岗位也急急忙忙去报考,和成百上千人争夺一个岗位。终于考上了,父母松了一口气,别人也再没话说。做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工作实在是不适合自己,领导苛刻,同事城府深,回家就诉苦。结果父母往往会说:“哎呀,你这个岗位是多少人想要都得不到的。年轻人就是要吃苦,年轻时吃苦以后才能吃到甜。”如果你是女孩子,更加被放在一个低一点的平台论斤两:“你一个女孩子图那么多干什么?当初供你读大学可不就是为了让你找一个稳定的工作?俗话说要干一行爱一行,忍忍就过去了。再说了,你现在最要紧的是找个男朋友,早点结婚,别再让我们操心。”真正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很少。甚至当初在读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他们也是随意填的,也许根本不是出于热爱,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未涉世的懵懂天真。父母也不懂啊,一则是他们那个年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二则是就算他们稍微有点了解也只是限于自己熟悉的行业,三则是经济形势一年一年都在变,谁都预料不到将来会怎么变。
  那是不是我们就应该做一颗钉子,钉在一个地方不动摇?
  如果还不能改变现状,可以先储备力量。前提是你有你的热爱,你的初心。


  《穿普拉达的女王》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电影女主角安迪梦想成为一名记者,投递多份简历都石沉大海之后,她接受了时尚杂志《天桥》的面试。面试中她和大部分刚毕业的学生一样,介绍自己来自西北大学,曾经在学校获过这个奖那个奖。但是很快就被女魔頭米兰达粗鲁地打断。工作岗位并不需要知道你曾经所获得的奖项,而需要知道的是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想当记者的安迪当然不适合这份工作,她的穿着打扮和这份工作格格不入,知识储备也完全不匹配。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好心的光头大叔指出了她的弱势。安迪回答说:“我不想为了工作改变自己。”光头大叔灵魂追问:“所以这个价值好几亿的产业就只关注一件事,内在美?”
  在光头大叔的帮助下,安迪开始改头换面。她穿着十几厘米的高跟鞋快速穿梭在人头涌动的街头,给米兰达买早饭,给公司运送服装料子,甚至帮米兰达料理家庭事务。当她越来越熟练,将事情处理得越来越完美时,她也越来越像米兰达,和她更加亲近。但在亲近的同时,也撞破了她的脆弱。换了好几任丈夫,可是每一个最后都选择离开她。因为她没有时间更多地参与到孩子们的成长中,就连孩子们去沙滩要准备滑板、拖鞋等都要助理帮她采购。也许她曾经试图离开这种女强人的生活,但是她热爱这份工作。正是因为这一份热爱让她在时尚界发光发热,让她有十足的存在感和满足感,也让她整个人容光焕发。谁会珍惜一个没有工作只会在家带孩子的老女人呢?再说她已经在这片热土上工作了大半辈子,这份工作就相当于她的生命,如若离开,生命也就抽丝剥茧般地离去了。
  无论是艾米丽还是光头大叔奈杰儿,都是因为热爱才留在这个时尚杂志工作。不然谁能忍受得了米兰达的超负荷工作任务和尖酸刻薄的言语呢?
  相信和他们共处,感受到他们对于时尚界热情的安迪一定深有体会。所以即使最后她能出色地完成米兰达交待的任务,甚至得到了米兰达难得的信赖,她也毅然决定离开这个岗位,追逐自己的初心,成为一名记者。即使身穿国际大牌脚蹬昂贵皮靴又怎样?那都不是她最想要的。
  成功追梦的道路是很曲折的,不然哪里能配叫作梦想?如果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放弃,那不叫热爱,顶多是兴趣罢了。风筝线再长,好歹现在还握在我们手中。路再漫长,再曲折,只要终点还是我们所热爱的,我们就能在老之将至时说:“我一直在为梦想坚持。”
其他文献
从酒吧出来,深宵的街道人声喧哗,人群围着倒在马路中间的一个年轻人。他脑部遭受了重击,神志不清。我一边跪下来寻找他的脉搏,一边打电话报警。L脱下衬衫想垫在年轻人脑后,这时一只手伸过来拉住他。  “小心。”那人说,是带口音的英语,但语气坚定。他借着手机屏幕的光线仔细检查年轻人的瞳孔后轻声说:“He is gone.”  我知道他的意思,因为我没有找到脉搏。但L疑惑地看向这个陌生人,恳切问:“But t
期刊
刚进高中那会儿,我太自以为是,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调子高到了极点。经过初升高一个暑假蜜罐子般的浸泡,再加上夏令营赢了几场球赛,助长了我的“嚣张气焰”。军训开始那天,一个穿着墨绿色西装、戴着金丝框眼镜,“形似”班主任的中年男人指着我,用一种语调奇怪而且字字扎心的语气说:“你叫什么名字?怎么头发那么长?马上给我剪了!”顿时我就想发作,但想到刚到新学校,还是不要破坏形象,竟将那般不爽的劲儿忍了下去。虽然
期刊
那天晚上将近十二点他就睡着了,可凌晨两点又醒过来。这时,月光已换了地方,照在西头的屋子里。一束光芒射进起居室和厨房的窗户。全套家具——桌子旁边一把椅子,上头搭着他的外衣,半开的厨房门投下一道阴影,报纸旁边那盏灯的位置——正是菲比倚在桌旁的景象,菲比活着的时候常常这样。这使他大吃一惊。是她,还是她的鬼魂?他从前不信鬼神。可是,微弱的光线下,他定定地盯着她,头皮一阵发麻,便坐了起来。那人影没动。他把两
期刊
我只能责怪自己太不识泰山,直到去日本第三年,学戏剧的我才知道有一位叫作Sakura Ando(安藤樱)的演员在日本影视作品里多么千姿百态。若是她没有在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中演绎一位冷暖有情的妈妈,那么我与她只会是“相见更晚”。平时不太关注某个演员的我也开始留意这朵“樱”,在何时何处如何绽放。  再看她是《百元之恋》,一部完全以她饰演的丧女为视角展开的作品。她把自己胖成满身肥膘,扮演一位寄生于家庭
期刊
一提到大诗人苏轼,最有代表性的几个关键词便浮现了出来——“豪放派”“豁达”“乐观”。这些常识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就能够倒背如流了,然而在高中文本教学中,学会“为什么”比“是什么”来得更重要。如何通过文本的教学,让学生体会苏轼在遣词造句和蕴神怀意中浸润的豁达情怀,品味古典诗词的风格和意境,尝试接近苏轼的生命状态和人生情怀,则是课堂的关键。  《定风波》是一首典型的苏轼的词作,苏轼通过沙湖道中遇雨这样
期刊
某个星期四的语文教研活动,张世程老师做了《体验与语文教育的有效性》的报告。我听着,思绪却不完全集中在报告本身,而是时不时有了一些不自觉的游离。  人们经常提起人与某些事物的交融,就如武侠小说里,作者不厌其烦地穿插关于人性与剑性的探讨,构造出人与剑相契合的精神世界。人因剑而能,剑因人而显,人与剑超脱了使用与被使用的世俗关系,不分属性地成为武林的主角。而对于一个报告而言,做报告的人与报告本身应该统一在
期刊
我念初中的学校绿化搞得很好。进校门的坡上樱花和山茶花是很美的,道路旁排排古樟亭亭如华盖,连食堂门口都有两株迎春花。那个学校啊,是真的好看得不行,可也有令我很烦的时候,花本就不常开,一凋就全凋了。冯唐先生曾有诗云:这不是凋亡,是变心。变心和背叛都很不好受,只有那个小湖畔还有夜影横斜,甚是好看。  所以,大家都很喜欢那片湖。从窄窄的小径走近,什么时候都充满了绿意。我们喜欢这样的绿意,更爱的是那样鲜活的
期刊
一  我所热爱的城市,不是一座城市,而是“城市”这个集合性概念。  我骨子里喜欢在城市生活,大概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暑假,我意识到了这一点。那时我的外婆希望我能够不忘本,同时有意培养我的节俭精神,让我至少体验一次农村生活,于是和我父母商量,带我去湖南中部她的老家住一个月。  头几天,我还有一些新奇感:每天去山上摘果子,去池塘边钓鱼,偶尔还能操弄两把小锄头,体验一把课本上的“锄禾日当午”。到傍晚,就陪着
期刊
开门见山是一种态度,杂志主题在首页的序言即可一览无余。但比主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解读,乃至解构主题。  一朵云悠闲地飘浮在空中,四处嬉闹玩耍。它一下子变成一匹驰骋草原的白马。一下子变成一条游弋在蓝天下的白龙,过一会儿它无聊了,又变成一条大鲤鱼。当它遇见一座山或者遭遇了一场寒流,上升的气流再也支撑不住它,它只能往下坠、往下坠,从天上掉落到凡间去。一路上撞击了许多干燥空氣中的尘埃,它全然纯洁,全心全
期刊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炼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  司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因替李陵辩解触怒汉武帝而下狱惨遭宫刑之辱。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著成纪传体通史《史记》。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太康元年(280),晋灭吴结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