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扎染艺术的实验教学改革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p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对染织艺术专业的实践课程“扎染艺术”的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从现代扎染的发展入手阐述了对扎染实验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将现代扎染的内容引入实验教学中,提出了创新图案设计、新材料运用、新工艺应用、扎染面料再造设计、创意产品设计五方面的改革具体内容。并重新对扎染艺术的实验教学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现代扎染,教学改革,艺术染整
  1.引言
  “扎染艺术”是一门染织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平台实践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古老染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掌握扎染艺术的设计思维、设计语言和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并通过实验掌握扎染作品的创作工艺过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扎染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也有了新的发展。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感到随着现代扎染艺术的蓬勃发展,高校的扎染实验教学迫切需要从原来的传统扎染技法练习和扎染作品创作向现代扎染图案设计、现代扎染工艺学习实践和现代扎染产品综合设计转变。
  2.扎染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 现代扎染艺术的发展。
  扎染是指用扎、缚、缀、串、叠、盖等多种手法将织物扎束,然后放入染浴中染色的方法[1]。现代扎染的概念由江苏华艺扎染有限公司现代扎染研发中心在2003年江苏国际服装节“百年论坛”上首次提出,相对于传统的扎染技艺,“艺术染整”是一个新概念。“艺术染整”既包含传统扎染手工技法,也涵盖转移压皱、即兴手工喷绘、涂鸦式绘制和拔色等新兴技艺,习惯上也被称为现代扎染[2]。它整合了当代先进的印染技术、现代理念与艺术再创作等手法,使传统扎染逐渐形成为一门民艺传统与现代理念、工艺与科技相结合的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染整技术学科[3]。
  2.2 扎染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扎染艺术的发展,扎染艺术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停留在传统扎染的创作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培养艺术人才的要求。同时学生也有迫切的愿望,希望学习现代扎染的图案创新设计,尝试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运用,结合流行趋势设计和制作符合现代审美特征的扎染产品。
  3.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3.1 图案的创新设计。
  将数字图形应用于扎染图案的设计与制作,利用计算机软件强大的图案处理功能,加速新图案的产生。用计算机辅助工具绘图之前,首先将扎染素材进行收集、整理、扫描,然后用Photoshop等制图软件提取扎染纹样的要素,按照图像的结构组织形式和图案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对扎染纹样进行再设计。将计算机辅助图案设计的方式引入到现代扎染图案设计领域中,展现写实与写意、具象与抽象、浪漫与高雅、休闲与精致于一体的全新视觉艺术形象[4]。
  3.2 新材料的运用。
  以往传统扎染实验所用的面料局限于棉、麻、丝等天然纤维面料。随着现代扎染技术的进步,扎染面料除了棉、麻纺、真丝、毛纺、人造丝、混纺织物外,还可以采用改性涤纶面料、针织面料、电绣深加工面料、毛皮面料等新型面料[5]。随着扎染面料的多样化,扎染染料的种类也更丰富。扎染染料除了天然植物染料外,有用于棉麻织物的直接染料,用于真丝织物的酸性染料,用于毛织物的中性染料外,也新增加了用于化纤面料的分散染料,用于皮革染色的阳离子型酸性染料、活性染料、阳离子型碱性染料、两性金属络合染料和磺化碱性染料等多种合成染料[6]。这些染料使用方便,物美价廉使扎染更易于操作,染料创新也产生了更新颖的视觉效果。
  3.3 新工艺的应用。
  现代扎染除了传统的扎染工艺外,运用了转移压皱、即兴手工喷绘、涂鸦式绘制和拔色等新兴技艺。此外,点染、罩染、晕染等现代扎染染色方法使扎染色彩丰富绚烂,更符合现代扎染创作对色彩的要求。
  3.4 扎染面料的再造设计。
  根据设计需要,对扎染成品面料进行二次工艺处理,使之产生新的艺术效果。它是设计师思想的延伸,具有无可比拟的创新性。对扎染面料二次设计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刺绣、缀珠、扎结绳、褶裥、手缝、拼接,或镂空、烧洞、撕破、磨损、腐蚀等平面手法进行二次造型,也可以通过起褶、编织等立体形式造型[7]。
  3.5 创意产品设计。
  除了作为服饰面料外,积极鼓励学生将扎染面料应用拓展到家居纺织品与饰品等领域,并制作成符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的,兼具功能和美观的创意产品。例如,在家居纺织品方面可以将扎染面料制作成床上用品、窗帘、地毯、台布、餐巾、桌旗、抱枕、灯罩、沙发罩等;在饰品方面可以将扎染面料制成丝巾、箱包、玩偶公仔以及现代装饰画等多领域。
  4.扎染实验的设计
  为了使学生达到掌握现代扎染艺术的设计思维、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与新工艺制作过程,并能将扎染这一传统元素熟练地运用到现代纺织产品设计中这一教学目标。结合上一章论述的教学改革的内容,将扎染艺术课程的内容调整为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知识除了原有的传统扎染艺术的历史发展、表现风格、扎结技法外、传统工艺的内容外,还增加了现代扎染的设计与工艺部分。实践教学细分为四个实验部分:传统扎结技法练习实验、传统扎染小样染色实验、现代扎染创作实验、创意产品设计与制作实验。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学习目标如表1所示。
  其中,实验2传统扎染小样染色实验的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在该实验中将原来的用直接染料对棉织物小样的染色改为让学生自由选择需要的面料,再根据选定的面料选择相适应的染料和工艺对小样进行染色。实验3现代扎染创作实验的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图案创新设计、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运用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综合性实验。
  5.扎染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笔者在扎染实验教学中小范围、分批次地就扎染实验改革的内容进行了尝试,发现通过改革后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学生设计的作品更符合市场消费需求,作品的形式更丰富、类型更多样。扎染实验教学改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专业老师的肯定。
  6.结语
  这次扎染实验教学改革将现代扎染的新技术应用于扎染艺术设计,使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和工艺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染织艺术的设计要求,在新材料和新工艺上进行大胆探索与实践,为纺织产品的创意设计开阔思维,使设计语言多样化、创新手段多样化。也使得扎染艺术课程的设置更符合高校染织专业培养艺工结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许家岩,王世花,胡少华.现代扎染艺术风格的审美探析[J].纺织与服装,2012,(12):83-84.
  [2] 梁惠娥,李卉.艺术染整造型特色在创意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2010,(6):95-98.
  [3] 邰卫国.艺术染整与服装产业新型工业化[J].江苏纺织,2003,(9):28-30.
  [4] 魏琳.扎染图形创作的表现手法[J].现代装饰(理论),2011,(3):93-94.
  [5] 顾鸣.“艺术染整”探议-现代扎染工艺综述[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1-45.
  [6] 刘永庆,皮革扎染工艺及运用[J].丝网印刷,2011.(1):11-13.
  [7] 李惠,陈明珍.现代扎染的艺术特色[J].纺织科技进展,2009,(4):82-84.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学生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就要求: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它有自己的特点。而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完全按精读课文来教,内容之难,方法之繁,步骤之冗,与略读课文编排之初衷相悖,本想教学生很多,让学生更强,其实却把学生“惯”成了扶不起的阿斗。略读课文的重点在于“读”,勤读,速读,而途径在于“略”,下面就课堂上最好略去的部分作如下阐述,以供同仁指正。  1.内容上略  略读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求明显要低于精读课文,一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达到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逐渐展现出来,社会对于技能人才的高需求使中职教育呈现出勃勃生机。面对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复杂的社会竞争环境,往往在心理上产生诸多心理困惑问题,因此,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造成中等
期刊
【摘要】随着手机使用的不断普及,现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现象,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然而,是堵还是疏,就摆在了我们学校老师的面前。本文就中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利弊进行分析探索。  【关键词】学校教育,手机进校,利弊关系,疏导方法  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闪亮登场,其发展、普及的势头锐不可挡。如今,中学校园里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一现象谈谈我的观点。 
期刊
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体质,近日临淄区永流中学开展了“有氧跳绳操”比赛。  本次活动师生精心编排,花样跳绳有前后打绳2分钟计时跳侧摔直飞一摇一进等单人跳和双人跳项目。初一和初二两个级部参加了比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决逐,比赛圆满结束,6.2班获得团体第一名,学校领导为获得团体奖的班级颁发了奖状。此次比赛同学们胜不骄、败不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赛出了风格,赛出了精神风貌。
期刊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贯彻“把课堂还给孩子”的思想,课堂上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孩子,采用课前预习,课上小组讨论,展示学习成果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孩子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了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期刊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思维处于形象感知阶段,对学习目的缺乏认识。而且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将充满人性美,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这种状况与现今的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相违背。因而,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是当之无愧的实践者。  1.兴趣——享受语文  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
期刊
【摘要】随着多媒体在大学教学中的普及,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也被多媒体教学所取代。本文结合平时所积累的教学经验以及自己的心得,首先从多角度分析了大学四级英语的教学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指出多媒体教学在英语四级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从三方面浅谈了自己对大学四级英语教学中引入多媒体的构想,最后提出总结性的见解。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大学四级英语  英语四级考试是响应国家教育部的等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教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的过程,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学生学的效果。这些是现代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理念。  【关键词】语文课堂,少教多学  早在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
期刊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语文知识。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知识?本文从先学后教、合作阅读、思维激发三个方面探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的课堂艺术。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纵观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对教材不作过多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认为只要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