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6374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在教育事业建设的目标上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外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时期综合素质的基础阶段,因此,在这个时期,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身价值观,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建设,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今后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品德 有效性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71-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心理教育的建设,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也是有特殊性的,教师应该灵活的运用教学资源,将学生的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综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这门课程的内容。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方法进行合理的反思和修正。教学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应当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适应变化的社会情况,充分达到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不断的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当前的社会中,我国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享受着家里全部人的宠爱,在品德教育上有很大程度的欠缺。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心智还很不成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难以明辨是非,教师在小学的品德教育中应当承担起教育的重任,打破以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空洞性,提高教学的质量,真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1.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性教育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的建立,旨在帮助学生培养社会公德心,指导学生进行文明的实践行为。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需要有相应不同程度上的提升,需要吸纳现代社会中优秀的文化,打破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弊端。新编的教材中的内容和形式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现在仍然存在着部分教师教学方式陈旧、教育理念落后的情况,在小学教育的课堂上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的效率大大的落后。
  2.加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出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建设开放式教学模式,结合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教育,从多角度进行教学,协助学生面对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做出自己的评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感受课堂外的世界,充实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课程内容都来源于生活,相对来说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师要对课程的教育加入更多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上教授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另外,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利用案例进行教学。
  2.2反思教学的过程,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首先对教学的目标进行确定,新课改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因此,教师要对教学的目标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在教学的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反思教学的过程,使小学生在完成课程的时候能够真正的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符合教学目标的,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能够促使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要不断的反思教学的最终效果,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知识的检测,使学生从学过渡到用,指导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点评,这样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3.总结
  通过上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本文进一步的找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社会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方面的教育。虽然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通过不断的改革的创新,对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将越来越成功。
  参考文献:
  [1]孙帅.情感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探讨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5):7-7.
  [2]匡慧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学生成长发展的舞台[J].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2012,(5):53,52.
  [3]宋国萍.浅谈思品课堂教育的延伸与拓展[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2,(12):38-39.
其他文献
【摘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情感教育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如何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情感,已经成为很多中学老师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其向语文教学环节的渗透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人格的养成 写作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
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工专著,明代著名漆工黄成的《髹饰录》,是漆工经典著作,其内容广泛,涉及髹饰历史、原料、工具、工艺技法、品种及漆工禁忌、过失等各方面。它虽经明代
笔者在执教PEP五年级上册Unit 1 Part A Let’s talk What’s she/he like?对话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内驱动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际学习环
【摘要】研究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构和特点,目的在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通过问卷调查、单类别内隐联想测验等方法,验证了高职学生具有外显价值观和内隐价值观双重结构、内隐价值观具有“不认同而从事”、“自我弱而非我强”等特点。因此,教育者应结合高职学生心理结构特点、遵循信息传播规律,以人为本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高职学生 社会主义核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深度改革。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也确定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具有的作用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政治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景构建三者之间的不同,选择探究、自主、接受等整合策略,把三维教学目标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进一步提升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中 实现策
【摘要】新课标对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笔者首先对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做了简要介绍,进而提出了把高中历史知识教学融于生活一些措施,促进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现。  【关键词】高中历史 生活化 教学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58-02  一、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充
【摘要】随着互联网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职业教育领域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本文以革新高校对在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为目的,在分析情势的基础上,对于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模式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创新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2012年度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评审重点课题“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并逐渐由喜欢某一个合作项目向喜欢合作学习转变。教
【摘要】初中生义务感缺失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我们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义务感的培养。即用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学生;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学生;用良好的集体氛围熏陶学生;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示范作用来影响学生。切实加强初中生义务感的培养,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学生 义务感 培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67-01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汉字的演进过程中,隶变无疑是最伟大的变革。隶变是对篆体文字的简化、草化、快捷化,其结果导致字形简化、抽象化、符号化。小篆向汉隶转变具有以下特点:  一、象形表意文字向衍形表意文字的发展  小篆以前的“古文”是随着实物的曲线描画出来的,因而形体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