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申生的1945年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x78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跟董申生于1945年4月相识,当年秋天,我们的恋爱就结束了。这真像一场美丽的梦,但初恋的感觉影响了我一生,让我觉得人生是一个美好的存在。
  有一次,我买了音乐会的门票,约申生到兰心大戏院听音乐会。我提前到场入座,右边的空位是留给申生的。乐曲前奏快开始时,穿着一身白的申生像个天使一样走进来。我们那晚听的是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其中第三个乐章是《死亡进行曲》,它象征着至死不渝的爱情。我沉醉在音乐里,身旁坐着我的天使,幸福感使我眩晕。
  不会说“我爱你”,我该怎么表达我的感情呢?我写在日记里,然后把日记拿给她看。
  我到她家去,有一两次,在门外看到窗户里有个少女在阅读。她低着头,在看我的日记,淡红色的发结散发出异样的光彩。我看到她独自在笑,觉得那笑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
  有一次,我写了一张字条给她:“我想拥抱你,亲吻你一下。”字条是封在信封里的,我散步时交给她,让她回家看,但第二天见面時我就不敢吻她了。那真是一种遗憾!我今年85岁了,还觉得那是一种遗憾,但当时的青年就是这样的。
  还有一次,我约她到南市的文庙里去玩。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堂,庙堂里有水池,水池中有高低不平的石头。我走在前面,她跟在我后面踏着石头前进。她走到中间,石头在晃,我走过去想要扶她,她却已经跨过来了。我没有扶住她,她也没有倒在我怀里。我为什么害怕身体上的接触呢?大概是怕唐突了她吧。
  我到今天仍有刻骨铭心的感觉,因为和申生的初恋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女性的美。
  1945年8月,我要到苏北解放区去,想要看看解放区怎么样,以便决定此后是否永远跟共产党走。她不愿意跟我去。我曾给她讲革命道理,给她看毛泽东的著作,她不反对,但对这些也不感兴趣,因为她的父亲在政治斗争中被暗杀,所以她害怕将来跟我结合后也会有同样的后果。
  我和申生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古今书店。那是1945年的秋天,我跟麦秆正在谈书的事,申生来了。我和她没有说话,因为已经确定分手了。她身穿一件黄颜色的大衣,站在书店门口。阳光在她身后,照着她飘动的头发,发梢是金黄色的,她被裹在一种圣洁的金光中。我看到她眼中宁静、宽宏的光,也包含着无奈、惋惜。她没有进书店,而是微笑着说:“再见。”然后她就走了,这个“再见”就是永别。
  一直到我妻子妙英1998年去世后,我才跟申生恢复通信。妙英临终前跟申生的妹妹龙生讲,她走后希望我跟申生结合,希望我有一场黄昏恋。我做好了准备,如果与申生结婚,我愿意放弃写作,不再翻譯,和她做伴,共度晚年。我跟孩子们说了,他们表示理解和支持。我不能到美国去,我的亲友、我的根在大陆,可是申生不愿意回来,她已经习惯了那里。
  我们没有通过电话。2005年,申生去世,但我对她的记忆永远定格在那遥远的年代:1945年,我21岁,申生17岁。
其他文献
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只是句企图安抚性急人的话语。  须知道最难过的是捱的过程阶段,是船未泊岸的那段日子。  下雨天,一個女人苦苦地撑着伞子,手里还提着重重的公事包,在中环跟路人争的士,顶辛苦才是那三十分钟的光景,早晚会有部计程车这么巧,就停在尊前的。可是就是那三十分钟难过,别说三十分钟,三分钟都委屈得分分钟宁可不顾尊严跳上陌生男子的车上去,随他拐带去算了!  谁又不知道船到桥头自然会直!难道还曲的不
最近纽约发生了一件奇闻,曼哈顿中城有家星巴克,时不时会把店里多余的面包免费送给流浪汉,搞得流浪汉们蜂拥而至,乱象横生。这个地区的片警多次警告星巴克为安全起见不要这样做,但店家置之不理。结果有一次一个流浪汉因为对领到的免费面包质量不满意开始撒泼,片警赶到维持秩序却在跟流浪汉的推搡中受了伤,结果片警一怒之下把星巴克告上了法庭。  这虽然算不得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但还是上了本地报纸的头条,大概是因为这个故
科学史往往被认为充满了乏味的论文、人名和数字,除了专业人士之外很少有人关注,但一些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段落却被广泛地传播、演绎,乃至最终被改编得有如武侠小说般充满刀光剑影。将近90年前举办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最著名的论战来自爱因斯坦与尼尔斯·玻尔。反对量子力学的爱因斯坦留下一句名言:“上帝不会掷骰子。”而玻尔则针锋相对:“爱因斯坦,不要告诉上帝他该怎么做。”两位大師见招拆招,刀光剑影,确实有着武侠
在庆祝SCIENCE创刊125周年之际,该刊杂志社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发表在7月1日出版的专辑上。在今后1/4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将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这125个问题如下(前25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问题):  1宇宙由什么构成?  2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3为什么人类基因会如此之少?  4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的相关程度如何?  5物理定律能否统一?  6人类寿命到底可以延长多
我喜欢图书馆。  忘忧之地。通常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充满书香;钻进去,整个下午不知不觉溜走,忽而已近黄昏。  又是做功课的好地方。若学生交不起电费,冬日的公寓好比离恨天,当然是赖在图书馆里,选—个近水汀的位子取暖。  約有三年的时光,所有稿子,都在图书馆内写出来。馆内不准饮食,想喝一杯水都不能,真不知怎么熬过。  仍对图书馆没有恶感,买不起杂志,蹭在馆内一一翻阅。它的影印服务,多数又快又便宜。管理
关于青春少女的激烈复仇,我可算是亲眼见识过的。  彼时,我还个国中生,尽管也有15岁了,对于人生种种,依然懵懂,一无所知。下课常做的无聊事,就是跟着一堆同学,倚靠教室外洗石子栏杆,对准楼下垂吐口涎,当作轰炸。还以各种难听的字眼为女同学取绰号,譬如像皮肿、侏儒、丑女、乳牛……更肆无忌惮的则以连串脏话叫嚣,亟望引起对方的注意,最好也能回骂一句。但这仅限于对所谓“坏班”的女同学,碰到另一楼层的所谓“好班
公元2051年,医生被打、被虐、被迫奉献、被钓鱼到了实在挺不下去了,想像人一样活下去的慢慢都改行了,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从事各种手艺活儿,有的卖麻辣燙,有的当裁缝,有的做铁匠,有的写情色小说。  有一天,有个熟人病了,我偷偷告诉他,指点你一条生路,你走到前面巷子左拐,有一家裁缝铺,找那个戴着眼镜撅着嘴、慢吞吞一针一线缝衣服的大妈,她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你这病灶已经转移了,浸润不浅,这刀估计隔壁
昨天晚上,打开浴室的后门,看见用纱窗纱门罩着的晒衣房里,竹竿上挂着孩子们小小的衣服,忽然有所感触。孩子们现在这样幼小,这样可爱,这样单纯地依赖着我们,竹竿上晒着的他们的小衣服,和父母的衣服挂在一起,好像衣服也有着一种特殊的语言,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显示给我看,我孩子生活中的种种面貌。  才不过是去年夏天而已,竹竿上还会常晒着凯儿的幼稚园的小白围兜。而现在,白围兜不见了,换上和他姐姐一样的小学生的白衬
1942年2月9日,日军进攻新加坡,从马来亚渡过长堤,由北方侵入。2月15日清晨,父亲向窗外远眺,看见有许多绿豆般的小点在蠕动,从北方山腳上来。定睛详看,他断定是日军来了,马上大声叫喊,命令家人抛下一切,马上向山的另一方逃命。  我们穿着睡衣,连拖鞋都来不及穿上,赤着脚沿荷兰路,经过植物园、乌节路,逃到丁律路邵氏电影公司的职员宿舍。和我们一起逃难的人,还有我的奶妈廖蜜和父亲的挚友谢倬荣先生。  一
在所有关于青春的比喻和意象中,我认为最煞风景的是时下的流行语“满满的胶原蛋白”。把饱满的面颊和光洁的肌肤简单粗暴地归因于胶原蛋白,这不仅是对美的粗暴曲解,也是对生物学的粗暴曲解。猪蹄鸡爪鸭掌黄喉,全都是“满满的胶原蛋白”。吃下大量的胶原蛋白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胶原蛋白去到该去的地方。肚皮上的肥肉往往洁白细腻没有皱纹,无论男女却都欲去之而后快。  美容工业的产品,每一项都信誓旦旦能留住青春。如果真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