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画画也诗意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工作需要,从中学教到了小学。进入一年级的语文课堂,发现流利丰富的语言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声嘶力竭的喊叫也不过有短暂的效果,我陷入了困惑和思考:他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呢?学生太小,还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对他们而言,形象思维占主体,对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所以许多学生每天拿着笔,写写画画,可以说这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情。作为语文教师,也同时兼美术教师,我想让美术走进语文课堂,语文课堂一定会更精彩更灵动。
  那么怎么让美术走进语文课堂呢?我首先想到了最平凡不过的彩色粉笔,我们教室中的白板,我们学校的网络资源,美术身边处处有,利用好这些资源,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内容都会丰富精彩,学生学习起来一定会兴致盎然。
  一、运用简笔画辅助课堂教学
  低年级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局限,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直观形象的建立,而简笔画便是直观教学中简便易行的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简笔画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一节课很难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尤其在学习较抽象的字、词等基础知识时,往往显得坐立不安,这时,教师可相机运用图画帮学生理解、识记。如在教“跪”字时,先用粉笔画一幅一个人跪着的简笔画,问学生:“这是一种什么姿势?”引出“跪”字,然后分析字音、字形,再让学生看图了解怎样的姿势是跪。又如教学“休”字时,用简笔画画了一棵树,在树辺靠着一人,出示“休”教学,不仅认识了这个字还理解了这个字的意思,识字教学本来枯燥无味,但结合简笔画,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
  (二)灵活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日月潭》时,课本上说:“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这个岛把湖水分成了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學生看了文中所附照片后觉得图文不符,南北两边根本不像月亮、太阳的形状。其实,这并不矛盾,因为作者的观察角度与摄影师的拍摄角度迥然不同,但景是同样的景。于是,一位老师灵机一动,根据课文内容用粉笔画了一幅有山有水、有树木古迹的日月潭全景简笔画,潭的北边像太阳,南边像月亮,然后让学生看着图画描述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学生顿时兴致勃勃地描绘起来,真像身临其境一样。这样既让学生领略了日月潭的湖光山色,又学习了作者的观察方法,更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语文课中的简笔画不仅老师要灵活运用,还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画起来,真正将美术与语文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如在教学古诗中,由于诗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意境,有的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风情画。教师可先由一幅线条粗犷的简笔画引出诗中的意境,再由对诗的赏析回到对画的反刍。前一步由教师完成,后一步由学生尝试,画作好了诗也学懂了。尽管有的学生画得很差,但毕竟包含着他们的想象和创造,这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有很好的帮助。这样的语文课堂更实效,更精彩,更灵动。
  二、利用插图感悟课文内涵
  插图是课文语言最形象的注解,因此,插图可作为直观教学的辅助。如教学《蓝树叶》这一课时,我直接揭示课题:树叶一般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接着我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待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再出示第二幅图,观察后说说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结合两幅图让学生根据图片给我们讲个小故事。听完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后,我让大家打开课文,一边阅读课文,一边分别找出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内容。因为课文插图非常形象生动,学生就可以结合插图感悟课文语言,知道李丽画蓝树叶的原因。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也会成为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不把她当作批判的对象。
  三、利用图画拓展课文外延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练习,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知识面更宽。如教学《四季》一课,课文关于四季的特点只写出了春天草牙尖尖,夏天荷叶圆圆,秋天谷穗弯弯,冬天雪人挺着大肚子。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季的特点,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一画,讲一讲。这样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常识,抓住四季的代表景物来画,使四季的特点跃然纸上,然后再讲出来,这样课文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利用图画培养表达能力
  小学生由于语言能力的有限,口头表达过于简单或错乱无序,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图画欣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学二年级语文《乡下孩子》这一课,学完了课文,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句仿写:捉几只蝴蝶,编织美丽的故事,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学生说来说去还是课文的那几句,我随即出示图片,小鸡在吃虫子,小羊小牛吃草,小朋友戴着花在跳舞…… 接下来课堂不一样了,举起的小手越来越多,有的学生激动的说着;”老师,我!老师,我!我!”甚至有的学生已经站了起来。学生们说得多好:捉几只小虫,乐坏了黄黄的小鸡,割一篮野菜,乐坏了可爱的小羊,采几朵野花,乐坏了亲爱的小妹妹……我也激动了,原来的学生的语言如此的丰富,如此的生动,结合图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美术中的图画正如美丽的绿叶,衬托着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图画的美,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语文课堂中的灵魂,学生语言丰富生动了,语文课堂更灵动。
  写写画画也诗意,让语文和美术共处,文字与图画结合,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个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中国经典四大名著,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目中,应该不仅仅是四本书,更应该是一个符号。它们代表着一种悠久的文化,代表着一段历史的传承,也代表着一个经典的延续。历来,我们都在这名著中去读别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不同的读者,演绎出不同的感悟。  走进经典,畅读名著,而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如何更好地引领学生品味名著的魅力,让书海中的孩子们,在领略文字奥妙中获得轻松和愉悦的快意。几年来,我一直探
期刊
语文素来就是工具书,是知识殿堂的础石与基柱。因此语文课堂教育教学应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文素养,重视文化传承,促进各类未来人才的全面发展。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核心目标价值既不应该仅仅刻意教案本上面面俱到的完美,也不应该是教师讲解得如何精彩纷呈,而是更应该着眼于吻合于具体学情、有助服务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和长远发展。本文就《劝学》一文尝试进行个性化课堂教学,现整理成文。  一、语文教育教学要服务于
期刊
本文提出作文要回归生活,写出真意,旨在引导学生作文说真话、诉真情,教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去观察、体验、感受生活。学生能从学习生活中汲取作文养分,在生活细节中去捕捉真情,在作文时释放心灵之音,写出有生气,有灵性的作文。  “说真话,诉真情”是作文的生命和灵魂。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是因为它们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情感。《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
期刊
动作描写在作文训练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认为,表现人物要多写行动少说话。也就是说,人物特定情境的动作往往比人物的言语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情。著名作家老舍也说,只有动作描写,人物才能站起来。动作描写是人物性格和思想的外化。有时,简单的寥寥几笔,几个准确的动词,就能把人物的性情体现得活灵活现,人物的思想也能纤微毕显,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在朱自清《背影》一文中,作者写到父
期刊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关键词】  小学生 写作 培养 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作文又是“老大难”问题,很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甚至叫苦不迭。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留心生活,不善于观察,知识容量少,“无米下锅”,导致怕作文。  要使学生喜欢上作文,写好
期刊
【摘 要】  多媒体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其声像一体信息量大、资源宽广、形象性强等优点而深受广大音乐老师的青睐,运用多媒体时只要做到合理、确实、适时、恰当,音乐教学的容量就可以不斷扩展,教育和教学资源可得到丰富,幼儿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课堂气氛活跃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便能调动起来,我们的音乐课堂便会有无限的活力和生机。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 有效整合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期刊
【摘 要】  根据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的要求,我在教学中把学生生活与习作有效对接,让孩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使学生有内容可写。下面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  【关键词】  生活 兴趣 阅读  課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其中,“运用”的很大成分应是“写作”,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改革理应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
期刊
每一种语言的存在,都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一门训诂的学问,它更是一种活跃的思想,一条川流不息的生命之河。我们的汉字经过几千年的锤炼,已经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气蕴,它是感悟的、包含人性美的文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灿烂文化的载体以及民族精神的源流。所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语文课程也是一门感性的课程,语文学习应让学生在不断的熏陶感染中领悟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升腾体验、丰富体验。  小
期刊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了突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大幅度增加了古诗文选篇、古诗词选文的数量。针对教材内容的这一改革,展开了培养学生诗歌意境的教学研究。本文以七年级教材为蓝本,从学生视角进行诗歌意境的构建研究。  1.初中生的诗歌意境  “意境”是人能感受、理解却无法言明的一种情理;“诗歌意境”是通过古诗词、古诗选文对自然环境、人生哲理、社会人文等获取自我理解并在脑中构思成意蕴或认知。初中生缺乏生活经
期刊
【摘 要】  苏教版教材中有许多写名人故事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存在“贴标签式 ,走过场”“拓展过度,泛滥化”“文学欣赏化,拔高度”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事例入手,学表达;核心问题引领,悟表达;立体感受形象,用表达的教学策略,凸显语用价值,实现言语智能的提升。  【关键词】  名人故事 人物形象 语用策略  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写名人的文章,这类文章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人物从古至今,反映了不同地域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