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谁还能17年拍一部戏?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不少演员急功近利,同时接拍好几部片子,上午演皇帝,下午就去演乞丐。沉不下心来,怎么能拍出好的电视剧?”4月19日,“美猴王”六小龄童(章金莱)在接受《中国周刊》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道。
  前一天,4月18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演员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电视演员形象榜”评选活动举行了颁奖盛典,六小龄童荣获男演员的第一名,陈宝国、李雪健、赵本山、黄渤分获二到五名。
  一个月之后,5月18日,一部西游题材的电视剧将在无锡开机,片名暂未确定,六小龄童依然饰演美猴王。该片将于明年新春期间播出。同时,电影版《西游记》预计今年年底筹拍。
  “我的上半生在传承章氏猴戏,下半生则在传播西游文化。”六小龄童说。
  《中国周刊》:国产电视剧已经连续3年产量突破15000集,但有好口碑的作品却有限。您怎么看?
  六小龄童:像鲁迅先生、胡适先生、梅兰芳先生、徐悲鸿先生这样的大师,都是特定时代造就的。美国再发达,一百年来也没有出现过第二个卓别林。
  从1982年开拍,到1999年第二部拍完,当年《西游记》的拍摄历时17年,正好和玄奘大师取经的时间一样。第一部的25集,我们拍了6年,平均四五个月才拍一集,很多是实景拍摄。
  可现在呢?几天就能拍一集,长些的也就十几天一集。
  《中国周刊》:现在的演员片酬这么高,按理应该可以带动一些好作品呀?
  六小龄童:演员片酬是跟着市场走的。拍《西游记》时,我的片酬最高,也不过七、八十元每集。那时候大部分钱都花在了制作上,拍片的初衷也不是为了钱。而现在,像我们那样用17年专心拍一部戏的心态,已经很难了。
  《中国周刊》:特效对一部作品的影响有多大?
  六小龄童:我多次说过,艺在先,技在后,特技是为内容服务的。猴戏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独特的艺术门类,讲究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以及各种喜怒哀乐的情绪,不是脸上贴点毛,会挠痒痒就可以演好的。
  高科技永远替代不了表演艺术,如果过分运用特效,就会把演员苦练出来的技能遮盖掉,没有艺术魅力了。
  《中国周刊》:您怎么看待眼下韩剧和美剧在中国的流行?
  六小龄童:这说明人家的制作确实精良,他们的拍摄周期相对也长,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的电视剧作品和人家是有距离的。
  《中国周刊》:我们这一段倒是出了很多雷人剧和恶搞剧。
  六小龄童:中国是文明古国,但真正属于世界级的名著不多,所以更应该懂得珍惜。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有一些指导性意见,不要让雷人剧和恶搞剧出现了。我觉得,应该出台分级制。
  我也有些困惑,一方面大家对恶搞剧、雷人剧很反感,但它们的票房居然还不错,包括一些恶搞的电视栏目,收视还挺好。一边骂,还一边看,值得我们深思。比如让唐僧和女妖上床生孩子,孙悟空等都各自有爱慕的异性朋友,对这种过分的恶搞,我很费解。对先贤名著是要有敬畏之心的。
  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有了文化不去弘扬是可悲的,而如果践踏了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就是可耻的了。我们没有戏说和糟蹋名著的权利。
  《中国周刊》:四大名著已经被重拍好多次了,但口碑似乎都不如八九十年代拍的好。
  六小龄童:我并不反对改编重拍,但西游文化的精髓不能变,不能胡编乱造。名著的改编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在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心里。
  卡梅隆花费数年时间拍摄的《泰坦尼克号》,就是翻拍1958年的《冰海沉船》,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未来的电影《西游记》也应该借鉴、学习卡梅隆的这种敬业精神,要让东方的表演艺术与西方的高科技完美结合。
  《中国周刊》:您怎样看待即将实施的“一剧两星”政策?
  六小龄童:这种调整是必要的,能促进演职人员把更多精力放在艺术创作上,能帮助国产剧出一些精品。
  《中国周刊》:作为长辈,您对刚进入影视圈的年轻人有何寄望?
  六小龄童:不要过分迎合,不要急功近利。艺术创作要耐得住寂寞,肯下功夫。经典作品是要观众来确认的,是能跨越时代的。
其他文献
俺上个星期六搬家了。  搬家是打包和拆包,搬家是压缩和解压缩,搬家是硬盘重整,搬家是呼吸吐纳,搬家是收缩和膨胀,搬家是大乱后的大治。  在搬家的各种琐事俗务中,最搞笑的是找搬家公司的过程。听说搬家公司良莠不齐,常有半路逼迫加钱甚至还有顺手牵羊的,所以找家可靠正规的公司势在必行。  于是四处打听。朋友甲说“蚂蚁搬家”比较正规,上网问度娘,结果看到最少有十几家“蚂蚁搬家”,有“蚂蚁搬家”,有“蚂蚁搬迁
期刊
采访小崔实在不容易,因为他实在太忙了,采访日期一推再推。  似乎就是为了选择这个“良辰吉日”,我们终于见到他的那天,是北京入春以来难得的一个既无风又无霾的好天气。  采访地点是在北京奥体公寓的一间茶楼——不知他在这里已经会见过多少家媒体的记者了,因为查阅关于他的报道,很多文章里都提到过这间茶楼。  但是这段时间,虽然他是一个绝对的热点人物,虽然涉及到他的报道很多,可从报道文章上来看,真正面对面采访
期刊
很喜欢这一期的封面。一个人穿着睡衣,懒散地坐在休闲椅上,手里握着一柄遥控器。而他的对面,是雾气蒙蒙的现代城市。  一个荒诞的梦境,或者是愿望:如果可以遥控那些楼,让它长就长,让它没就没;如果可以遥控那片天,让它晴就晴,让它雨就雨;如果可以遥控这个世界,让它光亮就光亮,让它忧伤就忧伤……  天真吗?笑话吗?不可能被遥控的,我们根本无法掌控的,被画出来了。  我们不是在制造梦境,更不是在讲述童话。现实
期刊
据美国媒体报道,过去一年中国买家购买美国地产近123亿美元。中国各大开发商一直在东西海岸的门户城市寻找大型商业项目,像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这些城市是中国投资者所熟悉的,并有较多的亚洲人口。  据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称,去年在所有被外国公民买走的美国房屋中,有12%是被中国购房者买走的。而他们购买的房屋有超过一半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可见,加州似乎是最受中国买家青睐的地区。  加利福尼亚房产经纪人协会针
期刊
掐指一算,中国电视剧已年近花甲。随着商业化的到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进入了“连续剧时间”,电视剧组也开始逐渐变成了一个“明星加工厂”,各种明星大腕从流水线上被“批量生产”出来。  从草根蜕变成明星的他们,成名于小荧屏,“叛逃”到大银幕,再到如今纷纷扎堆式的被电视剧“招安”,又是何故?  中国是全球电视剧第一大生产国,连续三年产量突破15000集。演员片酬也水涨船高,一两个明星就占了整部电
期刊
宋方金和宋丹丹同姓相掐了,琼瑶阿姨和于正小子隔海急眼了。娱乐圈最近的这两个“围观”,都和电视剧有关。  有意思的是,和这两件事相关的两部电视剧《美丽的契约》、《宫锁连城》持续热播,而且因此负面事件更添了收视。  对这样的结果,没人会吃惊。事实上,利用负面事件去炒作新戏或者新人,已经是娱乐圈的惯用手段。虽然说上述两件事不会是故意炒作,但阴差阳错的效果是一样的。就像前阶段一众媒介集体讨伐雷人抗日剧,倒
期刊
法国人向来是热爱戏剧的,这从巴黎数不胜数的剧场就看得出来。他们不但绝对忠诚于自己的莫里哀和雨果,也同样钟情于来自各种文化的戏剧作品。这不,听说中国的聊斋故事《水生》要来巴黎巡演,还没来得及听说蒲老爷子的他们也早早地开始张罗买票了。  《水生》是北京三拓旗剧团创作的一部形体话剧,改编自《聊斋志异》中的名篇《王六郎》。该剧作为唯一获邀的亚洲剧目,在巴黎南部小城伊希市第5届“世界文化之窗”艺术节上献演。
期刊
在百度中搜索“电视剧不如从前了”,会发现很多观众对这个话题的讨论。  “就现在国内的电视剧,有几个能让我们看一眼就能记住的?我现在闭上眼睛,第一个想起来的电视剧,是《西游记》,再就是如《小龙人》等,那时候制作水平远没有现在好,为什么现在就拍不出原来的那种味道呢?”  “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电视,属于那种狂粉。可是最近几年,感觉电视剧越来越难看,剧情白痴,演员做作。虽然画面效果好了很多,可是一点也不
期刊
如今的朱质冰,已被公认为电视剧圈内的“金牌制片人”。而大部分时间,他不看电视剧。  “实在没法看。”他对《中国周刊》记者说。  “不看电视看啥呢?看天花板吧。”在由他制片的《中国式离婚》发布会上,主演陈道明幽默地表达了与朱质冰一致的观点。  对“金牌制片人”的提法,他很是不屑一顾:“别提,臊得慌。我从不妄自菲薄,更不妄自尊大。人得要脸,拍几个电视剧就成金牌制片人了?咱们做的这点儿事,那还叫事吗?”
期刊
在电视剧《打狗棍》中,饰演戴天理的巍子执意要在山洞里一棍子打死那图鲁。而作为导演的郭靖宇不准。  主演和导演、编剧的冲突对峙,在当下的中国电视剧行业里经常遇到。虽然巍子一直很相信郭靖宇的才能,但冲突仍难以避免。  原本准备杀青的电视剧,为此一拖就是三个月。巍子坐不住了,亲自找郭靖宇理论。  “难道连一个词都不能改吗?”巍子问。  “词可以改,编剧的灵魂不能改。习武之人要有侠义,这是中国人的文化。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