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八十五岁”了等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岛素“八十五岁”了
  李长玉
  
  1921年,加拿大外科医生班廷发现了胰岛素,至今已85年了。胰岛素的发现开创了糖尿病治疗的新纪元。如今,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地位从饮食、药物后的第三位上升到了第一位,国外2型糖尿病胰岛素使用率已达到30%~50%。
  
  发明胰岛素的历史背景
  1891年11月14日,班廷医生出生于加拿大的阿里斯顿。医科大学毕业那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班廷应征入伍。在欧洲战场上,他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战争结束后,他回到了加拿大,在儿童病院任住院医生,后来自己挂牌开业。和平时期外科手术很少,开业28天只来了一名病人,挣了4美元。为了糊口,他找了一份实验员工作。1920年10月30日夜晚,他在一本教科书上看到,胰脏是一座小发酵厂,能分泌一种液体帮助糖、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以供人体吸收和利用。他又在一份资料上发现,德国医生敏考斯基曾在1899年把狗的胰脏切除,实验狗迅速消瘦、干渴、饥饿,最终死于糖尿病。几乎与此同时,德国病理学家兰格亨斯在他的论文中指出,胰脏中存在着一些细小的细胞团,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像海洋中漂浮的小岛,故此被称为“胰岛”。
  当时欧洲和美国有几百万糖尿病患者,有许多患者是儿童,他们发病突然,瘦如骷髅,形如侏儒,只有死路一条。班廷目睹这些惨状后,陷入深思:能不能为治疗糖尿病做些事情呢?他在实验时把狗的胰管扎死,不使一滴消化液流出,狗的胰脏虽然退化,但胰岛还健在,狗也没有得糖尿病。实验证明,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胰岛才使实验狗未患上糖尿病。
  
  发明胰岛素的初始过程
  他最初的想法是:将狗胰管扎死使胰脏退化,提取健康的胰岛细胞,来治疗手术狗的糖尿病。他找到著名的胰脏研究专家麦克洛德教授。教授满足了他的要求,给他10条狗,一名助手,做8个星期实验,为此,班廷找到一位熟悉生物化学的年轻人贝斯特,他可以测定狗的血糖等指标,正好弥补了班廷的不足,两人密切合作对糖尿病发起了冲击。班廷将胰岛细胞提取物,注入糖尿病狗的颈静脉中,观察狗的情况。结果4条狗死去了,只有1条狗活了下来,他们终于发现胰岛提取液中有一种能救活狗的降糖物质,取名为“岛素”。但是为救活1条狗,却用了4条狗的胰脏,太不合算了。于是,他们决定:用酸化酒精来处理牛的胰脏,提取牛的“岛素”,用牛岛素给糖尿病狗注射后,狗的高血糖直线下降了。为了尽快过渡到临床,两人先后在自己身上做了实验。证明了这种“岛素”对人体是无害的。由此,他们决定把“岛素”用在病人身上。
  
  第一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恰巧,班廷的同学——乔得了糖尿病,班廷对他说:乔,说不定我可以治你的病。贝斯特给乔注射了一针“岛素”,大家都坐下来静观效果,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几小时后仍不见效果。班廷失望了,他以为这“岛素”只对狗有效而对人无效。这时,贝斯特又给乔打了一针。过了一会,乔逐渐感觉舒服多了,几个月来第一次头脑清醒、两腿有劲,血糖也下降了,实验终于成功了。他们以为乔的病痊愈了,可是第二天乔的两腿又沉得抬不动了。又打了一针,症状又有好转。就这样,每天1~3次地注射“岛素”,很快班廷和贝斯特的“岛素”用完了,他们又陷入了困境。
  
  胰岛素之父与世界糖尿病日
  这个时候,一直在幕后的麦克劳德教授意识到了这两位年轻人的研究成果在医学上的价值。他积极地参与了这项工作,建议将“岛素”改名为胰岛素。
  全球学者对发现胰岛素的班廷医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也因发现胰岛素获得了1923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加拿大政府拨出巨款资助班廷的科学研究,许多热心人也纷纷捐款。1930年,班廷糖尿病研究院在多伦多创立,胰岛素之父——班廷出任院长。1941年2月20日,班廷医生因飞机失事与世长辞,享年50岁。为纪念班廷医生发明胰岛素的杰出贡献,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决定:将他的诞辰日——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编辑/李景仁)
  
  呵护健康,从正确使用胰岛素开始
  吕肖锋
  
  衷心希望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您,勤于学习、敢于尝试,熟练地掌握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快乐地生活。常情况下,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人体必须依赖它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腺无法产生胰岛素或分泌的胰岛素量不足,需要每天注射外源性胰岛素以替代补充。
  
  哪些患者必须注射胰岛素?
  ●1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有以下情况:
  
  ①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等应激状态;②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或反复出现酮症;③肝、肾功能不全;④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⑤病程较长(8~10年),有糖尿病并发症者;⑥消瘦,体重在理想体重的90%以下;⑦需要早期强化治疗的新诊断患者;⑧胰腺严重损害的继发性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孕妇。
  
  胰岛素的分类
  1.动物胰岛素:猪胰岛素;牛胰岛素。
  2.人胰岛素:半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基因重组人胰岛素。
  5.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
  影响胰岛素用量的因素
  
  1.年龄:随年龄而增加,青春期用量大。
  
  2.饮食及运动量:热量高、运动量小则用量大。
  3.病程长短:1型糖尿病病程很长者用量减少,低体重加。肾病者用量减少。
  4.糖尿病及肾病:胰岛素代谢及糖异生重要场所。晚期肾病则血糖波动很大,容易发生低血糖或胰岛素抵抗。
  5.应激:感染发热时,胰岛素需要量增加,体温>37.5℃,体温升高1℃,胰岛素需要量增加25%。
  6.月经与妊娠:月经期血糖波动大,用量常增加。妊娠中用量常增加50%~100%,分娩后用量剧减,以后渐增。
  7.激素与药物:增加胰岛素用量的药物:①升糖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及甲状腺素。②口服避孕药物。③噻嗪类利尿药;减少胰岛素用量:①酒精、水杨酸制剂②口服降糖药物等。
  
  如何确定胰岛素的注射時间?
  胰岛素根据高峰效应和作用时间不同,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长效及预混胰岛素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其注射时间也应略有区别。一般在餐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但必须注意,一定要在准备好食物之后再注射胰岛素,以免因进食不及时而出现低血糖反应。
  速效胰岛素:餐前注射即可,没有确切的时间限制。速效胰岛素特点是注射后起效快,作用高峰为30~45分钟,作用时间2~3小时。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对容易发生餐前低血糖的老年人或糖尿病肾病患 者较适用。
  短效胰岛素:要求餐前30分钟左右注射。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普通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为20~30分钟,作用高峰为2-4/J、时,作用时间6~8小时。
  中效胰岛素:可以在晚饭前注射,也可在睡觉前注射。这是一种乳白色液体,起效时间为1.5~4小时,作用高峰为4~6小时,作用时间持续14~16小时。中效胰岛素有一个吸收峰值,一旦使用不当就会有低血糖的风险,所以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注射。
  长效胰岛素:注射时间不固定。起效时间为3~4小时,作用高峰为10~16小时,持续时间约18~24小时。适用于空腹血糖控制欠佳的糖尿病患者,但用量不當可能出现夜间低血糖。
  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每天注射一次,早晚注射都行。可提供24小时的基础胰岛素量,使用起来比较灵活方便,且没有峰值,低血糖风险明显减少。
  预混胰岛素:饭前30分钟左右注射为好。因为这时胰岛素的吸收正好与血糖升高的幅度相匹配,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要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调整注射时间,如餐前血糖过高,可适当延长注射时间和进餐时间,在胰岛素注射后45分钟左右进餐。这种胰岛素起效时间为30分钟,达高峰时间为2~8小时,持续时间12~24小时。对不能接受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患者,适宜采用预混胰岛素以减少注射次数。
  
  画说胰岛素
  吕肖锋
  
  常用的胰岛素注射工具
  
  1.胰岛素注射器(图1):是专门用来注射胰岛素的注射器,由针帽、注射针、针筒、推进器几部分组成。
  一种注射器在针筒上直接标有单位(U),因此,医生让你注射几个单位胰岛素,只要按针筒上所标记的几个单位注射即可,这种注射器多为进口产品,其针头多经过特殊处理,因而注射时不感到疼痛,而且注射后皮肤上的针眼痕迹很小。
  2.胰岛素注射笔(图2):是一种形同钢笔一样的专用注射装置,有针头、注射笔和专用胰岛素组成。胰岛素注射笔简化了注射过程,患者易掌握,尤其适用于视力不佳的患者,可随身携带,因此旅行、出差时更为方便。
  3.胰岛素高压注射器(图3):是一种利用高压将胰岛素迅速注射到皮下的装置,无需针头,对惧怕针头而又需注射胰岛素的病友是较好的选择。但这种装置价格昂贵,且瘦弱的病友在高压注射后容易造成皮肤青肿。
  
  注射前的准备
  1.准备酒精棉球、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和胰岛素: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在针筒上直接标有胰岛素的计量单位(u)。胰岛素的温度应当达到室温。胰岛素如果被冷藏保存,应提前取出,放在室温下。
  2.检查胰岛素的有效期。
  3.核对胰岛素的种类:根据来源可分为动物胰岛素和人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长效、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是将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4.仔细检查胰岛素的外观:短效胰岛素为无色透明液体,若有沉淀、变色时不要使用;中效、长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为均匀的混浊悬液,若轻轻摇晃后瓶底有沉淀物,液体内有小块状悬浮物,瓶壁有冰霜样的物体黏附时不要使用,药瓶有破损不要使用。
  5.明确注射胰岛素的剂量:注射前一定要明确应该注射多少单位胰岛素,以免因为抽吸剂量错误导致低血糖或高血糖。
  6.用肥皂洗净双手(图4)。
  7.中、长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使用前应当将药物在手掌上轻轻滚动数次,使药物混合均匀(图5)。
  
  注射的部位
  常用的注射部位有:上臂前外侧部、大腿前外侧部、臀部和腹部(离肚脐2厘米外的区域)(图6)。胰岛素注入的部位不同,吸收的速度也不同,由快到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局部运动可加快吸收。如果要参加锻炼,应避免在上臂和大腿上注射,以免因活动肢体,加速对胰岛素的吸收,导致运动后低血糖。洗热水澡或按摩可以使胰岛素在注射后很快起效。如果吃饭时间提前,则选腹部注射胰岛素;如果推迟,可选臀部注射。不要在痣、瘢痕组织和皮肤隆起处注射,以免因胰岛素不易通过变厚的组织而影响疗效。
  
  
  胰岛素的抽取
  用酒精棉球消毒胰岛素瓶的橡皮塞,如果启用新瓶,将橡皮塞上的保护层去掉,但千万不可将橡皮塞打开(图7)。
  1.胰岛素的抽取技巧:去掉注射器针头的针帽,轻拉针筒活塞,让针筒活塞的黑标志达到所需注射的胰岛素的刻度,使空气抽吸入针筒。针头插入胰岛素瓶内并确定针头在瓶内,轻压针筒活塞将空气推进瓶内,这样可以避免药瓶中出现真空。将瓶底向上针筒在下,针头在瓶内胰岛素液面下,左手拿瓶右手拿注射器,两眼平视注射器的刻度,轻拉针筒活塞,抽取比所需剂量多2单位的胰岛素(图8)。
  2.混合两类胰岛素的抽取的技巧:
  ◆应将中效胰岛素药瓶横放在掌心内轻轻搓动,使乳白色药液均匀;
  ◆先在两类胰岛素中打入所需剂量的空气;
  ◆先抽取短效胰岛素的剂量,然后再抽取中效胰岛素的剂量;
  ◆抽取胰岛素时针筒内一定要排净气泡。
  3.气泡排除法:检查注射器中有无气泡,如果没有,将针芯上推至所需剂量即可。如果注射器中有气泡,应将针管直立(针头朝上),用食指轻轻弹注射器上端使气泡升至最顶部,然后将针筒活塞向前推,将气泡驱入药瓶内,再将活塞拉出至所需单位刻度的位置上,假如针筒内仍有气泡,应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气泡消失为止(图9)。
  
  
  注射器涟射胰岛素的方法选择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皮肤。注射时用一只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2~3厘米宽的皮肤,并引起轻微疼痛,另一手握胰岛素注射器,将针头以45°~90°(图10)角快速刺入注射部位,推注药液,然后放松提起的皮肤(图10)。体瘦者和儿童以45°角进针注射,体胖者以90°角注射。注射后迅速拔出针头,拔针时不能改变方向,用干净棉球压迫注射部位5~8秒,但不要揉(图11)。整个注射过程应保持肌肉放松。
  
  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
  1.将胰岛素笔芯装入胰岛素笔,下次使用就不用装了,直到笔芯用完再更换(图12)。
  2.装上针头,并拔去针头帽放于一旁。
  3.初次使用,需使胰岛素充满针头,方法是对空气注射1~2单位胰岛素。看到有胰岛素从针头流出则表示胰岛素已充满针头。注意针头不充满,注射剂量将不准(图15)。
  4.从后盖调整欲注射的胰岛素剂量。每调一个单位会听到一次“咯哒”声。
  5.选择部位,注射胰岛素,注射后保留2~3秒再拨出针头。部位选择注意事项与注射器注射相同(图14)。
  6.盖上针头帽注射结束。
  (编辑/艾新)
  
其他文献
Q:怎样才能让肾功能不再恶化?  我61岁,患糖尿病多年,今年又并发了肾病,肌酐为166.0mmol/L,尿素氮为11.2mmol/L。听说肾病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发展到需要透析,不但要花很多钱,还会危及生命,所以我现在心理负担很重,四处求医,吃了好多药,肌酐也不下降。请问专家,我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好肾功能,使之不再恶化呢?    黑龙江 闫 某    答:该病友已经存在糖尿病肾病和肾功能不全,应采取综
期刊
拜唐苹可以替代二甲双胍?  李 经    吴女士今年68岁,患糖尿病4年多,一直坚持服用二甲双胍。自从患病后,她很重视生活方式的干预,每天坚持去公园锻炼身体,也因此结识了很多病友。前两天她听别人说用二甲双胍疗效不好,现在她有了并发症,就问病友什么药好。有人说拜唐苹好,就自己去药店买了拜唐苹服用,还把原来服用的二甲双胍私自停掉。结果,前些天在公园跳舞时,吴女士突然昏迷,被送入医院。解读  吴阿姨犯了
期刊
“闲人”马大姐的戴泵生活  悠 悠    熟人都称马阿姨为“马大姐”,退休后的她也真有着《闲人马大姐》中马大姐的那种热情如火、爱人如己的性格,而且她的“闲”也是那种闲不住的闲。马阿姨患2型糖尿病十几年了,刚开始几年,通过药物控制效果尚可。后来因为看外孙比较劳累,血糖有波动,就改用胰岛素治疗。但去年年底,马阿姨生活在上海的小女儿又给她添了一个外孙女,这下可忙坏了马阿姨,又是看小的,又是照顾大的,心里
期刊
做好血糖自我监测的8点建议  李 经    监测强调的是“自我”,意思是检测要自己做,不要靠别人。只要有能力。连自己的亲人都不必依靠。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  检查强调的是“定期”,依照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对疾病的监测与检查必须定期、有计划地进行,有些检查需要天天做或随时做.有的检查需要2~3个月做一次,有的检查需要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每种检查各有不同的特点和目的。    1.早餐前血糖(指早晨6:00
期刊
糖尿病教育细则  武宝玉    开展糖尿病教育,医务人员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成立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统一认识,统一教育内容。  目前糖尿病治疗达标率较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医生缺乏对糖尿病全面控制和达标的观念,缺乏对新药物的认识;未针对基本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治疗,治疗方法落后;基层保健系统不完善;患者缺乏规范的糖尿病管理,不合理的饮食及运动,恐惧不良反应,恐惧低血糖,治疗依从性差等。由此可见
期刊
有人把骨质疏松症形象地称为“无影的窃贼”、“无声无息的疾病”。这是因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由子骨密度降低、骨质变得脆弱,常常在不知不觉中造成骨折,甚至造成残疾。而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这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有关,与钙、磷、镁等矿物质代谢关系也很密切。据统计,约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内分泌科冯晋光主任医师指出
期刊
糖尿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艾 新    没有哪一种病像糖尿病一样,给人们带来如此多的、危害其生命的并发症;也没有哪一种病像糖尿病一样,充分体现出知识对人类健康的至关重要。在国外,医疗机构一般都会鼓励病友和家属一起阅读专业健康期刊,随时获取方便实用的知识和信息,以便更好地控制和治疗糖尿病。我们衷心地希望我国的病友也重视和参与进来,掌握更多的糖尿病知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中国糖尿病杂志》主
期刊
避免截肢,请用心呵护双足——糖尿病合并足病的药物治疗  于德民 高 璐    近年來,糖尿病足病日益受到重视,以下就有关糖尿病足的治疗做几点简要介绍。    周围血管病变的治疗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常感觉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对于轻中度缺血患者,有规律小运动量的行走有利于增加下肢血液供应。由于糖尿病常合并高凝状态,因此慢性缺血的患者,应用阿斯匹林75~100毫克或低分子肝素5000~1
期刊
为健康长寿,在学习实践中认识中医——吕仁和教授谈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李 晋    有人挑战传统医学,口出狂言:告别中医;  有人痴迷中医,深信中医“根治”论;  有人黑心卖药,中药被说成“基因”疗效;  有人屡屡受骗,却仍然偏听偏信……  这一切,究竟是因为什么?为何现代中医学走向两个极端?  中医中药究竟能否治疗糖尿病?对待中医中药,我们应该持什么心态?  针对糖尿病防治,中医药有哪些优势?又存
期刊
让糖尿病饮食有据可依  杨勤兵    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五大原则  1 饮食结构要合理:  健康的保证是在适宜热量的同时,强调营养素的均衡摄入,而合理的饮食结构则是营养均衡的前提。通常糖尿病的饮食治疗要求每日碳水化合物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供热比占总热量的60%~70%(美国糖尿病学会2002年建议),蛋白质供热比占總热量的15%左右,其他热量由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提供,同时还要考虑膳食中提供的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