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测试原理;注意事项
近年来,随着医院实验室设备的全面改善,各种类型的血液分析仪迅速在全国普及,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还为临床提供了实验指标。但由于对血液分析仪的原理尚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经验,有些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 些问题,甚至得出错误的结果,贻误临床诊断。现就仪器应用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1 自配试剂的应用
目前国内使用的血液分析仪基本上是进口产品,绝大部分因电阻不同采用阻抗法。阻抗法记数细胞的原理是基于细胞在测试系统中产生的脉冲大小与仪器设定的阈值比较而得出的数据,脉冲大小除与细胞大小有关外(如粒细胞脉冲最大、淋巴细胞脉冲最小)还与溶血剂的种类,稀释液的渗透压、离子强度、电导率、仪器出厂时固定的孔电压和脉冲的增益率等有关,因此欲得到准确结果,原则上应使用原仪器的配套试剂[1]。进口试剂价格昂贵,但用自配试剂应具备以下条件。①自制试剂在成分和剂量上与配套试剂不尽相同,但同一份血液在配套试剂体系(稀释液+溶血剂)与自配试剂中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应是相同的。血细胞分类直方图是重合的,细胞分类结果应一致,如达不到这一点,不能代替进口试剂。②在红细胞、血小板测试系统中,红细胞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两种试剂中所得的结果应是相同的(如果仪器的记数阈值是可调的,至少应在允许的变异范围内)。空白记数应符合仪器的标准。③溶血剂溶解血细胞的程度、速度及血红蛋白与溶血剂使用后的吸收光谱与HiCN应相似,吸收峰值最好在540nm。④自配试剂的成分不应损坏仪器的部件或影响使用寿命。
2 直方图分析及白细胞分类的正确使用
细胞直方图既给临床提供诊断参考数据,也为操作人员提供对仪器工作状态和实验结果是否可信的监控,一般必须在仔细分析直方图之后,确定是否需要显微镜检查再报告。这一点在白细胞分类尤为重要。尽管现代高科技不断在血液分析仪上应用,多方位测量同一细胞的高档血液分析仪相继问世,但迄今尚无一台血液分析仪能完全代替显微镜进行细胞分类记数,目前国内少数单位在白细胞分类时,只用仪器忽视显微镜检查倾向必须纠正。
3 血液的采取
按自动化程度,血液分析仪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两类,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液是否需要预稀释。半自动仪器通常要事先用稀释剂稀释血液,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直接使用抗凝血在仪器内自动稀释。不但减少了实验误差,提高了结果的精确性也减少了操作人员感染几率。当前不少医院使用末梢抗凝血用于用血量较少的仪器,虽然可得到可以接受的结果,但受末梢血循环状态、采血技术的影响,有时血液易形成小凝块,堵塞机器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且增加了操作人员与血液直接接触的机会,因此,为了能合理使用全自动分析仪,除了婴、幼儿或需多次进行常规检查的病人外,皆应使用静脉抗凝血[2]。抗凝剂的选择不容忽视。ICSH推荐k3-EDTA或K2-EDTA,
4 红细胞MCV、RDW对鉴别贫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传统文献长期应用MCH、MCHC、MCV值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单纯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四种类型。但红细胞的平均值在贫血时的变化是不典型的,切不能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的离散程度,对贫血的鉴别非常笼统。MCV作为评价红细胞平均体积的指标对红细胞的改变较为敏感。但在外周血中存在双型红细胞(正色素与低色素二者并存)时,MCV常处于正常范围,从而无法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离散程度。RDW是表示红细胞体积大小分布的参数,其升高表示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差异增大。将RDW与MCV参数结合起来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3],可将贫血分为:①RDW正常,MCV降低,为红细胞均一性贫血,其红细胞之间大小变化不明显,体积普遍偏小。如单纯小细胞性贫血。②RDW正常,MCV正常,为正细胞均一性贫血,其红细胞体积大小及分布与健康人基本一致。如再生障碍性贫血。③RDW正常,MCV增加,为大细胞均一性贫血,其细胞体积普遍偏大,细胞间大小变化不明显,如恶性贫血。④RDW增加,MCV降低为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红细胞体积偏小,大小不均,细胞大小差异大,如缺铁性贫血。⑤RDW增加,MCV正常为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其外周血存在双型细胞,细胞体积大小不均一,MCV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如铁粒幼细胞贫血。⑥RDW增加,MCV增加。为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红细胞体积增大,大小差异明显。如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5 血细胞分析仪的一些误差原因及防止
血细胞分析仪的误差可来自多方面,如血樣的污染、稀释不当、未充分溶血或过度溶血及某些疾病的影响等。
如Hb原因:①高脂乳糜血浑浊而引起假性升高。可用含非颗粒稀释物如正常人AB型血清或生理盐水替换处理血浆解除。②白细胞>100×109/L的肝病,一些血红蛋白病出现异常靶细胞也可干扰,可用离心或过滤法除去。③高胆红素血症。④明显的体内溶血,血浆游离Hb影响致MCH、MCHC升高。⑤冷球蛋白及副球蛋白,因试剂离子强度低渗及pH改变或血中四胺盐等原因影响测定。
WBC假性升高也有多种原因。如:①血小板凝聚团酷似白细胞,一般假性可用稀释,混匀法解聚,而EDTA抗凝剂依赖的血小板聚集也可造成白细胞假性升高。②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系统增生性疾病、感染等,血浆内含冷球蛋白在室温情况下可使非定形物质聚集[4]。产生一些聚集物导致白细胞升高,可将稀释标本置37℃水浴10min后再计数以消除影响。③在血中存在高效价红细胞聚集素及较多靶细胞的新生儿、早产儿,因红细胞溶血不全而影响WBC计数。④M蛋白症,在低pH时,M蛋白可与溶血剂反应使WBC升高。
WBC假性减低可因标本久置白细胞变性或白细胞凝集素或非特异性凝集素使白细胞变性破坏,临床用免疫抑制剂的尿毒症病人,WBC也可减低。
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原因很多,如非血液成分的污染、冷球蛋白血症的沉淀物可致假性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减低可因未充分抗凝血液细小凝结,IgG或IgM凝集素与EDTA依赖或抗凝不够等引起。
6 应用分析仪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随着高新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技术人员的培训更显得重要。先进的血液分析仪需要高素质的人员去使用,这些人员:①上岗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或接受良好的培训,要对仪器的原理、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异常报警的含义,引起实验误差的因素及维护有充分的了解,掌握用ICSH推荐的标准方法校正仪器的每一个测试参数。②注意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全面质量控制、严格管理标本的采取、处理、运输,注意病人生理或者病理因素对实验造成的误差或服用某些药物的干扰作用;分析中随时监控仪器的工作状态,注意工作环境的电压变化和磁场、声波的干扰,根据质控图的变化及仪器的调试,测试后要根据临床诊断,直方图的变化,各项参数的相互关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发出报告。③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因此必须重视技术人员医德医风的教育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在仪器的选购方面除了要对仪器本身的质量、功能和售后服务等认真考察外,还要对本地区本单位的环境条件,人员素质,工作量的大小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作全面的考虑。
综上所述,随着各种先进血液分析仪的不断应用,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先进的血液分析仪必将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4,17(6):325.
[2] TyckoDH. AppliedOptics.1985.24(9):1355.
[3] MohandasN. Blood.1986.68:506.
[4] 马骏龙. 军医进修学报.1992.13(1):36.
近年来,随着医院实验室设备的全面改善,各种类型的血液分析仪迅速在全国普及,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还为临床提供了实验指标。但由于对血液分析仪的原理尚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经验,有些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 些问题,甚至得出错误的结果,贻误临床诊断。现就仪器应用中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1 自配试剂的应用
目前国内使用的血液分析仪基本上是进口产品,绝大部分因电阻不同采用阻抗法。阻抗法记数细胞的原理是基于细胞在测试系统中产生的脉冲大小与仪器设定的阈值比较而得出的数据,脉冲大小除与细胞大小有关外(如粒细胞脉冲最大、淋巴细胞脉冲最小)还与溶血剂的种类,稀释液的渗透压、离子强度、电导率、仪器出厂时固定的孔电压和脉冲的增益率等有关,因此欲得到准确结果,原则上应使用原仪器的配套试剂[1]。进口试剂价格昂贵,但用自配试剂应具备以下条件。①自制试剂在成分和剂量上与配套试剂不尽相同,但同一份血液在配套试剂体系(稀释液+溶血剂)与自配试剂中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应是相同的。血细胞分类直方图是重合的,细胞分类结果应一致,如达不到这一点,不能代替进口试剂。②在红细胞、血小板测试系统中,红细胞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两种试剂中所得的结果应是相同的(如果仪器的记数阈值是可调的,至少应在允许的变异范围内)。空白记数应符合仪器的标准。③溶血剂溶解血细胞的程度、速度及血红蛋白与溶血剂使用后的吸收光谱与HiCN应相似,吸收峰值最好在540nm。④自配试剂的成分不应损坏仪器的部件或影响使用寿命。
2 直方图分析及白细胞分类的正确使用
细胞直方图既给临床提供诊断参考数据,也为操作人员提供对仪器工作状态和实验结果是否可信的监控,一般必须在仔细分析直方图之后,确定是否需要显微镜检查再报告。这一点在白细胞分类尤为重要。尽管现代高科技不断在血液分析仪上应用,多方位测量同一细胞的高档血液分析仪相继问世,但迄今尚无一台血液分析仪能完全代替显微镜进行细胞分类记数,目前国内少数单位在白细胞分类时,只用仪器忽视显微镜检查倾向必须纠正。
3 血液的采取
按自动化程度,血液分析仪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两类,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液是否需要预稀释。半自动仪器通常要事先用稀释剂稀释血液,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直接使用抗凝血在仪器内自动稀释。不但减少了实验误差,提高了结果的精确性也减少了操作人员感染几率。当前不少医院使用末梢抗凝血用于用血量较少的仪器,虽然可得到可以接受的结果,但受末梢血循环状态、采血技术的影响,有时血液易形成小凝块,堵塞机器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且增加了操作人员与血液直接接触的机会,因此,为了能合理使用全自动分析仪,除了婴、幼儿或需多次进行常规检查的病人外,皆应使用静脉抗凝血[2]。抗凝剂的选择不容忽视。ICSH推荐k3-EDTA或K2-EDTA,
4 红细胞MCV、RDW对鉴别贫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传统文献长期应用MCH、MCHC、MCV值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单纯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四种类型。但红细胞的平均值在贫血时的变化是不典型的,切不能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的离散程度,对贫血的鉴别非常笼统。MCV作为评价红细胞平均体积的指标对红细胞的改变较为敏感。但在外周血中存在双型红细胞(正色素与低色素二者并存)时,MCV常处于正常范围,从而无法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离散程度。RDW是表示红细胞体积大小分布的参数,其升高表示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差异增大。将RDW与MCV参数结合起来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3],可将贫血分为:①RDW正常,MCV降低,为红细胞均一性贫血,其红细胞之间大小变化不明显,体积普遍偏小。如单纯小细胞性贫血。②RDW正常,MCV正常,为正细胞均一性贫血,其红细胞体积大小及分布与健康人基本一致。如再生障碍性贫血。③RDW正常,MCV增加,为大细胞均一性贫血,其细胞体积普遍偏大,细胞间大小变化不明显,如恶性贫血。④RDW增加,MCV降低为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红细胞体积偏小,大小不均,细胞大小差异大,如缺铁性贫血。⑤RDW增加,MCV正常为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其外周血存在双型细胞,细胞体积大小不均一,MCV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如铁粒幼细胞贫血。⑥RDW增加,MCV增加。为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红细胞体积增大,大小差异明显。如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5 血细胞分析仪的一些误差原因及防止
血细胞分析仪的误差可来自多方面,如血樣的污染、稀释不当、未充分溶血或过度溶血及某些疾病的影响等。
如Hb原因:①高脂乳糜血浑浊而引起假性升高。可用含非颗粒稀释物如正常人AB型血清或生理盐水替换处理血浆解除。②白细胞>100×109/L的肝病,一些血红蛋白病出现异常靶细胞也可干扰,可用离心或过滤法除去。③高胆红素血症。④明显的体内溶血,血浆游离Hb影响致MCH、MCHC升高。⑤冷球蛋白及副球蛋白,因试剂离子强度低渗及pH改变或血中四胺盐等原因影响测定。
WBC假性升高也有多种原因。如:①血小板凝聚团酷似白细胞,一般假性可用稀释,混匀法解聚,而EDTA抗凝剂依赖的血小板聚集也可造成白细胞假性升高。②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系统增生性疾病、感染等,血浆内含冷球蛋白在室温情况下可使非定形物质聚集[4]。产生一些聚集物导致白细胞升高,可将稀释标本置37℃水浴10min后再计数以消除影响。③在血中存在高效价红细胞聚集素及较多靶细胞的新生儿、早产儿,因红细胞溶血不全而影响WBC计数。④M蛋白症,在低pH时,M蛋白可与溶血剂反应使WBC升高。
WBC假性减低可因标本久置白细胞变性或白细胞凝集素或非特异性凝集素使白细胞变性破坏,临床用免疫抑制剂的尿毒症病人,WBC也可减低。
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原因很多,如非血液成分的污染、冷球蛋白血症的沉淀物可致假性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减低可因未充分抗凝血液细小凝结,IgG或IgM凝集素与EDTA依赖或抗凝不够等引起。
6 应用分析仪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随着高新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技术人员的培训更显得重要。先进的血液分析仪需要高素质的人员去使用,这些人员:①上岗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或接受良好的培训,要对仪器的原理、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异常报警的含义,引起实验误差的因素及维护有充分的了解,掌握用ICSH推荐的标准方法校正仪器的每一个测试参数。②注意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全面质量控制、严格管理标本的采取、处理、运输,注意病人生理或者病理因素对实验造成的误差或服用某些药物的干扰作用;分析中随时监控仪器的工作状态,注意工作环境的电压变化和磁场、声波的干扰,根据质控图的变化及仪器的调试,测试后要根据临床诊断,直方图的变化,各项参数的相互关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发出报告。③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因此必须重视技术人员医德医风的教育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在仪器的选购方面除了要对仪器本身的质量、功能和售后服务等认真考察外,还要对本地区本单位的环境条件,人员素质,工作量的大小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作全面的考虑。
综上所述,随着各种先进血液分析仪的不断应用,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先进的血液分析仪必将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4,17(6):325.
[2] TyckoDH. AppliedOptics.1985.24(9):1355.
[3] MohandasN. Blood.1986.68:506.
[4] 马骏龙. 军医进修学报.1992.1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