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9年,由爱奇艺出品、米未联合出品的原创类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全网首播,引发一时轰动。《乐队的夏天》有哪些创新点和局限性?“乐队”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有何对策?
关键词:《乐队的夏天》;“乐队”类综艺;音乐
引言:以“乐队”为旗帜的综艺,在中国的综艺史上,只有江苏卫视的《中国乐队》和央视的《超级乐队》,可惜节目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放眼世界,获得音乐圈认可的也只有《美国超级乐队》和韩国综艺《超级乐队》两档节目。可见“乐队”属于节目内容上的蓝海。
随着大量优质乐队涌现、成熟的商业模式介入、市场环境逐渐明朗等等,“乐队”类综艺在我国的出现亦有其必然性。
一、《乐队的夏天》创新点分析
(一)疏通节目核心逻辑
节目主要以“乐队音乐现场表演”的形式呈现。节目没有设置带有评判性质的“导师”,而是将所有投票权给予现场观众。赛制很好地回避了有关“音乐价值”、“音乐类型”方面的争议,而直接引导在“观众喜爱”的结果判断上,既避免了各方之间的潜在矛盾,也保持着不同风格乐队间的竞争性,增强了节目的看点。
《乐队的夏天》现场观众分为“观众乐迷”、“专业乐迷”和“超级乐迷”三部分。“观众乐迷”来自各行各业,“专业乐迷”为音乐从业人员,六位明星艺人担任“超级乐迷”。每种乐迷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投票权。细分的“乐迷”设置兼顾了专业性和娱乐性,所有人在现场都有自己清晰的定位坐标。
(二)重视用户实时反馈
對于《乐队的夏天》,导演小组使用“小型看片会”加“行为记录”的验证模式。第一期节目播出后,“现场观众的镜头太多”“乐队表演剪辑了太多评论镜头”等意见被迅速吸取;未播放的乐队表演更是在第三期末尾集体亮相。“用户不会提前告诉你他喜欢什么,你只能通过测试知道他不喜欢什么。”节目总制片人表示,用户调研的逻辑在于证伪。之所以导演专业判断和用户反馈能够达成共识,正是因为团队基于这种理念在后期对成片的反复打磨。
(三)独创“Live”营销模式
“Live”指真实感、现场感。《乐队的夏天》努力将“Live”文化延伸到公众层面,让更多人感受到乐队文化带来的活力和热情。播出节目中,乐队乐手用优酸乳果果昔敲打乐器、主持人使用vivo X27拍摄演出现场照片。定制化广告以及场景深度融合,借此不断阐述品牌的核心价值,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乐队的夏天》还在北京团结湖地铁站设置场景互动,将年轻人的真实“Live”场景与生活区域关联,直击核心潜在用户。节目首播当晚,《乐队的夏天》特别在全国范围内联动了27家“Live House”举办线下狂欢,参演乐队与乐迷现场零距离互动。
二、《乐队的夏天》的局限性
(一)刻意制造冲突痕迹
前期节目中如法炮制了《中国有嘻哈》中“老炮”和“练习生”之间的矛盾对立。节目在上千只乐队中进行挑选,却偏偏不合时宜地选择了练习生乐队,试图人为制造冲突的目的非常明显。第一期的节目以“吴青峰曝苏打绿成团危机”为标题,严重偏离节目的初心和宗旨。经过验证,观众并不为这些话题买账。
(二)弱化舞台表演的迹象
第一期节目中,节目的时间分配没有充分重视舞台本身——将近半小时的时间进行访谈,才终于进入正式表演;3支知名度较低的乐队被剪辑在一起,一共只有3分钟的播放时间,而练习生乐队却拥有相对完整的剪辑。与之相比,韩国综艺《超级乐队》之所以口碑良好,是因为它能够完整客观地展现了乐手的演奏,将节目重点放在音乐本身。
(三)乐队标签化的嫌疑
在第一期节目中,超级乐迷马东在乐队初次集合时说:“30多个乐队,安安静静坐在这儿,到现在还没有打起来,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以及点评乐队时高晓松“乐队里好看的姑娘不是跟吉他手就是和经纪人在一起,没有贝斯手的事”等言论。为了将“什么叫朋克”普及给观众,节目把几支朋克乐队的表演进行了鬼畜剪辑,容易使观众将“朋克”与无聊、浅薄等贬义词画上等号。这类以偏概全的标签会对新观众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一定程度上歪曲了音乐文化的内涵。
(四)节目音乐专业性偏差
前两期节目中,都出现了音乐知识的错误。乐队鼓手表演了一段架子鼓“solo”,节目错误的称其为“滚奏”;普及传统乐是“一、三”强拍之后,进入了一段不相符的表演;放出错误的历史人物照片等等。
三、“乐队”类音乐综艺的发展对策
(一)增强节目的专业性
要做好一档主打亚文化的综艺节目,前提是“吃透”这种文化。乐队文化作为一种“舶来品”,有着长达百年的历史,涵盖了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经典。“乐队”类综艺节目的核心内容是乐队的现场表演,节目的专业性首先体现在完整展现乐队表演。除此以外,“乐队”类综艺需要由外及里地增强专业性——从灯光、舞美等硬性指标,到乐理、音乐内涵等软性知识。优秀的“乐队”类综艺节目,既要能让外行看到“热闹”,更能让内行看到“门道”。
(二)注重线上与线下营销结合
作为线上的综艺节目,如何实现受众转化价值?线上采用广告植入,与赞助品牌联动;线下搭建宣传场实景,与“Live House”、与音乐节联动都是可行的方式。“乐队”类综艺节目在营销上具有天然优势——节目通过音乐传递价值,为品牌赋予文化意义,促进线下消费。线上和线下营销都应当与乐队文化的题材属性契合,能够引发用户共鸣,甚至点燃文化潮流。
(三)发掘新兴独立乐队
尽管优质乐队已经层出不穷,但是知名度高的乐队还是少数。发掘新兴乐队可以增添节目的新鲜感,同时为音乐圈“造血”。一方面,节目主办方可以与各大独立音乐厂牌合作,联合发起旨在培养、发掘独立乐队的音乐计划;另一方面,节目可以尝试通过开展全国海选,选拔一定比例的新生力量,与老乐队同台竞技;或者直接招募乐手通过竞技组建乐队。
结语:《乐队的夏天》在诸多方面都有开创性,尽管有缺陷,但是总体瑕不掩瑜。希望这档综艺节目能够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的转化,为乐队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重谦,牛绿林.音乐综艺发展趋势以及创新[J].戏剧之家,2019(11):79+81.
[2]黄萃青,张强.综艺音乐节目的传播体系创新[J].新闻战线,2018(12):128-129.
[3]袁也.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守成[J].现代视听,2013(07):34-37.
关键词:《乐队的夏天》;“乐队”类综艺;音乐
引言:以“乐队”为旗帜的综艺,在中国的综艺史上,只有江苏卫视的《中国乐队》和央视的《超级乐队》,可惜节目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放眼世界,获得音乐圈认可的也只有《美国超级乐队》和韩国综艺《超级乐队》两档节目。可见“乐队”属于节目内容上的蓝海。
随着大量优质乐队涌现、成熟的商业模式介入、市场环境逐渐明朗等等,“乐队”类综艺在我国的出现亦有其必然性。
一、《乐队的夏天》创新点分析
(一)疏通节目核心逻辑
节目主要以“乐队音乐现场表演”的形式呈现。节目没有设置带有评判性质的“导师”,而是将所有投票权给予现场观众。赛制很好地回避了有关“音乐价值”、“音乐类型”方面的争议,而直接引导在“观众喜爱”的结果判断上,既避免了各方之间的潜在矛盾,也保持着不同风格乐队间的竞争性,增强了节目的看点。
《乐队的夏天》现场观众分为“观众乐迷”、“专业乐迷”和“超级乐迷”三部分。“观众乐迷”来自各行各业,“专业乐迷”为音乐从业人员,六位明星艺人担任“超级乐迷”。每种乐迷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投票权。细分的“乐迷”设置兼顾了专业性和娱乐性,所有人在现场都有自己清晰的定位坐标。
(二)重视用户实时反馈
對于《乐队的夏天》,导演小组使用“小型看片会”加“行为记录”的验证模式。第一期节目播出后,“现场观众的镜头太多”“乐队表演剪辑了太多评论镜头”等意见被迅速吸取;未播放的乐队表演更是在第三期末尾集体亮相。“用户不会提前告诉你他喜欢什么,你只能通过测试知道他不喜欢什么。”节目总制片人表示,用户调研的逻辑在于证伪。之所以导演专业判断和用户反馈能够达成共识,正是因为团队基于这种理念在后期对成片的反复打磨。
(三)独创“Live”营销模式
“Live”指真实感、现场感。《乐队的夏天》努力将“Live”文化延伸到公众层面,让更多人感受到乐队文化带来的活力和热情。播出节目中,乐队乐手用优酸乳果果昔敲打乐器、主持人使用vivo X27拍摄演出现场照片。定制化广告以及场景深度融合,借此不断阐述品牌的核心价值,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乐队的夏天》还在北京团结湖地铁站设置场景互动,将年轻人的真实“Live”场景与生活区域关联,直击核心潜在用户。节目首播当晚,《乐队的夏天》特别在全国范围内联动了27家“Live House”举办线下狂欢,参演乐队与乐迷现场零距离互动。
二、《乐队的夏天》的局限性
(一)刻意制造冲突痕迹
前期节目中如法炮制了《中国有嘻哈》中“老炮”和“练习生”之间的矛盾对立。节目在上千只乐队中进行挑选,却偏偏不合时宜地选择了练习生乐队,试图人为制造冲突的目的非常明显。第一期的节目以“吴青峰曝苏打绿成团危机”为标题,严重偏离节目的初心和宗旨。经过验证,观众并不为这些话题买账。
(二)弱化舞台表演的迹象
第一期节目中,节目的时间分配没有充分重视舞台本身——将近半小时的时间进行访谈,才终于进入正式表演;3支知名度较低的乐队被剪辑在一起,一共只有3分钟的播放时间,而练习生乐队却拥有相对完整的剪辑。与之相比,韩国综艺《超级乐队》之所以口碑良好,是因为它能够完整客观地展现了乐手的演奏,将节目重点放在音乐本身。
(三)乐队标签化的嫌疑
在第一期节目中,超级乐迷马东在乐队初次集合时说:“30多个乐队,安安静静坐在这儿,到现在还没有打起来,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以及点评乐队时高晓松“乐队里好看的姑娘不是跟吉他手就是和经纪人在一起,没有贝斯手的事”等言论。为了将“什么叫朋克”普及给观众,节目把几支朋克乐队的表演进行了鬼畜剪辑,容易使观众将“朋克”与无聊、浅薄等贬义词画上等号。这类以偏概全的标签会对新观众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一定程度上歪曲了音乐文化的内涵。
(四)节目音乐专业性偏差
前两期节目中,都出现了音乐知识的错误。乐队鼓手表演了一段架子鼓“solo”,节目错误的称其为“滚奏”;普及传统乐是“一、三”强拍之后,进入了一段不相符的表演;放出错误的历史人物照片等等。
三、“乐队”类音乐综艺的发展对策
(一)增强节目的专业性
要做好一档主打亚文化的综艺节目,前提是“吃透”这种文化。乐队文化作为一种“舶来品”,有着长达百年的历史,涵盖了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经典。“乐队”类综艺节目的核心内容是乐队的现场表演,节目的专业性首先体现在完整展现乐队表演。除此以外,“乐队”类综艺需要由外及里地增强专业性——从灯光、舞美等硬性指标,到乐理、音乐内涵等软性知识。优秀的“乐队”类综艺节目,既要能让外行看到“热闹”,更能让内行看到“门道”。
(二)注重线上与线下营销结合
作为线上的综艺节目,如何实现受众转化价值?线上采用广告植入,与赞助品牌联动;线下搭建宣传场实景,与“Live House”、与音乐节联动都是可行的方式。“乐队”类综艺节目在营销上具有天然优势——节目通过音乐传递价值,为品牌赋予文化意义,促进线下消费。线上和线下营销都应当与乐队文化的题材属性契合,能够引发用户共鸣,甚至点燃文化潮流。
(三)发掘新兴独立乐队
尽管优质乐队已经层出不穷,但是知名度高的乐队还是少数。发掘新兴乐队可以增添节目的新鲜感,同时为音乐圈“造血”。一方面,节目主办方可以与各大独立音乐厂牌合作,联合发起旨在培养、发掘独立乐队的音乐计划;另一方面,节目可以尝试通过开展全国海选,选拔一定比例的新生力量,与老乐队同台竞技;或者直接招募乐手通过竞技组建乐队。
结语:《乐队的夏天》在诸多方面都有开创性,尽管有缺陷,但是总体瑕不掩瑜。希望这档综艺节目能够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的转化,为乐队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重谦,牛绿林.音乐综艺发展趋势以及创新[J].戏剧之家,2019(11):79+81.
[2]黄萃青,张强.综艺音乐节目的传播体系创新[J].新闻战线,2018(12):128-129.
[3]袁也.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守成[J].现代视听,2013(07):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