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具有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学科特点。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通过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来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趣味性教学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按照生物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气氛;采取鼓励手段,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为“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关键词】生物;新课标;趣味性教学【中图分类号】G257.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96-01
“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其由学习的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的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我运用趣味性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
1引言合理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前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造成悬念,就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再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科学的真相。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如讲“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我以一个问题作为引言:现在有一对夫妇,男的能卷舌,其基因组成是AA,女的不能卷舌,其基因组成是aa,他们生的孩子基因组成是Aa,那么他们的孩子能卷舌吗?这样的引言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的思维就异常活跃,七嘴八舌地开始争论,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生急于知道为什么而认真听课,问题的解答又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2“互动式”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对问题进行师生“互动式”的探讨。只有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得到了满足,才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生物的进化》一章时,授新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带着“人类是如何进化的?”这一主题展开预习。由于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定程度的熟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维和话题的走向,提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起源于哪里?”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试图使讨论问题焦点化。教师通过组织4人一组的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并结合平时对课外知识的了解,积极投入到讨论活动中来。有的同学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在地球上产生的”,但也有的同学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于星际空间”。无论是在学生还是发表个人见解时,还是对某一见解提出质疑时,教师始终以一个普通的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以他个人的经验和经历,丰富学生的思考,同时也在暗中适时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和话题的走向,使讨论更加焦点化。课堂呈现浓厚的民主氛围。师生在课堂上积极交流,质疑问难,使得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3加強直观教学,调动学生兴趣
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等环节。在这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中,起点是感知学习的内容,也就是了解学习的内容,并获得与之相关的较丰富的、全面的、正确的感性知识。为了提高学生感知教学内容的效果,在生物学教学中常常使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学生对生物标本、实物模型、活动挂图等直观教具都有很大的兴趣。因此,选用合适的标本、实物模型、活动挂图等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良好的作用。如讲DNA分子的结构时,用模型教学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双螺旋结构;讲“用药和急救”时,播放录像“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急救方法,使学生比较直观地学习到有关急救方面的知识。又如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利用3~5分钟时间播放一些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特点,动物的觅食、求偶、避敌等内容的录像,能大大拓宽了学生观察生物世界的范围和深度,激发学生探索生命活动奥秘的兴趣。
4适当运用比喻和约定俗成的语言,增加知识趣味性
课堂上适当使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或约定俗成的语言,可以使抽象难懂的生物知识深入浅出,学生易于消化理解,使课堂变得更有趣、更生动、更有生机,更引人入胜。如讲“血液的成分”的内容时,将红细胞比喻为人体内的“红色运输队”,将白细胞比喻为“白色卫士”,血小板比喻为“管道巡逻兵”,发炎现象比喻为“自卫反击战”等。又如在讲完全变态时,引用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名句来进行教学,问:诗人的观察有没有错误呢?学生恍然大悟,春蚕没有死,是化蛹了。又如,在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时,引用书中的两句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了,学生听起来新鲜有趣,学生也易理解消化。
实践表明,适当运用比喻、谚语、诗词或成语等辅助生物课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
5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之一。中学生有好奇、好动、探索求知欲强等心理特点,在实验探究中,学生可动手、动脑,可从中获得满足感,可把实验教学作为激发培养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观察,多让学生动手,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内化与外化的过程,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呈现出来,把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如“观察蚯蚓的蠕动”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知道蚯蚓体壁保持湿润是因为蚯蚓依靠它来呼吸,气体必须溶解在粘液里才能进行气体交换。还可请学生进一步实验,如在干燥的纸上,蚯蚓身体会很快地扭来扭去,通过实验让学生主动获取有关蚯蚓生活环境的知识。实验结束后把蚯蚓放归大自然,贯穿“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等。又如:学习昆虫“蝗虫”时,我进行了一个小实验,准备两只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在生物教学中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乐趣中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索的积极体验,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知识储存,学会合作与分享,实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
6利用生物口诀,趣味记忆
新课标的实施,就是要“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反复机械的记忆容易让学生身心疲劳,把一些零散难记忆的知识内容编成简单的、具有一定的音韵和节奏感的口诀,简明扼要,抓住了知识重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帮助记忆。因此,在课堂适当运用,既可缩小记忆容量,便于记忆,又能活跃课堂氛围。如几种无机盐缺乏症:钙、磷不够疏松症,小儿还患佝偻病;成人缺碘甲状肿,幼儿必患呆小症;婴儿缺锌食不振,生殖发育要缓行;血红蛋白铁组成,缺少就患贫血症。它把几种常见无机盐缺乏症归纳在一起,利用押韵特点,使无机盐与相应缺乏症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较持久的联系。这样,才能把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通过课堂的趣味性教学,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就是学生素质的提高,这正是我们要追求的教育和教学目标。让课堂教学中多点趣味,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让新课程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思想真正深入到了我们的教育之中。
【关键词】生物;新课标;趣味性教学【中图分类号】G257.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96-01
“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其由学习的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的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我运用趣味性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
1引言合理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前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造成悬念,就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再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科学的真相。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如讲“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我以一个问题作为引言:现在有一对夫妇,男的能卷舌,其基因组成是AA,女的不能卷舌,其基因组成是aa,他们生的孩子基因组成是Aa,那么他们的孩子能卷舌吗?这样的引言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的思维就异常活跃,七嘴八舌地开始争论,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生急于知道为什么而认真听课,问题的解答又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2“互动式”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对问题进行师生“互动式”的探讨。只有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得到了满足,才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生物的进化》一章时,授新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带着“人类是如何进化的?”这一主题展开预习。由于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定程度的熟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维和话题的走向,提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起源于哪里?”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试图使讨论问题焦点化。教师通过组织4人一组的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并结合平时对课外知识的了解,积极投入到讨论活动中来。有的同学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在地球上产生的”,但也有的同学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于星际空间”。无论是在学生还是发表个人见解时,还是对某一见解提出质疑时,教师始终以一个普通的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以他个人的经验和经历,丰富学生的思考,同时也在暗中适时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和话题的走向,使讨论更加焦点化。课堂呈现浓厚的民主氛围。师生在课堂上积极交流,质疑问难,使得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3加強直观教学,调动学生兴趣
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等环节。在这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中,起点是感知学习的内容,也就是了解学习的内容,并获得与之相关的较丰富的、全面的、正确的感性知识。为了提高学生感知教学内容的效果,在生物学教学中常常使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学生对生物标本、实物模型、活动挂图等直观教具都有很大的兴趣。因此,选用合适的标本、实物模型、活动挂图等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良好的作用。如讲DNA分子的结构时,用模型教学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双螺旋结构;讲“用药和急救”时,播放录像“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急救方法,使学生比较直观地学习到有关急救方面的知识。又如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利用3~5分钟时间播放一些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特点,动物的觅食、求偶、避敌等内容的录像,能大大拓宽了学生观察生物世界的范围和深度,激发学生探索生命活动奥秘的兴趣。
4适当运用比喻和约定俗成的语言,增加知识趣味性
课堂上适当使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或约定俗成的语言,可以使抽象难懂的生物知识深入浅出,学生易于消化理解,使课堂变得更有趣、更生动、更有生机,更引人入胜。如讲“血液的成分”的内容时,将红细胞比喻为人体内的“红色运输队”,将白细胞比喻为“白色卫士”,血小板比喻为“管道巡逻兵”,发炎现象比喻为“自卫反击战”等。又如在讲完全变态时,引用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名句来进行教学,问:诗人的观察有没有错误呢?学生恍然大悟,春蚕没有死,是化蛹了。又如,在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时,引用书中的两句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了,学生听起来新鲜有趣,学生也易理解消化。
实践表明,适当运用比喻、谚语、诗词或成语等辅助生物课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
5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之一。中学生有好奇、好动、探索求知欲强等心理特点,在实验探究中,学生可动手、动脑,可从中获得满足感,可把实验教学作为激发培养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观察,多让学生动手,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内化与外化的过程,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呈现出来,把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如“观察蚯蚓的蠕动”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知道蚯蚓体壁保持湿润是因为蚯蚓依靠它来呼吸,气体必须溶解在粘液里才能进行气体交换。还可请学生进一步实验,如在干燥的纸上,蚯蚓身体会很快地扭来扭去,通过实验让学生主动获取有关蚯蚓生活环境的知识。实验结束后把蚯蚓放归大自然,贯穿“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等。又如:学习昆虫“蝗虫”时,我进行了一个小实验,准备两只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在生物教学中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乐趣中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索的积极体验,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知识储存,学会合作与分享,实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
6利用生物口诀,趣味记忆
新课标的实施,就是要“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反复机械的记忆容易让学生身心疲劳,把一些零散难记忆的知识内容编成简单的、具有一定的音韵和节奏感的口诀,简明扼要,抓住了知识重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帮助记忆。因此,在课堂适当运用,既可缩小记忆容量,便于记忆,又能活跃课堂氛围。如几种无机盐缺乏症:钙、磷不够疏松症,小儿还患佝偻病;成人缺碘甲状肿,幼儿必患呆小症;婴儿缺锌食不振,生殖发育要缓行;血红蛋白铁组成,缺少就患贫血症。它把几种常见无机盐缺乏症归纳在一起,利用押韵特点,使无机盐与相应缺乏症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较持久的联系。这样,才能把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通过课堂的趣味性教学,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就是学生素质的提高,这正是我们要追求的教育和教学目标。让课堂教学中多点趣味,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让新课程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思想真正深入到了我们的教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