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化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s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是数学研究中常用的解题思想。本文针对特殊化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特殊化解题思想的教学和学生解题中特殊化思想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殊化思想  高中数学  解题  应用
  特殊化思想作为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和方法,其在高考中出现和应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作为一种辩证的数学解题思想,特殊化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更考验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数学应用能力。但特殊化思想作为一种常用的数学解题思想,其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也有一些技巧和方法,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
  1. 巧设特殊解析式
  一类函数具有的通性,和不同函数具有的特性,是我们之所以学习函数的关键。在解答函数问题时,如果题干没有给出特定的函数,而是给出了几点性质,我们可以将这类函数具体化,通过假设的函数解析式,来对题干中的函数性质进行判断。通过这种假设函数解析式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选择题中排除错误答案,也能在大题的解答中用于解题思路的探索和解题结果正确与否的判断。
  例:某奇函数f(x)是定义在区间(-∞,+∞)的奇函数,现有函数g(x)图像与f(x)重合,已知函数g(x)在区间[0,+∞]之间,问以下不等式哪个成立?
  A:f(b)-f(-a)g(a)-g(-b)
  C:f(a)-f(-b)=g(b)-g(-a); D:f(a)-f(-b)  该问题题干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函数,但根据题干我们可以假设函数为f(x)=x,g(x)=|x|,取a、b的值为区间内任一自然数,我们很轻易的就能够判断正确的选项为B。
  2. 巧用特殊因素,优化解题方案
  在数学解题中,无论题干给出的已知条件多么奇怪,它一定会对解题有所帮助。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善用特殊化思想,对题干中的特殊因素进行深入思考。因为这些特殊因素往往都是解题的关键点,只要运用这些特殊的因素来探路,那么你很容易就能发现题目所存在的规律,而发现了解题规律,难题也就不是难题了。
  例:有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它的8个顶点处于一个球体O的表面上,已知有点E、F分别为棱AA1、DD1的中点,求直线EF被球O截得的线段长度。
  乍一看这个题目,是让我们在正方体中添加一个球体,然后求出EF被球O截得的线段长度。如果根据题干的表达在正方体中加入一个球体,那这个图形将会变得异常复杂,运算过程也会非常耗时。想要解答这个问题,采用这种策略显然是不恰当的。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虑,面AA1DD1截得的球面为圆,EF在界面内,我们连接球心抽出一个圆锥,那圆锥底面直径AD1恰巧就是EF被球体截得线段的长度,那求解起来就简单直观了。
  3. 特值计算和特值否定法
  特殊值计算法一般常用在有关于数列和不等式的问题中。这类问题如果不用特殊值来计算,你根本无法求得答案。这类题目通常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考查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代入特殊值能够得到答案,那么在部分题目中,代入特殊值也可以否定部分答案。特殊值的代入在选择题目中应用非常有效果,能够極大地节省解题的时间。但如何选择特殊值以及如何代入,则不仅需要学生具有明朗的解题思路,还需要平时多接触此类题型,在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能够想到这样去解题。
  例1:有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30,前2n项和为100,则它的3n项和为()。
  A:130;B:170;C:210;D:260
  该题目如果不取特殊值,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解题。但如果做过类似的题目,取n=1,那么可得到a1=S1=30、a2=S2-S1=70,故而d=70-30=40,a3=a2+d,S3=210。
  特殊值否定法,经常用在不等式相关的选择题目中,对于这类题目,代入特定的值能够帮助我们排除一个或多个不正确的大案,从而极大地降低解题的难度并缩短解题时间。特值否定法在使用时一定要读懂题干,因为其特值的选择直接影响解题结果,因此在解题中特值计算和特值否定法要灵活应用。
  综上所述,特殊化思想作为一种高中数学常用的解题思想,其在实际解题中的应用十分多样化。除了上述巧设特殊解析式、巧用特殊因素、特殊值的代入外,还有诸如特殊节点的选择、特殊规律法等常规应用。因此在遇到这类题目时,只要将特殊的已知条件当作解题钥匙,复杂的问题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完成解题。但想要更灵活地应用这一数学思想,还是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并带着学生经常做此类的练习。
  参考文献
  [1] 连佑平.特殊化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 18(5):50-53.
其他文献
【摘 要】 微课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充分融合,微课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充分地体现了其独特的教学优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取得了很好的实践运用效果,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文章写作背景,促进实现文本解读,更好地感受文章意境,这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
期刊
【摘 要】 图像识读的生成和提高离不开课堂这个教学阵地,在美术课的随堂欣赏中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读图,通过读图建构知识体系,使课堂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 随堂欣赏 图像识读 提高  目前,社会属于“读图时代”,学生通过读图认识和了解这个社会并获取基本的知识和经验。图像识读的生成和提高离不开课堂这个教学阵地,在美术课上,经常要教会学生学会欣赏,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根深蒂固的应试理念,使得教师对于学生兴趣培养方面的教学有着一定的缺失,使学生阅读素养培育和兴趣导向之间存在了较大的差距。而当下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以及教师的正确教学理念改正,都是需要一个阶段的尝试和探索的。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技巧做出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旨在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期刊
【摘 要】 幼兒的世界充满幻想,他们在绘画笔下的许多“涂鸦”作品是其自我心灵的表现,反映了他们的心灵空间,蕴含着独特的想象力。要打破这种舍本逐末的绘画活动模式,应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着力培养有个性和创造能力的人。  【关键词】 想象力 萌发 激发 触发 提升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儿绘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教育行业都在趋于信息化,而多媒體就是信息化的重要表现和体现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正逐渐被更有效更新颖的教学方式替代,多媒体教学促进了传统教学的转变,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现代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体现之一。教师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将抽象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具体而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本文根据我们历史老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多媒体教学运用于初中历史学科的作用
期刊
【摘 要】 数学学科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对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模式下,我们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主动肩负起教学改革任务。尽管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在不断提升,但是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基于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要求,本研究以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物理實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培养富有个性、协作性、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人。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实验教学 观察 实验 创新  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一)观察是准备创新素质   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对事物正确认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对演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在各行各业,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之后,不仅可以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老师在课堂中的讲课质量。本文对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 语文阅读教学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我国教育领域也逐渐引入科技手段辅助教学,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引
期刊
【摘 要】 从近几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来看,最近20年来中国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在过去五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近视率高,小学生就有近四成,初中生接近六成;肺活量、速度、力量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主要原因。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代表教育部向全国广大青
期刊
【摘 要】 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伴随着改革的步伐,涌现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些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越来越明确。新的课程教学改革对过去的教学方式发出了挑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本文中围绕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这个问题,在新课改的前提下积极探寻更加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方法。这些将会成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语文 教学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