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阅女兵合唱团的故事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秋娜参加央视节目

  5月中旬的北京不知不觉间迎来了她最美的模样。
  13日下午,由新中国第一支国庆受阅女兵方队队员组成的“受阅女兵合唱艺术团”,在团长谢秋娜带领下,与蓍名摄影家84岁的蒋铎老师在北京宋庄艺术创意小镇——三昧艺术馆,开展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寻找印象青春 献礼建党百年”。蒋铎老师拍摄的展现新中国成立35周年受阅女兵《步伐》的照片,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30多年前。

铿锵玫瑰 飒爽女兵


  1983年12月,北京军区军医学校(现白求恩士官学校)受命组建女卫生兵方队,参加新中国成立35周年阅兵盛典。参与受阅的女兵,要求身体素质过硬,身高在1.6米到1.7米之间,经过严格选拔,谢秋娜和她的部分同学幸运入选。
  有幸入选对她们来说是兴奋的,因为这是新中国第一支国庆受阅女兵方队。然而训练是异常艰苦的,她们的训练强度和男兵一样。在沙河机场空旷的地上,严格按军姿静站,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每天要站上几个小时,时常有队员因体力不支晕倒。不仅如此,她们还要面对雨雪和狂风等极端天气的考验。谢秋娜清楚地记得,三月中旬的一次静站,刚站一会儿,突然天空乌云密布下起了雨,继而飘起了雪花,雪花落在她们的身上,帽子、衣服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雪融化成水,浸湿了她们的军装和脸颊,雪水又渐渐冻住,她们的头发和帽子上全是冰渣,当时她们整整站了2个小时。炎热夏季,白天地表温度达到50-60摄氏度,她们要在骄阳下站军姿、练队列。夜晚暑热难耐,女兵们所住的帐篷如同蒸笼。
  方队对每排排头兵的训练要求更加严格,时常会根据个人的队列素质而更换。作为四排排头兵的谢秋娜,确一直保持着这个位置。没有什么诀窍,也没有特殊的安排,就是靠平时过硬的训练和身体素质。阅兵训练期间,谢秋娜出色的表现,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荣立三等功。谢秋娜说,方队虽然每天训练时间长,可不服输的她们常常在男兵都结束一天的训练后,还要给自己加班加点。而当时这些女兵平均年龄只有18岁左右。
  巾帼不让须眉,阅兵场上,一声口令,352名女兵齐刷刷转头、敬礼,宛如一人。中国军人的威武神气、刚柔并济,全都集萃在这些女兵的肩头。她们的横、竖、斜线整齐,踢腿、摆臂、步幅、步速合乎标准,规定通过时间为3分22秒75,她们实走3分22秒整,误差仅0.75秒,创造了徒步方队的最佳成绩。展示出了一流的气质和素质,创造了数个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

立足岗位  担当奉献


  谢秋娜说,当年的训练确实苦,可现在看,那不是苦,而是一种荣誉,更是坚毅品格的磨炼。受阅女兵们充满了正能量,积极阳光,她们把这种拼搏的精神带入到日后的工作岗位中。从小在北京长大的谢秋娜性格豪爽,肯于吃苦。1986年她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赴老山前线代职见习。跟随47集团军139师炮兵团开展战地见习工作。并参与了“10·14”拔点战,荣立个人三等功。后来谢秋娜从部队转业到中国航空集团控股公司工作,历任多个岗位正职。2019年她担任了北京市妇联家促会理事。谢秋娜的战友同样都是好样的,阅兵之后,她们有的继续从事医疗护理工作,获得了护理界的最高奖项南丁格尔奖;有的加入维和部队,随祖国出征;有的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更有人第一时间奔赴武汉……
  受阅女兵方队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一个召之即来能打硬仗的团队。许多队员在工作岗位上勇于奉献、敢为人先,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省部级奖和全国劳模称号,并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


  工作多年,谢秋娜始终难忘一起并肩作战的女兵方队姐妹们。
  2017年,建党96周年之际,谢秋娜和当年受阅女兵方队的战友,组建了受阅女兵合唱艺术团,谢秋娜也成为了大家口中的“谢团长”。合唱团现有团员55人,都是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党员,她们要把党的红色基因和阅兵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让谢团长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国庆70周年之际,她带领队员们组成了一支30人的慰问小分队,穿着印有国旗的短袖和利落的迷彩长裤,于2019年9月3日前往阅兵村,与国庆70周年女兵方队开展“一次阅兵,一生荣光”主题活动,与年轻一代女兵来了一场横跨35年的交流。练兵场上,谢秋娜第一个做了自我介绍,给年轻女兵们讲述“过来人”的共同经历,勉励女兵方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她们顿生亲切感。
  随后合唱团的队员们还为这些年轻人朗诵了她们专为受阅女兵创作的长诗,鼓励她们在国庆70周年阅兵盛典上走出新时代女兵风采、巾帼气度,向祖国70华诞献礼。
  这次慰问非常成功,本来计划两小时活动,后来将近6个小时才结束。她们的真情实感让年轻女兵们从心底涌出感动,使她们深切感受到精神传承那沉甸甸的力量。
  多年前巾帼飒爽英姿的芳华豪气,穿越时空依旧显高雅风韵。
  现在的受阅女兵合唱艺术团在天津和石家庄成立了分團,吸纳了更多的阅兵人。她们不光用歌声,还用朗诵舞蹈等多种形式再续当年风采。在谢团长带领下,她们一起学、一起唱,先后参加了央视的《大阅兵》《群英汇》《春节大拜年——走进东北抗联英雄部队》等节目的录制,参加的《93大阅兵》和《在长城为祖国母亲放歌》两部快闪点赞过亿。
  谢秋娜和战友们大多出身部队世家,父辈都是老党员老干部。谢秋娜说,我们要传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发挥每一个党员先锋作用。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她们举办了以“传承红色基因 致敬建党百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与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重温入党誓词,共话心路历程;与蒋铎老师共忆照片《步伐》背后的感人故事。目前,她们正在全力以赴准备“七一”慰问活动。她们将在养老院、敬老院进行公益慰问演出,前往革命老区慰问,给老区人民捐一口井、捐一片林。
  行程万里不停步,不忘初心再出发。谢秋娜团长说,作为一名党员,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要赓续红色基因,永葆党员本色,发扬阅兵精神,为社会多做贡献,用行动映照初心,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女兵练习

  编辑 刘颖
其他文献
第一次看到“毛泽东号”机车,是我16岁那年(1949年),当时我在北京铁路公安段警卫通信班做警卫工作,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卫专、包列车的绝对安全。  说来也很有趣,我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是1949年2月1日,刚工作了一个月,“毛泽东号”机车就从东北随解放军进关了。  当时,不论我们在哪里执行任务,只要一看到“毛泽东号”机车来了,就十分兴奋,立时感到重任在肩!  “毛泽东号”机车诞生于1946年的哈尔
期刊
“爱惜生灵,珍惜环境,懂得敬畏……”王凤英,1971年出生,作为一名幼教老师,当她回忆起曾经在山区学校交流以及如今在教育中所渗透的绿色公益环保知识时,不禁感慨:这样的一个
期刊
“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吱吱叫奶奶,奶奶不在家,叽里咕噜滚下来。”这首儿歌在北京地区流传甚广,它创作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这首儿歌却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时至今日仍在传承。歌谣产生于人们的日常劳作之中,它语言通俗、节奏明快,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诗经·魏风·园有桃》中有语:“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歌谣不仅是记载人类情感最短小精练的诗歌,还是保留当地民俗与语言的一大载体。  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丰
期刊
专栏心墨  方继孝,北京鲁迅博物馆荣誉馆员。著有《陈梦家往事》《陈独秀遗稿的下落》《徐志摩和中国的康桥》等;随笔集《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旧墨二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等;辑校《陈独秀先生遗稿》;学术论文集《字字珍藏——名人信札的收藏与鉴赏》(合著)。《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最美的书”。《陈独秀先生遗稿》获2007年国家图书馆“文津奖”提名。  刘
期刊
专栏在路上  后商,诗人,评论人。读书千余册。渴望着,行动着,清醒着。作者说  “最早的‘在路上’故事是塞万提斯的骑士故事和约翰·班扬的讽喻故事,这些真的只是故事的故事,大概是为真理做出的滑稽又辛酸的尝试,而这就是我们重新出发,面对世界的最大的缘由。”  此前,《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50余件肖像画作品,迎迓着攘攘来众。明清肖像画展以“帝王·皇族”“雅集·
期刊
作为英国高校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新内容,朋辈协作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关注.英国高校推行朋辈协作的原因包括:传统的“孤独学者”模式不能应对英国博士生教育在学科、学位类型、
刘建辉,57岁的她虽然自打十多年前就成为了昌平龙锦苑东一区的居委会主任,但如今依然对工作充满着新鲜的热情,这从她对于自己工作的介绍,以及在语言中随时充满着的精气神儿,
期刊
2021年8月14日,阴历七月七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七夕节,俗称“巧节”,又称“乞巧节”“双七节”。七夕节起于乞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如今中国的情人节的呢?这就要翻翻历史了。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戚夫人提倡夫妻之间要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将夫妻之间的“情”字抬上了理论高度。随着牛郎织女这一爱情故事的广泛传播,经过历史的沉淀,慢慢的,七夕节一步步变成了情人节。  
期刊
一份有味道的记忆  上世纪70年代因为结婚,我嫁到大乘巷,也便开始了我的一份有味道的记忆。  这种味道确实不怎么好闻,但正是因此给予我的是一辈子忘不了的记忆。其实在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很多人对于倾倒垃圾的记忆都会很相似。当时塑料袋还是个稀罕物,于是各家各户选择盛放垃圾的物件基本是以桶来代替,尤其是以铁皮为主要材料的油漆桶是垃圾桶中的“战斗机”。原因有二,其一是大小合适,垃圾装满正好适合一位成年人的力
期刊
饱读诗书的止庵,过去也曾有小说问世。但我是在今年春节,读了他快递来的新作试读本《受命》,才将小说家的身份与他对应起来。或者说,正是因为有这部小说的问世,我才觉得有一个可以与其作为学者、随笔家身份相等量的小说家止庵的立世。我由衷地向他道过贺。但也不揣冒昧地提了几处局部的、微小的意见供他参考。待我正式拿到出版物,已经是新作第二刷。小说受到的广泛关注,在我的预期内。因为它触到了人类认知领域一个反复被审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