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真假 司法拍卖如何对待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浙江温州瓯海法院先后两次在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上公开拍卖了一批落款为现当代名人的书画。而这批公开拍卖的书画作品中有一部分在拍前就已被鉴定为赝品。
  这两次一共有包括9件真迹和13件赝品在内的22件书画作品在淘宝网司法平台上拍卖,其中不乏现当代名家的赝品。最终19件成交,成交率达86.3%,总成交额为39万余元。根据相关网站的数据显示,当时单笔拍卖围观人数最多达5572人次,出价次数最多达44次,延时11次,单笔溢价率最高达150%。
  据法院网上司法拍卖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首次拍卖中,9件真迹中有6件成交。而13件被鉴定为赝品的书画作品也有10件成交,成交价格最高的也达到了9500元,就成交率来看,还略高于真品。
  据了解,这22件书画作品,本来是一对书画合伙人之间债务的部分抵押品。后来双方打起了官司,它们就变成了这桩债务案件留下的质押物。经债权人一方申请,法院对这22件书画作品进行网上司法拍卖,以此偿还债务。
  法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对一般的质押物有权进行拍卖。但是,鉴于书画的特殊性,法院在拍卖前委托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了真假鉴定,这22件书画作品经鉴定后,结果是真品9件,包括钱杜(叔美)真迹1件、刘旦宅真迹8件,另外落款为康有为、傅抱石、范曾的赝品有13件,并且鉴定结果在网拍的时候公开进行了标注。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从司法的角度而言,艺术品作为案件中的质押物,法院对此进行拍卖无可厚非。但作为特殊商品的艺术品,法院公开拍卖艺术品赝品,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则值得探究。
  大家怎么看
  刘双舟(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从司法执行的程序上来讲法院有公开透明处置被执行财产的权力。变现还钱了结债务,这是司法执行的一个主要功能。
  但是法院处置的具体方式还是值得商榷。最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对于被执行财产的处置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法院自行处置,另一种是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处置。而委托哪一家机构,由法院来选择。
  就本案来说,我认为合法但不合理。法院这种做法虽然公开透明快捷,但标的的特殊性使网拍能否保障被执行物品最大化变现成为问题。根据法律,财产纠纷中,只有将质押物最大化变现才能保障当事人的权益。那么网拍书画能否实现这样一个目的,是值得商榷的。虽然相关数据显示拍得还不错,但这毕竟没有可比性。我个人认为,专业性标的的处置,还是应该委托专业的拍卖公司来拍卖,我们并不缺在业内有影响力的专业拍卖公司。
  此外,这些标的本身还有其复杂性。不是什么都能拿到网上去拍的,假如这些书画中有文物的话,那就必须交由有文物拍卖资质的公司来执行。
  再者,本案还有一个谁来鉴定的问题。你选择鉴定机构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选它?法院有自己认定的鉴定机构,但是其鉴定结果并不一定就是事实。因为找谁来鉴定由法院说了算,目前的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这样的话有很多漏洞,可能会出现腐败。
  卢伯雄(湖南省高院邮币司法鉴定专家组成员):在我看来即便是赝品,它只要不是印刷品,就具有一定的价值,只不过艺术水准可能不高。但是也不乏一些高仿品,其艺术水平还不低,几乎能以假乱真。从这个角度说,法院显然看重的是这些书画的市场价值。
  此外,这批书画作品真品与赝品的价值与价格各是根据什么标准来评估的?是以当年购买的价格还是目前的市场价格为参考标准?因为艺术品的价格一直处于波动之中,总体来说近些年一直在走高。依不同的标准其价格差距可能会比较大。
  吴少华(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虽然现行法律对于法院拍卖赝品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法院作为国家司法公正的代表,在案件的执行中,除了保障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之外,还必须要对消费者负责。
  本案中法院以公开竞价的形式来拍卖假货,则明显有置消费者个人利益于不顾的嫌疑。因为一幅假画单独让他买,可能就花一二百,但是放在一个限时竞价的环境中,他最终可能会多花几倍的价钱。我们不能苛刻地要求消费者在那样的竞价环境中始终保持理性。
其他文献
江南多省士子,为寻求功名、为节省里程,穿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省城,进考场要在贡院龙门前接受搜检,为防止夹带,不许片纸只字带进考场,俗有“裸体入闱”之说。被当成小偷来防范,大多数考生只能忍气吞声,接受侮辱,只为“三场成败在此一拼,满盘打算,仔细思量”的理想抱负,将人格搁置一边了。    乡试炼狱 贡院赏月  经过九天六夜炼狱般的三场考试,多数考生已不成人样。比如,参加乡试的蒲松龄,因为在贡院生病,不得
期刊
匈牙利的油画、柬埔寨的雕像、布拉格的玻璃艺术……在这个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不出国门艺术爱好者们就能欣赏到来自不同国度的精彩艺术品。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能了解到异域文化的精髓,真是让人大饱眼福,受益匪浅。  来自高棉的微笑  9世纪至14世纪为吴哥王朝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高棉的微笑”蜚声国际。日前,“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吴哥文物与艺术”在首都博物馆
期刊
2014年的玉雕收藏市场已经一目了然了,从拍卖的成交状况来看,基本延续往年的大格局,风格成熟、知名度较高的“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群体依然稳居一线,其代表性风格作品也最为高端藏家所关注。从题材类型来看,山水、花鸟题材占比有上升趋势,作品内涵也由过去的“讨口彩、图吉祥”,逐渐向审美化、艺术化的方向转变,这与收藏群体日益提升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意识密不可分。  在传统玉雕创作的语境中,山水题材常以“山子雕”的
期刊
我在嘉德四季工作了4年,印象最深刻的是2011年下半年的拍卖,因为当时正好碰到了市场的拐点。从2010年到2011年上半年市场都很不错,四季拍卖的成交量也比较大。到2011年9月份的拍卖,也就是2011年下半年的第一场四季拍卖,我们依然按照之前的预估,规模和上半年差不多,光瓷器专场就做了两本图录。但最终拍卖的结果却不太好,成交额一下子掉了很多。当时自己压力特别大,立刻反思成交额下降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期刊
据悉,2015年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 Maastricht)将于3月13日至22日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展览中心举办。此次博览会吸引了来自20个国家的274位世界顶级艺术品和古董经销商,他们将带来当前市场上最优秀的艺术品。这里不仅有传统的古典绘画大师作品和古董,您还可以欣赏及收藏到其他各种类型的古典、现代和当代艺术品,如珠宝、20世纪设计和纸本艺术等。    大师  欧洲艺术博览会因其展览和出售
期刊
米哈伊·蒙卡奇(1844年至1900年)是19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因其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被誉为匈牙利史上最伟大的画家。此次参展的作品曾于2014年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吸引了数十万观众前来参观,展览获得圆满成功。为了让首都观众也能一睹19世纪这位艺术巨匠的风采,北京画院美术馆特从其中挑选出51幅匈牙利国家美术馆馆藏精品在京展出。  蒙卡奇生于19世纪中叶的匈牙利东部,坎坷的童年命运及
期刊
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自中世纪以来,一直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地。长期以来,布拉格孕育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中欧的文化艺术中心。由北京艺术博物馆与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合作举办的“玻璃的艺术展——捷克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日前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亮相。  此次展览从捷克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典藏的4万多件玻璃器中遴选出211件(套)精品,囊括了从古代、中世纪直到近代的各个重要
期刊
煮茶、焚香、挂画、插花,被宋人合称为“四艺”(也称为“四事”),是古代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这与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美学与讲究个人品位的生活态度极为一致,亦与当今的东方美学主流意识不谋而合,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以茶器和香器为代表的“艺术消费品”越来越受到市场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香器关注“四大金刚”
期刊
或许当地球上有了人类时便有了储蓄活动,最早的储蓄是人类将雷电劈中的燃木储存起来,使其成为火种。其后,人类便积存谷物、牲畜之类的食物用于抵御灾害。  在我国,“储蓄”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据《后汉书·章帝记》中说:“古者耕种之业,致耒耜之勤,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南北朝时,吴均写的《西京杂记》中提到了汉武帝时已经流行的“扑满”储钱方法。而另一种形式是“窖藏”,把钱币埋于地下或墙壁内。此时的储蓄尚处在萌芽
期刊
筌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应胡风东渐之势传入中国的新型坐具。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发现的佛教造像窖藏中,有一尊北齐时代的贴金彩绘思维菩萨坐像,菩萨半跏倚坐于一件束腰座上,此束腰坐具即为筌蹄。通过观察这尊略残的菩萨坐像,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筌蹄的基本形制—其上下两端各有一圆面,上端是供人坐之处,下端则接地,两圆面间以线条连接,中部留有束腰。    奇怪的名字  “筌蹄”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其文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