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的数学贸易打造的世界(上)

来源 :课堂内外·智慧数学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p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人的大航海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和亚洲的海上通道。至此,世界上的主要经济地区才第一次真正互相联系起来。之后,经济全球化就势不可挡地發展起来了。
  欧亚之间的贸易
  直到18世纪,航海都还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工作。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当年的欧洲人不惧风险去乘船远航呢?要解释清楚这件事,就得从欧亚贸易说起。
  至少从秦汉时代开始,欧亚之间就有了贸易往来,而且十分频繁。当时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茶叶、丝绸和瓷器,印度主要出口以胡椒为主的香料。欧洲人则用贵重金属、玛瑙宝石、珍禽异兽等来换取这些东方的商品。
  陆上丝绸之路
  欧亚间的古代贸易,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陆路,二是海路。
  陆路中最出名的当然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中国渭水流域出发,经不同路线抵达甘肃武威和张掖,再沿河西走廊到达玉门关或阳关,之后穿越西域(我国新疆)到达葱岭(帕米尔高原),经中亚或南亚地区一路向西,抵达欧亚大陆的中间枢纽——君士坦丁堡,最后到达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
  跟陆路相比,海路就相对复杂一些。其中最重要的贸易路线,就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这条路线是这样的:贸易船从我国华南和东南亚各港口出发,一路往南,穿越马六甲海峡之后进入印度洋,然后沿着南亚和西亚沿岸的印度洋北部航线前进。进入波斯湾之后在阿拉伯半岛停靠,从这里改走陆路,经巴格达把货物运到君士坦丁堡,最后到达欧洲。
  数学历史
  海上丝绸之路的断绝
  可以看出,不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所有的贸易路线都必须经过阿拉伯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而且都要到达君士坦丁堡这个中转站。
  1250年,埃及阿尤布王朝发生政变,马穆鲁克军团将领艾依贝克建立了马穆鲁克王朝。这个王朝建立后,开始对过境货物征收高额关税(关税金额相当于商品价值的35%)。这严重影响了西欧商人的利益,使得欧亚重要商路之一的海上丝绸之路几乎断绝。
  陆上丝绸之路的断绝
  这样一来,东西方贸易就只能靠陆上丝绸之路来维系了。
  问题是,陆上丝绸之路也不太平。1453年,东罗马帝国覆灭,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将它更名为“伊斯坦布尔”。控制住这个要塞,奥斯曼帝国就掐住了欧亚贸易的嗓子眼。
  和马穆鲁克王朝一样,奥斯曼帝国也对经过君士坦丁堡的商队征收高得惊人的重税。一时间,从亚洲贩运到欧洲的商品价格暴涨了8到10倍,陆上丝绸之路也几乎被阻断了。
  香料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阻断,对亚洲而言影响还不是特别大——因为亚洲从欧洲进口的主要是奢侈品,不能吃不能穿,没有了也不影响生活。
  但是欧洲就不同了。欧洲人当时的主食是小麦和腌肉。腌肉这种食物比较特殊,吃多了轻则口舌生疮,重则得败血病。当时人们唯一的化解办法就是喝茶,因为茶里含有帮助人体消化肉类的生物碱。另外,当时没冰箱,腌制技术又不先进,腌肉很容易发霉变质。防止肉类发霉唯一的办法就是撒上来自印度的“神奇香料”——胡椒、丁香等辛香料。
  瓷器的优势
  除此之外,欧洲人还迫切需要中国产的瓷器。在中国的瓷器传入欧洲之前,欧洲的餐具主要是灰灰土土的陶器。
  和陶器相比,瓷器的优点太多了。瓷器表面光滑,吸水率低,不易滋生细菌,不会与食物发生化学反应,是上好的餐具。瓷器大大提高了欧洲人的生活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除此外,瓷器的装饰作用也很强,欧洲贵族喜欢用精美的瓷器来彰显自己尊贵的身份。
  为了黄金
  除了香料、瓷器、丝绸之外,欧洲人还需要黄金。14世纪,欧洲开始了文艺复兴,工商业开始发展,因此需要大量的黄金。欧洲黄金存量很少,还要用这有限的黄金去换取东方出产的丝绸、瓷器、香料等等,所以整个欧洲黄金奇缺。
  就在这个时候,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书——《马可·波罗游记》横空出世。书中把中国和印度描述为“遍地黄金,香料盈野”,这本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狂热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可·波罗是13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大旅行家,他自称在中国生活了17年。
  美洲最著名的黄金产地是哥伦比亚。17~18世纪,哥伦比亚地区平均年产黄金3.5吨,是西半球最大的黄金产地。
  西班牙殖民者曾毫不掩饰地说:“用波托西开采的白银可在波托西和西班牙本土之间建起一座横跨大西洋的大桥。”
  美洲大陆的金银
  许多欧洲人都被《马可·波罗游记》深深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哥伦布。带着对黄金的向往,哥伦布乘船远航,随后发现了美洲。
  接下来,大批西班牙人追随哥伦布的脚步来到美洲,寻觅黄金。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人在加勒比海上的岛屿、墨西哥南部、中美洲以及哥伦比亚等地都发现了金矿,开始广泛地开采黄金。在对美洲进行殖民统治的300年间,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夺了约2500吨黄金。
  白银的产量
  除了黄金外,西班牙人还在美洲寻找银矿。白银比黄金的价值低,但依然是珍稀的贵金属。这些银矿当中,最著名的要算波托西(现在玻利维亚境内)。波托西是真正意义上的“银山”,山脉的含银量达到20%,部分山体的含银量甚至高达50%。也就是说,随便从山上敲一块石头,里面至少有1/5是白银。
  据统计,西班牙人在统治拉丁美洲近300年的时间里,一共开采了10万吨白银。整个17~18世纪,波托西的银产量占据了全世界产量的一半。
  血泪金银
  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有85%的白银和70%的黄金都出自美洲。
  开采这么多黄金白银,代价之一就是印第安人世世代代的血泪。西班牙人奴役印第安土著开矿,主要采用的是臭名昭著的“米塔制”。简单地说,就是每个成年的印第安男人,每七年就要花一年的时间远离家乡去开矿服劳役。   当地环境极端恶劣,加上在白银提纯的过程中要用到有毒物质水银,所以当时矿工的死亡率极高。有人对此做了统计:“如果21个健康的印第安人是星期一走进矿场的,到星期六可能只有半数能一瘸一拐地出来。”
  美洲金银对世界的影响
  如果把世界贸易体系形象地比作巨大的水车系统,那货币就是驱动水车的齿轮。货币的数量越大,世界贸易的规模也就越大。从16世纪到19世纪,驱动世界贸易体系运转的货币正是白银。
  西班牙银圆
  西班牙人把开采的白银铸造成1比索的圆形银币(也译作“八里亚尔”,1比索相当于8个银里亚尔,每一枚约27克),再运送到世界各地。这种圆形银币被叫作“西班牙银圆”,它一度成为全球货币体系的基础。
  据估计,从1545年到1800年,美洲总共开采出白银13.3万吨,其中75%(约10万吨)运到了欧洲。欧洲通过与亚洲的贸易,最终将3.2万吨白银送到了中国,1.1万吨白银被转送到西亚和东欧,剩下的5.7万吨白银在西欧引发了长时间的通货膨胀。
  什么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由于货币数量增加太快而引起的物價飞涨。现代经济学家费雪认为,货币和物价的关系,可以用下面这个简单的公式表示,即:
  MV=PT
  (注:M代表货币的数量,V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P代表商品的价格,T代表劳动和商品的交易量)
  16~18世纪,经济不够发达,货币的流通速度、劳动和商品的交易量变化不大,所以货币的数量和商品的价格基本成正比。也就是说,金银流入越多,商品价格越贵!
  到16世纪末,西班牙由于掠夺的金银最多,其国内的金银保有量最大,商品价格相比16世纪初上涨了4倍,其他西欧国家的商品价格也上涨了2倍。
  中国古代的货币
  美洲白银在欧洲造成通货膨胀,对中国的影响也非常大。
  从秦朝开始到明朝,我国流通的主要货币是铜钱,白银只起到辅币的作用。中国古代之所以没有采用金银作为主要货币,主要是因为中国一直缺乏贵金属矿藏,已开发的少数金银矿的质量也无法与日本和美洲各国相提并论。
  中国银矿的含银量普遍低于1%,最高也不超过12.5%,最低甚至只有0.003%,开采十分不易。
  人民币上的“圆”字就和西班牙银圆有关。
  明朝的白银流入
  一直以来,中国缺乏白银,但商品在国际上非常有竞争力;欧洲人有白银,但是没有足够的商品——于是,一条用中国物品换取美洲白银的贸易就开始了,史称“大帆船贸易”。
  这样的贸易是非常有利可图的。以生丝贸易为例,162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以每磅4盾的价格采购一批中国生丝,运到欧洲市场后售价为每磅16.8盾,毛利率为320%。
  当时,美洲白银到达中国的路线主要有两条:
  1.通过美洲驼运输,经过两个月的跋涉抵达太平洋沿岸。经太平洋运到马尼拉(现菲律宾马尼拉),再转至中国。这条路线要跨越太平洋,航程达14300千米。
  2.先到达大西洋沿岸,经大西洋运回西班牙。西班牙人再经由“里斯本→好望角→果阿→马六甲→澳门”的路线,通过贸易转运到中国澳门,然后流入中国。
  银本位制的确定
  有人统计,以明代为例,从16世纪初到明朝灭亡的一百多年中,中国国内的白银产量平均每年只有10万两左右(明代1两约为37克,10万两约为3.7吨)。
  与此同时,从隆庆五年(1571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这74年间,仅从马尼拉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有5300万比索(这很可能还是一个保守的估计),总计1431吨,平均每年大约20吨。如果再算上从日本等地流入的白银,从海外流入的白银大约是同时期国内银矿所产白银总量的10倍。
  针对这样的情况,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颁布了“一条鞭法”,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合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从此开始,官府正式向人民征收白银,白银成为正赋,中国货币实现了白银化,“银本位制”由此决定。
  有人说,中国是整个世界所产白银的“黑洞”。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对于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融洽关系,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 兴趣和爱好;积极;情感因素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后,才会对语文课充满热情,精神振奋,积极思考,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
期刊
【摘 要】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教学又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评作文,有序地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探索作文教学的一条有益途径。  【关 键 词】 写作;初中;教学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教学又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教作文难,改作文难,语文老师案头上的一大摞作文本
期刊
【摘 要】 在语文教学改革春意盎然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学生往往发出“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基于此种境况,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用多媒体来优化文言文课堂教学,以化解上述尴尬的文言文教学现状。  【关 键 词】 多媒体;文言文;优化;桃花源记    综观当今的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其状况不尽如人意。钱梦龙先生曾在《文言
期刊
家庭教育须回应时代的影响    谈家庭教育就一定离不开时代。当今的家庭教育面临着时代的多重影响。首先是市场经济的物质化影响,现在家长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我要问他们,你准备让你的孩子往哪儿跑?终点在哪儿?这种急功近利的成功标准,受到了市场经济以物化成果论成败观点的影响,这种观点影响着一代人的成长目标。其次是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现在社会价值是多元化的,家庭教育要培养孩子的是非价值判
期刊
【摘 要】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潜概念,并以此为起点开始新的教学进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是给学生提供有代表性的学习材料,从这里开始探索发现;教师主导的作用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抓住亮点,无限扩大,促其发展成长。  【关 键 词】 基础;概念;方法;反馈;发展  新课标实施已经十年之久了,在2012年,对新课标的重新修订又被提到了最前端的位置。在细细研读省教
期刊
【摘 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学科,要让学生在科学教学中不断地去发现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就要让他们去尝试,去挑战失败,在发现中、尝试中、挑战中、反思中探索成功,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科学的快乐。  【关 键 词】 小学科学;发现;探究;快乐    小学科学作为启蒙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并初步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
期刊
本期主题:魔法学校大决斗  本期主角:你和绿魔男巫、紫魔女巫  本期任务:你将代表自己的学校参加每年一届的魔法决斗,力争为学校赢得胜利的奖杯。  1奇幻世界里有三所著名的魔法学校,每年他们都要举行一场盛大的魔法决斗,每个学校都会派出魔力最强的代表去参赛。  2今年,你被选为A校的代表,将在这场决斗中迎战对手。  3你的对手分别是来自B学校的绿魔男巫和C学校的紫魔女巫,他们都成名已久。  4来自B魔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日益显得重要。特别是在小学这个人生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工作,坚持“营造良好心理氛围、挖掘教材有利因素、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实施积极教学评价”步骤,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 键 词】 小学;音乐;心理;教育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这就对人的全面素质
期刊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运动、变化着,事物之间又彼此联系和制约着。从浩瀚的宇宙到渺小的粒子,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它们通过数学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  用数学来解读社会科学,可以让我们获得新的知识。比如在经济学中引入数学,就形成了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同样地,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原理可以引导我们突破思维的极限,在自然科学上取得新突破。  破窗效应  多米诺骨牌的倒塌  1982年,美国的政治学
期刊
有两个人在A市的小型机场劫持了我的飞机,逼我把他们送去B市。谁知道飞到半路,他俩突然打开机舱门跳下去了!事发太突然,我都快吓死了!来不及阻止他们……  一架小型飞机突然在马丁探长所在的市请求紧急降落,驾驶员向机场保安人员报了案。  保安人员打开小型飞机的舱门仔细检查,发现座位上果然整整齐齐地放着两封遗书。  闻讯赶来的马丁探长听了机场保安的介绍,還没有打开遗书,就直接指出飞机驾驶员在说谎。  侦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