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汤显祖家族墓出土墓志

来源 :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i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显祖家族墓位于江西省抚州市文昌里,出土明代墓志铭5方和清代墓志铭1方,分别为《明故义士汤公子高墓志铭》《明故汤孺人艾氏墓志铭》《明故酉塘汤君之墓志铭》《祖母魏夫人迁灵芝园墓志铭》《明敕赠吴孺人墓志铭》《明敕赠文林郎少海汤公元配潘太孺人合葬志铭》,其中《明故酉塘汤君之墓志铭》由汤显祖书丹,《祖母魏夫人迁灵芝园墓志铭》《明敕赠吴孺人墓志铭》为汤显祖撰文。这6方墓志铭行文、体例基本一致,涉及汤显祖家族人物生平、家族活动等内容,为研究其家族世系提供了实物资料。
其他文献
2013年9月,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秀容街道办事处西街村委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出露石质佛教造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对现场进行了考察,初步认定其为佛教造像窖藏坑遗存,随后对窖藏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窖藏坑位于忻州古城址西北部,东北距明代忻州古城北城门楼约150米,北距北城墙基址约20米(图一)。发掘工作从9月末到10月初,历时一周,在原来施工开挖的基础上布探方一个,东西长7.1、南北宽2.4米,揭露面积近17平方米,清理灰坑2个,其中H1出土了一批北朝到唐代的佛教造像。现将窖藏坑发掘情况简报如
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位于临汾、长治、晋城三市交界处,地处晋南太岳山东南麓,沁河自北向南穿境而过。虽然有关安泽地区佛教信仰情况的历史文献较少,但留存至今的一些北朝时期的摩崖造像[1]足以证明其时佛教在当地的传播盛况。其中,雕凿于北齐河清二年(563年)的上寨摩崖造像,位于良马乡上寨村西约1公里外沁河支流泗河西岸老庙上岭山腰处.坐北朝南(图一)。现存两个像龛刻在一块完整岩石上,同时刻有大篇供养人题记。该处摩崖造像于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目前相关研究尚属空白。
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沙铜官窑石渚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揭露灰沟、灰坑、房基等多处遗迹,出土了大量瓷器、窑具等标本。学术界普遍认为长沙窑彩瓷以釉下彩为主。作者选择50余件彩瓷标本,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对各品类彩瓷进行观察,发现所有标本均为先施釉,再于釉上着彩,然后一次烧成的高温釉上彩瓷,即长沙窑彩瓷为高温釉上彩瓷,或者说以高温釉上彩瓷为主。大量外销瓷风格瓷器的出土证明铜官窑是中晚唐时期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晚唐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的
2012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曲江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唐墓。墓葬形制为竖穴墓道单室砖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组成,甬道和墓室绘有壁画。出土器物有陶器、瓷器、铁器、铅器、骨器及墓志等。根据墓志可知,墓主为唐博陵郡夫人崔氏,系泾原、镇海节度使周宝之妻,葬于唐乾符六年(879年)。此墓纪年明确,保存基本完整,为西安地区晚唐墓葬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期刊
一概况山下村位于临城县城东南4公里处。该遗址位于山下村东南、南水北调渠线内。东距苗大公路200米,南距薛家庄村200米,西距山下村400米,北距山下东窑址150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7°23′49″,东经114°30′55″,海拔85米(图一)。2013年5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山下东窑址的南部,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瓷片。
造像发现地位于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哨镇卢家沟村。2006、2012年,两次征集造像,共14件。2016年,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博物馆对遗址再次进行调查,确认了历次出土佛教造像的具体位置。造像包括背屏式一佛二胁侍三尊像、二佛并坐像以及若干块主题不明的背屏式造像、造像台座等,造像年代均为北魏。卢家沟集中出土佛教造像,并未发现寺庙遗迹,况且不少造像主尊头部缺失,可能是人为破坏。喀左地区此前仅出土一件背屏式石造像,卢家沟造像的发现,为研究本地区北魏时期同类佛教造像及佛教在此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材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