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用于肿瘤放疗护理的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centf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将风险管理应用于肿瘤放疗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1月我院接收的肿瘤放疗患者82例,依据随机化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比较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放疗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降低各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肿瘤放疗
  近年来,放射肿瘤学获得了极大发展,放疗变成了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有70%的恶性肿瘤患者接受过放疗。放疗能够杀灭肿瘤细胞,但是其对正常组织也会带来相应的伤害,且放疗患者的免疫能力、抵抗能力均较弱,较易受到外部侵袭。为此,为了防止引发各类不必要的护理不良事件,临床中需要对肿瘤放疗患者施予更具针对性的护理管理[1]。本研究特选取本院82例肿瘤放疗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分析并研究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与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11月接收的肿瘤放疗患者82例,依据随机化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61.90±5.80)岁。观察组男33例,女8例;平均年龄(62.92±4.71)岁。经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较强。
  1.2 护理方式
  對照组开展常规性护理。对患者的病情随时进行监测、观察;为患者制订出更具针对性的饮食方案等。观察组加用风险管理。(1)在环境方面: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营造更为舒适且适宜的放疗环境,并更为严格地控制好访视总人数、时间等,定时对病房进行杀菌、消毒。(2)在患者方面:对活动出现受限、精神不够理想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在其病床中设定坠床标记;同时,随时对患者进行监控,并对其就安全方面的知识进行指导与教育。(3)在放疗方面:护理人员需告诉患者放疗有关的内容、极有可能引发的各类不良反应、所需注重的各项事项等,增强患者总体的认知;引导患者对放疗位置的皮肤进行保护,并告诉其穿上宽松的衣服。(4)在护理人员方面: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进行规范,避免引发各类不良事件,让护理人员能够更为严格地参照医嘱来进行各项护理。(5)在放疗类设备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定时对放疗类设备进行检测、修护,并全方位掌握其有关的应用方式、原理等,保障各个设备均具有十分良好的性能,避免引发差错。(6)增强护理人员自主保护观念及意识:需要护理人员对护理进行全方位地记录,保障有关的内容符合医嘱;若护理人员在开展放疗期间被患者所拒绝,需立即告之主治医师。(7)护理质量改进:在开展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增强与医师间协作、配合,并尽量对各类设备进行改善;护理人员需要全方位掌握各类护理方式,并构建风险管理团队,对护理所引发的各类风险进行处理,并记录下各类引发原因、经验等,以一同得到进步。(8)护理人员人性化管理:对护理人员开展更具人性化的管理,把人性化管理有关的内容当作前提,开展弹性排班,避免护理人员由于太过疲劳而引发各类事故,增强护理最终的效果与质量。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数据分析处理
  此次研究数据一律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肿瘤放疗护理工作总量大,责任重大。许多因素会对肿瘤患者护理、治疗产生影响,引发部分护理风险。而护理人员自身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知识,能极大地减少各类护理风险的发生。在护理人员开展各项护理期间,涉及到了许多方面的内容,护理人员需要随时进行查漏补缺,避免引发更多的护理风险。在应用风险管理后,能够排除出引发护理风险的各类因素,以降低发生护理风险的机率。此外,风险管理还更为重视各个细节,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与质量。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实了风险管理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具有十分理想的改善效果。分析其原因,风险管理把患者当作核心,参照患者自身的情况,增强了各项护理总体的指向性、高效性、科学性。同时,风险管理能够给予患者更为舒适且适宜的环境,让患者更为信赖护理人员,还增强了其总的依从性。风险管理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培训,比如各项规范化护理、法律知识等,以增强护理人员自身的法律观念、意识,开展更为规范且标准的护理,减少各类护理风险发生的机率,降低护患纠纷,在护患间创建更为和谐的关系。
  综上所述,肿瘤放疗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降低各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机率,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高学珍,姚薇,贾艳庆.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9,33(24):4328-433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平均蛋白质水平、热能水平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时接受护理行为节点性引导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护理研究,根据奇偶法分为对照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静脉溶栓护理)与实验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法),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情况与护理安全情况。结果:(1)护理后对照组NIHSS评分(18.54±3.32)分,高于实验组N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及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本社区医院中选择老年痴呆患者5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普通组,各25例。干预组用社区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普通组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智能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并比较两组照料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智能状态、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照料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如何通过白细胞介素-33(IL-33)影响骨髓(BM)微环境,从而促进其生存的机制。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或细胞计数微珠阵列试剂盒测量IL-33、IL-4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印迹定量磷酸化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p38和GAPDH的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通过凋亡评估细胞存活信号。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测量IL-4、Actb mR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患者护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两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4月,在患者护理中分别应用了常规护理模式、品管圈护理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组展开实验,对应组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结果: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占据优势,指标差异符合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内容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70例,均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进行治疗,在围手术期间,分别展开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并以此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组实验,对应组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5例。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改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5.02±0.85)分,低于对照组的(13.47±1.5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中的實际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利用“Excel表格”将其纳入主体分为对比组(一般护理)和研究组(整体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血糖水平、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比组:监测病情、指导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施以运动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9年9月~2021年1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别纳入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运动康复护理,观察患者血糖及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两2级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指标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合
期刊
摘要:妇科疾病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疾病种类之一,不仅影响了女性身体健康和家庭和谐,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安全。腹腔镜手术目前已经在临床治疗多种妇科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重视护理工作在促进患者康复中依然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77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例,术前予以针对性指导,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术中予以保暖、体位护理,术后重视引流管状态,结果显示患者护理效果较好。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  随着微创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