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tch_dea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每个人到底有多了解别人?对我来说,这一直让我饶有兴趣,也是促使我写作的理由之一。”《奥丽芙·基特里奇》的作者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如此解释自己的创作之源。这本书获得二○○九年的普利策小说奖,同时被HBO改编为迷你剧,该剧在二○一五年“黄金时间艾美奖”的评选中斩获六项殊荣。
  与爱丽丝·门罗相比,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同样擅长描叙平淡生活。她触及更多的是人物在亲密关系中的隔离—夫妇之间、亲子关系,即使近在咫尺,也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作者借主人公奥丽芙的心理活动,写出她的理解:“亲密关系是你人生的支柱,但它们之中也都潜藏危险的暗流。正因为此,你也需要有点小插曲:比如布拉德利百货公司里有一名亲切友好的店员,或是多纳圈店里有一个知道你爱喝哪种咖啡的女服务生。那是一种微妙难言的感觉。”
  伊丽莎白出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奥丽芙·基特里奇》中的十三个短篇故事,也都发生在缅因。在一个虚构的海滨小镇上,生活着一对平凡夫妇—奥丽芙·基特里奇和她的好好先生亨利。奥丽芙是一名数学老师,亨利则在邻镇做了几十年的药剂师。每当人物独处、凝神的时刻,借他们的感官,我们可以嗅到海滨小镇空气里飘散的咸味,感受到它的海湾、松树、阳光与晨雾。
  对读者来说,奥丽芙是“熟悉的陌生人”,她会让我们联想起熟悉的某人,或是某位远亲,甚或是我们的外祖母。作者巧妙地让奥丽芙在这十三篇看似独立的故事里穿针引线,有些故事,奥丽芙是主人公,而另一些故事,她是旁观者,甚至只在别人的对话里惊鸿一瞥。她不怎么美,“个子很高,常给人笨拙的感觉……随着年纪增长,壮的体征突显出来;鼓鼓的脚踝,宽阔的后肩,手腕和手似乎也变得和男人的一样粗大”;她不解风情,亨利在日常生活里表达的脉脉温情总会被她不知趣地反讽回去;她喜怒无常,经常让家庭笼罩在不安之中。儿子成年后远离家乡,在纽约谋生,若干年后,他傲慢而平静地指责母亲是精神分裂者,给出的理由是—“不想活在对她的恐惧之中”。
  奥丽芙粗犷外壳下的脆弱与温情,恐怕需要通过漫长的脑回路才能回味过来。就像《百年孤独》里的乌苏娜,活了将近一个世纪,双目失明,不再用以往的感官来感受环境时,她才第一次理解了她的女儿—她向来斥之为傲慢无情的阿玛兰塔,其实是“最温柔的女人”。
  而奥丽芙,这个逻辑强大、能够一眼洞穿事物虚伪的表象,却习惯依靠自己本能行事的女人,也拥有奇特的温柔。她喜欢创造东西,小到一日三餐,一件结婚礼服,大到一座为儿子建造的房屋,屋后的一片郁金香花丛,花朵从山坡一直延伸到海边。她对他人的体贴往往是以长捣直入的方式,有时令人难以招架,有时却是一剂奇效药。
  谁爱自己,有多爱,人们知道得一清二楚—奥丽芙深信这一点。然而因这种自信,生活让她饱受挫败,因为她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她完全是两个人。亨利偶然吐露心声:“结婚这么久,这么多年,我相信你从来没有道过一次歉。不管为了什么事。”面对儿子克里斯,她的脆弱就更无处遁形。活到七十二岁,第一次被儿子邀请去他的小家庭。她与小家庭的氛围格格不入。家人一起出游,等待绿灯那几秒,她就站在儿子身后,对儿子的爱与思念,试图打破僵局的话语,长期行走的疲惫,都无人关心。儿子与儿媳的喁喁交谈屏蔽了她,“她回想起这些年间自己曾数度感到一种强烈的孤独,以致不久前她去补牙时,牙医用柔软的手指轻轻转动她的下巴,而她像是感受到了某种绵绵的温情,几乎痛彻心扉”。后来和孩子们一起吃奶油圣代,她的蓝色棉衬衫不小心染上一道奶油污迹。他们明明看见,却没有告诉她。这道奶油污迹对奥丽芙来说更是个悲伤的提醒。生活的挫败在细处积累,引发了第二天母子间的争吵。
《奥丽芙·基特里奇》 [ 美]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著
张 芸译 南海出版公司2019 年版

  横冲直撞的生命力冲击着充满稳定秩序的日常生活,它属于《奥丽芙·基特里奇》的内在张力。同样是平淡生活,爱丽丝·门罗笔下经常出现的停顿、空白或者断裂,回马枪一般直捣读者内心的恐惧与同情;而在《奥丽芙·基特里奇》里总有一匹冲向悬崖的烈马,性命攸关之际,却会被一条强有力的缰绳给稳稳勒住。
  看一眼美国地图,缅因州远处东北角,它是新英格兰地区面积最大的州,因地理位置的优势而产生丰富的自然景观,像一片远离尘嚣的角落。凯文和克里斯,成年以后都去了纽约,凯文喜欢上纽约的地铁,因为那里充斥着各种晦暗的色彩和各式古怪的人,这让他感到轻松;而扎根在海滨小镇的亨利,只深信温和克制才是美利坚人的真正品格。第一个故事《药店》,讲述基特里奇夫妇各自的婚外情感。亨利与雇员丹妮丝在日常共事时产生默契,彼此惺惺相惜。丹妮丝的丈夫后来死于一场意外,于是在他们的默契之外,又增添了依赖与怜惜,而两人最亲密的接触,不过是亨利弯腰为她拾起一只掉落的红色连指手套,撑开腕口,注视着她把小手伸进去。亨利意識到他对丹妮丝的感情,在开车回家的路上,“黑夜仿佛某种有生命的不祥之物,紧紧地贴在他的车窗上”。与之对应的,是奥丽芙爱上了她的同事—英语教师吉姆·奥凯西。夫妇俩知道彼此的情愫,却都没有点破。儿子成年以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将父亲中风及一切家庭不幸,都归咎于母亲,指责她与奥凯西的私情,奥丽芙回应:“你根本不懂得婚姻是什么,不懂与人白头偕老是怎么一回事。日子就是这么过的……结婚以后,我们都懂得了退缩。”
  《海浪》里,凯文从自杀的边缘勒住,重新回归生活。《殊途》里,基特里奇夫妇从决裂边缘停下来,达成了新一轮的妥协与和解。《安检》里,母子俩不欢而散,奥丽芙随即搭乘回家的航班,过安检时执拗地不愿脱掉鞋子,害怕露出穿破的丝袜。但最终在安检人员的坚持下,不得不和其他乘客一样,乖奶牛一般过关,说:“好的,我很乐意。”日常秩序重归正轨,断裂终究没有出现。
  如果说人类的情绪暗涌如海浪,那么日常、家庭、伦理、秩序就是海岸线,即使这样保守平静的海滨小镇,也无时无刻不在承受海浪的洗刷与冲击,保持它的壮丽与平静。欲望源于尘土,也归于尘土。整本书看完,不能不佩服奥丽芙的大鸣大放—有欲望、有性情、有脾气,不依赖药物,也不相信任何心理疗愈。她对生活那样充满信心,所以放任自己汹涌的破坏力及创造力冲击自我和他人,奇妙的是,最终她亦形成了如海岸线一般坚不可摧的秩序,那是独属于她的,同时也会成为他人的参照系。当这一切完成以后,一生也就这样过去了。
  她的丈夫亨利—奥丽芙终生的挚友与伴侣—难道不拥有自己的暗涌与秩序吗?若干年后他收到丹妮丝的明信片,卡片落款上第一次加上“爱你的”这三个字。于是—亨利向外凝视着海湾,注意到“细长挺拔的云杉沿岸耸立,美不胜收。上帝的宏伟力量,就蕴含在那平静威严的海岸线和微波荡漾的海水之中”。
  任何时候翻开《奥丽芙·基特里奇》,一定会有某种力量吸引我们读下去。它的生活细节如此丰满鲜活,我们只能置身其中。伊丽莎白提及构筑场景的体验—“我向来喜欢从一个场景或一小部分场景开始写作。经过这些年,我已经学会了体会那种最紧迫的感受……再将这种情感转移到一个人物里。这会给故事场景带来生命力,从而不那么笨拙”。正因为《奥丽芙·基特里奇》中场景的真实与丰富,我第一次深深意识到小说所具有的强大治愈能力,它不是一碗煲热的鸡汤,也不是崇高正直的价值观输出,而是给你提供了各种幽微的存在感。一个海滨小镇,一个个失控与回归的故事,当我们阅读时,其实也在经历种种人性的测试,借一个幻象,尽可能地触碰真实。奥丽芙走完人生的全盛时期,又慢慢经历衰老与失去的晚年,在垂垂老矣的时候感叹,“生活让我感到挫败,但我还不想离开”。据说《奥丽芙·基特里奇》的续作也将出版了,说不定这也是作者在邀请她的同道中人—最终,我们能向命运要求的不是什么光明结局,而是逐渐看得更清楚此生是怎么一回事。
其他文献
一  行刑者带着七十岁的凯瑟琳·开普勒参观刑具:扎透身体的针,钳子,烙铁,等等,然后给她描述巫婆被活活烧死的情景。这是她被审判的第五年,加上之前的指控,已经被折磨七年。凯瑟琳被关在冰冷潮湿的监狱里,还一直被狱卒们勒索钱财,她坚持自己没什么好认罪的。她是个瘦小的老妇,日日受失眠困扰,苦不堪言,戴着手铐仍然倔强:“你们把我的筋一根根抽出来,我也没什么好招认的。”就因为给了邻居女孩子一杯“药酒”,她被告
期刊
一九九一年深秋的访日,因已故中岛碧先生的邀请。在大阪等地的活动,我在纪念中岛先生的文章中已经写到。其时我已在由中国现当代文学转向明清之际;大阪讲学,题目由《地之子》的书稿中抽取,讲中国的乡村,知识分子与农民、土地,等等。据该校的老师说,他们的学生常常在课堂上打瞌睡(那时即有手机也尚不普遍,未闻有“低头”一族),在你的课上不然。我想除了我是客人、所讲内容较陌生外,也应因我为访日置办的旗袍、中式上装,
期刊
金庸《鹿鼎记》里,不识得几个字的韦小宝,却心心念念地要搜齐分藏在八旗旗主王爷手中的一部书。如你所知,这部关系重大,引来许多人纷争乃至杀戮的书,便叫作《四十二章经》。都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这些小说缔造的影响果然是披靡的。拜赐于这个披靡,《四十二章经》亦几乎尽人皆知。不过这种皆知,大略就停留在书名而已。  其实,在金庸武侠披靡世界的许久许久之前,《四十二章经》也曾拥有披靡的知名度。它被认
期刊
在中国,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1903-1987)远比另一位与她同名、同时代的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星光暗淡。后者是在小说、剧作、电影和社会政治多个试验场中游走的文艺偶像,而前者,严肃的历史书写似乎已经决定了她的落寞:最负盛名的两部获得费米娜文学奖的小说作品分别聚焦一位古罗马皇帝(《哈德良回忆录》)
期刊
人的身体有多种感觉,诸如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痒是触觉之一种。除了病理学意义上的瘙痒之外,日常生活中的痒颇令人苦恼。有时候,痒比疼痛更让人难以忍受。苏东坡说:“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东坡志林》)真可算是深得三昧之语。  据说,古代最残忍的刑罚还不是“杀千刀”之类的酷刑,而是“笑刑”。在脚底抹上蜂蜜,让羊来
期刊
二○二○年十月,我来到浙江南部一个叫渔寮的小村,一眼就望见久违的大海,瞬间想起四十多年前经过故乡乐清湾时的情景。是的,乐清湾离这本《小回忆》的作者蔡天新的老家黄岩也不远,事实上,他的祖居地平田乡与乐清毗邻,或许我们的祖先说着同一种乡音。此时在渔寮,我看着潮水慢慢向沙滩较高处渗透,似乎是在侵入未被触及的领域,就像交叉的小径。虽然时间并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但同样不受控制的记忆却总能伴随着我们。  《小
期刊
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曾有一句话:“未来其实已经到了,只不过分布得不均匀而已。”在汉语中,“未来”一词非常奇妙,未来未来,还未到来。因此,这句话翻译成汉语后,本身就包含了一种矛盾—既然未来,怎么就已经来了?如今,我们经常会说,“未来已来”,尤其是二○二○年发生的很多事,给人们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很多看似科幻的事情已经实现,而很多远古的东西又再发生。有时候,我们会感到迷茫,到底什么是前现代,什么是现
期刊
希区柯克的作品拥有一种绝对磁场—我们很难将其归类为轮廓清晰的谍战片、精神分析片或是谋杀片—虽然大多数时候, 希区柯克电影具备谍战、精神分析、追捕或是连环杀人的元素,但它们依然被坚不可摧的“希区柯克风格”网入旗下。其实如何去描述“希区柯克风格”(尽管我们今天习惯用这个术语指代一切可归为其中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依然更多的是一种感官印象,而非真正的定义。  希区柯克的电影仿佛是会自我生长的。每隔一段时
期刊
陈世骧,字子龙,号石湘,一九三五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一九四一年陈世骧赴美,在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一九四五年起执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代中国研究中心”董事兼东方语文系系主任。其间,陈世骧曾先后延揽夏济安、张爱玲、庄信正到伯克利工作,并指点和提掖杨牧、郑愁予、聂华苓等青年作家,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美华人在美国人文社科领域打开局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陈世
期刊
韦应物像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在文坛上,很少为了一首诗,争夺冠名权而打起笔墨官司的。唯有韦应物这首《滁州西涧》所说的“西涧”,到底属于什么地方管辖,却引起了争论。王士禛说:“西涧在滁州城西。”不过,他也说:“昔人或谓西涧潮所不至,指为今六合县之芳草涧,谓此涧亦以韦公诗而名。滁人争之。”(《带经堂诗话》)据闻就在前几年,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