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密约”再调查 日美关系起风波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美“密约”是怎么回事?
  
  2009年12月18日, 日本有关人士透露,已故前首相大平正芳的女婿兼秘书、前众议员森田一在将于2010年初出版的回忆录中承认,1960年《日美安保条约》修改时两国缔结了“密约”,日方默许美载核舰船过境或停靠。森田在回忆录还承认,冲绳归还时存在美国应支付的美军用地恢复原状补偿费改由日方承担的“密约”。日美间“密约”问题再次为各方所关注。
  事实上,自1960年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修订以来,日本国内就一直有这样的传言:在正式公开的条约文本之外,日美还有“秘密约定”。一些学者或记者曾有过披露和报道,很多相关人士的证言和美方解密档案也显示存在这些“密约”,但历届自民党政府对此问题的态度一贯是坚决否认,既不公开说明,也不允许调查。“密约”问题几十年来就一直处于这样暧昧混沌的状态之中。直到2009年9月民主党上台,出任外务大臣的冈田克也下令调查日美“密约”问题,外务省根据外相的命令提交了3700多份有关文件,这一被长期隐藏的问题才逐渐浮出水面。
  冈田外相要求调查的日美“密约”主要有四项:1、1960年日美安保条约修订时,有无允许美国核武器进入日本的“密约”。2、1960年日美安保条约修订时,有无在朝鲜半岛“有事”时联合作战的“密约”。3、1972年美国向日本归还冲绳时,有无冲绳“有事”时允许美国核武器进入日本的“密约”。4、1972年美国向日本归还冲绳时,有无关于美军基地用地恢复原状补偿费由日本承担的“密约”。调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密约”是否存在;二是公开“密约”内容。
  上述四项“密约”从内容看,一部分是与“核”相关的。就是关于搭载核武器的美国军舰、飞机能否在不与日本政府事先协商的情况下自由进出日本的港口、或通过日本的领空。另一部分是与朝鲜半岛有关的。即当朝鲜半岛发生冲突时,驻日美军能否不与日本政府事先协商就出兵进行武装干预。第三部分则是冲绳美军基地的原状恢复和设施搬迁的费用由日本政府承担的约定。2009年11月21日,外务省已找到证实上述日美“密约”存在的相关文件。外务省于同月24日设立了由有识之士组成、以东京大学教授北冈伸一为首的第三方委员会对调查结果进行检验。冈田外相表示,有关“密约”问题的最终调查结果将于2010年1月份公布。
  
  为什么现在翻出“密约”问题
  
  事实上,“密约”作为外交谈判的副产品是常有的,它有利于维护彼此的信任和利益,是缔结双方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不得已的聪明做法”。日本政府此时翻出“密约”问题,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日本国内政治的需要。公开此事,可以让国民看到下野的自民党政府是如何以“密约”的形式默许搭载核武器的美国军舰进入日本港口,让人们看到他们是怎样对国民说谎的,这对要“恢复国民对外交信赖”的民主党来说是一大成果。同时,这将使自民党遭受舆论的猛烈批评,让他们卷土重来的希望更加渺茫,民主党今后在日本政坛就会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但也有日本媒体认为,民主党的这种做法有利也有弊。利处是会增加国民对这个政权的信任。弊处则是民主党政权今后也可能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承认并信守这个已经公开的“密约”,那就会与自身的执政理念发生冲突,反之则会与美国产生矛盾。
  二是对美外交的需要。民主党声称要实现日美关系的“对等化”,因此想以冲绳基地问题为“牌”,利用国民对美军的反感情绪作为外交资源,对美施加“民意”压力,在政治外交博弈中提高地位,争取主动和利益。但也有日本媒体指出,由于日本的安全基本上依赖于美国的“核保护伞”,如果完全公开前政权与美国签定的“核密约”,就会失去美国对日本的信任,可能会对日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不久前访问日本的时候就明确提出,希望日方对“密约”的调查不要影响日美关系。这实际上是在给民主党新政权敲警钟。
  目前这场争执方兴未艾,具体结果尚难以预测。不过笔者认为,它对日美同盟的负面影响虽然不是马上致命的,但肯定是潜在的、深远的。
其他文献
●车耳商旅滋味● 系列之十五    初次见到外国人就被邀请吃饭,可能会有这么几种情况:如果碰到的是德国人,他们会在见面后再和你约定时间,然后按部就班地和你约会;如果碰到的是美国人,他们可能当时就定下吃饭的时间,不多罗嗦;如果碰到的是法国人,无论他们显得多么诚恳,又说了多少肺腑之言,你都要相信我的话:请你吃饭这件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说请客,千万不要当真    经过多年的实践体会,我才知道法国
善用“强有力”外交和“有效率”发展两要素;与中国保持密切的互动    打着“变革”旗号当选总统的奥巴马,在上任伊始就开始为修复美国形象重树美国霸权,推出有“奥巴马特色”的“巧实力”外交在对华关系上,双边密切的互动已经展开    新政府内的权力斗争不可避免      从奥巴马的外交与安全团队布局来看,奥巴马与拜登组成的“奥—拜模式”将成为新政府的决策模式布什政府时期负责反恐战争的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道
全球共发生46场大大小小的战争和冲突;  核问题起起伏伏;  恐怖袭击发生最多;  多边和双边军演有百余次之多    2008年,是世界安全形势极不寻常的一年国际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大国博弈异常激烈    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此起彼伏    2008年世界并不太平,全球共发生了46场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这些冲突中,有的属于传统冲突热点,如伊拉克阿富汗巴以冲突等有的则属于长期掩盖的问题突然引发
美国式“开门办学”, 诠释高等教育的多样性    美国立国72年后的1848年,威斯康星才正式建州,为美国的第30个州。就在建州的同一年,威斯康星州议会即颁布法律建立威斯康星大学,是为美国的第11所州立大学。半个世纪后,威大作为州立大学中的佼佼者被斯洛森列入他那本权威性的《伟大的美国大学》(见本栏目2009年第23期文章),而美国东部那些更古老的州立大学如佐治亚大学(建于1785年,是美国第一所州
自科索沃战争以后,阿尔巴尼亚族人一直是巴尔干半岛上的“明星”,科索沃阿族人与塞尔维亚的“统”与“独”的关系问题时至今日仍是这个地区的“重头戏”。2008年,科索沃正式宣布从塞尔维亚分离出去,2010年7月,海牙国际法院裁定此举“不违法”,9月,一直持强硬立场的塞尔维亚也软化了立场,声称准备与科索沃方面接触。所有这些不断将这出“戏”推向高潮。其实,阿尔巴尼亚族人与巴尔干地区政治关系的复杂性还不只这些
一扫颓势“小马哥”占得先机;被牵着鼻子走“蔡教授”失分;辩论本身意义不大,副作用不可小觑。    按事前约定,4月25日,马英九和蔡英文就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进行了电视辩论。    马尚佳蔡见绌    辩论分三阶段,分别是自由申论、交互诘询和结论。在申论中,马英九采取攻势,咄咄逼人地发问:“台湾到底要选择民进党锁国,或国民党的开放?”他举例,曾拜访台中一家生产零件的制造商,赖姓老板告诉
传播媒介:“世界公民”    翻开一部医学史,我们会发现,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著名的传染病,往往可以与某一地理概念联系起来,比如希腊的伤寒,地中海的鼠疫,墨西哥的天花。而今天,传染病已无法再与某一地理概念紧密相连了。这是因为那些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的“世界公民”,能够“瞬间”把传染病毒带到全球各个角落。  “世界公民”的概念早已有之。自启蒙运动以来,一些超越一国一族的狭隘情感、具有世界情怀的知识分子,
年前,出席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年会,同其他与会者一样,都得到一份“礼包”,里面除了七八本学会所属各研究中心编纂的学术论文汇编外,还有一部熊光楷会长的新著《藏书·记事·忆人》。淡黄与白色相间的封面,显得分外素雅。上面印着著名画家袁熙坤为作者绘的神形兼备的肖像和96岁高龄的季羡林季老题写的书名。一书捧读在手,直如面对作者本人。    封面上还有三行小字:“一位共和国上将的书缘、人缘、情缘。历时十数载,广搜
要经济效益,更要民意。反对党假借民意发难,闹得沸沸扬扬。怎么办呢?  一路走来,澳大利亚总理——“人气偶像”陆克文收获鲜花、掌声无数,“中国通”形象更让其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然而近两个月,“中国是福还是祸”的争论让一向对华友好的陆克文有些乱了方寸。    两件烦心事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本是澳大利亚“金库”的丰富矿产一夜间变成了“破铜烂铁”,老板哭了,政府急了。本指望实力雄厚的盟友美、日危难
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原动力是市场消费需求这是整个中国经济所面对的挑战,也是美国19世纪之后所一直面对的挑战  离开了金融市场,消费驱动型经济是难以生存发展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也是后者的催化剂  如果说次贷危机是美国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的话,那么,目前中国经济转型的挑战也是近30年来最大的一次    围绕这场金融危机,有着各种思考和争论,其中就包括:这场危机是否意味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