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观念、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小学美术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积极落实情感教育,构建高效的美术教育课堂。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感教育;意义;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的提出,要求教师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良好的小学美术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试教育思想普遍存在。美术教育难以彰显“美育”的目标,机械式的美术教育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经验,探索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的优势、现状及对策。
一、 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一)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欲望
美术具有较强的美育功能,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极其重要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感教育渗透于小学美术的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艺术课程的情感因素,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美术与情感有机整合起来,赋予美术教育灵魂,将美术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教师通过美术课程与情感教育的整合,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欲望,让学生能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每一堂美术课,用审美的观点对待每一幅美术作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人皆有情感,而情感又具有指向性。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情感往往受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所制约;而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引导,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由此,情感与价值观往往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对美术作品审美的感受,与学生的情感因素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知道,情感是人特有的内心表达。教师在美术教育中渗透情感因素,能够让学生从更加深层次的因素感受美术教育,最终促进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提升;其次,有利于促进学生审美理解能力的提升。既然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而学生对于作品的审美与感知,源于学生审美理解能力的提升。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认知和理解美术作品,促进学生审美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 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创新意识提升
美术课程是建立在抽象符号和抽象语言基础之上的。美术作品,往往都是对现实的物体、环境或者是思想的艺术化、抽象化表达。在小学美术的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对于丰富美术教育的情感因素,为学生美术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源于对美术课程、美术作品的深层次解读,而这种深层次的解读,又往往和情感因素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学生在美术课程中情感因素的形成,是促使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形成的关键。
二、 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的有效性对策
(一)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构建情感教育基础
结合情感教育的内涵我们知道: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想渗透积极的情感教育,首先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实现情感渗透的基础。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应当通过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其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情感教育的目标,指导学生用情感知美术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绘画的过程中,应当赋予每一幅作品以生命力,让学生在故事中画,画出故事。并在作品指导的过程中,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成为促使情感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
(二) 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情感教育效果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中的有效手段,成为促使教育改革的关键工具。在小学美术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渲染美术教育的情感因素,实施很好的情感教育。我们知道,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图片、视频、音频相结合的教育优势,可以为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情感教育氛围的营造提供强有力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借助多媒体教育手段,创设情感教育的氛围,实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星空的联想》一课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借助背景音乐、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从而促使学生想象力的提升,使得学生情感因素的形成。
(三) 通过故事教学,升华情感教育目标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运用,很多人感到不解。笔者认为:故事教学法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是赋予每一堂美术课程、每一幅美术作品以生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故事教学法,让学生能够在故事中感受到美好的画面;在美术作品中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画太阳的过程中,就通过一个“后羿射日”的故事讲解,让学生对太阳产生无限的联想。这样,学生所绘画出的美术作品,都有其自己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教学法,是渗透情感教育、升华情感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在小學美术的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当紧密结合当前情感教育缺失的现状,通过加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故事教学法的运用等手段,渗透积极的情感教育,升华小学美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3(02):139.
作者简介:
李模燕,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新站小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感教育;意义;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的提出,要求教师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良好的小学美术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试教育思想普遍存在。美术教育难以彰显“美育”的目标,机械式的美术教育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经验,探索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的优势、现状及对策。
一、 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一)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欲望
美术具有较强的美育功能,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极其重要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感教育渗透于小学美术的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艺术课程的情感因素,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美术与情感有机整合起来,赋予美术教育灵魂,将美术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教师通过美术课程与情感教育的整合,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欲望,让学生能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每一堂美术课,用审美的观点对待每一幅美术作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人皆有情感,而情感又具有指向性。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情感往往受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所制约;而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引导,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由此,情感与价值观往往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对美术作品审美的感受,与学生的情感因素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知道,情感是人特有的内心表达。教师在美术教育中渗透情感因素,能够让学生从更加深层次的因素感受美术教育,最终促进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提升;其次,有利于促进学生审美理解能力的提升。既然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而学生对于作品的审美与感知,源于学生审美理解能力的提升。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认知和理解美术作品,促进学生审美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 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创新意识提升
美术课程是建立在抽象符号和抽象语言基础之上的。美术作品,往往都是对现实的物体、环境或者是思想的艺术化、抽象化表达。在小学美术的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对于丰富美术教育的情感因素,为学生美术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源于对美术课程、美术作品的深层次解读,而这种深层次的解读,又往往和情感因素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学生在美术课程中情感因素的形成,是促使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形成的关键。
二、 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的有效性对策
(一)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构建情感教育基础
结合情感教育的内涵我们知道: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想渗透积极的情感教育,首先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实现情感渗透的基础。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应当通过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其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情感教育的目标,指导学生用情感知美术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绘画的过程中,应当赋予每一幅作品以生命力,让学生在故事中画,画出故事。并在作品指导的过程中,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成为促使情感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
(二) 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情感教育效果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中的有效手段,成为促使教育改革的关键工具。在小学美术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渲染美术教育的情感因素,实施很好的情感教育。我们知道,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图片、视频、音频相结合的教育优势,可以为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情感教育氛围的营造提供强有力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借助多媒体教育手段,创设情感教育的氛围,实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星空的联想》一课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借助背景音乐、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从而促使学生想象力的提升,使得学生情感因素的形成。
(三) 通过故事教学,升华情感教育目标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运用,很多人感到不解。笔者认为:故事教学法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是赋予每一堂美术课程、每一幅美术作品以生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故事教学法,让学生能够在故事中感受到美好的画面;在美术作品中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画太阳的过程中,就通过一个“后羿射日”的故事讲解,让学生对太阳产生无限的联想。这样,学生所绘画出的美术作品,都有其自己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教学法,是渗透情感教育、升华情感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在小學美术的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当紧密结合当前情感教育缺失的现状,通过加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故事教学法的运用等手段,渗透积极的情感教育,升华小学美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3(02):139.
作者简介:
李模燕,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新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