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什么?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当是文本,其次应当是学生。有什么样的文本,才可能有什么样的教学。这一判断中的研究着力点正在于“一个文本是什么样的文本”这一命题有点类似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那是多元解读的一种表征,而我们这里所追究的“什么样的文本”却是涉及文本理解的问题。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语句背后的含义是:对文本有什么样的理解,就可能有什么样的教学。而从日常教学来看,语文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往往都不是自己的,而是参考书的,是教材的。而当下的高中学生早已经不能满足于口书相授,他们需要的是具有个性化的解读——请注意,这里所说的个性化,更多的是教学过程的个性化,对于结果与传统教学思想的一致性,学生往往并不追究。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语文知识发生的过程有新的理解与实施,而这又是基于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的。
一、文本理解,需要超越哪些传统
在日常教学中,多有机会与同行相接触,每每问起对某文的理解,答案竟然比较一致,即首先说这是一篇什么文。这里的什么文就是指文体。这说明什么?说明在语文教师的潜意识里,文体是第一位的,要解读一则文本,首先得看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抑或说明文;又或者从文学的角度看,是散文还是诗歌等。文体一旦定下来,教学的思路往往也就确定了下来,因为不同的文体在表达特点上总是有差异的,而富有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对此又是烂熟于心的。譬如看到鲁迅的作品,印象中的小说或杂文就会出现,匕首、投枪类的词也会出现,教师立刻就以与旧社会斗争的心态进入了课堂;而一旦看到了柳永的词,则又是一派婉约景象,课堂上自是柔情万种。
这样的教学传统是有价值的,因为它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种较高水平的定势,从而让语文教学可以思考、研究更多的东西。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语文教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总存在着超越现实、超越传统的可能。那对于文本理解,有哪些需要超越的呢?基于以上对传统的理解,笔者认为有这样几点可以考虑:
其一,尊重文体但需要超越文体。因为任何一个文本总是从作者那里出来的,作者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针砭时弊,直抒胸臆是第一要义,至于以哪种形式来表达,其重要性不及前者,因此要看文体,但更要看文义。
其二,尊重语言形态但要超越语言形态。为了拓展高中生的文学视野,当下高中语文教材都是精选古今中外的优秀文本,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孔子、李白、杜甫自不必说,恩格斯、马丁·路德·金也借其经典进入教材。这些精品或中或外,或古或今,但最终都是以人类最为经典且最具代表性的思考而凸显其价值,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将其作为“人”的作品来教,其次才是语言形态。
其三,尊重教法但不拘泥于教法,无论是传统的有意义的讲授,还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意识到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语文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法很重要,但人的发展更重要。“贵在得法”应当是教学方法选择的最终评价标准。
二、文本理解,需要进行何种定位
面对教材中的任意一个文本,进行何种定位是解决了定位超越传统之后的另一个重要命题。笔者此处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苏教版必修四)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首先,这是一个优秀文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其对当下的高中学生并不像有些文本那样具有吸引力。因而对这一文本的定位解读,就成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文章开篇即已说明,高中语文教学的出发点除了文本之外,还有学生。此处理解文本,离不开对学生实际的尊重。笔者以为,在教学中可以先将马克思这位“巨人”拉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平视。为了做到这一点,笔者搜集了马克思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以让学生感到其与自己的家人一样,是可以亲近的。
其次,抓住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三个关键词,通过旁征博引的方法让学生将这三个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形象的人物图景,同时感知虽然冠之以“家”,却并不意味着他们远离人间烟火,无论是思想、革命还是科学,其核心都在“人的思考”,而这一点与“我们”(即学生)自己并无二致,只是广度、深度有所差异。
最后,在成功打造了“亲生”(即亲学生)的马克思形象之后,再引导学生理解他的过人之处,伟大之处,以凸显马克思的离开确实如恩格斯所说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让学生理解“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的真实含义。
教学实践后的简单调查表明,基于这样的理解而实施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到马克思不会因为其高大而远离他们,而恩格斯所用的那些因为宏大而显得远离学生实际的评价语也显得有血有肉。而这样的教学结果,显然来自于另一种对文本的理解,即说教的观点是无效的,伟人是食人间烟火的,人的伟大在于其思想的伟大。更为关键的是,要想感知伟大,首先必须触及伟大。
三、文本理解,需要面向哪些对象
著名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曾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论断给笔者的感觉就是举重若轻,当我们沉浸于教材当中苦苦解读时,这一论断具有当头棒喝的作用。教材、文本需要解读,但不仅要进入其中,更要出乎其外。而在笔者看来,要将文本看作例子,尤其是要有“无非”这样的底气,关键在于确定好文本理解所要面对的对象。
显然,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面对的一是文本,二是学生。教师在面对了文本之后再去面对学生时,要关注的是自己面对文本时所生成的教学观点是否合理,这也是文本理解的关键所在。如在《东方与西方的科学》一文教学中,教师要问的是自己是否读懂了乔治·萨顿,是否读懂了“认识与沟通”,是否读懂了“有关科学的种子,包括科学和数学”……在笔者看来,这一文本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为数不多的能同时将古今中外贯串起来的文本,因此其意义远不在“东方与西方的科学”,而在于以科学为纽带的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理解,而这种理解又如何为高中学生接受呢?因此面对学生不妨从他们熟悉的科学知识开始。幸运的是,高中学生具有跨学科的科学基础,因而能够为此处的语文课堂带来一抹亮丽的光彩。显然,也只有做到同时面对文本与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读懂东方与西方的科学。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理解归根到底是同时面对文本和学生的理解,离开了文本,理解是无源之水,离开了学生,理解是无本之木。而同时面对文本与学生时,这一理解才能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226500)
一、文本理解,需要超越哪些传统
在日常教学中,多有机会与同行相接触,每每问起对某文的理解,答案竟然比较一致,即首先说这是一篇什么文。这里的什么文就是指文体。这说明什么?说明在语文教师的潜意识里,文体是第一位的,要解读一则文本,首先得看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抑或说明文;又或者从文学的角度看,是散文还是诗歌等。文体一旦定下来,教学的思路往往也就确定了下来,因为不同的文体在表达特点上总是有差异的,而富有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对此又是烂熟于心的。譬如看到鲁迅的作品,印象中的小说或杂文就会出现,匕首、投枪类的词也会出现,教师立刻就以与旧社会斗争的心态进入了课堂;而一旦看到了柳永的词,则又是一派婉约景象,课堂上自是柔情万种。
这样的教学传统是有价值的,因为它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种较高水平的定势,从而让语文教学可以思考、研究更多的东西。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语文教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总存在着超越现实、超越传统的可能。那对于文本理解,有哪些需要超越的呢?基于以上对传统的理解,笔者认为有这样几点可以考虑:
其一,尊重文体但需要超越文体。因为任何一个文本总是从作者那里出来的,作者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针砭时弊,直抒胸臆是第一要义,至于以哪种形式来表达,其重要性不及前者,因此要看文体,但更要看文义。
其二,尊重语言形态但要超越语言形态。为了拓展高中生的文学视野,当下高中语文教材都是精选古今中外的优秀文本,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孔子、李白、杜甫自不必说,恩格斯、马丁·路德·金也借其经典进入教材。这些精品或中或外,或古或今,但最终都是以人类最为经典且最具代表性的思考而凸显其价值,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将其作为“人”的作品来教,其次才是语言形态。
其三,尊重教法但不拘泥于教法,无论是传统的有意义的讲授,还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意识到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语文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法很重要,但人的发展更重要。“贵在得法”应当是教学方法选择的最终评价标准。
二、文本理解,需要进行何种定位
面对教材中的任意一个文本,进行何种定位是解决了定位超越传统之后的另一个重要命题。笔者此处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苏教版必修四)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首先,这是一个优秀文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其对当下的高中学生并不像有些文本那样具有吸引力。因而对这一文本的定位解读,就成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文章开篇即已说明,高中语文教学的出发点除了文本之外,还有学生。此处理解文本,离不开对学生实际的尊重。笔者以为,在教学中可以先将马克思这位“巨人”拉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平视。为了做到这一点,笔者搜集了马克思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以让学生感到其与自己的家人一样,是可以亲近的。
其次,抓住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三个关键词,通过旁征博引的方法让学生将这三个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形象的人物图景,同时感知虽然冠之以“家”,却并不意味着他们远离人间烟火,无论是思想、革命还是科学,其核心都在“人的思考”,而这一点与“我们”(即学生)自己并无二致,只是广度、深度有所差异。
最后,在成功打造了“亲生”(即亲学生)的马克思形象之后,再引导学生理解他的过人之处,伟大之处,以凸显马克思的离开确实如恩格斯所说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让学生理解“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的真实含义。
教学实践后的简单调查表明,基于这样的理解而实施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到马克思不会因为其高大而远离他们,而恩格斯所用的那些因为宏大而显得远离学生实际的评价语也显得有血有肉。而这样的教学结果,显然来自于另一种对文本的理解,即说教的观点是无效的,伟人是食人间烟火的,人的伟大在于其思想的伟大。更为关键的是,要想感知伟大,首先必须触及伟大。
三、文本理解,需要面向哪些对象
著名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曾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论断给笔者的感觉就是举重若轻,当我们沉浸于教材当中苦苦解读时,这一论断具有当头棒喝的作用。教材、文本需要解读,但不仅要进入其中,更要出乎其外。而在笔者看来,要将文本看作例子,尤其是要有“无非”这样的底气,关键在于确定好文本理解所要面对的对象。
显然,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面对的一是文本,二是学生。教师在面对了文本之后再去面对学生时,要关注的是自己面对文本时所生成的教学观点是否合理,这也是文本理解的关键所在。如在《东方与西方的科学》一文教学中,教师要问的是自己是否读懂了乔治·萨顿,是否读懂了“认识与沟通”,是否读懂了“有关科学的种子,包括科学和数学”……在笔者看来,这一文本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为数不多的能同时将古今中外贯串起来的文本,因此其意义远不在“东方与西方的科学”,而在于以科学为纽带的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理解,而这种理解又如何为高中学生接受呢?因此面对学生不妨从他们熟悉的科学知识开始。幸运的是,高中学生具有跨学科的科学基础,因而能够为此处的语文课堂带来一抹亮丽的光彩。显然,也只有做到同时面对文本与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读懂东方与西方的科学。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理解归根到底是同时面对文本和学生的理解,离开了文本,理解是无源之水,离开了学生,理解是无本之木。而同时面对文本与学生时,这一理解才能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