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花”开歌英雄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啪”的一声,一枚红花从天而降,稳稳落在地上。定睛一看,是五瓣的木棉花,火红而饱满。
  阳春三月,龙海一中校园围墙边上的木棉树格外惹人注目,枝干壮硕却不显摆,顶天立地;花开红艳却不媚俗,热烈壮观。树下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靡,哪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很英雄地道别。如此,世人便尊称木棉花为“英雄花”。
  清明时节雨纷飞,在英雄花遍开的锦城小镇,临窗独坐,想起了我的乡亲李林、庄少萍、张水锦等革命英烈,想起了他们忠诚使命,舍生取义,为追求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献身的壮举……
  “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我看到一位参加“抗日救亡青年团”的上海爱国女中学生郑重地写下这样一段誓言,决心弃笔从戎,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这位女中学生就是我的乡亲李林,后来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的贞德”女英雄,并入选100名“为新中国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当年,李林从石码考入厦门集美学校,再到上海爱国女中、北平民国大学读书,她亲眼目睹许多中国百姓在日寇野蛮侵略下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惨场景,义愤填膺,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12月26日,她投身前线抗战,先后任雁北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队长、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0师独立6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等职,手握双枪,跃马驰骋疆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成为晋绥边区文武双全、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巾帼英雄。1940年4月26日,在反日寇“围剿”中,怀有三个多月身孕的她毅然决然地担负起掩护专署机关和群众转移突围的任务,带领一个骑兵排战士顽强阻击数百倍于己的日伪军。在战马中弹伤亡、自己腿部和胸部多处负伤后,李林仍咬牙忍着伤痛英勇抗击,毙伤日伪军6人。最终面对包围上来的敌人,年仅24岁的李林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向自己,连同腹中胎儿一起壮烈牺牲……
  “新中国的奠基石”——这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藏身在一块普通的牌匾内,这是70年前厦门市烈士追悼会敬献给庄少萍烈士家属的。被誉为“奠基石”的主人庄少萍是我的乡亲,不幸牺牲在厦门解放曙光初现的黎明前,只遗留一部描述抗战地下工作的手稿及表述忧国忧民决意为革命献身的家书数封,令人叹惜。
  庄少萍于1932年参加革命斗争,参加闽南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反“围剿”斗争。1934年 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他在闽南游击区坚持开展三年游击战。抗战爆发后,庄少萍受命留在闽南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开展游击区抗日反顽斗争。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受命前往香港,在中共南方工委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49年8月受命前往厦门,沟通南方工委与厦门地下党组织的联系。在敌特务组织四处抓捕厦门地下党员、爱国人士和进步学生的白色恐怖下,他不顾个人安危,通过敌军警备司令部的内线关系,安排大批受到敌特追捕的地下黨员、爱国人士和进步学生安全离开厦门,自己则坚守工作岗位。1949年9月中旬,他在厦门大学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捕,在狱中历经酷刑,坚贞不屈。是年10月16日在厦门解放前夕,被军统特务杀害,壮烈牺牲……
  “我虽年过半百,但我能掌舵会划船。男人能尽忠报国,难道妇女不行吗?”“别人解放了我们,我们就要解放别人。支援解放军解放厦门人民,是我们渔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当解放军正紧锣密鼓地征集船只、发动渔民,准备渡海解放厦门之际, 一位近花甲之年的妇女坚持要参加渡海战斗,理直气壮地跟部队领导说道。这位女船工就是我的乡亲张水锦,一位普普通通却爱憎分明的中国妇女。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龙海组建南台船管大队,发动组织渔民船工,筹集船只载运战士们渡海解放厦门。张水锦动员丈夫及三个儿子带头报名,并把家中最好的两条渔船作为支前船只。当时解放军规定,未满16岁和超过50岁的男船工不参加渡海战斗,女性一律不参加,而张水锦已经58岁,其丈夫黄进川60岁,却坚持要参加渡海战斗。起初部队不予登记,并劝他们夫妻留在后方搞后勤工作。后来在她的坚决要求下,部队领导只得同意她一家五口驾两条虎网船参加渡海战斗。
  10月15日,在激烈的渡海战斗中,敌人密集的炮火不断地在周围掀起水柱,摇晃震动着船只,张水锦及其丈夫、三个儿子毫不畏惧,始终坚定地驾船载着战士们迎着炮火前行。在离岸约100米处,一颗炮弹在张水锦的船边爆炸,她的丈夫黄进川和儿子黄天足中弹倒下,此时已身负重伤的张水锦顾不上扶他们,毅然接过舵把继续前进,并拼尽力气高喊:“冲上去!”又一颗炮弹在她身边爆炸,两条渔船均中弹沉没,张水锦一家五口壮烈牺牲……
  一家五口,满门忠烈。当年部队给张水锦追记特等功,她的丈夫黄进川、长子黄驴、次子黄富足、三子黄天足追记一等功,五人均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烈士称号。
  ……
  山河垂泪,草木含悲。春去冬来,花谢花开,多少年过去了,英烈们以他们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换来了家乡人民今日幸福的生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些离开枝头的木棉花,不为独香,牺牲自我,甘愿化为春泥,营养并激励来年更多花儿的绽放,这不正是英烈的革命献身精神吗?追忆革命英烈,牢记初心使命。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感染、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发扬革命精神,奋发有为,砥砺前行,为国家的强大、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继续贡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
其他文献
路,自古以来就是关乎地方经济发展的纽带。一条路,如同一条条缀满着财富和希望的彩练,让整个区域充满活力,让所有民众都能感触“温度”,都有“获得感”。这是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跨越的新时代,日新月异的交通变化振奋人心:一条条公路缠绕山腰,越过山岗,消失在遥远的天际;一条条水泥路在青山绿水间、江河湖海边纵横交错,遥相呼应,连接起淳朴乡村与活力城区的交通动脉,一幅幅律动发展的精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看似寻常最
期刊
君自故乡来,应喝故乡茶  我追慕茶,茶是春风大雅,茶是秋水文章,茶如弘一大师所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来,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同。”我喜欢喝茶时那一刻的放下放开放怀,但不敢自称茶者;茶者,应知茶,善茶。我只懂茶之一二,却有一次因辨认出白芽奇兰的芳香而获得众人的赞许。那次笔会,众人皆从各自家乡带了茶来。来自安溪的带了铁观音,来自武夷山的带了大红袍,来自福鼎的带了白茶
期刊
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县城这座图书馆就伫立在小城最繁华的中心路段很多年,不曾改变。它不大,至今仍是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四层老建筑,有两层楼在借阅。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每到小学放暑假时在这借阅图书的情景。走过一级级刷成深绿色的台阶和眼前满是深绿色的墙壁,在炎热的夏日里顿觉一丝清凉,像是走进一片绿色的茂密知识大森林,觉得这里充满奇异、博大和深邃的芬芳气息。图书馆是我童年里唯一能见到
期刊
20世纪70年代,石码小镇相对落后,医疗条件也不够完善。当温饱还成问题的时候,我们最怕的是生病。没有别的解释,就是没钱。偏偏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的母亲被检查出晚期肝癌。几番治疗还是不见好转。在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依然求医无果后,家徒四壁的我们只好把危重的母亲接回家中。母亲那时候才42岁啊,膝下六个子女均未成年,这个家岂能没有她……  就在这四处求药的关键节点,突然有一天,小镇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疯传
期刊
雨,落地汇成流水,深深浅浅,勾勒大地的纹理。  天空有自己的性子,雨是它的情绪。小雨敲打着浪漫,是诗人笔下的相思愁绪,连残荷都要留着听雨,烟雨迷蒙,丁香姑娘的跫跫足音永远回荡在悠长的雨巷。大雨的意境就不同了,武侠剧里一场大规模厮杀之后,漫天的乌云黑雨,像倒不尽的墨,把气氛洇得更加阴郁,亦或男主角抱着死去的人儿,往天上一吼,雨就像得到召唤,箭似的千万支落下,惹得旁人也有万箭穿心之痛。大雨小雨对情绪的
期刊
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每个作家都有一个江湖梦。时间的更迭,换来的不是我们屈从现实,而是在现实不断打击下,依旧相信,梦还在。依然相信,笔下的江湖没有尽头。  我与书的三生三世是从小学开始的,比较早,很庆幸自己那时候遇见了。  小学,记忆中的我喜欢跟着父亲,踩着他那辆凤凰牌的老式自行车,把我从海澄载到港尾,途经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我坐了将近两个小时,虽然当时坐得屁股很痛,但是我一想到又可以看到小人
期刊
听说紫云岩樱花谷的山樱花开了,便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戴上口罩奔向紫云岩。  今年的樱花开得不多,虽然很少有遭雨打,但花儿们好像都蔫蔫、无精打采的样子,莫不是它们也知道了庚子年以来人类所遭受过的劫难?往年的樱花谷多热闹啊,人头攒动,欢呼雀跃,樱花们娇颜灿烂,喜形于色。如今倒是一片的竹林相当养眼,竟然有喧宾夺主之嫌。  放眼山坡望去,满屏的翠绿高耸入云。竹牢牢地扎根在土壤里,身形却影影绰绰,一柱柱相
期刊
1983年的一个周末,读初一的我,应同学之邀到他们村里玩。村里过节,有吃有玩还有戏看,晚上有祭祀活动。听说最大的糯米龟可以占满整张八仙桌。很遗憾没能参加当晚的热闹,我下午就被送回家了,因为我醉了,是茶醉。  第二次茶醉是在我参加完全省艺术生五校联考成绩合格之后,全国高考前的一个月。当时被大哥带去他所在的东山一中恶补文化课,白天上课,课余时间就在紧挨教室的一间四五平方米左右的楼梯间吃住。除了上厕所,
期刊
1986年英国女王访问中国,其中一个成果是开启中英科技合作的新途径,那就是英国皇家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合作,每年从中科院遴选10名青年学者赴英开展一年的学术访问,费用有皇家学会资助。我有幸于1993年获得这个项目的资助,并顺利地通过雅思(英国为非英语国家人设置的英文考试系统)的裸考。  1994年3月31日下午从北京飛往英国伦敦,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飞机。25年过去了,那次坐飞机的感受仍历历在目。那时北
期刊
2007年2月16日,农历大年廿九,我在不属于我的小屋里,在海尔手提电脑前,敲打键盘写下这第一句“看一个人回故乡,喜气洋洋,他说他的故乡在鲁国”,当这首15行诗作完成时,我泪流满面,这已经是我到异乡的第四个春节了,这四个春节,我都没敢回乡过年,当初毅然决然辞去工作、抛家别女北上的我,自感活得并不如意,便也如项羽一样不敢见家乡父老,独自苟活于京城一隅,视每个节日为惩罚。  我至今回忆不起何以会将这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