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仙丹”的日子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石码小镇相对落后,医疗条件也不够完善。当温饱还成问题的时候,我们最怕的是生病。没有别的解释,就是没钱。偏偏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的母亲被检查出晚期肝癌。几番治疗还是不见好转。在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依然求医无果后,家徒四壁的我们只好把危重的母亲接回家中。母亲那时候才42岁啊,膝下六个子女均未成年,这个家岂能没有她……
  就在这四处求药的关键节点,突然有一天,小镇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疯传有一位穿红衣,骑白马的“妈祖婆”,神一样的飘然而至,沿着堤岸散发“仙丹”,救治众生。更有民众信誓旦旦:的确有人亲眼见过,但大凡能得到“仙丹”的必定是有缘人。
  尽管我无缘目睹“妈祖婆”的风采,但“妈祖婆”的巡视,对于我们家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仿佛在绝望中抓到一根救命的稻草,母亲能不能康复,完全指望神明“妈祖婆”了。一家人从此奔走在寻求“仙丹”的路上。家里兄弟姐妹六人,放学后顾不上填饱肚子,扔下书包就往河堤跑。我们在心中千百回的祈祷:“妈祖婆明鉴,赐给我“仙丹”吧,让我母亲得以解除病痛!”这个寻找“仙丹”的队伍中,还有我那84岁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带着我们兄妹在堤岸上围地画圈,点上三炷香后虔诚地跪在地上刨土。工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天,分兵布阵的一家人共同寻获两粒“仙丹”,回家后看着母亲满怀信心地吞下,一家人的脸上露出了希望的笑容。
  长长的堤岸一改往日的沉寂,到处焚香缭绕,跪满了闻讯赶来寻求“仙丹”的“善男信女”,场面蔚为壮观。时逢盛夏,我们顾不上烈日的暴晒,连续几天在毫无遮挡的堤岸上刨土、寻觅,经不住烈日的暴晒,年幼的妹妹中暑了,紧接着老奶奶也中暑了。但是,只要想到“仙丹”能挽救母亲的命,这点小病痛又算得了什么?回家休息一晚后继续上路。然而,能找到“仙丹”的概率毕竟很小,更多的时候是空手而归。几天下来,从石码本地居民的参与发展到海澄、榜山等附近的居民也一哄而上。本来就岌岌可危的河堤被掀掉了一层又一层的泥土。县、镇两级政府领导急了,以这样排山倒海的速度,过不了几天,堤岸非被摧毁不可。领导让有关部门把挖来的所谓“仙丹”做了检测,最终发现,这是虫卵!吃了不但不能治病还会要命。当年我们心中认定的“仙丹”哪里能接受虫卵的事实。戒严后我们苦于无处寻找,乡下的亲戚跑了十几公里路,为我们送来了他们在本地刨到的“仙丹”。一家人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这是亲情与爱心的接力啊!
  那段时间,我们上课根本无心。同学们课余之间交流最多的是你今天淘到几颗“战利品”。我甚至自豪地告诉我的同学:“我妈妈吃了我挖的‘仙丹’后,疼痛明显减少了。”现在看来,这也许是病人的心理作用,那时候母亲确实这样跟我说的。
  政府开始下令:加强防范,守住河堤,严禁群众挖河堤这一愚昧举动及破除封建迷信的通知。各单位和学校认真贯彻执行。突然有一天,学校召开紧急会议。老师到各个班级传达上面的指示:全校师生禁止加入泡土找“仙丹”的行列。并明确告诉我们要带头破除封建迷信,本地从未出现穿红衣骑白马的“妈祖婆”,不要道听途说,所谓的“仙丹”经化验后就是虫卵。不仅不能治病,吃了还会要命!
  课堂上,老师要求参与找“仙丹”的同学自觉站起来。感觉所有同学的视线齐唰唰地投向我,无可奈何,我只能自觉地站起来接受批评。这时候有同学开始揭发我了:“天天跑去挖‘仙丹’,还说她妈妈吃了肚子不疼!”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红着脸解释:“我妈妈病了,病得很严重,我们家已经没钱给她治病了,听说‘仙丹’能治病,不仅是我,我们一家人,只要有空都会跑到河堤找‘仙丹’。现在检查出来的是虫卵,但我更相信我们挖到的是‘仙丹’,只有‘仙丹’能治好我母亲的病啊!”说完,我等着老师严厉的批评。可是,我却看到老师双眼噙满泪水,她让我坐下,并要求同学们不要因为这件事嘲笑我。老师说,情有可原,孝心可鉴啊!但是要我明确认识,这些所谓的“仙丹”确实是虫卵,救不了母亲的命。我永远忘不了那天回家的心情有多失落。从学校到家里不到200米的距离,可我却有一种走不到尽头的沉重。不是因为被批评举报,而是一种从希望到失望的巨大落差。
  母親一如既往地把一碗中药汤咽下去。喝完中药的母亲,摸索着打开床头的一个盒子,取出用红纸层层裹住的纸包,这是乡下亲戚昨天再次送达的“仙丹”,为表达对神明的敬意,他们特意用红纸包裹,红纸是闽南人的大礼,见红大吉,图的就是吉祥。母亲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粒“仙丹”正要往嘴里送,我眼疾手快,“妈,这是虫卵,不能吃!”母亲怔住了,迄今为止,她满怀希望地吞下了多少颗“仙丹”,而今我竟然告诉她是虫卵!母亲悄然泪下,我后悔自己嘴快,如果是现在,我会选择不说,毕竟,母亲吞下的是信念。
  尽管寄望于“仙丹”的神力,我们却从未停止为母亲寻医问药的脚步。从医院到民间秘方,所有的方法几乎都在尝试。我唯一受不了的一种民间土方,是以蟑螂肚当药,据说能治母亲的病。我最怕的是蟑螂,为了母亲,我们几个兄妹蹑手蹑脚,瞒着母亲在厨房里捉蟑螂,至于给蟑螂开膛破肚,只有大哥敢操作。我们买来廉价的胶囊,把里面的药粉倒掉,再装上蟑螂肚,让不知情的母亲当药吞下。可是每次吃完药的母亲都吐得一塌糊涂,我告诉父亲,这方子明显不行。
  母亲的病让一家人崩溃,几经努力还是无法挽回。我们寄予厚望,费尽心机找来的“仙丹”最终也没能留住母亲,几个月后,母亲驾鹤归西了。曾经轰动一时的寻找“仙丹”事件也终于落下帷幕。这样的事是发生在四十几年前,医术不发达,贫穷,落后的一个小乡镇。如今我们经济发展了,面对新冠病毒疫情,但愿类似“仙丹事件”的闹剧不会再度上演。
其他文献
猫仔粥,牛肉火锅,羊肉,鹅肉,焙肉,菜头丸,石花,草粿,豆花,清心丸,荔枝,龙眼……  论美食,诏安无以伦比。这份在外地人看来“天马行空”的菜单,很多地道的诏安人看了却直咽口水。  前不久,回乡下参加侄儿婚礼,对诏安美食深有体会。侄儿结婚前几天,家里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客人。侄儿很会做菜,几经忙碌,一桌丰盛的美食就摆在桌上。都是刺激味蕾的故乡风味美食,令人胃口大开,福州一些饭店的山珍海味哪能与之相比?
期刊
漳州古城内的杨老巷,东端横卧着青年路,与卫口街(今台湾路西段)相望;西临西濠沟(护城河),往南不远处,有座横跨在濠沟上的西桥亭。何以称“杨老巷”?这与一位叫杨联芳历史人物不无关系。  杨联芳,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辛丑科进士,为官正直清廉,曾出任杭州知府,里人尊称他杨老,老百姓有感于他的德政,将杨联芳故居所在地称为:杨老巷。如今,在附近的西桥亭还供奉着一尊杨联芳塑像。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杨老巷
期刊
在漳州城西面6公里处,有一座革命老区村——乌石村。村庄最早命名为“瑞石”社,因村庄东面有一块巨大的磐石,通体乌黑浑圆,后来以物取名为“乌石”社。后因建筑开采石材及漳华公路扩宽改造,乌石山整座山体被彻底铲平通路,从此大磐石的原址荡然无存,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乌石村著名的红色革命运动——“乌石暴动”却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  凡是过去,皆为序曲。在战乱烽火的岁月中,石亭暴动是值得书写,也是值得铭记的序曲
期刊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持续深化拓展“文化润疆”内涵,全力支持闽疆两地交流交往交融。由福建省漳州市文联、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和木垒县委宣传部主办,木垒县文联、木垒县英格堡乡承办的“闽疆共携手 丹青颂党恩”——漳州市书画名家新疆木垒写生、采风和艺术考察活动,于2021年5月29日至6月4日在英格堡乡举行。  昌吉州副州长、福建援疆前指副总指挥长周小
期刊
少年时代,无论丰盛,还是寒酸,我们总是永远吃不饱,吃不足的样子,做梦主要篇幅就是进了无人饭店,却有很多佳肴。闻香驻足,知味垂涎,在那个时候,我们没有面子,我们也不要面子,更遑论尊严,一切为了吃饱解馋,吃饱解馋是硬道理。面子是别人给的,面子当然不能当饭吃,而且越要面子越是挨饿,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自己感受最真实,我们要面子干什么?  就算成人以后,我们还是不忘初心,保持有生以来的传统。在南京求
期刊
临近中考的一天早晨6点多,于阳光路早餐店遇见学生小雅由妈妈带着也来用餐。我是天天在此用早餐,该生应该是首次来此,看她怯生生的在外围等。早餐买小菜的人很多,挤满一座人墙,都是怕家中孩子迟到而七嘴八舌地着急着点菜。老板娘忙得不可开交。我在此用餐久了,见多了,也得出经验来了:要是这么有礼貌地被动地等着老板娘盛菜,半小时都还轮不到你。于是我边拿盘子边招呼小雅:“想吃什么,拿上盘子学老师的样子主动出击,这样
期刊
沈复的《浮生六记》,最早听闻是在中师求学期间,后来修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时,对他的了解也是大概。近期无意间得到翻译本,听说是2017年京东畅销图书之一,颇为好奇,遂成为夜间助眠案头读本,大约读了四五个夜间,才了解个中内容一二。  现在的《浮生六记》是残本,说是六卷,实际仅存四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和“浪游记快”,谈论的是闺房之乐、花酒之乐、游玩之乐,这些生活细节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闲情
期刊
路,自古以来就是关乎地方经济发展的纽带。一条路,如同一条条缀满着财富和希望的彩练,让整个区域充满活力,让所有民众都能感触“温度”,都有“获得感”。这是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跨越的新时代,日新月异的交通变化振奋人心:一条条公路缠绕山腰,越过山岗,消失在遥远的天际;一条条水泥路在青山绿水间、江河湖海边纵横交错,遥相呼应,连接起淳朴乡村与活力城区的交通动脉,一幅幅律动发展的精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看似寻常最
期刊
君自故乡来,应喝故乡茶  我追慕茶,茶是春风大雅,茶是秋水文章,茶如弘一大师所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来,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同。”我喜欢喝茶时那一刻的放下放开放怀,但不敢自称茶者;茶者,应知茶,善茶。我只懂茶之一二,却有一次因辨认出白芽奇兰的芳香而获得众人的赞许。那次笔会,众人皆从各自家乡带了茶来。来自安溪的带了铁观音,来自武夷山的带了大红袍,来自福鼎的带了白茶
期刊
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县城这座图书馆就伫立在小城最繁华的中心路段很多年,不曾改变。它不大,至今仍是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四层老建筑,有两层楼在借阅。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每到小学放暑假时在这借阅图书的情景。走过一级级刷成深绿色的台阶和眼前满是深绿色的墙壁,在炎热的夏日里顿觉一丝清凉,像是走进一片绿色的茂密知识大森林,觉得这里充满奇异、博大和深邃的芬芳气息。图书馆是我童年里唯一能见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