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初中物理实验”品“学科之美”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不仅能揭示物理原理、规律、建立物理概念等,更重要的是折射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发现和科学思维等学科之美。在实际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物理实验原理的确定、器材的选择与设计、实验操作过程的设计、效果的显示、实验的现象等方面的教学,淡化了物理实验中丰富的物理学科之美的教育。本人研究发现物理实验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科之美,它不仅能揭示着物理学科的内在魅力,激励着学生不断探索,获得持久而强烈的喜爱;同时还能成为渗透物理学科科学美教育的绝好素材和载体。
  1实验原理之美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平衡的原理,通过计算大气压强支持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来间接地测出大气压强,解决了不容易直接测量的大气压强问题。探究滑动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二力平衡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匀速滑动,巧妙解决了滑动摩擦力的测量问题。探究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实验中,通过观察被撞木块运动的距离(小球做功的多少)有效解决了判断动能的大小的问题。上述实验原理简明而清晰,灵活而巧妙。
  2实验过程设计之美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实验过程的设计则充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管是现行教材广泛采用的方法——让小球(小车或滑块)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滚(或滑)下,比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滚(或滑)动距离的远近;还是伽利略本人采用的方法——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滚下,比较小球沿坡度不同的斜面上升的高度。这两种方案中的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都显示出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3实验器材选择、设计之美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充分利用了玻璃既能反光成像,又能透光看得见后面的蜡烛,通过等效替代,巧妙地解决了平面镜中虚像位置不便确定、大小不便测量的难题,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在器材选择上的巧思,自然让人产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感叹。
  类似的巧妙构思,同样体现在物理仪器的设计上,展现出既饱含理性色彩又富有艺术美感的工艺设计之美。例如直流电动机中的换向器,可以称得上小东西解决大问题的典范。简简单单的两个半环,就巧妙而轻松地解决了线圈不能持续转动的难题,这看似轻松却隐含着设计者的精巧构思。让世人相信日常生活中毫无感知的空气有巨大压强的马德堡半球,仅凭实验效果就足以令世人震撼,哪还有世人怀疑大气压强的存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压强计,充分利用流体压强的传递,把橡皮膜的微小形变演变成U形管两管液面(有色液体)形成的高度差,直观的视觉效果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问题。在演示压缩气体使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的实验中,显示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实验的难点,用一般温度计难以测量。虽然现在有了更高级的温度传感器,可以直接显示出气体的温度。但是,从观察者获得的感官刺激强度看,传统的空气压缩引火仪的设计显然更胜一筹。它可以采用火柴头或硝化棉,当迅速压下活塞时,火柴头发生剧烈燃烧,产生闪光,将看不见的温度转换为看得见的闪光,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容易引发学生的惊叹和兴奋。上述实验器材的选择和设计无不让人为其拍案叫绝。
  4实验现象之美
  许多物理实验现象本身就极富美感,对人的视听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如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的实验,且不说七彩光带或白色屏幕上那鲜艳的色彩,整齐有序的排列,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就说一个简简单单的三棱镜,竟然有如此魔力,能够把太阳光变成美丽的七彩之虹,更足以让人感到惊奇和震撼。如果再考虑到这个实验在物理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如此简单而又那么重要,更让人对牛顿的发现平添几分钦佩和景仰。
  5科学方法之美
  研究离不开科学方法,物理学科的学习同样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带给我们的是美感,是机智、是巧妙、是智慧、是回味、是欣赏、是赞叹。前面已经提到了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下面对几种科学方法加以说明。
  在进行力的合成时,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两个力,前提是这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等效。有时还可以用两个力来代替一个力,也是运用等效,这就是力的分解。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或多个力,力的个数多了,却使问题变简单了。这更显示出了等效方法的巧妙和价值,等效法充分体现了科学方法的灵活性,它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在建立密度概念时,通过对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对于同一种物质,虽然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但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这是异中求同,“异中之同”常常会反映出事物共有属性;而对于不同物质,这个比值又是不同的——这是同中求异,“同中之异”往往反映出事物具有的特性。物理学中把物质的这种特性称为密度。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密度概念抽取了物质最本质的内在属性,摒除了物质肤浅和表现的性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许多物理概念的建立都是从大量看似杂乱无序的事实和数据中发现了有序的统一,从复杂中发现了简单,充分体现出人类理性思维的威力和魅力。
  在物理学中,经常使用模型来表示那些抽象的事物,如光线、磁感线等。磁场看不见也摸不着,人们只能通过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的作用来间接地认识它。为了便于研究,人们便模拟磁场中小磁针的排列画出一些线,并按规定在线上画上箭头,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分布情况。其实,磁场中根本没有那些线,也没有箭头,那只是一些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符号而。
其他文献
概念是物理知识大厦的基石,我们学习物理知识必须注重概念教学,那么如何提高概念教学的实际效果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搞清楚物理概念的特征,要善于甄别物理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经验、数学的区别,然后再设置科学化的情境,才能促进概念教学更为有效.  1 物理概念的特征分析  纵观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各个物理概念,虽然不同的概念在物理学科中的地位及作用各不相同,但是大致可以归为如下几类特征.  1.1 固有属性  我
期刊
课堂引入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技能,更是教师课程观、教育观的体现。一节课的引入是本节课的知识建构的开始,如何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规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释疑、渴求探索交流的情感,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这是从教学基本技能中提升的教学艺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素材,捕捉学生的心迹,精心设计实验,激活互动课堂,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引入在这一点显得特别有效,能最大限
期刊
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学生通过物理学习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目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出现了:课堂演示和学生实验相对弱化,利用多媒体课件代替实际实验普通存在,造成学生学习物理规律的可信度降低.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我们既要提倡用多媒體技术模拟实验,用DI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好教学实验,利用实验让学生们学到知识,体会到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增加对新事物探索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初中物理教师在做实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熟练的掌握各项实验的操作技巧,在课堂上及时发现并且指出学生们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样学生们才会明白物理实验的严谨性,才能在实验中对物理实验持有严肃、认真的心态。本文对初中教师如何用有趣的物理实验提高学生
期刊
传统的物理教学是由教师讲述物理概念,学生记忆并练习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从教学效果看,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方法已然不适应当今的教育。它会使学生厌烦,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会习惯于这种被动式的灌输,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如此学生就成了“学校制造”的统一模版,缺乏个性和创新能力。  新版的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
期刊
自从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以来,物理实验作为我国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就如何培养学生们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动手能力,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话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通过教学演示和自己动手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在现行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上面,普遍存在着学生们动手机会少
期刊
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需要关注物理学科的特点,重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在学生学、思、探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创新思维、强化能力.高中物理是
期刊
探究式实验是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围绕一定主题,通过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实践探究、收集数据、总结分析展开对相关问题的深入学习和探讨.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现阶段的初中物
期刊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课堂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知识难度大,要想让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必然离不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的能力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 激发兴趣是培养能力的前提  要想使学生学好物理,必须是学生有兴趣学,最终在兴趣的驱动下提升物理学习能力,实现有能力学.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期刊
1问题的源起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对于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证明、应用和验证的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实践证明,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得到的知识,理解才会更深刻,掌握才会更牢固。在当今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