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印边境“对峙”持续一个多月,双方在实地和外交层面的隔空对战不断升级。对于印度防长那句“印度早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外交部的回应则是“没错,2017年的中国也不是1962年的中国了”。为什么印度人如此在意1962这个年份?他们又是如何看待那场印度的惨败的?
将中国塑造成背后插刀者
1962年到现在已过55年了。但印度人仍生活在那一年的阴影中,没有走出来。
1962年10月,中印战争爆发,印度惨败,这一年从此成为印度人心底永远难以解开的心结。印度喜马偕尔邦下达兰萨拉有一座战争纪念园,园中央竖立着几块黑色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着印度独立以来历次战争中阵亡军人的名单,中印战争的名单最长。
对于中国人而言,中印战争可能只是一场普通的边界战争,它没有朝鲜战争惨烈,也没有中越冲突持续的时间长,以至于不少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它。可它在印度人心中却是刻骨铭心,永远难以释怀。
中印战争打碎了印度的大国迷梦,使得印度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至今都没有缓过来。提到中国,印度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并不是玄奘、柯棣华之类让人温暖的符号,而是1962年的那场战争。
中印战争后,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印度舆论和精英一股脑地将责任推到了中国的头上,将中国塑造成了背信弃义的背后插刀者。以印度著名史学家比潘·钱德拉为代表的印度知识精英宣称,中印战争前,中国和印度关系很好,是好兄弟、好朋友,所以尼赫魯没有料到中国会攻击印度。钱德拉的代表作之一《独立后的印度》一书中写道,“中国军队突然撤军,留下了印度这个老朋友在独自伤心。”
但其实,只要稍有常识就会明白,中印战争前,两国基本已无友谊可言。印度拒绝了中国一切的合情合理要求,强迫中国单方面接受自己的主张,这显然都不是待友之道。
常言道,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就是真理。过去的55年里,以《印度时报》为首的印度报刊,不遗余力地向民众灌输“中国不可信”的谣言,使其深入印度人心,难以磨灭。中印之间缺乏信任不是因为喜马拉雅山太高了,印度社会对于中国的信任壁垒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
自认为没打出水平不服气
由所谓的老朋友背后插刀又衍生出了第二个谎言:印度没有准备好,没打出水平,心里不服气。
印度多本介绍中印战争的书里都信心满满地声称,印度军队已在阿萨姆平原摆好阵仗,正准备跟中国军队决战,没想到中国军队先溜了,没给印军展示实力的机会。这可不是印式幽默,而是白纸黑字放进了书里。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战场上惨败的印度人为何反倒仍敢于咄咄逼人。或许在他们心里,自己当年就不该输。
历史不能假设,可是稍微假设一下有助于看出印度人这一心理的荒唐所在。1962年前的9年,中国军队以一己之力对抗实力世界一流的美军,百战成钢。而战时的印度,陆军总司令等人至印度独立时也不过位至旅团长,随后也没有经历过朝鲜战场上那样的恶战,跟中国军队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中印战争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没打出水平只不过是印度人的心理安慰。
这是当时的印度精英开脱责任的一个借口,奈何后来的印度人入戏太深,居然就信以为真了。
背后插刀遭背叛、没打出水平不服气,这就是印度对那场战争“三省吾身”后的心得,这一心得,也让印度从心理上完成了由寻衅滋事者向受害者的华丽转身。
炮制出安理会让贤说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印学术或媒体交流会上,对于中国客人,印度人常常毫不客气,不管啥话题,最后总能拐到所谓的中国侵略上,根本没有交流的诚意,而真正的受害者中国人,却一直在躲闪、回避,显得理亏。
为了渲染悲情,印度人还炮制出了安理会让贤说——印度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让给了中国。
印度明星政治家兼作家沙希·塔罗尔就这样认为。他在自己的一本名为《尼赫鲁:印度的创造》一书中称:20世纪50年代,美国曾提议将国民党当局占据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让给印度,遭到了尼赫鲁的拒绝,尼赫鲁主张应当让给新中国。
塔罗尔还煞有其事地宣称,多个印度外交官曾看到了相关的文件。塔罗尔曾是国大党的内阁部长,又是一名畅销书作家,还曾在联合国任职,现在则是一名国会议员兼网络大V。以前联合国高官之尊,拉上了印度外交官,为这一传言背书,更增加了它的可信性。因此,所谓的安理会让贤在中国鲜为人知,在印度却是广为流传。
印度人有时候“天真”得可爱。2014年底,印度知名智库德里政策集团举办了一场亚太安全研讨会,邀请了众多亚太地区现职或退休高官,其中包括一名中国退休外交官。提问环节时,一位头缠黑布身材瘦长的锡克小哥一脸严肃,语调低沉:“当年印度将安理会席位让给了中国,为何现在中国不支持印度入常?”他的目的或许不是为了讨个答案,而在于表明自己乃至如他一样的印度人愤懑的态度。
以渲染对立黏合民族矛盾
印度人走不出战争的阴影,总是在舔舐自己的伤口,不仅是为了激励自己“报仇雪耻”,还有更为深层次的考量——1962年,已经成为印度社会的主要黏合剂。
历史上,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家,它的内部四分五裂、矛盾对立突出。一涉及到内政,马上就会有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高种姓和低种姓、北方人和泰米尔人、印度人和东北人等区分,利益难以统一。只有涉及到1962年、中国或者巴基斯坦时,印度人才能从他们的分歧中稍稍摆脱出来,凝结在一起。《独立后的印度》一书提到,民族团结曾是印度独立之初最为严峻的问题。这一问题,却因为1962年的中印战争得到了缓解。
澳大利亚记者马克斯韦尔在中印战争期间是一名常驻印度的记者。他在《印度的中国战争》一书中写道,战时印度空前团结,以至于印度政府推迟成立了原本用于推动民族融合的委员会,它认为中印战争已帮自己实现了民族融合。无可取代的民族融合剂的神奇效果,也使得印度精英不仅不愿意忘記1962年,反而一直在渲染并不停制造新的仇恨和对立。
所以,1962年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年份,它是印度历史的转折点,也是印度人民族荣辱感的激发点。常有中国人为了照顾印度人的感情,不愿意提起1962年。殊不知,回避并不意味着问题不存在。正视和重新认识1962年,以此为基础来与印度人打交道,才能真正摸清印度人的心理。
(龙子君荐自《广州文摘报》)
责编:我不是雨果
将中国塑造成背后插刀者
1962年到现在已过55年了。但印度人仍生活在那一年的阴影中,没有走出来。
1962年10月,中印战争爆发,印度惨败,这一年从此成为印度人心底永远难以解开的心结。印度喜马偕尔邦下达兰萨拉有一座战争纪念园,园中央竖立着几块黑色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着印度独立以来历次战争中阵亡军人的名单,中印战争的名单最长。
对于中国人而言,中印战争可能只是一场普通的边界战争,它没有朝鲜战争惨烈,也没有中越冲突持续的时间长,以至于不少年轻人甚至都不知道它。可它在印度人心中却是刻骨铭心,永远难以释怀。
中印战争打碎了印度的大国迷梦,使得印度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至今都没有缓过来。提到中国,印度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并不是玄奘、柯棣华之类让人温暖的符号,而是1962年的那场战争。
中印战争后,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印度舆论和精英一股脑地将责任推到了中国的头上,将中国塑造成了背信弃义的背后插刀者。以印度著名史学家比潘·钱德拉为代表的印度知识精英宣称,中印战争前,中国和印度关系很好,是好兄弟、好朋友,所以尼赫魯没有料到中国会攻击印度。钱德拉的代表作之一《独立后的印度》一书中写道,“中国军队突然撤军,留下了印度这个老朋友在独自伤心。”
但其实,只要稍有常识就会明白,中印战争前,两国基本已无友谊可言。印度拒绝了中国一切的合情合理要求,强迫中国单方面接受自己的主张,这显然都不是待友之道。
常言道,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就是真理。过去的55年里,以《印度时报》为首的印度报刊,不遗余力地向民众灌输“中国不可信”的谣言,使其深入印度人心,难以磨灭。中印之间缺乏信任不是因为喜马拉雅山太高了,印度社会对于中国的信任壁垒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
自认为没打出水平不服气
由所谓的老朋友背后插刀又衍生出了第二个谎言:印度没有准备好,没打出水平,心里不服气。
印度多本介绍中印战争的书里都信心满满地声称,印度军队已在阿萨姆平原摆好阵仗,正准备跟中国军队决战,没想到中国军队先溜了,没给印军展示实力的机会。这可不是印式幽默,而是白纸黑字放进了书里。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战场上惨败的印度人为何反倒仍敢于咄咄逼人。或许在他们心里,自己当年就不该输。
历史不能假设,可是稍微假设一下有助于看出印度人这一心理的荒唐所在。1962年前的9年,中国军队以一己之力对抗实力世界一流的美军,百战成钢。而战时的印度,陆军总司令等人至印度独立时也不过位至旅团长,随后也没有经历过朝鲜战场上那样的恶战,跟中国军队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中印战争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没打出水平只不过是印度人的心理安慰。
这是当时的印度精英开脱责任的一个借口,奈何后来的印度人入戏太深,居然就信以为真了。
背后插刀遭背叛、没打出水平不服气,这就是印度对那场战争“三省吾身”后的心得,这一心得,也让印度从心理上完成了由寻衅滋事者向受害者的华丽转身。
炮制出安理会让贤说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印学术或媒体交流会上,对于中国客人,印度人常常毫不客气,不管啥话题,最后总能拐到所谓的中国侵略上,根本没有交流的诚意,而真正的受害者中国人,却一直在躲闪、回避,显得理亏。
为了渲染悲情,印度人还炮制出了安理会让贤说——印度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让给了中国。
印度明星政治家兼作家沙希·塔罗尔就这样认为。他在自己的一本名为《尼赫鲁:印度的创造》一书中称:20世纪50年代,美国曾提议将国民党当局占据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让给印度,遭到了尼赫鲁的拒绝,尼赫鲁主张应当让给新中国。
塔罗尔还煞有其事地宣称,多个印度外交官曾看到了相关的文件。塔罗尔曾是国大党的内阁部长,又是一名畅销书作家,还曾在联合国任职,现在则是一名国会议员兼网络大V。以前联合国高官之尊,拉上了印度外交官,为这一传言背书,更增加了它的可信性。因此,所谓的安理会让贤在中国鲜为人知,在印度却是广为流传。
印度人有时候“天真”得可爱。2014年底,印度知名智库德里政策集团举办了一场亚太安全研讨会,邀请了众多亚太地区现职或退休高官,其中包括一名中国退休外交官。提问环节时,一位头缠黑布身材瘦长的锡克小哥一脸严肃,语调低沉:“当年印度将安理会席位让给了中国,为何现在中国不支持印度入常?”他的目的或许不是为了讨个答案,而在于表明自己乃至如他一样的印度人愤懑的态度。
以渲染对立黏合民族矛盾
印度人走不出战争的阴影,总是在舔舐自己的伤口,不仅是为了激励自己“报仇雪耻”,还有更为深层次的考量——1962年,已经成为印度社会的主要黏合剂。
历史上,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家,它的内部四分五裂、矛盾对立突出。一涉及到内政,马上就会有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高种姓和低种姓、北方人和泰米尔人、印度人和东北人等区分,利益难以统一。只有涉及到1962年、中国或者巴基斯坦时,印度人才能从他们的分歧中稍稍摆脱出来,凝结在一起。《独立后的印度》一书提到,民族团结曾是印度独立之初最为严峻的问题。这一问题,却因为1962年的中印战争得到了缓解。
澳大利亚记者马克斯韦尔在中印战争期间是一名常驻印度的记者。他在《印度的中国战争》一书中写道,战时印度空前团结,以至于印度政府推迟成立了原本用于推动民族融合的委员会,它认为中印战争已帮自己实现了民族融合。无可取代的民族融合剂的神奇效果,也使得印度精英不仅不愿意忘記1962年,反而一直在渲染并不停制造新的仇恨和对立。
所以,1962年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年份,它是印度历史的转折点,也是印度人民族荣辱感的激发点。常有中国人为了照顾印度人的感情,不愿意提起1962年。殊不知,回避并不意味着问题不存在。正视和重新认识1962年,以此为基础来与印度人打交道,才能真正摸清印度人的心理。
(龙子君荐自《广州文摘报》)
责编:我不是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