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高原山区旱坡地蓖麻品种选优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q_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喀斯特山区的能源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优良品种。[方法]开展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及油分检测研究。[结果]在喀斯特山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种植,
  关键词喀斯特;高原山区;旱坡地;蓖麻品种;选优
  中图分类号S5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1-06981-03
  Study of Castoroil Plant(Ricinus communis L.) Cultivars Selection in Dry Sloping of Karst Mountain Plateau
  TIAN Daqing, YANG Xianbo et al(Biomass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Guizhou Provinc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Xingyi, Guizhou 562400; Wuzh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of Xingyi City, Wuzhen, Guizhou 562407)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elect good casteroil plant cultivars of energy plants suitable for karst mountainous area. [Method] The variety comparison test, the regional test and oil content detection were used. [Result] Under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 of the karst mountain plateau, the casteroil plant cultivars that the every yield of 3 years was over 3 000 kg/hm2 and the oil content up to 50% were Zi castor No. 7, Zi castor No. 5, Thailand No. 202 and Zi castor No. 8, their yields were higher 70.27, 69.21, 62.62% and 58.28% than those of control resp., and their oil contents were higher 5.97%, 5.24%, 5.74% and 3.10% than those of control resp.. The suitable planting areas of Zi castor No. 5 and Zi castor No. 7 were karst mountain site environment of elevation 700-900 m; Zi castor No. 8 was suitable for promoting and planting in different climate environment of elevation 600-1 200 m; Thailand No. 202 was suitable for promoting and planting in different climate environment of elevation 500-1 500 m. [Conclusion] Zi castor No. 7, Zi castor No. 5, Thailand No. 202 and Zi castor No. 8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 stable yield and good quality, and their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are good, so that they promote and plant in karst mountainous area of Guizhou improve the yield per area and oil content effectively
  Key wordsKarst; Plateau mountainous area; Dry slopes; Castoroil plant cultivars; Selection
  蓖麻(Ricinus communis L.)属大戟科蓖麻属1年生或多年生木质草本植物[1],原产于非洲东部,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蓖麻种子含油量在50%左右,高的可达70%。蓖麻油主要用作高级润滑油、石油化工替代原料和生产生物柴油。蓖麻油中油酸甲酯(C18H34O3)含量为79.78%,油脂交换反应的脂转化率达96%以上,理化性能与矿物柴油基本相当,因此,蓖麻又被称为“能源作物”[2]。随着世界石油资源日趋枯竭,蓖麻的能源化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蓖麻具有广泛适应性、抗逆性强和耐瘠薄等特点,将是最有开发利用前景的能源植物。贵州现有适宜种植蓖麻的喀斯特荒山草坡200万hm2以上,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逐年加大,充分利用喀斯特山区的荒山草坡发展蓖麻产业,可起到缓解能源危机和预防石漠化的双重效果。同时,蓖麻花量大、花期持续时间长,可为养峰产业提供较长期限的密源[3]。丘小军等在广西开展了泰国蓖麻良种区域性试验[4]。张宝贤等在山东进行了蓖麻杂交品种比较试验[5]。冯加生等在湖南开展了蓖麻品系作比较试验[6]。杨雅萍等进行过张掖市蓖麻品比试验[7]。以上蓖麻品比、区比研究,对一般的引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关于特殊的喀斯特高原山区蓖麻品种选优研究未见报道。为此,笔者通过品种比较及区域性试验,筛选出适宜喀斯特山区的蓖麻优良品种,为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发展和石漠化治理提供高产高油良种及引种推广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引进品种和收集的自生蓖麻资源材料为:
  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兴义品甸,淄蓖麻5号、淄蓖麻7号、泰国202号与淄蓖麻8号相比差异不显著,与云南A131(CK)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兴义乌沙,泰国202号、淄蓖麻7号、淄蓖麻5号和淄蓖麻8号4个品种比较差异不显著,与云南A131(CK)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望谟县岜赖,淄蓖麻7号、淄蓖麻5号、淄蓖麻8号与泰国202号相比差异不显著,与云南A131(CK)相比除泰国202号未达到极显著差异外,与其余3个品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在安龙海子,淄蓖麻5号、淄蓖麻7号、淄蓖麻8号和泰国202号4个品种相比差异不显著,与云南A131(CK)相比除淄蓖麻8号和泰国202号未达到极显著差异外,与其余2个品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3讨论与结论
  3.1讨论
  3.1.1品比试验。通过品种比较栽培试验,引进淄蓖麻5号、7号、8号、9号杂交种及泰国202、207号和贵州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质能源研究所自选材料能选4号、1号、3号,其产量及油分含量均高于当地栽培种(云南A131),而能选2号和能选5号低于当地栽培种。淄蓖麻4个杂交种、泰国2个常规种和能选4号、1号、3号材料(105 d<熟性≤125 d)[8]均属中熟种,当地栽培种(云南A131)属中、晚熟种,能选2号和能选5号材料(125 d<熟性)是晚熟种,晚熟种生育期比中熟种长,冬季低温来临时部分2、3次分枝穗未完全成熟,子粒饱满度低,影响产量及含油率[9],这与蒋小军等的研究结果[9]相近。
  3.1.2区域试验。经不同海拔及立地环境的4个点2011~2013年试验,连续3年4个点的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云南A131)。其中,兴义品甸淄蓖麻5号最高,兴义乌沙最高是泰国202号,望谟县岜赖最高的为淄蓖麻7号,安龙海子也是淄蓖麻5号最高。这说明,淄蓖麻5号最适逆海拔900~1 200 m的喀斯特山区立地环境栽培;淄蓖麻7号最适逆海拔600 m左右的喀斯特山区立地环境种植;泰国202号最适逆海拔1 500 m左右的喀斯特山区立地环境栽培。这可能是因为各品种对温度、湿度、降雨量、日照时数的要求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区域适应性。
  3.2结论通过4年的试验研究,历经品种(系)比较、区域适应性试验研究,筛选出在贵州喀斯特山区连续3年产量达x上且含油量达50%的4个优良品种,分别为淄蓖麻7号、淄蓖麻5号、泰国202号和淄蓖麻8号。其出子率均在45%以上;百粒重淄蓖麻7号和泰国202号在45 g左右属大粒种,淄蓖麻5号和8号在38 g左右属中粒种;产量与对照(云南A131)相比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增产幅度达4591%~79.33%。淄蓖麻5号和淄蓖麻7号适逆在海拔700~900 m的喀斯特山区推广种植;淄蓖麻8号适逆在海拔600~1 200 m推广种植;泰国202适逆贵州喀斯特山区海拔500~1 500 m的不同气候环境条件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 陈梅,李培旺,蒋丽娟.外源激素对蓖麻营养生长及花芽分化的影响[J].中国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7):86-90.
  [2] 孙爱云,张宝贤,王光明.北方地区旱田蓖麻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9):66-68.
  [3] 田大清.斯特高原山区蓖麻施肥量对产量性状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3(9):71-74.
  [4] 丘小军,谭玉荣,朱积余.引进泰国蓖麻良种区域性试验初报[J].中国种业,2006(11):36-37.
  [5] 张宝贤,谭德云,孙丽娟,等.蓖麻杂交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10(2):109-112.
  [6] 冯加生,李昌珠,张良波,等.蓖麻品系比较试验[J].湖南林业科技,2009(6):8-12.
  [7] 杨雅萍,薛龙,徐娅梅,等.张掖市蓖麻品比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3(6):23-24.
  [8] 严兴初.蓖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60.
  [9] 蒋小军,文向多.湖南永州地区蓖麻不同密度种植试验[J].中国种业,2007(12):39-40.
其他文献
摘要该研究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试验法对牯牛降30种主要经济林树木鲜叶提取物的清除DPPH·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供试的树木鲜叶提取物都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其中板栗和杨梅等叶子的甲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强,它们对DPPH·的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0.36和0.39 mg/ml。研究还发现不同植物样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样品的浓度都呈明显的正相关,样品浓度越高其自由基清除率越高;不同类经济林树种鲜叶的自
期刊
摘要 在振荡系统平衡点两边对称范围内,L分布函数能用最大振幅来描绘振荡发生的概率及分布,在此引入绝对降水量概念后,利用L分布稳定区特性、距离平衡0点远近及发生概率,对干湿振荡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化干湿指数振荡系统的最大正振幅为+1,最大负振幅为-1,均方根为1/3,0点两边正负1/3范围内的发生概率是70%,其间可认为干湿接近准平衡态,-1/3~-1区间发生概率15%,为重度干燥状态;1/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解不同钠盐胁迫对观赏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因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氢钠)盆栽正交试验,通过对狼尾草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学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比较不同钠盐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浓度的增加,发芽率相关指标均呈显著下降,其中碳酸氢钠的影响最大。而幼苗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受氯
期刊
摘要简述了禅宗的思想核心;分析了禅宗对文人士大夫思想及审美观念的影响是导致造园观念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论述了禅宗对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促成了城市私家宅园的兴盛,有限物质空间构建无限精神意趣,园中置石、赏石成为风尚,从“模山范水”的“意象”追求走向“心造其境”的禅意“意境”追求。  关键词禅宗;文人士大夫;古代造园艺术  中图分类号S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城市湖泊底泥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方法]以象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BCR连续提取法、ICPAES分别测定底泥中重金属的总量及各形态重金属的含量,并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法对象湖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象湖所测的潜在危害来源主要是Cd。[结论]该研究为城市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形态分析;RSP;潜在生态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晚熟桃园梨小食心虫越虫茧的空间分布情况。[方法]以中华寿桃、北京晚蜜和黄金冬桃为试材,研究了晚熟桃园梨小食心虫越冬茧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越冬茧主要分布在桃树的地上部,土壤及地表枯枝中较少, 残果、芽、落叶和杂草内未发现越冬茧;各部位的梨小食心虫越冬茧比例分别为:地上部占越冬茧总量的89.62%,土壤中占10.31%,地表枯枝中占0.69%。[结论]为梨小食心虫越冬代的防治提供了
期刊
摘要从造林地的选择、整地、造林时间及方法、管护措施等方面阐述了黄连木和臭椿混交林栽培要点,以便为营造速生丰产黄连木和臭椿混交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黄连木;臭椿;混交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1-07052-02  The Ke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Creating Pistacia chinensis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伴随经济发展快速而来的是日趋严重的环境压力,水体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沉积物是水体和土壤污染的内源,是各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最终归趋。通过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两个方面,介绍了水体和土壤环境中污染物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归纳总结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开展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关的沉积物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
期刊
摘要运用WRFV3.3模式通过设定模拟区域、两重嵌套网格以及针对各种物理过程选用参数化方案等,对青海东部地区2007年8月26~27日发生过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WRFV3.3模式在青海地区的模拟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从降水量的模拟结果来看,模式对于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参数化方案敏感,对陆面过程、长波辐射、短波辐射、近地面层和边界层方案不敏感;对2007年
期刊
摘要通过对2013年8月16~19日影响湘东北地区盛夏午后对流性降水的幕阜山区EC 850 hPa 24 h预报风向、地形对湘东北午后热对流降水影响的分析,总结了湘东北盛夏午后热对流降水源地与低层风向的关系以及幕阜山、连云山对湘东北午后热对流降水的作用。  关键词湘东北;对流降水;盛夏午后  中图分类号S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1-07136-03  Analy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