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其病理学特征。结果 本组46例中,B1型及AB型、临床II期和III期的胸腺瘤患者伴发重症肌无力的机率高,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以2A型和2B型居多。结论 了解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的病理学分型与分期特点,对及早诊断及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胸腺瘤;重症肌无力;诊断;病理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32-02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我免疫系统紊乱性疾病,表现为肌肉颤动、疲劳,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症状是可逆的,但易于复发[1]。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与胸腺的关系密切,胸腺是引起自身免疫系统紊乱的始动部位,因此,重症肌无力患者并发胸腺瘤的机率非常高,对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进行及早的诊断,并进行及早治疗对患者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选取我院46例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对其临床诊断及病理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9.8±10.3)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病程(3.9±1.6)年。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
1.2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提示患有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症状,如眼睑下垂、四肢无力、吞咽困难、语音微低、咳嗽无力、呼吸麻痹、胸闷气喘等一种或几种症状。行药物试验(新斯的明试验)、肌肉神经电生理检查、血清检查(Ach受体抗体检查)、影像学检查(X片、CT或MRI检查)。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
1.3 临床分型
1.3.1 临床病理分型 按WHO分型标准进行组织学分型[2],A型:梭形肿瘤上皮细胞,不含淋巴细胞;B型:圆形上皮细胞;AB型为A型与B型的混合表现,肿瘤由梭形肿瘤上皮细胞与肿瘤淋巴细胞构成;按上皮细胞比例的增加与非典型肿瘤细胞的存在分为B1、B2、B3三种亚型;C型为胸腺癌。
1.3.2 临床病理分期 按Masaoka法分期:I期:肿瘤包膜完整。IIA期:肉眼可见肿瘤浸润到纵隔胸膜或周围脂肪组织;IIB期:显微镜下可见肿瘤包膜受侵;III期:肿瘤侵及到周围的器官;IVA期:发生胸膜转移;IVB期:发生血运或淋巴转移。
1.3.3 临床分型 按Osserman’s法分型:1型:眼肌型;2A型:轻度全身型;2B型:中度全身型;3型:激进重度型;4型:迟发重度型;5型:肌萎缩型。
2 结果
本组结果得出,B1型及AB型、处于II期和III期的胸腺瘤患者伴发重症肌无力的机率高,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以2A型和2B型居多。胸腺瘤病理分型与分期、胸腺瘤病理分期与重症肌无力临床分型如表1和表2所示。
3 讨论
早在17世纪,Thomas Willis首先描述了重症肌无力的病例特征。重症肌无力的发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在近二十年才得以清晰阐述。目前临床上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Ach)受体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變发生的原因:①Ach受体抗体的介导,使Ach受体不能与Ach有效结合;②补体参与。抗体与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在补体C3的作用下可以溶解受体;③细胞免疫依赖。淋巴因子及杀伤T细胞可破坏Ach受体,B细胞在辅助T细胞的作用下可合成这种Ach受体抗体,合成部位主要是胸腺,T细胞可在胸腺内致敏,胸腺中还存在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的抗原(肌样细胞)。由此可见,重症肌无力与胸腺关系密切。
1901年,Laquer首先报道了重症肌无力患者有胸腺改变。胸腺瘤是指胸腺上皮瘤,胸腺瘤的病理分类与良性、恶性的判断方法有很多种,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观点。临床研究报道,重症肌无力患者伴发胸腺瘤的几率高达10-30%,而胸腺瘤患者伴发重症肌无力的几率为30-75%[3]。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还不能确定,临床推断可能与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间相互作用与调节紊乱有关。患者血清Ach受体抗体升高,横纹肌抗体升高,并在胸腺瘤上皮细胞中表达。胸腺瘤的切除或胸腺完整的切除并不能缓解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但胸腺瘤发生恶变的可能性高,而且胸腺瘤可导致心血管系统局部受压迫。
因此,了解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的病理学分型与分期特点,对及早诊断及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鹏,杨志广,赵英浩,等.胸腺瘤组织学分型与重症肌无力、Masaoka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18(2):181-183.
[2] Travis WD,Brambilla E,Muller-Hermelink HK,et al.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Pathology & Genetics of Tumours of the Lung,Pleura,Thymus and Heart.Lyon:IARC Press,2004:46.
[3] 高凯军,王宇,李柱一.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38例病理与临床分析[J].武警医学,2012,23(3):259-261.
【关键词】 胸腺瘤;重症肌无力;诊断;病理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32-02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我免疫系统紊乱性疾病,表现为肌肉颤动、疲劳,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症状是可逆的,但易于复发[1]。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与胸腺的关系密切,胸腺是引起自身免疫系统紊乱的始动部位,因此,重症肌无力患者并发胸腺瘤的机率非常高,对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进行及早的诊断,并进行及早治疗对患者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选取我院46例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对其临床诊断及病理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9.8±10.3)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病程(3.9±1.6)年。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
1.2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提示患有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症状,如眼睑下垂、四肢无力、吞咽困难、语音微低、咳嗽无力、呼吸麻痹、胸闷气喘等一种或几种症状。行药物试验(新斯的明试验)、肌肉神经电生理检查、血清检查(Ach受体抗体检查)、影像学检查(X片、CT或MRI检查)。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
1.3 临床分型
1.3.1 临床病理分型 按WHO分型标准进行组织学分型[2],A型:梭形肿瘤上皮细胞,不含淋巴细胞;B型:圆形上皮细胞;AB型为A型与B型的混合表现,肿瘤由梭形肿瘤上皮细胞与肿瘤淋巴细胞构成;按上皮细胞比例的增加与非典型肿瘤细胞的存在分为B1、B2、B3三种亚型;C型为胸腺癌。
1.3.2 临床病理分期 按Masaoka法分期:I期:肿瘤包膜完整。IIA期:肉眼可见肿瘤浸润到纵隔胸膜或周围脂肪组织;IIB期:显微镜下可见肿瘤包膜受侵;III期:肿瘤侵及到周围的器官;IVA期:发生胸膜转移;IVB期:发生血运或淋巴转移。
1.3.3 临床分型 按Osserman’s法分型:1型:眼肌型;2A型:轻度全身型;2B型:中度全身型;3型:激进重度型;4型:迟发重度型;5型:肌萎缩型。
2 结果
本组结果得出,B1型及AB型、处于II期和III期的胸腺瘤患者伴发重症肌无力的机率高,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以2A型和2B型居多。胸腺瘤病理分型与分期、胸腺瘤病理分期与重症肌无力临床分型如表1和表2所示。
3 讨论
早在17世纪,Thomas Willis首先描述了重症肌无力的病例特征。重症肌无力的发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在近二十年才得以清晰阐述。目前临床上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Ach)受体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變发生的原因:①Ach受体抗体的介导,使Ach受体不能与Ach有效结合;②补体参与。抗体与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在补体C3的作用下可以溶解受体;③细胞免疫依赖。淋巴因子及杀伤T细胞可破坏Ach受体,B细胞在辅助T细胞的作用下可合成这种Ach受体抗体,合成部位主要是胸腺,T细胞可在胸腺内致敏,胸腺中还存在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的抗原(肌样细胞)。由此可见,重症肌无力与胸腺关系密切。
1901年,Laquer首先报道了重症肌无力患者有胸腺改变。胸腺瘤是指胸腺上皮瘤,胸腺瘤的病理分类与良性、恶性的判断方法有很多种,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观点。临床研究报道,重症肌无力患者伴发胸腺瘤的几率高达10-30%,而胸腺瘤患者伴发重症肌无力的几率为30-75%[3]。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还不能确定,临床推断可能与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间相互作用与调节紊乱有关。患者血清Ach受体抗体升高,横纹肌抗体升高,并在胸腺瘤上皮细胞中表达。胸腺瘤的切除或胸腺完整的切除并不能缓解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但胸腺瘤发生恶变的可能性高,而且胸腺瘤可导致心血管系统局部受压迫。
因此,了解重症肌无力伴发胸腺瘤患者的病理学分型与分期特点,对及早诊断及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鹏,杨志广,赵英浩,等.胸腺瘤组织学分型与重症肌无力、Masaoka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18(2):181-183.
[2] Travis WD,Brambilla E,Muller-Hermelink HK,et al.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Pathology & Genetics of Tumours of the Lung,Pleura,Thymus and Heart.Lyon:IARC Press,2004:46.
[3] 高凯军,王宇,李柱一.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38例病理与临床分析[J].武警医学,2012,23(3):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