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星老会计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o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市河西区的孙永年退休前是天津钢厂的财会干部,跟数字打了一辈子交道,101岁了,头脑还很清楚,尤其对数字和算账,依然门儿清。女儿买来水果蔬菜,他问多少钱一斤,买了几斤,立马就把钱数说了出来。
  心静如水
  女儿最佩服老爸的心静如水。这么多年,没见过他发脾气,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干了一辈子财会,没当过芝麻粒大的官儿,“享受科级待遇”,还是别人告诉他的,他嘿嘿一笑,没往心里去。就是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工资、奖金等,照样漠不关心,爱给多少给多少,不问不争,顺其自然。每天的生活,他有自己的规律和节奏,晚上9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雷打不动。
  老爷子爱看报纸、杂志,每天都要浏览一番。电视节目,他就爱看新闻、体育、动物世界。老爷子爱看球类运动,对有关天津队、国家队的比赛尤为关心。但是,老爷子却不看直播,只看录像。问为什么,他说,不让自己揪心,不让紧张气氛刺激神经。原来,待知道比赛结果以后,他才以静如止水的心态看比赛。老爷子没有说“欣赏比赛”这个词儿,但他真正做到了欣赏比赛。
  诸如此类的事例太多了。比如,他跟着小儿子住六楼多年,九十多岁了,每天上上下下的,女儿就在二楼买了房子,装修后请老爸住二楼。问他对装修有什么要求,多次请他去看,他每天上楼下楼路过,就是不进去。他说,你们看着好就是好。搬进去了,他连说,真好真好。
  更让女儿感到惊讶的是,那天老爸平静地跟她谈自己的后事,说我现在虽然身体很好,但毕竟101岁了,早晚得走。等我咽气了你再买寿衣,啥仪式也别办,直接送火化场……老爸就像拉家常一样平静,把生死看得平平淡淡。
  心宽如海
  老爷子的心太宽了,天大的事,也能自我化解。他一生追求平平淡淡,却也经历磨难。因为他出身不好,是富商子弟,享受过荣华富贵,虽然“积极改造思想”,但是遇到政治运动,都是最先被审查的对象。因为一句闲谈,“文革”中他被打成“特嫌”,关“牛棚”,被抄家。最后平反了,一些受冲击的人耿耿于怀,他却跟没事人似的。他认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他常说的话是:账结了,翻篇儿。
  老爷子心宽如海,也不是无原则迁就,他有自己的底线。退休以后,他应聘为一家企业管账,领导花的一些钱,让他想办法下账。他说,“花账”我做不了。领导说,你做账,我签字负责就是了。他说,那也不行。他几十年清清白白做人做事,因为这是财会人员的职业规矩,宁可辞职不干,也不能破了这个规矩。这就是他的为人之道。
  体健如牛
  孙永年老爷子生活完全自理,不用任何人伺候,自己穿衣,自己铺床,自己叠被,自己洗澡,连每晚一杯的牛奶也是自己热。天气好的时候,就下楼溜达溜达。老爷子是“三不高”:血压不高、血脂不高、血糖不高。除了有些耳背,老爷子身上啥毛病也没有。前年,老爷子说头有点儿疼,女儿带他去医院做CT,医生看了片子,说他的脑健康水平比70岁的人还好!
  说老爷子体健如牛,还因为他崇尚老牛一样慢慢悠悠的生活。他没有刻意进行过任何锻炼,但他爱活动,95岁以前,常骑着小三轮车四处转悠,穿过人民公园,到津河边找老哥们儿聊天。退休的小儿子喜欢到人民公园打太极拳,老爷子不赞成,嫌他运动量太大了,说身体你得省着用。老爷子从年轻的时候就爱玩,花鸟虫鱼样样喜欢。怀里揣着蝈蝈、油葫芦,听虫的鸣叫,心里倍儿美!金鱼、热带鱼,他全喜欢。这么说吧,老爷子玩的是雅趣,喜欢慢慢悠悠、怡然自得的情境。
  说起老爷子的饮食,更有意思了,早点一碗豆浆、一根油条、一个煮鸡蛋,他吃了几十年也吃不腻。他还爱吃甜的、黏的和红烧肉。老爷子吃炖肉和扣肉有讲究,专吃肥中带瘦的部分,肉皮下厚厚的肥肉,不吃。女儿说,我的感悟,养生之道要因人而异,我也喜欢吃肉,看老爷子吃得这么香,也跟着吃,结果吃得血脂超了标,不敢再这么吃了。老爸能吃肉,吃了还“三不高”,这是他的体质,别人不能盲目跟着学。
其他文献
老万住在我家对门,退休后闲居在家。他很关注保健养生,俨然是大半个“郎中”。  他虽年近古稀,却衣冠整齐,身体健康。今年春天,老伴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不告而别,给他带来莫大的打击。在感伤生命脆弱的同时,老万更加关注健康。一次,在翻阅保健资料时,他被一条标题吸引了眼球:不宜左侧卧。老万先是一愣,因为他平时就习惯左侧卧。文章说,左侧卧压迫心脏,有害健康。  老万刚改为右侧卧时,感到很不自然,过了好长
吴大妈摔倒在楼门前,小腿骨折,引起邻居们的议论。  原来,炎炎夏日,家家开空调。楼上几台空调外挂机,如下雨般往楼门前滴水。有人戏称,水帘洞。久而久之,长出青苔,地面湿滑,吴大妈不小心滑倒摔伤。  吴大妈和老伴儿常叔忠厚老实。吴大妈摔成这样,不与人计较,不怨天尤人。常叔从家到医院两头跑,忙忙碌碌,照顾吴大妈。有人为吴大妈打抱不平,说:“有空调的人家不能冷漠无情,要平均分摊吴大妈的医疗费。”受到指责的
都说“年过六十不学艺”,然而,只要有志气、有毅力,年过六十甚至更高,学艺也不晚。  在沈阳劳动公园,人们经常看到一位老人展示走钢丝、骑独轮车、顶帽子等多种技艺。他在一根直径5毫米、长35米、最高处离地2米的钢丝绳上如履平地。他一边骑独轮车,一边嘴里叼着木棍,木棍上放着饮料瓶,饮料瓶上还有个风扇,他还时不时用一个细棒拨动风扇旋转……这位老人叫陈宝光,他60岁学艺,成就了自己堪称“全能杂技达人”的传奇
在上老年大学写作班之前,我几乎是一个文盲,只读过五年书。我一生从事财会工作,连文章分段、标点符号应用都不是很清楚,许多简化字也不会写。虽然如此,我仍为自己的70岁生日准备了一份礼物———出一本书!  这个愿望在2003年8月份、我70岁生日前夕实现———一本十五六万字的习作《黾子文钞》面世了。此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不少人家三代人传阅后又来购买。更令我感动的是,我的老同事、南京师范大学顾复生教
最近准备搬家,收拾东西时发现了母亲年轻时用的蝴蝶牌缝纫机。在成衣很少的当年,心灵手巧的母亲用这台缝纫机为一家人缝制新衣,又省钱又好看。但是现在母亲年纪大了,很少再使用缝纫机,我和妻子、孩子也都直接买成衣,我觉得这台缝纫机已经没用了,丢掉算了,母亲偏偏不同意:“我用缝纫机做衣服的手艺可好了,等有时间了教给你媳妇,自己做的衣服多合身啊!”母亲的话把我和妻子的脸都吓绿了,但无论我们怎么解释用缝纫机做衣服
年近七旬的易解放是地道的上海人,38岁那年,她留学日本.1991年,易解放举家迁居日本.2000年5月,她22岁的儿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身亡.2001年,为了实现儿子生前“回国后去内
我写了一篇关于公公婆婆的文章,投给了一份老年杂志。不久,编辑回信说,能不能附上他们的合影,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为了能让文章及早见刊,我马不停蹄地去找公公婆婆。婆婆说:“啥合影?结婚这么多年没照过什么相,就结婚证上有一张,行不?”她从衣柜底翻出结婚证。  我一看,照片泛黄不说,二人的表情更是呆板僵硬,横眉冷对。连婆婆都禁不住感叹:“我和你公公好像是被逼婚的,怎么照得像‘强扭的瓜’一样?”我忍不住笑
再不行动就没机会了  60岁的陈录雪是成都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他身材清瘦,头发有些花白,应该是待在家里含饴弄孙的年龄,可是,他却决定带着99岁高龄的母亲周游全国。  这并不是心血来潮,这个想法在他心里酝酿了许久。那是几年前的一个节假日,他带着母亲到离家不远的一个风景区游玩。那是母亲第一次出门旅游,竟高兴得不知所措,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流连在青山绿水间,大声感叹:“想不到世上还有这么漂亮的山和水,
自从孩子们有了家庭,我和老伴就过起了二人世界。  最初,老伴常说:“翅膀硬了,该飞的都飞了,这往后的日子咋打发?”我劝她:“这是自然规律,你不是有两手绝活吗?养花、面食,何乐而不为呢?”自那以后,她把乐趣寄托在花朵上,家里摆放着各种花卉,每每招来左邻右舍观花赏景。而做面食的绝活,她也施展开了,她做的花卷蒸出来像朵朵菊花,包的饺子只只像银元宝。每次我中午回到家,老伴都已经把做好的点心和菜肴端上桌。 
杜绝挖苦  老年夫妻,都退休了,长期在家,不免有矛盾、分歧,甚至吵嘴,但吵嘴不能挖苦对方。有的夫妻吵嘴用尖酸刻薄的话讽刺对方,什么“铁公鸡”“白眼狼”;有的女人嫌弃、厌烦男人,说“你个窝囊废,跟你是我瞎了眼”;有的刺痛处,“找你那个相好的去吧”“是那个小狐狸精又勾你吧”。  这些讽刺挖苦的话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刺痛人内心,会让对方产生怨恨心理,很难弥合,或冷战,或以牙还牙,破坏夫妻感情。  切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