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应用氟比洛芬对全凭静脉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dd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氟比洛芬对全凭静脉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按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0例和给药组(B组)30例.给药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给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后即刻,切皮前5 min(T_0),切皮(T_1),切皮后5 min(T_2),10 min(T_3),15 min(T_4),20 min(T)_5),25 min(T_6)的血压,心率和BIS值. 结果 给药组与对照组在清醒和麻醉过程中的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在T_1时间点(即切皮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对BIS值没有明显影响,不会改变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镇静程度,但可以降低手术中伤害性刺激时的心血管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其他文献
病历摘要  患者女,20岁,因反复皮疹、关节肿胀、疼痛1年半,发热、左下肢溃疡3 d,于2007年4月29日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患者于1年半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对称性红色斑疹,压之不退色,皮肤水泡,伴双膝、腕及肘关节肿胀、疼痛和双下肢指凹性水肿;无发热、咳嗽及咯痰.外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给予泼尼松40 mg每日1次口服,症状好转,治疗1个月后逐渐减量至每日7.5 mg。
期刊
患者女,56岁.因上腹胀痛伴呕吐10余天于2008年5月21日急诊入院.腹部CT示中上腹较大软组织团块影,回盲部上移套入横结肠内,呈"夹心饼干"样,考虑肠套叠.入院后行剖腹探查,盲肠处见6.5 cm ×6.0 cm大小隆起肿块,向腔内生长,肠系膜根部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遂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期刊
在儿童哮喘对照试验(the Pediatric Asthma Controller Trial,PACT)中,吸入氟替卡松100μg、每日2次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是仍有超过50%的哮喘患儿未能控制病情;疗程48周的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仍有39%的患儿出现至少1次急性发作。
期刊
脑卒中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导致死亡与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1]).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平均寿命的延长,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在上升.在治疗方面,目前除了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以外,没有其他有效治疗手段。
期刊
患者女,69岁.以"心悸、多汗、腹泻7年,恶心、呕吐2个月,加重1 d"于2009年2月12日来我院就诊并收入院.患者7年前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间断口服丙基硫氧嘧啶,病情迁延不愈.3个月前行放射性~(131)治疗,2个月前心悸、胸闷、气短,恶心、呕吐,消瘦明显,体重下降约5 kg;血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42.85 pmol/L,血游离甲状腺素(FT_4)94.82 pmol
期刊
目的 了解蔓荆子黄素(vitexicarpin)对p53突变型人乳腺癌细胞Hs578T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观察vitexicarpin对Hs578T和p53野生型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c-Myc、p2l、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c-Myc蛋白高表达对vitexicarpin作用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时间点(24、48和72 h)用MTT方法来检测不同浓度vitexicarpin(0、0.1、0.
积大本特-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是高选择性αlA/ID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慢性前列腺炎等引起的各种排尿障碍,近来研究发现还可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此外在急性尿潴留、早泄和女性LUTS等方面亦有良好疗效。该药于2005年上市,现已在全国各医院广泛应用,成为临床医生的好帮手。为了进一步探索积大本特的临床使用价值,交流积大本特临床应用经验,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昆明积
目的 探讨能否通过优化全麻诱导用药预防芬太尼呛咳反应.方法 将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8月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优化组患者全麻诱导用药方法为: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 mg/kg、1 min时芬太尼1μg/kg(1 s内注入)、1 min 55 s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2min时静脉注射丙泊酚1.5~2
由于脑胶质瘤发病率高,危害大~([1]),目前国内各医院对于胶质瘤的诊疗存在不同的看法,诊疗行为很不规范,严重影响我国脑胶质瘤尤其是恶性胶质瘤的整体诊疗效果.为此,2009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肿瘤专业组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了<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共识>~([2])(以下简称<共识>),希望以此为契机,向全国推广和普及。
期刊
美国和欧洲于2009年3月和8月相继发表有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指南.前者是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学会(AHA)共同编写的[1],后者是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和欧洲呼吸病协会(ERC)撰写并得到国际心肺移植协会认可的<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2].它们是有关PH领域最新指南,且各具特色,但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