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凯恩斯的讲述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9706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恩斯传》作者: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著译者:相蓝欣、储英出版商:三联出版社(2006年5月版,79.00元)ISBN:7108024152页数:90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相当程度上是笼罩在凯恩斯思想的影子之下的。因而我们每个人的利益与下述事实攸关:决策者对凯恩斯宏观经济思想的解读、理解和运用。以凯恩斯思想作为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坐标的中国经济学家们,以及切身利益受其影响而又对经济学有兴趣的人,通过《凯恩斯传》,了解这位经济学家的生命和思想成长、演化的历程,无疑是一次快乐之旅。
  凯恩斯的经济哲学由三个互相依存的部分组成:技术性的宏观经济学、防御性的政治哲学以及终极道德目的。在中国,即便是科班出身的经济学者,大概有相当一部分也只了解凯恩斯技术性的宏观经济学,对他的政治哲学和终极道德目的比较隔膜,因而不能上升到这一层面来品味其技术性宏观经济学思想,也就往往只能停留在几个看似简单的恒等关系上来高谈阔论宏观经济政策了。
  这种不得要领的解读与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普遍浮躁心理有关。在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渐渐地被泛泛商品化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失去了可供思索的净土,较少有中国经济学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创造性思维,许多所谓的研究,不过是附和于几个热点的经济现象,迎合街头化的审美情趣而已。这种缺乏历史、文化与道德观的浮躁的研究,造成了中国经济学的先天不足,也是中国经济学家们处境尴尬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公式化模型越来越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学者更需要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道德感。恰如译者所指出的,《凯恩斯传》“只有一个思想:经济学不是‘科学’,而是伦理学的一种应用,经济学家首先要有文化和道德观”。所谓的文化和道德观,其实是与历史感不可分割的。潜心阅读学术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有关学术思想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品读思想者的传记,或许我们又能身临其境,潜入与思想者有关的历史中去。笔者认为,这可能是阅读《凯恩斯传》的最大收获之一了。
  在《凯恩斯传》这本书里,作者罗伯特进入到了凯恩斯的个人生活、工作和学术思想中,对其生平做了全景式的深入剖析,但又跳出了凯恩斯的生活和思想可能带来的思维束缚。虽然传记的重点是介绍凯恩斯的公共生活,即他对经济学和在公职工作中的贡献,但也以很大篇幅描述了凯恩斯的个人生活,包括他的家庭生活,朋友同他的关系、他们的共同兴趣、他的抱负和兴趣以及他的人生哲学。在罗伯特平实而又生动的描写下,作为一个典型的英国资产阶级知识界代表人物的凯恩斯的人格跃然纸上。因此,罗伯特不仅完整地表达了历史学家眼里的经济学范畴,而且清晰地再现了作为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的凯恩斯的个人魅力。
  因此,我们在读这本传记时,既可以很快抓住凯恩斯学术思想的要领,又能够走近凯恩斯的生活和工作世界,使得我们对经济现象观察、理解的思维一同在传记的著述中慢慢成长。
  此外,虽然许多人一谈到宏观经济学时,都会言必称凯恩斯的《通论》,但它并不是人人都能读懂的通俗读物,仍然只属于少数人“研究”的学术著作。事实上,《通论》的晦涩与艰深也常常让经济学人望而却步,更何况其他没有受过经济学思维训练的读者了。《凯恩斯传》却对《通论》做了大众化的解读与阐释,使得凯恩斯的思想精髓更易于被大众所理解。因此,比起单独费力地解读《通论》,读《凯恩斯传》可能会有更多收获,也更加轻松。
  说到《通论》,就不得不提它与古典经济学之间的冲突。任何一项新事物的诞生,总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新思想的诞生和传播尤其如此。凯恩斯在《通论》一书中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洞若观火及相应的政策主张,激怒了所有被冠之以“古典”的经济学家们,因为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通过完全竞争的价格机制,可以使经济自动处于均衡,而凯恩斯却认为,价格具有粘性,储蓄与投资决策都是由不同的人做出的,宏观经济并不能总是处于充分就业和均衡状态。结果,凯恩斯受到的学术思想上的围攻是可想而知的。然而,面对古典经济学家们的集体围攻,凯恩斯一招一式的回击不仅令人眼花缭乱,而且铿锵有力。而罗伯特对凯恩斯与古典经济学家在思想上唇枪舌剑的描写,其激烈、其精彩,毫不逊色于中国武侠小说里刀光剑影的扣人心弦,令人回味无穷。只不过,思想的胜败,是以若干年后的实践来判断的。
  最后,笔者还想说,作者为写《凯恩斯传》,集30年功力于一书,考证之详实,态度之严谨,也很值得中国今天的经济学人借鉴和学习。凯恩斯本人,在英国的一项民意测验中,竟然没能进入前一百名历史名人。罗伯特指出:“公众对伟大思想家一般都不熟悉。这些历史人物做的是默默无闻的工作,他们是我们文明的智囊。他们的思想渗透在社会氛围之中,而实践家们则根据需要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
  作为经济学家,凯恩斯被淹没在普通百姓的记忆里,但丝毫没有减损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这正是凯恩斯作为经济学家的伟大之处。凯恩斯在英国民众与全世界经济学界心目中地位的这种反差,对于那些总是想挤进大众媒体视界中的中国经济学人,又会有什么启发呢?在你读完《凯恩斯传》之后,或许会有所悟吧。
其他文献
未来2—3年股市资金供应将始终保持充沛。但今年3、4月份,涌入市场的资金和股票资产可能出现供求关系的微妙变化,投资者要及时关注这个敏感的时间窗口。  A股指数在2006年底创出历史新高,再次为流动性泛滥作了一个充分的注解。投资者所关注的是,资金泛滥将持续到何时?  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资金将在未来2-3年始终保持充沛状况。  首先,资金将在未来2-3年持续进入中国,外贸顺差是最显著的输入源泉。持续
期刊
从阿迪达斯的业绩增长曲线可以看出(表4),1992年时它还是一家经营状况糟糕的公司,但是1993.1998年间出现了爆炸性增长,销售收入年均增速高达22.7%。财务指标显示,虽然阿迪达斯1993.1998年间各项运营指标都与耐克差距较大,但均保持了稳定和快速提高,其中最明显的财务特征有两个。第一是资产负债率始终很高,1992年和1996年分别为78.38%和61.32%,远高于耐克的9.55%和1
期刊
李宁“耐克化”生存 李宁跟随耐克:“轻资产运营”模式特征明显    截至2006年12月26日,在港上市的国内运动品牌“李宁”(02331.HK)近50天的平均股价达到9.86港元,市盈率超过60倍,总市值达116亿港元。与目前大多数中国运动鞋厂商相比,“李宁”具有一个明显的财务特征,就是其采用了耐克(Nike,纽约证交所代码:NKE)首创的“轻资产运营”模式,这也是其受到资本市场追捧的重要原因。
期刊
随着私人股权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深人,加上很多国家政府依然固守资源壁垒,非上市企业在某些方面己可以与其上市的竞争对手相媲美,但上市公司并不会因此而失势。  “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美国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上市公司,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正在逐渐弱化并开始失势。”  这是1989年时任哈佛商学院教授的迈克尔·詹森(MichaelJensen)在其撰写的一篇颇具争议的文章中提出的观点,文章对上市公司未来的地
期刊
从餐馆、超市,到酒店、医院,连锁企业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所有服务性行业中,但有着千张“面孔”的连锁经营,归根结底只有两种模式:直营模式和加盟模式。但无论是直营模式,还是加盟模式,中国的连锁企业都未能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前者面临着资金实力有限、扩张速度较慢的问题;后者虽然扩张速度很快,但却面临着品牌价值被滥用、毁损,甚至沦陷的危机。中国的连锁企业陷入了管理质量与扩张速度的艰难权衡之中,连锁企业扩张的支
期刊
施正荣、陈天桥、丁磊、张朝阳、马化腾、江南春、吴鹰,这些“《新财富》500富人榜”上声名显赫的科技精英,由于提供了光伏发电、网络游戏、门户网站、QQ、户外视频广告、小灵通等受到广泛欢迎的创新产品,而得以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变现巨额财富,成为身家数十亿乃至过百亿元的财富新贵。然而,这些富于激情的创富者,并非个个都是精明的理财者。我们的研究显示,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创始人中,近半人士的财富出现了
期刊
世界经济失衡,被大部分经济界人士认为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头疼的问题,因为中国在补贴发达国家。笔者同意这样的分析,但却认为可以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这个  问题,世界经济的失衡恰恰是中国这个后起之秀大幅提高国际影响力和改善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弱势地位的绝好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关键是要充分学习和利用  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规则,在自然资源控制权和定价权、国际贸易自由化、发行人民币债券、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利用高额外
期刊
圈养动物只有放生野外,才有更强的生存能力。中国证券企业也不例外。面对来自外资投行和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对证券业真正的保护是加快对内开放,让市场化回归股票发行、金融产品审批等环节;推动证券公司在所有制、薪酬激励上的创新;允许其多地上市、综合经营;支持其开展境外业务,接受野外生存训练,以培养一群国内的“野狼”。  通过两年左右力度空前、更彻底、更市场化的综合治理,问题丛生的证券业驶入了健康发展的新轨道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锐步(Reebok)在销售收入、利润等各项指标上超过耐克,成为全球第一运动品牌。随后双方展开激烈竞争,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耐克全面超出,而锐步则长期停滞不前。锐步到底失利于何处呢?下面我们把锐步挑战耐克的战役分成挑战、相持和失利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挑战阶段(1984—1988):差异化市场成就锐步    1979年是耐克的黄金时期。根据公司资料,耐克当年推出第一双气
期刊
5年前初访丽江,简朴的古镇情怀叫人难以忘怀,不过上月重返旧地,丽江古城的外围已被美资快餐店及商铺所占据,遗憾是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同时亦拖垮了原有地貌,以前的古城现在已成为一座商城,唯独庆幸的是当地两个高尔夫球场仍懂得把丽江的风光透过高尔夫展现出来。    丽江古城湖畔高尔夫球会    年初,继玉龙雪山高尔夫俱乐部后,丽江又有新球场开幕。占地1200亩的丽江古城湖畔高尔夫球会,由来自美国、拥有25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