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阅读元素的挖掘与运用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ing__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要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注重整合和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改进和优化阅读教学方法。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氛围,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则往往忽略或轻视阅读教学,尤其到了初中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呢?笔者在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注意挖掘文中的阅读元素,教给学生方法和技巧,掌握阅读的要领。
  一、在“平衡应考”中,让学生广泛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出现了多达二三十种动植物的名称。动物:蝉、黄蜂、云雀等,甚至传说中的怪哉这虫;植物:皂荚树、桑葚、何首乌,等等。为什么少年鲁迅知道那么多事物呢?据说,少年鲁迅瞒着先生读了:《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花镜》《山海经》《毛诗品物图考》等绘图书籍。可见,读书出智慧,读书出能力。
  以现代的眼光来审视鲁迅小时候以读书为主的学习方法,未免太过奢侈。目前的初中生除了学习语文,还有英语、数理化等,课余还要参加各种形式的辅导班,家长、老师又不断灌输竞争意识。在这种环境下,语文教师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須与当前严峻的大环境“共存”。但“共存”不等于完全被裹挟,不等于随波逐流。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自己可控范围求得“平衡”让学生多读书呢?笔者采取了一些措施,让学生在“夹缝”中去读书。第一,实施“1+x”的措施。即每学习一篇课文后,就布置若干篇同类或相关的阅读作品。譬如学习了本文后,布置阅读《朝花夕拾》。第二,采用“加减”的方法。即每周用两节语文课让学生去读书;周末和节假日,协调任课教师减少重复机械性的作业,腾出时间让学生去读书。
  鉴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境况,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提升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给学生的阅读插上飞翔的翅膀,助力学生提高文学素养。
  二、在“连滚带爬”中,让学生快速阅读
  少年鲁迅问寿镜吾先生“怪哉”为何物时,先生却说不知道,而且脸上还有怒色。以现代的眼光来审视先生,不回答是有他的道理的:有些问题对于那个年龄段的孩子用一言半语是说不清楚的;如果刨根问底下去,会分孩子的心,影响读书的进度。寿镜吾先生的教学是一种浸润式的方法:学生以读书为先,整个身心沉浸在阅读之中,随着读书的增多,语言的感觉就有了,不懂的知识也会迎刃而解了。
  当前语文教学也可以鼓励学生采用这种“连滚带爬”式的快速阅读方法,让学生在磕磕绊绊中去读书。笔者采用了一些方法来指导学生快速阅读:1.跳跃式阅读。在阅读时,不能逐个词的从左到右往下读,而是视线要跳跃,尽量扩大扫视范围,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不马上查字典,可以稍加思考。如果思考不得其解时,跳过去继续读,读到后面的文字就可前后贯通了。
  2.浏览式阅读。阅读时视线要垂直移动,瞄准重要字词,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譬如在阅读本文第二段时,只要抓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等关键词语,就理解了这个句子的基本意思了。
  3.猜读式阅读法。遇到难以懂的问题时,依据文章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提,对后面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譬如在阅读描写百草园的生活时,作者插叙“美女蛇的故事”,学生一头雾水,文中为什么突然插叙这样的故事呢?当读到文章的后面时,就恍然大悟了:这是作者为增添百草园的乐趣而设计的。这样随着猜读准确性的提高,学生领会作品内容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了。
  快速阅读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方法,不能只限于在课堂上训练,还要跳出课堂,将视角放在课外。功在课内,效在课外。
  三、在“指导训练”中,让学生有效朗读
  “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这段文字生动描绘了师生读书时的情态:老先生“如痴如醉”,而学生则是“有口无心”。
  无独有偶,现今的部分初中生,不管是读语文还是读英语都习惯于哑巴读法,即便是张口去朗读,也是有口无心的“念经”。究其原因,教师读前没有具体要求,读中没有指导,学生只是接受指令为读而读。
  朗读不仅是学生理解感悟文本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得到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在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采用多种形式来指导学生朗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1.伴以轻读。课文第二段生动描绘了百草园的美丽景色,同时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融进对景物的描绘中。在朗读时,笔者绘声绘色的范读,学生以听范读为主,同时伴以轻读,在模仿中注意朗读的语调、速度和停顿。通过伴读,学生不仅把一个儿童心里的感受读得有声有色,而且整个画面也清晰地印在脑海之中。可见伴读能以声传情、以声启智。
  2.配动作朗读。课文第七段描写了少年鲁迅雪地捕鸟的过程,文笔细腻,充满童真童趣。对于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文本,在朗读时,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比划捕鸟时的动作。学生口里有感情的朗读着,双手非常到位的比划着。嘴巴、双手并用,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经过几遍的反复朗读、比划,很快理解了捕鸟的要领,不少学生把这段文字背了下来。
  3.伴以音乐读。“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把自己的切身体验直抵心灵,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为更好地理解课文第九段少年鲁迅离开百草园时的无奈和依依不舍之情,笔者选用了一段低沉的音乐作为背景,让学生伴着音乐去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完全沉浸在文本和音乐之中,有的学生读完后眼睛是红红的。
  朗读的形式多样,不同形式的朗读会有不同的功能和适用范围,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去指导。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把文字变成了声音,并且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使学生进入了一种美的艺术体验,进而理解文本。
  阅读是学习之母,教育之本。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注意整合和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教材中挖掘阅读元素,在课堂上指导阅读方法,在课下营造阅读氛围,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拓展学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钟情阅读,潜心蕴纳崇高的元素,拥有美丽的生命底色、殷足的生命底气和深厚的生命底蕴。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龙山实验学校(271600)
其他文献
全球音响产业的一件盛事,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大展——CES 2004,元月 8日至 11日,在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隆重举行。CES 大展展出的设备从视频游戏系统到音响产品,一应
期刊
群文阅读以一个核心目标贯穿阅读的始终,使学生实现了由单篇阅读向多篇阅读的转变,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多元阅读,探究阅读话题,共享阅读智慧,交流阅读感悟,碰撞学习思维.从本质
期刊
群文阅读指的是将一组文本,根据一定的主题组合在一起展开阅读的方式,它与传统的单篇阅读具有明显的差异,有利于学生通过对不同文章的对比获得新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期刊
名著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现代教育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升语文教学的有
期刊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不仅文章内涵好,语言表达以及写作技法也堪称经典样本,教材的写作部分注重单元文本的特点,进行写作训练点的切分和选择,在单元课文内容和写作上进行了有机
期刊
期刊
爱车的人多,爱音乐的人也多。“大哥,你给汽车装音响,先给个理由啊。”我喜欢听音乐,要随时随地地听,还要听到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在汽车里不能没有音乐,而汽车原配的音响又不
期刊
期刊
期刊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主要包括“教读”和“自读”两种课型,教读课以教师讲解为主,自读课则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材编写特点向我们传递出一种思想,即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强化课型意识,能够根据“教读”和“自读”两种课型,构建自读课堂,让学生在教读课型引导下开展自主阅读,构建基于主体阅读的自读课堂,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并实现主体性价值。下面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为例,简要阐述基于主体阅读的自读课堂构建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