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男”的创业之惑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sta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年男人来说,尽管他们也有“论成败,人生豪迈”的豪情,却没有了年轻人创业“从头再来”的底气,他们选择在中年创业,更像是要奔赴一场赌局——谁都输不起,却又都想从中大赚职场的“第二桶金”。“熟男”的创业注定不会是坦途,摆在他们面前的,除了那些非此即彼的“问号”,还有更多困惑他们的“省略号”……
  难说放手——抉择之惑
  年近50岁的老赵,青年时代过得比较顺利,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当地交通局,没过几年娶妻生子,小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作为“体制内成员”,老赵并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和其他老同学相比,他的收入虽然没有国企、央企中的同学那样丰厚,但毕竟是公务员,这份职业带给他很多与生俱来的优势。“工资每年都在涨,还会补齐前几年差额,各种补贴加起来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丰厚的收入、可靠的养老待遇,在外人看来,拥有这些绝大多数人所没有的,老赵应该很知足。但谁也不知道在老赵心里,始终有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儿”。
  “算算自己工作也有一二十年了,虽然没有什么大功劳,但也没出过大纰漏,为什么自己的级别总也熬不上去呢?”老赵所说的“级别”,就是他总也迈不过去的那道“坎儿”。最近几年,局里从海外引进了不少专业技术人才,由于技术出众,又有海归背景,这拨人获得了火速提拔。这让很多像老赵这样的“老人”看红了眼。“现在连个副处都没熬上,正处基本上没有希望了。”提到自己的“仕途”,老赵有点儿失望。
  老赵的焦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机关、事业单位中,有超过90万的正科级人员,而其中只有4万人有机会被组织上选拔为县处级干部的后备人选,升迁比率不到4.4%。这样的小概率升迁,使很多遭遇升职瓶颈的中年公务员感到焦虑和困惑,感到未来没有光亮。
  在一次同学聚会后,老赵动起了心思。钱老板原是和老赵一同分配到交通局的大学同学,两人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跑”过几年,后来由于老钱没有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屡遭排挤,无奈气愤之下辞去公职到南方经商去了,这次同学聚会就是钱老板张罗的局。看着当年远不如自己的故友“衣锦还乡”,老赵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就连他都能赚到大钱,我一定也行!”回家的路上,微醺的老赵反复念叨着这一句话。他有点儿想不明白,个人能力和为人处世都远不及他的人,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成功人士呢?如果当初自己也下海经商……
  “趁人还没老,我也要拼一拼,为自己争口气!”老赵暗暗地下了决心。
  然而酒醒之后,此老赵很快就把酒后的彼老赵否定了,“平静下来想一想,如果我现在辞职创业,这么多年来积累的业内人脉会不会到此中断?如果创业失败,我这下半生就和平稳安逸的退休生活无缘了,这么多年熬出来的养老待遇也打了水漂,老婆孩子又该怎么办呢?”
  老赵想得没错。他已经没法放弃当下了。今天的他,已经过了激情挥洒的青年时代,也没有了放手一搏的勇气和魄力,而且,作为一个中年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他不得不考虑家里的后顾之忧。“我不能贸然放弃已经积攒了二十几年的工作资本、待遇、职位和人脉。”说起很是让自己为之激动的中年创业,老赵语气之中有无奈、有向往,更多的却是经过沉淀的冷静,“对我来说,这个时候选择创业,就像一场赌博,押上的是我后半生的保障和家人的依靠,而能赢得的只是我一个人的成功,何况,能赢的机率并不是很大。”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正是老赵这类中年人的一大心理特征。他们有的身处机关“保险箱”,有的任职于公司中高层,他们待遇丰厚、名利双收,本可以平平稳稳熬到退休,拿上丰厚的养老金潇洒地安享晚年,但他们却依然向往更成功、更充实的创业人生。实际行动上,他们追求“锅里”的肉,却又难以割舍“碗里”的汤,“锅里、碗里”的取舍难题,困惑着他们,即使他们最终仍然选择了按兵不动,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永远有着一个没能填平的“缺口”。
  百业待选——定位之惑
  想创业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是“熟男”们的另一种创业困惑。一项调查显示,在国内的初创公司中,每100家企业中只有20-30家可以熬过第一年,而熬过三年的企业只占这其中的30%。“定位不准、反复试错”,成为压垮创业者创业梦想的最后一根稻草。和有创业打算却迟迟难以放手的“熟男”相比,创业中的“熟男”正在如何选择创业项目问题上举棋不定,在这个“谁都输不起”的年纪选择创业,定位之惑,无时无刻地不在考验着创业者的头脑和心智。
  在济南洛口服装城有这样一家新疆特色产品店,尽管刚刚开业,五十多岁的崔老板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说是小店,其实仅仅是一个三四平方米大小的摊位,“西域特色精品店”的招牌高挂在墙上。小小的柜台上,摆满了极富新疆特色的手工风铃、手机链、新疆小帽……最惹眼的,还是挂在墙上的色彩各异、缀满亮片和小珠的真丝、纯毛披肩。
  已有过几次创业经历的老崔,让人感觉有点儿与众不同——他曾经是一个月薪逾万元的高级白领,而现在,他只是一个学习中的小摊主。
  1991年,老崔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在粮食系统工作——一个在当时来说福利待遇都算不错的国营企业。在那里一待就是五年,还被提拔为地区负责人,并且拥有了自己的汽车。老崔说:“我当时是我们那一届同学里第一个有私家车的。”但是,在全国经济开始复苏的背景下,外资企业在国内遍地开花,年轻的老崔还是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外出谋求更大的发展。
  老崔说:“我去了石家庄一个销售饲料的外企干了一年,又跳到福建一个外国饲料公司做了一年。之后,我辞职了,因为我觉得还是给自己打工比较好。但是自己干了才知道,创业真的很复杂,折腾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进展,于是在1995年,我又到了江苏镇江一家美国公司做区域经理,也是销售饲料。那里的待遇很好,月薪七八千元,那时的我也就是个30岁左右,还是充满雄心壮志的年纪,在那个公司干了一两年后我又不安分了,想找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现在回想起来,放弃那份工作真的挺可惜。从那个企业出来,我又到了一个韩国的企业,因为待遇上的一些原因,我在1999年辞职回家。回来后我不想打工了,正好当时网络兴起,我就趁机开了一个‘新概念’网吧,效益很好。但2000年以后开网吧的人越来越多,加上当时网络还不规范,国家对网吧的各种政策都比较严,生意越来越难做。   2003年突然来了一场‘非典’,我也就把网吧关了,在家待了三个月。那三个月我每天就是在网上寻找创业项目,但是一无所获,可以涉足的领域太多了,如何准确地定位自己一直是个难题。三个月后,我还是决定去新疆干老本行——卖饲料。在新疆我待过两个公司,也曾经想开发荒地,但是种种想法最后都没有实现。”
  也许是说到了伤心处,老崔的神情有点儿沮丧,“反正又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后,我看准新疆的手工艺品在济南市场上还是一个空白,就开了这家专卖新疆手工艺品的小店。”
  回想起自己这十几年来的创业经历,老崔觉得几乎可以拍成电影。“虽然我不赞成“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活法,但现在能总结的经验教训反而是——过于灵活的个性和做法在创业初期是非常可怕的。我也为此交了不少的‘学费’。”经过了几轮创业的反反复复,老崔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老崔说:“这一次,我看准了这个领域,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做下去。”
  “怕”字当头——发展之惑
  今年55岁的刘丙海,曾在伊春市商业局冷饮厂担任经理。1992年,珲春进一步开放,他看到那里发展前景广阔,便来到珲春,在金属回收公司做业务工作。每天,他组织职工购买废旧金属,经过拆解、分类后,再卖给用户和轧钢厂。
  1998年,当他看到珲春煤炭资源丰富、个体煤矿众多,便和朋友一起投资10万元购买了板石煤矿1号井,做起了个体小煤窑的老板。由于资金不足,又不懂采煤技术,加之当时市场疲软、原煤价格偏低等原因,最终导致小煤窑关闭停产,仅此一项,他个人就赔了4万多元。这次投资失败后,刘丙海并没有当回事儿,“那时候想,不就是4万块钱嘛,创业哪有不赔钱的,只当交学费了。”
  小煤窑关闭后,刘丙海沉寂了足足半年多。这段时间,他干回了老本行。由于有过一次创业经历,他对商机的嗅觉变得灵敏起来,他已经不能够寄人篱下做个打工小卒了。他在等待机遇东山再起。
  半年后,刘丙海利用在金属回收公司积累下的业务关系,又拉上几个朋友,成立了自己的资源回收公司。“由于上次的失败,我的经营策略越来越谨慎了。”说起现在的公司,刘丙海倍加珍惜。“现在我做每一项决策,都会想,如果失败了公司会怎样,我会破产吗,如果真破产了,妻儿怎么办……”由于事事瞻前顾后,刘丙海的很多决策都是从“求稳”角度做出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此时创业,再也赔不起了。”可是,由于经营策略过于求稳,刘丙海的公司失去了很多次发展壮大的机会,如今,几家后成立的竞争对手公司已经把业务做到了省内其他城市,而刘丙海依然固守着本地业务,且仅有的这点业务也正在被竞争者慢慢蚕食。身处“怕”字煎熬中的刘丙海,已经感觉到自己这一次创业恐怕还是要惨淡收场。
  同样是出于“求稳创业”的心态,创办了格林豪泰酒店的徐曙光虽然有着相同的创业感受,却有着不同的创业结果。在他看来,在创业的起步阶段,创业者最难过的就是“害怕关”。也正是由于害怕改变、害怕失败,很多创业者都畏缩不前,坐失机会,创业之路也越走越窄,最后走进一条死胡同。徐曙光在回忆创业经历的一本书中写道:“每次做事情之前,我都要充分论证分析,不是分析如何才能更加成功,而是分析如果失败会对公司造成什么影响。如果什么都不去做,公司是不是就面临着等死的结局?我会不断地研究每个项目可能要面临的最坏的情况,花90%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失败,做好周密布局以及一套接一套的应付突发事件的方案。”徐曙光认为,怕的心理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在“怕”中找到应对的方案,“几乎所有持续的投资成功者都不是‘冒险家’,他们都试图找出面临的风险,然后尽量将它们减少到最低。”
  绝大多数创业者都有过被“怕”字困扰的经历,在他们遇到困难或是徘徊不前时,经常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怀疑当初创业的决定是否正确,怀疑创业项目是否精准,顾客真的需要他的产品吗?公司还熬得到赚钱那一天吗?
  “抉择、定位、发展”这三座困扰着创业决心、左右着创业成败的大山,正压在创业“熟男”的肩上和心里。无论是选择继续坐在原地“白日做梦”,还是抛除杂念“动手圆梦”,大多数已处于不惑之年的“熟男”们,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恰恰正是这一个深深的“惑”字。
其他文献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位新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行李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新生就拜托老人看一下行李,自己好去办理入学手续,老人爽快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新生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着行李。谢过老人,二人分别!几日后在开学典礼上,这位新生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这是央视名嘴白
今年,就上个月,马政先生退休了。不似一些离职伤神者,他送自己一幅字:“器惟求新,不改其乐。”问其何乐之有?他说:“我的手指进入了‘后工作时代’。”   早在半年前,Z公司老板师波无意中识见马政,第二天便告知HR经理:“你盯着点,马先生何时退休,立即给我聘过来。”师波可不是势利眼,专恭迎从权位上退下来的人。“备愚钝,故请孔明。”他要整合的是自己能力半径内的缺项。   马政,工会干部,虽善琴棋书画
也许女性确实更加适合从事HR领域的工作,但在“第三届中国女性HR成功论坛”上,几位女性HRD的睿智和风采似乎证明她们是反其道而行之——我的成功与选择和努力密切相关,但绝不仅仅取决于性别。  选择即放弃,放弃需勇气  选择并非易事。选择往往牵扯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做出选择之后的罪恶感、焦虑感和后悔心理。对于企业中包括女性HR在内的所有职场人,以及正在为未来做打算的人来说,如果改变不了人
职场“天花板”的概念最早是从企业中提出的。所谓“天花板”现象,主要指女性和少数民族员工在向高层职位晋升时可能遇到的无形障碍。也就是说,对他们来讲,这些高层管理职位是可以看得见的,但却是很难达到的。最近,关于职场“天花板”的讨论不绝于耳,那么企业的“天花板”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某集团公司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全公司近万名职工中,科级以上干部500多人,其中总公司领导10人,处级干部200人,科级干部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周年纪念日,举国上下都在热议,见仁见智。笔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接触这方面课题,甚至参与了我国早期入关谈判的务虚论证研究,并在1992年编著出版了《关贸总协定与中国经济发展》一书,而“关贸总协定”(GATT)就是现在世贸组织的前身。从书架上翻出这本30万字、装帧简朴甚至有点粗糙、略略泛黄的老书,抚今追昔,自然也有几多感慨和新的思考,如鲠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的整体背景下,创新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关键词,而知识型企业则是其中最活跃、最值得关注的因素。知识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因而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备受关注。在近期北京宏景世纪软件公司2011年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研讨会上,几位嘉宾围绕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企业信息化与e—HR选型等各个方面,
歌声悠扬,老板携新娘出场,众人的目光聚焦在新人甜美的笑容上,气氛也渐渐浪漫起来。唯独身为司仪的HR经理长舒一口气,紧张的心情才稍稍得以解放。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不论此“君”是黑眼睛还是蓝眼睛,是名门望族还是新起之秀,作为“圈内人”的HR经理都深深地知道光环的重量——老板笑了,众人乐了,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别看老板总是拍着HR经理的肩膀,对外人说“这是我的左膀右臂”,HR经理的日子并不是“
“哈尔滨550万天价药费”掀起的轩然大波是2005年一个最为百姓关注的猛料新闻。一时间,对于医院乱收费的声讨不绝于耳。其实,“天价药费”事件只是无数职业失信事件中的一起,它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不过是超出了当事人的承受能力和一般公众的想象能力,因而具有了一种“新闻性”。让人们心中不安的是,同样事件的“微型版”不是屡见不鲜吗?类似的医院不是随处可见吗?医疗界如此,其他行业里让人信任的又有几个?也许,我
2013年农历腊月二十八,900万人在春节前先后离开北京踏上返乡之路。近一半人的离去,使2070万常住人口的北京变成了“空城”。人们突然发现这个城市“变大”了,平时“车倍儿堵”的CBD(中央商务区)车辆寥寥无几,拥堵不堪的中关村突然沉寂下来。但同时人们也发现,菜市场关门了,便利店歇业了,甚至园区的垃圾都无人清理了,“城里人”的生活面临着“停摆”的威胁。  这一切,原因只有一个,那些在此打工的“城市
策划:本刊编辑部    2007年亚洲组织发展学学术研讨会(loba Asia OrganizationDevelopment Summit 2007)于9月8日—10日在中国沈阳召开。这是亚洲组织发展学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为“生态环境、社会和谐、社会发展”。会议期间,来自美国、印度、新加坡、菲律宾等国的国际和国内专家学者就组织发展学研究作了精彩的报告。本刊记者就组织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