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文插图,激活语文课堂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m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低段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插图既有描绘景色的,又有描绘人物与动物的,虽然内容不同,但都极具趣味性、直观性、启迪性,它们都与课文的结合非常密切,是对课文内容的有力补充。可以说,这些插图使得课文的内涵更丰厚丰满。然而,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舍其取它,引用大量的、花哨的课件进行教学,很少有教师真正关注过这些形神俱备的插图,白白浪费了唾手可得的有效资源。
  笔者综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以往的教学实践,以《纸船与风筝》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纸船与风筝》是人教版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运用童话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与风筝让两个不相识的小动物——小松鼠与小熊成了好朋友。后来,它们因一点小事产生不愉快,纸船与风筝又促使他们重归于好。课文配有三幅插图,与课文内容十分契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有效整合、利用教学资源。上课前我仔细地研究了教材,做了充分地预设,因而收到很好的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巧借插图,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上课时,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一定要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与阅读期待。本文的一幅插图被印在了语文书的封面上,使得很多教师忽略了此细节。我在导入时巧妙地利用了编者的这一安排,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1.导入。师(举起语文书):小朋友,你们瞧,语文书的封面画美吗?(美)上面的小熊和小松鼠可爱吗?(可爱)哟,天上飘扬的风筝和水中漂流的纸船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你们想不想去读一读呀?(想)
  2.揭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语文书第92页,一起走进故事《纸船和风筝》。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提醒“筝”要读轻声。
  “故事的插图竟然被印在了语文书封面上,这肯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带着这样的阅读期待,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起了课文。这样的教学言简意赅,简洁、有效,学生也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巧借插图,放飞想象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是多么的重要。本篇课文中的第一幅图上画着一只小纸船在水中漂,画质清晰,意境优美,容易引发无穷的想象。于是,我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小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进小溪里。(出示画面)瞧,就是这一只纸船呢!看着这一只小纸船,小松鼠会对它说什么呢?
  师对着一生问(情境转换):小松鼠,小松鼠,你会说什么呀?
  生1:小纸船,小纸船,请你一定要把我的小松果带给小熊噢!
  师(问另一学生):小松鼠,你会说什么呀?
  生2:小纸船,小纸船,请你慢慢漂,一定要把我的祝福带到呀!
  生3:小纸船,小纸船,一定要让我与小熊交上朋友噢!
  ……
  师:小纸船带着小松鼠的嘱托出发了,它会怎么漂呢?
  在此教学片断中,学生的思维是鲜活而独特的,声音是发自内心而真实的。在可感的画面面前,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任自己的思维驰骋。能收到这么好的效果,我想,这虽跟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但主要是图画起了很好的媒介作用。这样的课堂,我认为是有效的、高效的,是有活力的。
  三、巧借插图,丰厚词涵
  张祖庆老师曾经说过“每一个词语都是富有温度的”,词语教学应该“开掘词语的深度”。利用课本插图能帮助学生深化对词语内含的丰富意蕴和感情色彩的理解,实现词语与学生精神领域的对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使学生更好地体悟文本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课文第三段写到小熊收到小松鼠的礼物乐坏了。如何让学生体会小熊收到礼物的那份溢于言表的欣喜之情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说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熊?
  生读后汇报:很高兴,很快乐等。(生说得很笼统)
  师:你们收到礼物很快乐会怎么做?
  生:我会高兴地跳起来等。(生说得比较生动)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一只乐成啥样的小熊?
  生1:小熊的手脚在舞动。另一生马上接嘴说:这叫“手舞足蹈”。
  师:请你当快乐的小熊读一读这句话。(生快乐地读)
  生2:我看到小熊一蹦三尺高。
  生3:我看到小熊的嘴巴笑歪了。(师:哦,真是太高兴了呢!)
  生4:我看到小熊的眉毛像是要飞出去了。(师:对,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眉飞色舞”,请你当小熊读)
  生5:我看到小熊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了。(师:你来当小熊)
  师:小熊如此高兴,课文中有一个词来形容,是:(生接:乐坏了)……
  低段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直观的,教师只有在课堂上要把抽象的词语化成可感的形象,学生才能很好地领会。本环节的精彩生成正是因为有了可感的画面做铺垫,才使得“乐坏了”不再是一个冷冰的词语,而是一种蕴含情感热度的体验。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师才能如此轻易地化解难点。合理利用课文插图,真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巧借插图,引导背诵
  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中的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我对它的解读是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低段的学生说话无序,口头表达能力较弱,正需要积累这方面的语言模式。因此,在此处引导学生背诵是必要的。然而,当堂背诵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假如借助插图,为学生架起一座梯子,则会减缓坡度,降低难度。我的课堂生成是这样的:
  (创设情境)师看图激情描述: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瞧,那儿有一座高高的山,一片茂密的树林,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缓缓地向前流淌。那儿还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草地上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小松鼠和小熊的家就建在这儿。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学生自由读第一段课文。师生交流小松鼠和小熊的住处,看图理解“山顶”“山脚”的意思。
  师:这么美的地方,谁当小导游介绍。
  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师:现在,谁能不看课文,指着图画来介绍呢?
  指名说,同桌互说。
  师生一起背诵。
  在此教学中,教师激情的描述把学生带入了如诗如画的情境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读起了课文,在读中理解词语、文意。在学生读通顺、读准的基础上,接着让学生看图叙说,最后,熟练背诵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插图是文字文本的有力补充,教师应巧妙引导,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最优化,从而提高学生观察、背诵、想象、语言表达等能力,达到激活课堂、提升实效的目的。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体系严密、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培养方面占有着重要的位置。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规律,中学生需要掌握怎样的学习诀窍才能学好数学呢?对当前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学习数学不得法,事倍功半,数学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因此,完善数学教学方法,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 数学学习方法 调查分析 指导  数学是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
期刊
2012年4月18日,我校举行了高一年级语数外三门学科的期中考试。其中语文一门,我所教的班级53名学生的平均分在4个实验班中排倒数第一,在年级16个班级中占第七位。仅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本次考试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考察的是散文《背水的日子》,四个主观问答题,共计20分,我班的平均分是7.82分。其中,第一题,平均分为1.82,得分率45.5%;第二题平均分为2.24,得分率37.3%;第三题,平均
期刊
摘要:中国当下教育的问题和危机迫切要求进行教育变革,激发个体生命创造力并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将是教育变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在全球文化符号交流及中国经济社会整体转型的背景下,跨学科教育可能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方法。然而,在中国特定的文化及制度环境下推进跨学科教育需要设计或尝试不同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关乎个体生命价值及自由发展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通识教育 自由发展 跨学科教育  一、引言  教育问题不仅
期刊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期,创新能力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竞争力的源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美术课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为直接有效的课程也正受到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那么,美术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本文从课堂实践出发,尝试提出一种运用倾听与沟通进行创新教育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美术教育 创新能力培养 倾听与沟通  美术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期刊
[学习目标]  1.了解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作用。  2.学会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运用抒情和议论。  [学习重难点]  学会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运用抒情和议论。  [学法指导]  通过学生优秀作文片断分析总结记叙中抒情和议论的作用,在具体的文章修改中体会其用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学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阅读苏教版八(上)语文书第五单元写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考试制度下,考试导向的教学使得人们扭曲和割裂了语文学科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的价值和功能。这样的认识还体现在了高考考题上,使得此类文本的教学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或检索信息。笔者反思了这些片面认识,并总结了一些在教学实践中的改变,希望让此类文本的阅读恢复到固有的内涵和价值。  关键词:论述类、实用类文本 教学 反思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自然的关注并没有比曾经农业社会中的靠天吃饭的人减少,反
期刊
一、习作存在现实问题  正视我们的习作现状,如“五子登科(帮老奶奶拎篮子、公交车上让位子、星期天捡钱夹子、在家帮忙扫屋子、为邻居阿姨管孩子)”现象普遍存在,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没有内容可写的情况是很严重。记得班中有个学生,每周上交的日记是陪妈妈逛商场,今天买了鞋子,明天买了袜子,只换了一下商品的名称;也有一个学生甚至不写老师布置的作文,理直气壮地说没有可写的内容。虽然这样的孩子是个别现象,
期刊
摘要:习作教学难,难在学生觉得无内容可写,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难在教师批改费时费力,指导无力,难在学生体会不到习作的快乐,没有动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尝试着从习作内容、习作批改、习作动力三方面入手,对有效习作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习作 内容 批改 动力  我们的作文教学似乎遭遇了冰山,触摸不到温暖绚烂的春天。我尝试着做了以下三件事。  一、习作内容——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阅读
期刊
关于中年级段的习作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作了八条基本要求,概括总结为以下三点:1.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实际运用方面: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学会用书信、便条交际;学会修改习作;学会使用冒号、引号。中年级的习作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一阶段旨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咀嚼、消化,领会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新课标呼吁朗读,提倡感悟。在阅读教学中,则要求对课文应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在读中练。人们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读的作用。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朗读必定会成为语文课堂的一道靓丽风景。  一、课前教师的读  在课前,教师必须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