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来源 :翠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385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奶是北方人,性格泼辣豪爽。
  我看到她总想起《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来到南方后,奶奶喜欢上了凌霄花。她不在意舒婷的那句: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缘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一直认为,奶奶会一直以她豪爽的性格度过余生。
  但是一场大病过后,原先做事雷厉风行的奶奶,她的世界在一瞬间变得昏暗了。病床上她睁开眼睛的一刻,我看不到她眼中闪烁的明星。奶奶迷茫地看着围在她身旁的家人,是的,她不记得任何人了,我仿佛听见凌霄花落地的声音。
  传说相爱的人在度过这一生后,会相约着喝下孟婆汤,忘记前世今生所遇见的事、人、喜怒哀乐,毫无牵挂地走进下一个轮回。奶奶一定是弃了爷爷,提前喝下了孟婆汤,忘记了今生她所爱的人。
  出院那天,爷爷亲自把奶奶接回去,住在他们刚来南方时住的那个小房子里。或许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奶奶原先泼辣的性格总是与爷爷争吵,但这一次,爷爷独自陪伴奶奶度过余生。
  奶奶倒下了,凌霄花似乎也开得不好,从没侍弄过花草的爷爷居然每天呵护着房前的花。
  龙应台的《目送》中,母亲患有老年痴呆不记得自己的女儿,那时的我不相信那样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边。但是奶奶每天不厌其烦地问爷爷:你是谁?你为什么要来照顾我?爷爷总是会很耐心地回答她。背地里,我也曾看到过爷爷偷偷地抹眼泪,“老婆子什么也记不起来了,这可怎么办?”我的心一酸,不知这世上有什么辦法能让这喝下孟婆汤的人想起今生。
  两年过去了,凌霄花还是开得不旺盛。这两年里,奶奶仍旧没能想起些什么,这时我才明白医生那句“希望不大”的含义。爷爷没说什么,仍旧陪着这个忘记他却又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时间应该是最伟大的治愈师,它仿佛能淡化一切。许多人都劝爷爷把奶奶送进养老院,他不与别人争论,只是执着地摇摇头。
  看着爷爷忙碌的身影和奶奶迷茫的神情,我有些心疼。两个人为了子女从北方迁到南方,相爱相依,眼看着就要白头到老了,最后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我一直想问爷爷,值得吗?两年了,她还是没能想起你。我的眼眶湿润了。
  又过了一年,这一年应该是风调雨顺,屋前那迟迟未开的凌霄花再一次怒放了。
  许是它攀上了高枝,许是它艳丽夺目,许是它娇嫩妩媚,凌霄花开放的那几日,总有几个小孩跑来看。
  那个午后,爷爷牵着奶奶的手站在房前,看着凌霄花,看着那些看花的孩子们。
  “他们在干什么?”奶奶问。
  “他们在看凌霄花。”
  “哦!”奶奶抬头认真地看着凌霄花,“真好看!”
  那日的阳光就这样静静地笼罩着花、孩子们和两个牵着手的老人。
  视线模糊了。我仿佛看到了奶奶常和我说起的,那个他们刚来到南方的日子,牵着手,站在阳光下,看花开。
  奶奶不小心喝下的孟婆汤许是被什么给冲淡了,还残留了一点在她体内,让她忘掉先前的喜怒哀乐,重新走完这剩下的光阴。如果你已经有些忘记,如果你还愿意记起,如果那些寂寞的天空还未曾完全走出你的梦境,这都无所谓,总有人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当那颗包裹着连喜悦都透明的世界的眼泪落到我的手背上时,我才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
其他文献
越来越羞于谈及  人近中年,越来越羞于谈及  一些事物  并对锋芒保持警惕  河流足够敞亮,能够容纳风  接受沉甸甸的石子  却碍于一些乌鸦的倒影  这么多年,经常有聒噪之声  让人避之不及  对于雪,竟然是一种礼遇  必须承认,我依然爱  爱蝼蚁紧贴的尘土,人世的微光  更爱苦楝树,缄默的一生  必须用一生来修炼  骄阳似火,只有知了在叫——  声嘶力竭地喊  这小小物种,像一生都喊不完的痛  
期刊
山之殇  我们踏着破碎的云  我骑着云的马,赶到你的脚下  我五指紧扣,拽着你残破的裙  我们进你的山,喝你的水,吃你的客家饭,  然后读你的历史  一片片低矮的房子,房子里的人已经远走了  ——他们留下的灯还在发光  他们没有回来。也许有一天他们的魂会重归此地  因为,你是他们曾经的天  祥云在四周闪着亮光  ——山门不开  我们都是你的人,你的臣民,所以  我们可以来碰触你,安慰你,一如  安
期刊
手机响起,看来电显示,是堂伯家的座机号码。堂伯生活在农村,与我所在城市相距百里。我们少有来往,除去过年打个拜年电话,平常几乎没有联系。会是什么事?我的大脑如高速列车一路狂奔,好事坏事像沿途景物在眼前唰唰闪过,待响铃狂叫七八声,我才摁下接听键。电话那头嘈杂混乱,一片狼藉,有大人急速的说话声,有孩子叫喊声,还有桌子板凳的拖拽挪动声。是乔迁,还是打扫卫生,让家变得整洁漂亮?我喂喂喊话,不见回应。我想是不
期刊
1  夜色寂寥,听觉因之灵敏  笔划过纸,指触击屏  铺陈一种接近灵魂的叙说  是高贵,还是梦呓  无从知晓  熟悉的昆蟲肯定在夜色中偷听  文字滑过的声音  比如蛐蛐、蝈蝈正在静默  而我,渐渐浅睡眠之中想象  语言营造的美好  2  夜真是思想者的好时光  可以辽阔到大海、星辰  亦可低端到角落  来一声无关痛痒的吟唱  也偏爱夜深时的独处  区别是  我处在思考的浅表层  适合想一个人或一件
期刊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活过了不惑才明白,真正的心结其实不能用来煽情,只能用来使自己灵魂的醒悟。  认识她时,正是她活力四射的年纪,尽管已经六十出头,依然是某个社办小厂的头儿,一举一动,都带着自然的威仪风度。她指挥着手下一帮婆婆妈妈,上班,下班,聚会,打麻将,尖锐高亢的大嗓门常会让我皱眉。那时,没有人知道她有一天会成为家人沉重的负担。  我对她曾经有过怨恨,而且还很多。我生了孩子,她几乎没有护理过
期刊
锡剧,发源于常州地区,原名常锡文戏、常锡剧,带括号简称锡剧。叫着叫着,不知什么时候就剩下简称,把原名丢了。其实叫常锡文戏的时候,无锡还是常州的属地。  无锡这么叫,有点想要强出头的意思,倒也情有可原。常州也心甘情愿地这么叫,就有忘了祖宗的嫌疑了。  错进错出,如今,也叫顺了。  当年华东三大剧种:锡剧、越剧、黄梅戏。现在越剧和黄梅戏名声在外,央视戏曲频道三天两头都能看到。锡剧,式微了。  很多地方
期刊
作者简介:  孙全鹏,1985年生,河南周口人,文学硕士,系河南省作协会员。主要从事短篇小说创作,作品见于《莽原》《四川文学》《南方文学》《佛山文艺》《延河》《辽河》《牡丹》等文学期刊。   那时候风很大,杜大山戴着个眼镜,可不知什么东西还是钻进了他眼里,他赶紧揉揉眼,连电动车也没停,弓着腰继续向前骑。杜大山明白,如果在天黑前赶不到家,就不能与母亲说说话了。他加快速度,早赶晚赶还是晚了,母亲先走了
期刊
清晨,推开窗,细雨扑面而来,一时有些湿润迷茫。梦里老屋后的林子是那样清晰茂密,仿佛就在雨的那一头,轻拂雨帘,高耸的银杏树,葱翠的竹林又在眼前呈现清晰,那份浓郁的阴凉轻轻地在心头滑过……  老屋后门外池塘边有一片竹林,竹林到屋后中间有一溜长满杂草的荒地。很多年前,大哥工作后,搞了一些银杏种子回来,把空地种满。几年后,一排排银杏高耸林立。  春天里,暖暖的气息,惹起银杏露出嫩嫩的绿芽,慢慢舒展出枝叶,
期刊
有清一代,常州文事兴盛。兴盛的标志,不仅有众多代表人物,更形成了好几个大的文艺流派,和桐城派比肩的阳湖文派、风气流布清末的常州词派、与四王山水相颉颃的恽派花卉,都是后人的谈助与资本。这个兴盛之中,有个特色,女性文学家与艺术家颇多,组成了一支独立的队伍。常州文艺史上女性人物的出现,与近现代无锡文化史上女性的崛起,根源是略有不同的。常州女性文艺家的生成,多一半倒与常州文艺流派的家族式承继特点有关,所以
期刊
我是常州人,出生在上海。所以讲话的口音中,自然而然带上海腔的常州口音。这种口音从上海带到北京,生儿育女有了第三代,可是依然乡音难改。由于根在常州,所以少年时代,每逢清明、冬至,常随父亲到武进横山桥包家祠堂祭祖,顺道探望两位姑妈。二姑妈家住横山桥西街头,小姑妈则住戚墅堰东街头。据说还有一位大姑妈,嫁到无锡,但我从未见过面。二姑妈有儿无女,小姑妈无子有女两千金,长女叫梅度(学名碧华)、次女叫梅二(音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