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04012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数不清次的回头。比如,明知道身后有条狗,不回头哪知道它会不会追你?明知道已经走错了路,不回头岂不是错上加错?不回头反躬,能知道有多少得与失?有时候,回头乃是出于无奈;有时候,回头则是明智之选。不管属于哪一种,“回头”都是必须的,都很有意义。
  我一位朋友的妻子在婚姻登记处工作,一次她遇到一对夫妻来办离婚手續,恰巧办公用的电脑坏了。她说:“回头你们再来吧。”可这对夫妻走后却并没再来。原来,俩人都“回了回头”,最终重归于好了。从此,但凡遇到第一次来办理离婚手续的,她都会以电脑故障为由,让他们“回头再来”,竟挽救了不少家庭。你看这一个“回头”,竟有如此奇功,值得点赞。
  其实,人生在世,应该经常回头的,又何止是婚姻?回头,是一味清醒剂。常回头看看,能够在实践中充分检验自己、观察事物、感受冷暖;在别人的态度和反躬自省中审视自己、修正自己;在多重比较中明白得失、发现规律、校正航程。在人生的旅途上回眸一顾,你会惊喜地发现遗漏的风景,你会再次点燃过去的温婉,你会反思曾经落入的困局,避免重蹈覆辙,你会明察出过往的得失,及时校正人生的坐标。
  人生紧要处,往往就那么几步。朋友,常回头看看吧,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收获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孤山夜雨摘自《牡丹晚报》2021年6月3日)
其他文献
村庄,是由各种符号构成的。村庄的符号,令人如痴如醉。记忆中,炊烟、农具、牲畜、家禽、菜园等都是村庄的符号。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符号就像一个穿越时空的指令,不断地叩击着我的心扉。每当想起这些符号,我的思绪就回到了童年。  炊烟是一种从烟囱里冒出的计时方式,也是一种岁月积淀的历史风物和民俗文化。那时,每到傍晚,各家各户的烟囱里就不约而同地升起炊烟。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形成一道柔软的“轻纱”飘浮在天
期刊
人们最为熟知的杜甫是一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他的诗作沉郁顿挫,内涵深厚。但其实他的口才同样了得,他曾妙用“敷演”三言兩语驳倒了一个书吏,保住了自己的“招牌”。故事得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说起——  那年春天,杜甫在沙头镇临时开了个中药铺,起名为“百草堂”。药铺开张后,杜甫诚信经营,当地百姓赞不绝口,都到“百草堂”来买药,沙头镇另外几家药铺就门可罗雀了。几家药铺老板一看这阵势不行,便带着金银财宝来
期刊
父亲去世十多年了。对父亲的回忆横亘在眼前,却不敢贸然打开。我谨慎地将回忆小心地一点点装帧进我记忆的文字珍藏。  父亲是共产党员,那时候的父亲除每月为家里挣来几十元的工资之外,还挣来了不少装帧在木条框内玻璃下的奖状。几乎年年都有,家里柜子上堆了高高一摞。  父亲那些年勤恳工作得来的,还有好多塑料皮笔记本,里面还有彩画插页,存放在一起,说是等我和弟、妹考上大学再用。但我好奇的是夹在笔记本中的那些三指宽
期刊
小时候我家隔壁有个女孩,特别喜欢看电影,只要有新片就会跑去电影院看。她还会到音像店里买那些国内没有的片子,为此几乎花光了零花钱。  后来,她在家人的要求下考入上海某所高等院校读金融系。但她对电影的爱好始终未褪,完成课业之余依然一部接一部地看电影。她大四那年,某知名银行招聘,几千人应聘,只有3个录取名额。她拗不过家人的要求,去报考,凭着优异成绩顺利考上,成为一名正式职员,没多久由于表现出色又升任经理
期刊
父亲生前是摄影家,拍摄了大量的摄影作品,有的作品还在省内甚至全国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每当想念父親,我都会翻看父亲拍摄的照片,仿佛父亲就坐在我身旁,向我讲述这些照片背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在父亲拍摄的所有照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有4幅,这4幅照片都不是父亲的代表作,更称不上是艺术摄影作品,但它们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却感人至深,让我难以忘怀。  第一张照片拍的是志愿军从鸭绿江大桥入朝时的场景,拍摄时间他
期刊
曾经一度,我非常羡慕那些可以旅行的人。  那时候我被诸多条件所缚,没钱没经验、没勇气也没有往外走的动力。每次听别人讲起外面的世界时,我满眼羡慕之情。  再往后,我也开始一次次地买票,坐火车,查攻略,逛景点,拍照片,走过千山万水。再奔波再累,走在路上,总体会不到疲惫,当时我觉得是因为身体好,后来想想,全是因为欣喜。  人在非常开心的状态下,真的可以忘掉所有疲惫。  某天晚上,舍友聊到黄山时,我也想起
期刊
几年前,父母决定离开老家,来到我所在的城市定居时,为一大箱子瓷器发愁了许久。不是什么价格昂贵的名家作品,就是他俩从结婚到现在陆续添置的酒具、盘子和碗,爱惜得很好。离开时,这一箱子既不舍得送人,又不好搬运,因此左右为难。我只得劝他们人先过来,等放长假时我再开车回去拉。  一年后,我和老公准备兑现承诺回老家拖东西,我爸却说算了,那些东西就是搬来也只能闲置在地下室,反而是种负担,只需要把他们结婚时那一對
期刊
生来就喜欢寻味。年幼时,放学后生煤球炉,不忘煨根年糕,心血来潮时,捡几根脚踏车的辐条串起五花肉丁,撒椒盐,烤成肉串,香气四溢,每每引得隔壁邻居驻足探看,啧啧声起:“喔唷,小顽,嘴巴真是馋痨哦……”  的确,我对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与挑剔,遭家人讥讽,说我生就一副“金嘴”。倒不是有口福吃遍天下美食,而是看见桌案上的一块糕团、一碟菜与一碗羹,总要追求刀工、火工与食材的搭配,且要图个卖相与氛围。为此,
期刊
亚当森在优美座位公司担任销售经理。最近,他从公司总部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柯达公司创始人伊斯曼捐出巨款要在罗彻斯特建造一座音乐堂、一座纪念馆和一座戏院。这批建筑内所需的座椅正在对外寻找商家。如果能拿下这批订单,公司的业绩将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公司总部把这个任务下达给亚当森的部门,老总给他的意见是:花最小的代价获取订单。  亚当森领命后立马召集大家开会商议对策。遗憾的是,大家讨论了半天,也没有拿出
期刊
这几年,“人设”一词在网络上广为流行,而“人设崩塌”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所谓“人设”,简单说就是正面积极的形象设定,出现“人设崩塌”现象,说到底是当事者的“人设”与真实形象有出入。  这启示我们,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精准定位至关重要。知晓在什么场合、处什么位置、以什么身份、担什么职责,定准“我”的坐标,这样说话才不会出格,办事才不会出界,做人才不会出位。  定准“我”的坐标,首先要弄清楚“我是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