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输入不能超越“沉默期”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e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音是英语学习的灵魂。教师应重视“先输入后输出”的语言学习规律,掌握语言学习的“沉默期”效应,给学生提供“听足、辨清、悟透”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准确模仿英语的新词、新句,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关键词:英语课堂;新知教学;沉默期;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灵魂。英语中,基本上是一词对一音,学生如果读音不准确,就容易产生混淆,也容易产生说英语的羞怯心理,从而影响对词汇的记忆和积累,而且还极大地影响开口说的信心。学生对英语读音掌握不准确,会约束学生的后续学习活动。反观课堂教学,这种“课上模糊,课后糊涂”的现象颇为严重。追溯教学过程,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教师对“先输入后输出”的语言学习规律重视不够,忽略了学生习得语言的“沉默期”,没有给学生提供“听足、辨清、悟透”的机会,就急于教读新词、新句,迫使学生为了跟上教师的步调,人云亦云地跟读。这种被动、机械的模仿没能够驱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自然不能促进学生对新词、新句的掌握。《小学英语教学法》指出,英语课堂教学中传授新知要指导学生开展有意识、有目的的知觉过程,发展儿童的知觉思维,促进智力活动的内化。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加大了信息输入量,使学生反复地听、自觉地悟,较好地保证了学习效果。
  一、运用TPR(肢体语言教学法),引导参与
  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将呈现的新语言材料设计成一系列的动作或指令,组织TPR活动,引导学生边听边做,反复体验。例如:教人体部分的单词eye, nose, mouth, ear时,可通过“Touch your eyes. Touch your nose. Touch your mouth. Touch your ears”等一系列指令,让学生自己做出相应的动作。当学生思考后能做出正确的动作时,说明他们已经把听到的语言材料进行了理解和内化,也就顺利发挥了“沉默期”的效应。
  二、巧妙提问,促进思考
  巧妙合理的提问能起到引导、启发、集中思维的作用。在指导学生进入“沉默期”时,提问激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譬如教学四季单词,教师引出新单词spring后,马上提问:“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 Is it warm in spring? Does it rain in spring? Are the trees green in spring ?”这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锁定在spring上,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多次提问中,把spring的词音和词义进行联系思维,达到理解内化的效果。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几个点:一是问题设计必须紧紧围绕着新语言知识,而且问题的难度不宜过大,应是学生稍微思考就能够找到答案的;二是设计的问题应该是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有助于学生理解新词意义的;三是在所提问题中要尽量多地重复新知,这样才能把新知的读音大量输入学生的脑中。
  三、拼图、对话,激发联想
  图片的直观性强,能使教师所教的语言与语言所表达的概念形成直接的联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英语语言新知学习“沉默期”。如教学动物单词cow,当教师引出实物图片和cow的读音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模仿教师读起来。这时,教师把实物图片收起来,在黑板上勾画出图⑴(见下面),问:“Is it a cow?”学生会在脑中快速地闪现出“奶牛”的印象,与图⑴对照后就能回答出“No”。接着教师在图⑴的基础上添加两笔变成图⑵,问:“Is it a cow?”学生回答“No”。然后教师不断地在所画图形的基础上添加笔画,不断地问“Is it a cow?”直至整幅简笔拼图全部完成。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耳濡目染”,多次反复地在头脑中浮现了cow与“奶牛”的联系,该词的音和义自然在学生的脑中建立了牢固的联系。
  (附图)
  ■
  四、体态语言,暗示提醒
  体态语言能在不打断学生英语学习思维的情况下,帮助学生理解教师的指令或提示,引导学生进入有意识的知觉思维过程。例如:教学新单词room,当学生叽叽喳喳急着跟读新单词时,教师可以先摇摇头,把食指放在嘴边轻声“嘘”一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然后用手指指耳朵,提示他们注意听,把新单词room读几遍;接着教师伸伸舌头,用一只手模仿舌头卷起来,发出[r],[r]——room,room,提醒学生此音的特点;再用手指指紧闭的嘴巴,教师抿抿紧闭的嘴巴,发出[m],[m]——room, room……在反复的体态语言的强调中,学生能很快地辨认清楚该词的读音,牢记在心。
  语言的学习应该遵循由输入到输出的有序过程。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度过新知学习的“沉默期”,探索和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洪子锐.小学英语教学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给人一种磅礴的力量,一种亢奋和激昂,一种不可遏止的宣泄和升腾。腰鼓所发出的不是简单的声音,而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腰鼓所传递的是一种意志,一种梦想,一种思考,一种文化。  安塞腰鼓似乎具有灵性。它是黄土高原人一种特殊的精神符号。因此,作家刘成章不只是写腰鼓,而是借助腰鼓这种奇妙道具,来表达黄土高原人对生命的思考、追求和向往,表达黄土高原人对生命和力量的呼唤和呐喊。  在辽阔浩
期刊
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名好教师挺苦、挺累的,更不用说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了。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杂的工作,每个班主任都有酸甜苦辣的经历,要带好一班学生,教育好一班人,确实不容易,其中的辛苦只有班主任自己知道。  其实,有一句话一直指引着我:“教育不是万能的,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我已经做了十多年班主任了,经历过的也算不少,有起初的迷茫,也曾因社会的浮躁迷
期刊
几次教读鲁迅先生的《风筝》,我都无法走出那种沉重的氛围。文中,鲁迅先生忆及了一件二十多年前发生的事。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却在他心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成为折磨鲁迅先生近乎一生的疼。  开始,我并没有看得那么重,也没有读懂鲁迅的心。后来,我似乎悟出了一些深层的道理,鲁迅所讲的原来并不单纯是这件小事,而是当时那群悲哀的精神麻木的国民。鲁迅的小兄弟,也就是你的小兄弟,我的小兄弟,他的小兄弟,大家共同的小
期刊
摘 要:余华的《活着》英译本在西方国家有很高的接受度。本文以接受美学为基,分析白睿文译本中异化策略的使用。译者在保持原作异质性的同时,以可读性权衡陌生性,使得原文本中典型的“中国味道”适应西方读者的审美习惯,符合西方读者的期待视野。通过对《活着》英译本进行个案研究,笔者得出,在归化翻译已成为译者首选翻译策略的背景下,异化式翻译也可以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成功实践的途径。  关键词:《活着》;白睿文
期刊
摘 要:“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它不仅仅具有道德价值,还具有美德价值。“感恩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价值取向,它包括知足、报恩、尊重、乐观、博爱等含义。感恩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人们的和谐共处;感恩能使人有知足常乐的乐观心态,有利于缓和人们工作生活中的矛盾;感恩使人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从而拥有一种健康的心态。  关键词:感恩;和谐;创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期刊
摘 要: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教育原理居于指导地位和理论基础地位。由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迭合而成的教育经济与管理根本上是由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共同构成的交叉性学科。针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原理作为一门必修课应当如何设置其课程内容,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教育原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  随着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进行双主体育人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区域内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基于筛选原则,根据调查结果,从中筛选出适合双主体育人的合作企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企业筛选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
期刊
摘 要:现阶段,高中毕业后就读技校的学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希望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愉快的,更渴望能在法律课堂上收获真正的“实惠”。因此,教师在法律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实现学生学习法律课的目的。  关键词:法律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目的  法律基础课的学习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多“实惠”:可以培养学生较好的法律素养,提高学生将来的就业竞争力;可以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避免刑事犯罪;可以让
期刊
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果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目的。这一点对于初一学生尤其重要,因为对他们而言,历史是一门新的学科,如何学、怎样学,他们一窍不通。如果不能养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影响到他们整个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下面,笔者就初一历史教
期刊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标新立异、突破常规,但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遇事易产生畏难情绪。特别是应用题,学生从小学就怕做应用题,到了初中更是怕到极致。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七年级上学期“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尝试。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仅供参考。  一、画图分析法  通过画线段图,理清条件,分析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