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代的可持续贫困治理:挑战与展望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ch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扶贫时代我国贫困治理格局将会迎来新一轮调整优化。亟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视后扶贫时代贫困治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不断提升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推动反贫困事业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后扶贫时代;可持续;贫困治理
  消除贫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并不意味着我国反贫困事业的终结,返贫压力、相对贫困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这一阶段可称之为“后扶贫时代”。遵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新要求,亟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视后扶贫时代贫困治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探索可持续的治理路径,促进贫困人群走出贫困、持续发展,迈向共同富裕。
  一、后扶贫时代贫困治理呈现新特征
  一是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进入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成为贫困治理的主要目标。相对贫困是基于“不管社会多富有,总有一部分人是社会中的低收入者”的现实考量,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而确立的贫困,[1]其实质是侧重于解决发展、共享问题,重心在于如何有效“防贫”,即着力于源头治理返贫和相对贫困问题。
  二是从单一型脱贫转向综合型脱贫。区别于以收入为主要指标的绝对贫困,后扶贫时代将演变为标准更高、维度更宽的贫困识别标准。既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更为关注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反贫困目标,更为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提出的新要求,也增大了扶贫难度。
  三是从农村脱贫攻坚转向城乡统筹扶贫。脱贫攻坚长期置于“三农”语境下讨论。但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转移人口受自身文化素质、工作技能和思想觀念的局限,收入低并且不稳定,致使贫困问题随之延伸至城镇。可以预见,后扶贫时代城乡统筹扶贫将成为国家的减贫战略选择,借助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将多类型贫困群体纳入反贫困治理体系。
  二、后扶贫时代贫困治理面临的挑战
  (一)返贫风险与脱贫压力并存
  与绝对贫困相比,相对贫困的成因更多维复杂,涉及人群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久、解决难度更大。一是脱贫成果有待巩固,致贫返贫风险不容忽视,而病残则是未来脱贫人口再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的主要因素。二是相对贫困问题凸显,治理难度升级。贫困人口多为老弱病残和农村“三留守”人员,减贫政策兜底压力较大。随着贫困线标准的提升,相对贫困人口规模也将更为庞大。
  (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不足
  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中,存在政府过度帮扶、物质扶贫、扶贫资源单向输入等现象。贫困群众囿于精神贫困、能力贫困,在贫困治理中的主动性、参与性不高,对于政府“输血式”扶贫的依赖性严重,转移支付、现金补贴依然是不少脱贫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如何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实现其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脱贫,是后扶贫时代面临的重要难题。
  (三)贫困治理的常规机制亟待健全
  相对贫困治理不但广泛涉及经济物质领域和政治、社会、文化等精神领域,更面临贫困治理主体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不一致,必须破解贫困治理碎片化、短视化、运动式等困局,建立系统性、持久性、常规性的相对贫困治理机制。
  三、后扶贫时代可持续贫困治理的路向展望
  (一)构建一体化的反贫困制度体系,增强持续减贫的保障力
  应从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角度拓展现行反贫困制度的新内涵,构建一个一体化、长效化的反贫困制度体系,为我国持续减贫提供坚强制度保障。在宏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着力于促进减贫事业与收入分配格局、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有机融合,多维度统筹推进城乡、区域、行业、群体一体化治理,逐步改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在微观层面注重精细机制整合,构建生活救助与促进发展并存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优化统筹协调、项目统筹、社会动员、动态监测、考核评价等推进机制,形成兼具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的复合治理机制。
  (二)健全返贫致贫阻断长效机制,增强持续减贫的巩固力
  坚持事前监测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救助机制。依托扶贫大数据管理系统,对返贫致贫关联因素、风险等级进行研判、识别和动态监测。针对重度贫困人口、一般贫困人口、边缘贫困户靶向施策,既要采取多元措施促进其经济收入持续增长,又要增强政策叠加效应,织密防范各种风险冲击的“社会安全网”,有效防止致贫返贫。
  (三)注重减贫事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增强持续减贫的支撑力
  统筹融合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实现观念、规划、产业、体制和政策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在产业衔接上,引导扶贫产业融入乡村振兴的产业集群,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适当结合,实现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在文化衔接上,以乡村文明建设为抓手,实施扶贫与扶志扶智一体化推进;在生态衔接上,注重将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目标与绿色减贫实践相融合。概言之,必须采用组合措施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为促进益贫式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四)构建反贫困共同体协同治理格局,增强持续减贫的治理力
  相对贫困治理的所涉领域范围将进一步拓宽,有必要优化现有多元主体协同减贫治理机制,凝聚治理合力,构建一个全社会全主体共同参与、相互协同的反贫困共同体。应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厘清各个主体“责权利”,重点解决好扶贫主体社会化、社会扶贫主体化以及各主体之间有机协调匹配的问题,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社会协同、全员参与的科学高效的大扶贫格局。[3]在这一格局中,政府应坚持“元治理”职能定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技、扶德深度融合,培育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反贫困由“外源推动”为主向“内源发展”为主的深层次转变。由此内外合作、多维互动,释放1+1大于2的协同治理效应,以推动实现可持续减贫。
  参考文献:
  [1]江治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相对贫困及其治理[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1).
  [2]雷明.从多元治理走向全元治理——兼论反贫困命运共同体构建[J],石子河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
其他文献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下,小学德育管理也应当创新当下管理方式,转换小学德育管理教育工作观念,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小学生年纪较小,基本核心素养还未养成,老师就应当积极抓住这一契机,强化对小学生的德育管理,让每一位小学生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本文就主要分析如何在德育管理方面开展创新实践工作,以此来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  
期刊
摘要:根据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来审视数学单元教学方法,依旧是关于提升教学实践成效,满足高中阶段学生实践要求的条件,在其中,教师应对阶段性的教育目标进行思考,以便使学生在更多的帮助下,得到思维层面的成长,这是简化教育教学要求,使教学实践方法满足整体、单元部分,再整体的教育条件,并在既定单元的设计中使学生根据引导、根据教学条件,具备较高思维逻辑性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教学;单元设计  引言  高中阶
期刊
摘要:提高中职一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课堂学习的兴趣,是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共同配合才能实现。专职美术教师要发挥良好的教学能力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综合能力。促使学生不断地进取,从而走向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中去。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总结,多想方设法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教法与育人方法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中来。洞察生活,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寻找真理,以身作则,带动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让学生对于学习被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要求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与以往相比,如今的教育工作更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在平時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下,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民族使命感和民族认同感。语文学科的教材充斥着大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所以,在语文课程教学工作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一种强化传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健康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魄,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中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健康常识以及基本训练技巧,还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身体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初期,这个阶段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激励机制的应用,可以使班级管理更加高效和有效,在班级当中构建良好的氛围。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管理经验,探讨一下如何通过激励方法强化班级管理。  关键词:激励方法;小学班级管理;运用探究;策略方法  1.引言  小学阶段的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以及高校工会在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工作方面的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工会在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的方法,指出了高校工会在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对于高校工会更好地履行工会职责,积极创新师德师风教育工作载体手段,对于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工会;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应用了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及经验总结法对竞技跆拳道运动中青少年竞技运动员科学选材进行简单综述,从青少年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力求在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明确我们在选材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和差距。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并解决当前我们在跆拳道竞技运动员选材上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见解以及对竞技跆拳道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初步设想。为我们国家的竞技跆拳道项目运动
期刊
摘要:龙舟赛的文化历史较为悠久,源远流长,是一项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本文主要是采用文献资料法、統计分析法。以西双版纳龙舟赛的起源、组织形式、各参赛队成绩比较和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龙舟赛对版纳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全面了解版纳龙舟赛发展状况,进一步推动版纳地区龙舟赛发展。研究显示:版纳龙舟赛人文社会较为深远,并拥有开展龙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两化的统一,即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谓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就是把中国道路化到马克思主义道路上,是理论对实践的方向指導;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则是把中国特色化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实践对理论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个静止概念,而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新矛盾、新问题的出现不断推向前进。两化的辩证统一内在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逻辑,即以问题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