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一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靠的就是信仰的力量。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历史自觉,就是心中的理想。近百年来,一代一代共产党人,不为官、不为钱、不畏苦、不惧死,年纪轻轻就干大事,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不为别的,只为心中的主义和心里的信仰。新田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运周就是这样一位有信仰的共产党员,他短暂的一生告诉人们,人的生命不只是血、是肉,还有希望,还有信念,还有意志,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人民的心中。
  他的信仰表现在对党的绝对忠诚
  忠诚是每个社会公民不变的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是一个民族精神长征中不倒的鲜艳旗帜。陈运周是新时期模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讲党性、重品行、守纪律的优秀代表。他信仰科学的真理,总是以舍生忘死、同甘共苦、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作风,去躬行自己的信仰。落实、落细、落小,陈运周的信仰,不是宏大叙事,也不是高端讲章,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年年月月,点点滴滴,陈运周的信仰,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托付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未来。越是风云变幻,他越不忘初衷;越是时代发展,他越执著坚守;物质越富足,他越有价值定力。这一切都源于陈运周对党的绝对忠诚。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时时刻刻都在检验着忠诚的成色。陈运周经受住了,他从事检察工作28年,25年战斗在反腐倡廉的第一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改革需要时,他抛弃私利,勇于担当;在事业需要时,他迎难而上,激情依旧;在群众期盼时,他挺身而出,排忧解难。为了党和人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图名、不图利,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满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对检察事业的执著,立足本职,秉公执法,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他扎根基层,坚决捍卫党的执政根基,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和高尚情操。陈运周总是平平静静,按一定的规矩做事;昂首阔步,按既定的方向走路。以身为规、为矩,他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觉悟和牺牲精神。在他身上,凝聚着一名检察官对党绝对忠诚的高贵品质和一名反贪斗士令贪腐分子心惊胆寒的人格力量。他用自己的实际行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检察官“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价值追求和道德风范。
  他的信仰表现在对人民的绝对忠诚
  对人民的敬畏和忠诚,首先是对人民的大情大爱。陈运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自觉践行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检察执法理念,坚守底线,维护人民检察官的良好形象。他立下规矩“不准接待亲属以外的客人!不准借他的名义在外办事!”家人严格照办,从无逾越。妻子下岗14年,摆过地摊、卖过快餐盒饭,看守过店铺,至今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一家人长期挤在一套18年前的房改房,漏水的屋顶、斑驳的墙壁、生锈的水管、老式的衣柜、破旧的吊扇,是这个“家”的真实写照。他舍不得为自己买一身新衣,舍不得为儿子买一双好一点的球鞋,也不为儿子就业去托关系,找门路。但他为了圆一个贫困学子的大学梦,毫不犹豫捐出3000元现金,并积极联系县教育局为其解决困难补助5000元;还资助困难大学生3人、赡养孤寡老人2人;为了解救被拉入传销组织的普通村民,在广东四处奔波。生命的最后几天,陈运周嘱咐亲人:我走后,一切从简,不要葬回老家麻烦乡亲,决不能收奠仪金,家里穷就穷点,不要违背政策。这些家规家风,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克己奉公、乐于助人的品质,都是陈运周一身正气使然,是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真实和崇高,这是对人民的深深的爱,是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心中有人民,人民心中就有他。送别陈运周的队伍经过新田县城,群众自发地打着横幅,目送陈运周走完最后一程。
  他的信仰表现在对法律的绝对忠诚
  他说,做任何事都要对得起头上的国徽;因为他知道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因为他知道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陈运周坚信,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为他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从1986年走上检察岗位,陈运周就用火一样的热情投入工作。从会计到书记员,从助检到反贪局副局长、局长,再到副检察长,28年,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陈运周以“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担当勇气、以“善做善成,能攻善战”的智慧谋略,以“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价值理念,坚守法律信仰,一生参与、指挥查办案件270件310人,没有一件冤假错案,成为全省赫赫有名的反贪能手。每当省里有重大的案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陈运周身材魁伟,一身正气;天生一副反腐败的形象,就是疾病使他头发掉光,瘦了几十斤,依然不怒自威。他是湖南省优秀反贪侦查人才库成员,他的名字在湖南省检察系统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坚守着反腐斗士的本色,陈运周经常告诫自己和身边的干警:想发财就不要干这一行,干这一行就不要想发财。他曾无数次拒绝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的吃请和红包礼金。生病后,一些有求于他的人带着补品、红包来看他,他一概严词拒绝:“说实在话,现在我确实缺钱,但我是一名检察官,我要维护这份职业的神圣和尊严!”他对同事说:“在烦躁和喧嚣的世界里要有‘定心’,反贪干警要做到三不——不离婚、不发财、不坐牢。”正因为这样的定心,他在临终前保持了“无怨无悔”的坦荡。信仰的力量有着巨大感染力和感召力,在陈运周的周围,形成了一支能攻善战、团结协作的优秀团队。近7年来,考入省院和其他地方检察机关的16人中,有8人是陈运周一手培养的办案骨干。正是像陈运周这样的人民检察官的点滴行动,推动着制度建设、影响着公众的观念、引领着社会的走向,诠释了法治进程的真正内涵。正是他们身上最优秀的品质和特征组合在一起,汇聚成了法治的力量。这也正是全国模范检察官陈运周的意义和价值。
  他的信仰表现在对事业的绝对忠诚
  报国是对国家的一种责任心,是尽心尽力地付出和奉献。陈运周动情地说:我现在做的是一份光荣的职业,我尊重和热爱这份职业,它让我感到快乐和自豪,为了它,我愿意奉献一切,甚至生命。有了这样一份信仰,他时时刻刻都在准备为国效力,为国献身。他的每一缕思考,每一次行动,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在化作对祖国的忠诚奉献。——爱岗才能敬业。我是党培养的党员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要有担当精神。——只要生命不息,就要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事业与家庭应当融为一体,一个共产党员不仅仅属于自己和家庭,更应当属于社会和人民。这些铿锵话语,这些肺腑之言,是陈运周对事业、对工作绝对忠诚的真实注脚。就好像一架带病运转的机器,陈运周不靠电,不靠油,而是靠燃烧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的精神、信念、品行和毅力来驱动,一天不停地转,转了几十年,转出了至高无上的信仰和忠诚,也收获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灿烂精彩。他每办一个案件,都要写办案笔记,既总结成功的经验,更有对案件深刻独到的剖析。一个案件一本笔记,一笔一画浸满了他的心血,几十年几十本被同事奉为圭臬的“办案宝典”,明显有一种精神从字里行间溢出。检察官就是他的职业信仰,他以一个圣教徒的虔诚来对待事业、对待工作。每当有人劝他休息,他总是笑着淡淡地说:不要把我当病人,我还扛得住。躺着也是一天,还不如好好工作,充实每一天。审问谈话我有优势,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能为同志们分担一些。这种豁达、顽强,这种敬业、担当,支撑他与病魔抗争了整整2年。
  毛主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全国“模范检察官”陈运周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就重如泰山。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而肆虐不已的新冠肺炎疫情与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给中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外部冲击。当此之时,各类市场主体作为稳定生产、吸纳就业、创新技术的主力,肩上的担子更重。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对于完善和落实惠企纾困政策、明确新形势下企业发展方向、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市场
期刊
拳拳赤子心,殷殷为民情。几个月来,三湘大地在传颂着一位县委书记的感人故事。55岁的短暂生命中,他始终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每一个岗位上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为百姓福祉任劳任怨,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就是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溆浦县委原书记蒙汉。2020年7月8日,因突发急性心肌梗塞,蒙汉倒在工作岗位上。他殉职后,省委追授他“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向他学习
期刊
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正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和支持下,改革大潮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南方谈话”,指的是邓小平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视察武
期刊
经过一年多策划、创作和排练,在这个金秋,湖南推出了大型歌舞史诗剧《大地颂歌》,将精准扶贫搬上舞台,浓墨重彩地书写新时代三湘大地作为精准扶贫“首倡之地”的“首倡之为”。  回应时代关切,唱响洪钟大吕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湖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经过七年艰苦奋战,全面实现脱贫目标。《大地颂歌》聚焦习近平
期刊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六日)   在这一点上,我们党从一九二一年成立直至一九二六年参加北伐战争的五六年内,是认识不足的。那时不懂得武装斗争在中国的极端的重要性,不去认真地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不去注重军事的战略和战术的研究。在北伐过程中,忽视了军队的争取,片面地着重于民众运动,其结果,国民党一旦反动,一切民众运动都塌台了。一九二七年以后的一个长时期中,许多同志把党的中心任务仍旧放在准备城市起义和白区工作
期刊
穷则变,变则通。36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以传统的血书方式签订了一份协议:自主打破集体统一经营模式,迈出包产到户第一步。这一份协议,看起来十分简陋,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不仅带来了小岗村第二年粮食的大丰收,也标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原始起点。  36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从政府到市场的一系列持续改革,短时间内使中国迅速摆脱长期以来的温饱困扰,奋起直追直至位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无到
期刊
开国大将黄克诚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官居要职还是被迫赋闲,他一心为民的情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陈云在纪念黄克诚90诞辰时,亲笔题词“一代楷模”。  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他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  黄克诚有一颗忠于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赤诚之心。在他61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处于困境,他求真务实的品格矢志不渝。  1928年2月,中共湘南特委受党内左倾盲动错误的影响,在对
期刊
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推进。” 
期刊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一次关于党的作风问题的演说。这篇演说“好像巨石击水,引起强烈反响”。这就是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的经典文献《整顿党的作风》。全文生动形象,针对性极强,既指出了当时学风、党风、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也指出了党的作风建设需要努力的方向,至今读来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世纪40年代,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敌后抗日根据地和陕
期刊
党章规定: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这一规定被简称为“四个服从”。它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政治纪律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环节。“四个服从”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凝结着党的集体智慧。  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是党的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章。它明确提出了“两个服从”:“全国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