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高职联合办学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cnbb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中高职教育科学有效的联合办学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通过分析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低、课程与授课内容重复、管理制度与教材缺乏有效衔接等问题,我国在中高职联合办学问题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不利于中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对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中高职 联合办学 对策思考
  目前,我们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922.97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5.1%。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674.6万人(含大专成人教育形式学生),占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比例的56.3%。职业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技能型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都是对人的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中高职教育是同类性质的两个不同阶段层次的教育。中高职的联合办学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高职的有效联合办学,必然将推进中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联合办学的形式有“3 1”、“3 2”或“3 3”等。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3 2”模式的研究,我总结了以下思考。
  一、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定位准确
  因中高职生源在年龄、学历方面存在差距,导致接受能力、应用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注意职业性、技能型、实用性、层次性,知识方面要过硬,能力方面要有组织、驾驭的能力,素质方面要持续发展综合素质。
  二、中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衔接,课程内容重复。
  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中高职院校各自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中高职院校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造成一些专业课程的重复教学现象,造成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所以,我们提倡中高职教学专业特色共育,最终实现同一个目标。文化课脱节是指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出现不适应,感觉到比较困难的状况,尤其是高等数学和英语等基础课程。这种现象与中职学校强调技能培养、忽视文化课学习有关,同时反映出中高职学校教学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理念的差异。技能“倒挂”指的是许多高职院校技能训练不如中职的现象,由于办学条件日益完善,且中职学校更加重视技能训练,相对而言,高职院校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就出现了部分高职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如中职毕业生的现象。
  2.基础课程薄弱。
  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数学、物理、英语等基础性课程,反映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想和原则的差异。
  3.技能训练重复。
  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中高职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其中存在重复训练的现象。我们应通过师资共培互聘,来所小差距,扬长避短,达成共识。中高职教育课程避免重复,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有一个由浅入深,从低到高的教学顺序。首先,要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其次,要创新生源类型多样,弹性学制的教育模式,课程不重叠,不交叉,有层次。
  三、对策思考
  1.提高认识。
  要坚持“明确定位,科学布局”的原则,中高职合理定位,统筹安排,共同探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衔接;根据不同阶段培养目标的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创新;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和职业素质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2.优化课程体系。
  中高职在专业设置上的共同要求是,从地区、行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出发设置专业。依靠地方和行业,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研究制定中高职专业目录,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较好地衔接起来,才能促进经济的有效结合。例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技能型等特点,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课程内容设计上,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教育制度和招生政策需要改革。
  目前,各地都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其组成主体包括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六类,涵盖中高职衔接各利益、责任相关方,可借助职教集团这一平台承担中高职衔接的监督与协调工作。职教集团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派出监督组督查人才培养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按中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求进行考试,增加和突出专业课、实践课的考试,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联合办学,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对联合办学体制建设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重视并针对中高职联合办学问题采取对策,才能使整个职业教育系统充分发挥整合功能,也能真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永恒.高专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构建.教育与职[J].2007(17):28.
  [2]陈永清.高职课程衔接研究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3]高原.我国中高职职业衔接研究综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5).
  [4]何玉宏,纪正广.中高职衔接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9):96-98.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技术培养,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造成毕业生人文素质低下,降低毕业生的竞争力。本文首先阐述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然后针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并据此提出强化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人文素质 职业教育  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
本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资助育人体系四到位、三创新、二育人和一平台即“四三二一”模式为例,探讨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模式,并介绍了“四三二一”模式取得
摘 要: 建立职业能力模型可以帮助大学教育内容有效解决空心化和短期行为等问题。模型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建模对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教育反思、企业访谈等方式从理论、教学、用人单位三方面能力素质入手,建立工商管理类大学就业能力素质模型研究,同时设立对应的二级、三级指标,努力构造就业能力指标体系,最后对就业能力模型的特点进行最后总结,并指出就业能力模型的应用局限性及提高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由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张双楼煤矿和中国矿业大学共同完成的“大倾角小采放比综放技术研究”成果于 2 0 0 2年 8月 2 3日通过了江苏省煤炭工业局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目综合
摘 要: 文章介绍了校园危机的含义、发展阶段,建构了一个“三个时期、九个阶段”的校园危机管理机制,期望通过这个机制提升校园危机管理能力,让学生在校园中平安学习与健康成长。  关键词: 校园危机管理 含义 机制运行  安全是个人或组织最根本的基石,小到个人身体的健康状况,大至地球的生存发展。校园也是如此,倘若缺乏有效的校园危机管理,安全稍有闪失,就会影响校园的教学、稳定。因此,要如何有效确保校园安全
摘 要: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高校扩招和后勤社会化的深入发展,学生公寓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新形势下学生人数的增加使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学生公寓管理,为学生提供更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是高校学生工作和后勤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 存在问题 改进对策  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Narcotrend监测维持术中相同的麻醉深度(D0~D2水平),探索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老年手术患者麻醉药物及方式的选择提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是大趋势,本文结合参加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的体会,以母犬绝育术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对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进行探索.
作者结合国内测绘院校摄影测量实践教学经验,在分析安徽理工大学遥感科学技术专业摄影测量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师资条件、实验室硬件条件,构建摄影测量实践教学体系。增加摄影测量实践教学学时,将传统单一的课内实验改为课内实验与集中实践并行,实现"两步走",即课内实验打基础,集中实践综合训练。
信息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催生了信息化课堂。本文从人类认知规律角度,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阐述了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本质;以中职《创新能力》的教学设计为实例